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综武:从重生慕容复开始 » 第六十七章:商阳剑

第六十七章:商阳剑

    “伯父,他说的是真的吗?难道蒙古人真能打过来?”

    段誉看着自己那一向沉稳淡定的伯父皱紧眉头,问出了在场很多人都会困惑的话。

    大理前面有西夏,甚至再前面还有金和辽顶着。蒙古铁骑和火器就算再强,能够从北打到南?

    “虽然有危言耸听之意,但铁木真和他的黄金家族确实不容小觑。”

    段正明抚着胡须,不经意间拽下一根胡子。他身为大理国皇帝,当然能了解如今与天下大势有关的情报。

    金国和辽国在北面被蒙古打得丢城失地又不是一年两年了。

    甚至于被称为辽国中兴之主的耶律洪基,亲自披甲上阵领军北伐,也被蒙古铁骑打得仓皇而退,三战三溃。

    最后一战直接是打得这位辽主单人独骑逃生。

    此后一蹶不振,只躲在辽国上京城皇宫里喝闷酒,喝完必耍酒疯一通乱骂。

    称自从辽人南迁以来,麾下族人那是一代不如一代,能领大军作战的英雄豪杰更是屈指可数。

    甚至亲自设下黄金台,里面收藏着珍玩玉器以及美人无数。

    号称是要招揽天下出众英豪为帅,领军作战蒙古,却无一人敢入台接令,扬言必胜。

    可见如今蒙古兵锋之盛,远非一人一国可以单独抵挡。

    这或许才是段延庆所说,真正的天下大势。

    届时蒙古铁骑果真攻来,他们这些或是大理的王公贵臣,或是本地大派大族出身,利益被剥削是肯定的。

    轻则出钱出力,重则抄家灭族。

    段延庆这番发言,已然显露驱虎吞狼的凶狠用心了。

    只是虎是插着双翼的饿虎,狼却未必是健壮狡诈的贪狼。

    可惜,听着段延庆对形势鞭辟入里的分析,慕容复反倒在心里略微替他遗憾。

    俗话说得好,事以密成,言以泄败。

    段延庆若真想借蒙古骑兵之势搅混中原局势,从而火中取栗重登大理国皇位。

    那么这番谋划就该深深藏在心里,除了绝对信任的人外谁都不能告诉。

    这方面慕容氏做的就比段延庆好,至少百年过去。

    即便是江湖中人也只知道姑苏慕容氏行事神秘,亦正亦邪。

    却不清楚他们时刻都在暗地里谋划复国大业。

    毕竟这种事但凡泄露一丝风声,抄家灭族之祸就在眼前。

    比如慕容博假死脱身这招,就堪称隐忍至极。

    如今看在场武林中人的反应就知道,段延庆的“演讲”多具有震撼性。

    可他说这些话,除了能让自己心里痛快些,让大理境内诸人有了更多危机意识外,对自己成事又有何益处?

    难道在场这些江湖人见他说的酣畅淋漓,富含王霸之气,直接纳头便拜不成?

    不会,他们心中甚至会更提防段延庆,生怕这厮将来做出带路党的事情来。

    只能说,这位延庆太子内心的执念太深,一看见段正明这位窃国之君,就再也难消怨气。

    当慕容复再看向这执双拐的青袍客,不由微微点头。

    很好,他手下的南诏堂作为骑墙派。

    就是需要大理境内两相对立、彼此间有着势同水火的尖锐矛盾才能逐渐壮大。

    至于按照历史经验,大凡王朝权力斗争结束,中立的一派会被飞速清扫出局。

    对不起,那是在不敢掀桌子的前提下。

    而慕容复与前世大明张居正的性格区别就在于。

    张居正工于谋国但拙于谋身,他有读书人的底线。

    何况君是君,臣是臣,犯上作乱便是违背了文人士大夫的纲常伦理。

    所以他到顶也只甘愿做大明的权臣。

    但倘若慕容复将来在大理或者南宋手握如张居正这般的权力,他就必反无疑!

    历朝历代,如霍光、张居正这般权倾朝野的权臣。

    就算他们为挽救各自的帝国倾颓做了一番卓越贡献,也免不了身死族灭的下场。

    这就是历史给出的答案。

    他们固然可敬,可慕容复却学不来他们。

    在那个位置,掌握那般大的权力,造反,九死一生。不反,十死无生。

    待到慕容复手底根植培养的势力壮大到足以干预庙堂时,就是庄家开始通杀全场的时候。

    “前辈,我没有想到,这么过年过去,你依然执念深重。”在场众人面色哗然间,大理保正帝缓缓摇头叹息。

    “为了大理百姓将来的安稳,前辈勿怪正明出手擒下你,监管在天龙寺中。”

    绸衫富绅打扮的段正明眼神一凝,身旁的本因大师同样运转内息,面上却叹息一声。

    他已经看出来,这位曾经的废太子,在将来会成为乱国之根源。

    “哈哈,段正明,成王败寇,勿要多言。且先做过一场。”

    段延庆肚皮震颤发出笑声,随后两根细铁棒在地面一点。整个人就已疾飞而出,直取这位大理保正帝首级。

    段正明和本因方丈两人面色凝重,一道道真气源源不断地自丹田而出,游走于经脉汇于指端,最后连点而出。

    段延庆则以铁棒作指,在半空硬拼两人的一阳指劲气。

    由于心中怨愤滔天,段延庆根本不顾体内真气紊乱。

    恨不得将全身本事发挥出十二成,一时间倒是与两人打得不相上下。

    “痛快,痛快,今日我便要将你们这对窃国作乱的叔侄一并戮于此地。”段延庆状若疯魔,连连挥棒大喝。

    那本因见一时擒他不下,心念电转。稍稍退后半步,双手印势迅速变幻,忽然双目圆睁,伸出右手一指临空一点。

    “砰!”

    一道凌厉锋锐的剑气破体而出,陡然打在段延庆左手持着的那根细铁棒上,擦出剧烈耀眼的火花。

    一时将在场围观江湖客的目光吸引过来。

    “这是,大理段氏的六脉神剑?”

    段延庆蓦然捂住被无形剑气打伤的胸口,眼神里有着惊疑。

    就连段正明也转头惊喜地问:“难道叔父练成了六脉神剑?”

    那白眉长须的天龙寺方丈也只是在诸多灼灼目光下摇头苦笑,“不过是枯荣大师怕我此番前来助阵无功,临时传授于我六脉神剑之一的商阳剑剑诀。”

    “只是一道商阳剑的剑气便有如此威力,大理段氏的六脉神剑无愧于天下第一剑法之称。”

    一袭白衣旁观的慕容复摇着折扇迈步上前,言语间颇有推崇之意。

    眸光里却仿佛在放慢分解本因大师先前的指法。

    而在场众人则表情各异,有震撼惊讶,亦有隐藏在内心深处的贪婪。

    “慕容公子过誉了。即便是大理段氏的一阳指,老衲也只修炼到四品境界。哪里还有闲暇去修其他功夫。”

    谁料本因只是摇头,一笑了之。

    需知任何一门功夫修炼到极致,都不会弱于当今享有盛名的高深武功。

    当年的赵匡胤,不也只靠着太祖长拳和太祖棍打的天下。

    “说的冠冕堂皇,那你天龙寺倒是将六脉神剑的剑谱交出来,让我这位姓段的也练练,何以敝帚自珍啊。”段延庆张口吐出瘀血,眼露讥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