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覆宋从边寨举义开始 » 第七十三章 力挽狂澜

第七十三章 力挽狂澜

    赵构此时已经准备再次逃到海上去躲避。

    陈康伯等主战派大臣自然极力上书劝阻。

    为了阻止赵构逃跑,主战派大臣甚至直接把赵构堵在了宫门口。

    虞允文这时亦上书道:“陛下若是出巡海上,臣恐陛下再无回返之日……”

    “陛下,金兵虽众,然其水师却不强,我有大江之险,何惧那金人…”

    赵构在一众主战派大臣的劝说下总算暂时打消了逃跑的念头。

    并第一次召开了真正的军议,商讨对金作战之事。

    “诸位爱卿以为该派何人前往江淮督战!”

    赵构此言一出,众人却一下子陷入沉默之中。

    就连主战派大臣也不敢轻易开口说话。

    这时还是陈康伯首先站了出来。

    “陛下枢密使乃是三军统帅,按理该由枢密使前往督战!”

    派枢密使叶义问闻言吓了一跳:“陛下臣从来没有领兵打过仗啊……臣恐……”

    叶义的话虽没有说完,但堂中之人都已经明白他的意思。

    这时陈康伯又道:“枢密使何必担心,上阵之事自然有那些厮杀汉上前……枢密使只需坐镇后方,不使前军退却即可……”

    叶义问还欲反对,这时虞允文又站了出来。

    “陛下,臣愿为枢密使副手,同往前线……”

    虞允文此言一出,立即获得了朝堂上下的一致赞扬。

    “虞侍郎果然公忠体国……”

    “虞侍郎当真是我大宋忠臣啊……”

    “大宋有虞侍郎这样的人在,何惧那金人……”

    这时那叶义问却是被逼上了梁山,虽然心中害怕,但也不得不答应下来。

    “臣愿至江淮,督军奋战扶保大宋……”

    赵构此时脸色终于好了起来,他当即下令命

    枢密使叶义问督察江淮军情,并以虞允文做为他的副手。

    这时虞允文又曾经上书道:“陛下如今刘锜病重,王权丧师辱国……臣请陛下换将……”

    赵构面色阴沉的看向众臣:“尔等以为何人可以为将?”

    这时有人提议由成闵,李显忠两人替代刘锜与王权。

    赵构皱了皱眉对这两人并不太满意,不过他把脑中记得的将领过了一遍却无奈的发现如今这两人已经算是最能打的了。

    无奈之下他只能下诏任命成闵、李显忠两人代替刘和王权两人统帅军队,企图重振军威与金兵在江淮地区进行决战。

    不过刘锜虽然不再继续担任江淮防线统帅的职务,不过仍然继续负责扬州的守备。

    诏命下达,赵宋朝廷终于也开始围绕着战争运转起来。

    可惜那叶义问也是一个胆小鬼,他到了长江边上之后,却再也没有勇气继续上前。

    虞允文见状不得不多次进行催促。

    叶义问被逼的没法只得把自己的亲信叫来进行商议。

    “既然虞侍郎如此勇于任事,相公何不就此成全于他!”

    “尔之意是?”

    “相公何不命虞侍郎前往采石慰问将士?”

    “善!大善!”

    第二日,叶义问就按照亲信的建议命虞允文前往采石慰问将士。

    虞允文接到命令后,不由长叹一声,最后还是接下命令,带着人往采石宋军大营而去。

    虞允文到采石时,王权已被撤职但李显忠却还没有到任。

    宋军此时正是群龙无首人心惶惶之时。

    虞允文抵达军营时,只看到满营上下皆是一副散漫的状态。

    虞允文当即下令击鼓聚将,闻听聚兵之声,宋军上下皆是一惊。

    不过各部宋军还是很快在校场汇聚。

    待营中将士聚齐,虞允文当即跳上高台。

    “金人不日即将渡江,尔等竟然还在此闲坐……难道非得要金人的刀架在尔等的脖子上,尔等才知道行动吗!”

    “想想金人攻破汴梁的惨状……想想昔年山东之事……如是金人渡过大江尔等亲人可能保全……”

    这时士兵们不服气的抱怨道:“将军们都跑了,我们还怎么打仗!”

    本来虞允文并无领兵之权,不过他这时想到,此时金人马上就要渡江。

    若是等待李显忠来处理,肯定要贻误国家大事。

    江淮一旦失守,金兵长驱直入,大宋恐怕真的会有灭国之难。

    当下他朗声道:“某就是朝堂派来的统兵官,某带来了朝廷的命令和奖赏……”

    “诸君若是奋勇杀敌,朝廷定会论功行赏……值此国家危急之际,正是大家立功之时……”

    宋军将士也知道金兵渡江的严重后果,听了虞允文这一番忽悠,纷纷叫嚷道:

    “有虞侍郎指挥,兄弟们愿意和金兵决一死战。”

    虞允文随即下令全军备战,并派人把自己的命令传达到宋军各营。

    回到大帐之后随从官员悄声劝告虞允文道:

    “明公是奉朝廷之命来慰劳将士的,陛下并没有任命公为统帅……如今这样的局面……”

    虞允文闻言道:“目前形势危急已经到了国家存亡关头,某怎能视而不见一推了之!”

    随从还想再劝,虞允文却已经大步出了营帐。

    随从只能叹息一声,把此事报告给临安朝廷。

    虞允文出了大帐,随即亲自带队到江边视察。

    此时完颜亮也已经亲自领兵来到了江对岸。

    虞允文放眼望去,只见江对面金军兵营连兵营,长达十里。

    正中有一座高台耸立,深红色大旗和绣旗各一对分别插在两旁,那高台中间还有一座黄帐。

    这时有斥候打马奔了过来。“启禀大帅,金人昨日已经杀马祭天,金主完颜亮宣布明日渡江。”

    众人闻言皆是一惊。

    虞允文问道:“还有何消息?”

    斥候道:“那完颜亮已经颁下赏格,首先渡江的兵士赏黄金……。”

    “大帅如今该如何是好!”

    众人眼中竟是忧虑之色。

    这也难怪,江淮地区的金兵有四十万大军,更是有大批骑兵。

    观对面金军的营寨,此地的金兵应该也不下于十万。

    而宋军如今只有一万八千人。敌众我寡形势非常严峻。

    虞允文此时也陷入了沉思之中。

    过了半响他终于下达了命令。

    虞允文迅速命令诸将排好阵势,原地坚守。

    接着又下令并把战船分成五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