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覆宋从边寨举义开始 » 第四十四章 意外变故

第四十四章 意外变故

    时光荏苒,转眼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

    刘策这段时间可是一点都没有闲着。

    眼看着正隆六年越来越近,刘策心中的紧迫感也越来越强烈。

    那些被他俘虏的马贼,刘策在权衡利弊之后还是选择收编了他们。

    有了这些马贼的加入,刘策手中的骑兵数量一下子超过了四百之数。

    为了平衡军中的力量,刘策又从青壮之中挑选了百余名会骑马之人加入骑兵之中。

    如此刘策手中竟然拥有了整整一个满编营的骑兵。

    步兵方面刘策同样没有放松,他原本计划的是扩充一营正兵。

    不过从辛弃疾那里得到金主完颜亮有意提前发起攻宋之战后,他一咬牙又扩充了一营正兵。

    如此刘策手中已然拥有了三营步兵和一营骑兵。

    再加上三处的屯军,刘策手中的正兵已经达到了二千三百余人。

    除此之外作为后备力量的副军也有五营。

    若是有必要的话,刘策可以随时出兵四千人。

    这个数量在如今兵力空虚的山东地区可以说已经可以纵横一方了。

    若是那耶律元宜知道刘策手中有如此多的军队,怕是也有会提高警惕防着刘策了。

    好事成双,刘策手中的军事力量在扩张,其收拢的民众也增加了不少。

    自从得知刘策剿灭了闻名河北、山东之地的王九后,东山南部地区的各寨也尽相归附。

    如今刘策手中控制的人口已经超过了一万四千人,其中青壮超过了八千。典型的男多女少。

    人口的提高还有军队数量的增加即是好事也是坏事。

    如今刘策军的粮草已经处于非常紧张的状态。

    好在这个时候辛弃疾及时送来了一批粮草。

    随后在刘策的请求下,知府李星也向刘策拨付了一批粮草。

    ……

    辛弃疾自从担任历城县令之后,也是在全力为反金起义做着准备。

    历城团练如今已经扩充至千人。

    在高彦等人的协助下历城团练接受了与刘策军同样的训练。

    只是为了避免金人的猜忌,民军并没有使用制式武器,而是以竹枪代替。

    不过也不要小看了竹枪的威力,面对普通的军队,结阵而战时竹枪的威力已然足够了。

    当然若是面对身披重甲的军队,那就难以应付了。

    比如说宋军名澡天下的步人甲显然就不是竹枪所能对付的。

    不过也正是因为历城团练只是装备了简陋的竹枪,因此才没有引起耶律元宜和完颜普连的重视。

    ……

    这日辛弃疾真在观看历城团练的训练。

    他一边看着场中的演练一边与高彦等人讨论着历城团练的不足。

    就在这时一名家丁突然打马冲到了校场大门前。

    “大官人大官人……不好了……不好了……”

    辛弃疾心中咯噔一声,心中升起不好的预感。

    “高兄弟请安坐,我去去就来!”

    “大官人自去便是!”

    辛弃疾拱了拱手,快步走向大门。

    此时那家丁也已经进来大门。

    “辛福,出何事了!”

    辛福闻言一下子扑倒在辛弃疾面前:“大官人,主人不行了……”

    辛弃疾闻言只感觉眼前一黑,竟然差点晕倒,还好随行的护卫赶紧把他扶住了。

    “辛福尔说什么!”

    辛福闻言没有说话,只是放声大哭。

    此时众人也发现不对立即围了过来。

    面对众人的关心辛弃疾向众人告了个罪,立即往家中赶去。

    辛弃疾走后,高彦也立即派人给刘策传信。

    刘策收到消息后,不敢耽搁,做了一番交待后,立即带着李毅、辛庄等人赶往辛家庄。

    刘策等人抵达辛家庄是,辛家庄内外已经挂满白幡。

    辛庄见状,从马背上跳了下来,嚎哭着往里面奔去。

    刘策和李毅两人也赶紧下马。

    见到辛弃疾时,辛弃疾已是满眼血丝,身形憔悴。

    “二弟,多保重!”

    刘策关切的道

    辛弃疾缓慢的抬起头,他的眼睛浮肿着,轻轻点了点头。

    “哥哥放心!”

    这时他压低声音道:“金人未灭,弟不会倒下的……”

    听到他的话语,刘策终于放心了不少。

    随即他也换上了孝服,帮着辛弃疾料理辛赞老爷子的后世。

    这一次刘策才真正感受到了辛赞在宋金两国的影响力。

    金国这边山东东西两路、河北路、大名府、太原府、开封府皆有大量的官吏或是亲自前来,或是派人前来吊唁。

    金主完颜亮也同样派遣了亲信来吊唁。

    刚刚被任命为左路元帅兼任兵部尚书的耶律元宜也亲自前来历城吊唁。

    都总管完颜普连、济南知府李星、东平府副总管许宣也悉数到场。

    宋国这边,鉴于目前宋金两国的紧张局势,虽然没有亲身到场,但也有不少名士高官派遣仆从亲信前来吊唁。

    刘策原本计划陪着辛弃疾完成整个葬礼仪式。

    不过在第七日的时候,辛弃疾就劝说刘策赶紧回返。

    正好这个时候对刘策的正式任命诏书也下来了。

    刘策被任命为签军都指挥使,并受命在山东东路征集一军签军。并且要求他平定东山诸贼。

    辛弃疾因为还需为辛赞服丧的原因,在与刘策进行讨论之后,索性上书耶律元宜请求把历城团练并入刘策军中。

    耶律元宜在见过历城民的团练之后,本就对这小小的一县之地拥有如此多的团练感觉有些不妥。

    如今辛弃疾竟然主动提出上交历城团练他自然是颇为心喜的。

    不过他并没有完全按照辛弃疾和刘策所想把历城团练全部交给刘策。

    而是只交给了刘策一营团练,另外一营团练,则被一分为二。

    一半继续留在历城,另外一半则在补充一批新兵之后遍为一个营,调入兵力空虚的济南府。

    原本作为历城团练教师的高彦也一步登天的成为这一营签军的指挥使。

    高彦得知自己突然成为一营指挥,并被调入济南府后却毫无欣喜之意。

    他立即找到了刘策,先是表了一番忠心,接着又提出不愿担任这一营指挥,希望回东山。

    刘策则拍着他的肩膀劝说他接受这个职位。

    “高彦兄弟,这是个好机会……”

    辛弃疾也劝说高彦暂时前往济南府。

    “高彦兄弟可在济南府待机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