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覆宋从边寨举义开始 » 第六十二章 时代风云

第六十二章 时代风云

    刘策感叹一句。

    此时刘策突然想到或许可以通过济水先入海,再走海路前往登州。

    这个时代正是海运大发展的时代,宋金两国的海运都比较发达。

    尤其是那南宋,更是有着如今世界上最大的海港和规模最大的海运船队。

    辛弃疾道:“哥哥之意是走黄河或者济水然后转海陆至登州?”

    刘策点头道:“某确实也这个想法,可惜如今山东地区的海船都被征用了,手中无船啊!”

    辛弃疾沉吟半响道:“船的事,或许我能想想办法!”

    刘策惊讶道:“二弟有办法弄来船?”

    辛弃疾道:“某有一师兄,如今在密州水师任职,或许能够通过他的关系弄到船……只是如今金人对战船管理甚严……能弄到的船不多……”

    刘策搓了搓手道:“暂时能有个一两艘船即可……多了反而引人注目……”

    辛弃疾点了点头:“哥哥所言甚是!”

    刘策道:“二弟可能先行从历城以官府的名义移民一支至登州!”

    辛弃疾闻言陷入了沉思之中。

    刘策并没有着急,只是在一旁耐心的等候。

    半响之后,辛弃疾终于抬起了头。

    “应该是可以,吴进所领之职乃是百夫长……”

    “此官原本属于金人谋克,理论上可以管理百户之名……”

    “可惜吴进职位太低,无法移民太多!”

    刘策沉吟道:“一开始有百户之民也够了,刘文亦会带一队人前往登州……”

    辛弃疾点头表示认可:“待船弄到手后,就可以通过水路源源不断的向登州移民了……”

    ……

    转眼之间已然到了正隆六年二月。

    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刘文在吴进的配合下终于在登州地区扎下了根。

    刘文占据的地方原本是北宋登莱水师的一处驻地,金兵占据登莱之后被荒废掉了。

    不过其主体并没有多少损坏的地方。

    刘文等人进行简单的修缮之后就作为刘策军在登州的基地使用。

    如今经过三个月的建设,已经拥有骑兵五十,步兵一都,水军百人。

    普通民众也有了近千人,这些人中一半是历城的移民,一半是收拢的当地居民。

    辛弃疾通过私人关系也从密州弄来了两条海船。

    为了这两条海船,辛弃疾的投入不可谓不大,整个辛氏百年积累下来的财富都被他花光了。

    不过在他和刘策看来这都是值得的,有了这两艘海船,就可以避开莱芜和益都,把人口源源不断的运往登州。

    ……

    刘文在登州进行发展的时候,刘策自然也没有闲着。

    这几个月的时间刘策军就已经横扫了整个东山地区。

    整个东山地区已经全部纳入了刘策的统治。

    如今刘策手中的人口已经达到了五万余人。

    刘策计划在正隆六年七月前,至少移民一万至登州。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刘策倾尽财力收买了沿途大大小小的官吏。

    有了这些官吏的协助,刘策的移民计划才能顺利实施。

    ……

    “明府那刘策究竟是意欲何为!”

    济南府中许宣向李星询问道。

    刘策如此大的动作自然是瞒不过李星和许宣的。

    毕竟刘策欲移民怎么都避不开济南府。

    李星闻言笑了笑:“看来这刘策也是一个聪明人啊,他这是在给自己留后路呢,不用去管他!”

    李星此时只以为刘策是担心自己的后路问题,万万没有想到刘策的野心会那么大。

    不过这也正常,有几人会想到,刘策这么一个小小的都指挥使,民不过数万,兵不过数千就敢图谋天下呢。

    许宣点了点头:“那位已经下定决心了吗?”

    李星微微点了点头,“许将军也要早做准备才是!”

    许宣道:“明府放心,只要事情发动,末将必切断……”

    “慎言!”

    “慎言!”

    许宣的话还没有说完一下子就被李星打断。

    许宣此时也意识到自己莽撞了,立即出言道歉。

    李星摆了摆手道:“刘策的事就不要管了!”

    这时李星对门外吩咐道,“所有人退后三十步,有敢靠近者乱棍打死!”

    “是!”

    门外的侍卫,下人们答应一声立即远离。

    这时李星才缓缓的道:

    “燕京传来消息……将于六月迁都汴梁……最迟十月就将出兵攻宋!”

    许宣闻言一呆:“迁都汴梁!”

    李星呵呵一笑:“这不是正好吗!”

    许宣点了点头,“末将该如何做!”

    李星道:“完颜普连应该已经收到消息了,若是不出意外下月他就要离开益都前往其沂州都运粮草!”

    “尔的任务就是架空完颜普连,事起之时必须第一时间拿下他……”

    许宣拱手道:“末将明白了!”

    随后他又道:“明府那耶律元宜!”

    李星摆手道:“耶律元宜与尔无关,上头自然有人会处理!”

    许宣闻言心中已然明了,“这耶律元宜怕是也跟那位有联系!”

    他在心中暗暗想道:“这才短短数年完颜亮竟然就从众望所归,变成如今这般众叛亲离,实在是……”

    他正想着心事,李星又说话了:“另外那杜元也留不得了,找个机会把他处理了吧……”

    许宣一惊,答应了下来。

    ……

    临安城行在,近日的气氛也是越来越紧张。

    主和和主战两派互相攻击,每日在朝堂上皆是攻击不休。

    其中又以礼部侍郎虞允文与丞相汤思退两人声音最大。

    汤思退始终坚持应该与金国议和,虞允文则坚决助战。赵构则心思摇摆不定。

    不过随着金国的动作越来越大,赵构也渐渐意识到议和的可能性不大。

    不过他还是心存幻想,最后这赵构不知道怎么想的居然在汤思退等人的鼓动下,下诏命虞允文出使金国。

    诏命一下主战派和临安百姓皆是一片哗然。

    不少临安官民纷纷劝说虞允文不要出使金国。

    “虞侍郎万万不能去金国了,陛下必定是被奸人所蒙蔽……这是奸人欲借金人之手,害相公性命啊……”

    虞允文左右之人亦劝说虞允文封还诏书。

    虞允文却对左右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若虞某的性命能唤醒陛下……虞某又何惜此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