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覆宋从边寨举义开始 » 第三十四章 骑兵战术

第三十四章 骑兵战术

    毕竟山东之地除了这东山地区和胶东半岛,其余地方多为平原,若是没有一支可战的骑兵,就只能困守于这东山之中。

    若是在筑城上面花费过多,必然会影响到另外三个方面。

    刘策思忖一番后,也不讳言自己财力上的不足。

    他直接找到石见,能否有减少开支的办法。

    石见自然是希望城堡按照自己的规划进行建造的。

    但财力的不足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在经过一番思考后,他给了刘策三个选择。

    其一是缩减城堡的规模,其二是改石砌城墙为土墙,其三是分期修筑。

    刘策在心中斟酌一番询问道:“若是暂不修筑内城墙可节省多少钱粮?”

    石见在设计之时早就计算过城堡各部位的开支。

    他想都没想直接给出了答案:“若是不建内城墙,可减少钱一千六百贯,粮一千三百石!”

    刘策点了点头,“如此暂时不建内城墙,只修筑外城墙……”

    言罢刘策看了看远处,又询问道,“石大匠,若是建一墩堡需花费几何?”

    石见闻言一愣,随即问道:“不知主公欲建何等墩堡!”

    刘策立即把自己记忆中后世大明九边之地的墩堡描述了出来。

    大明九边的军堡一般周长在一里左右,堡内一般建有营房、粮仓、草料场、武库、马场,再加上外面的城墙、城门、瓮城、角楼、护城河等。

    石见在心中计算一番后给出了答案,“主公,这样的军堡所费并不大,一座军堡大约需钱五百贯,粮四百石。”

    刘策点了点头,在心中默默计算了一番,若是如此的话,在不影响其它方面的情况下,他手中的钱粮正好可以再建一座小型军堡。

    刘策随即把李毅、张迈、辛庄、刘虎、刘益等人唤了过来。

    待众人到齐之后,刘策把自己心中的规划合盘脱出。

    “诸位以为如何?”

    李毅在经过一番思考后,起身道:“主公之谋划大体不错,不过有一事,毅以为该当缓行!”

    刘策闻言道:“先生以为何事当缓行?”

    李毅道:“炼铁场当缓行才是!”

    刘策若有所思道:“还请先生细言!”

    李毅拱手道:“金主完颜亮如今正在疯狂的囤积军器、粮草……若是此时得知东山之中拥有铁场将会如何……毅以为其必然会立即下令我等交出铁场……”

    “届时我们是交还是不交了?交则是为他人做嫁衣裳……不交以我军此时的实力可能挡大军一击……”

    刘虎道:“只要俺们严密封锁住消息即可……”

    刘策此时也已经想明白了,他摆了摆手。

    “这是不可能的,这次咱们接收的这批民夫中就有各方的探子在……铁场一旦建成是瞒不过各方势力的……”

    “各方势力若是知道咱们有铁场也不会为咱们隐瞒,必然大肆宣传出去……”

    “咱们也必然会成为各方势力眼中的一块肥肉……”

    经过众人一番商议,最终决定探矿之事继续进行,不过铁场却将暂缓修建。

    修建铁场的资金将首先用于购买马匹。

    刘策做出决定后,匠人们就指挥着一营的青壮正式忙活起来。

    他们首先把所选的山丘平整出来,在石见的指挥下,很快就熟练的分出出行道路与三条主要街道。

    随后在正西面的中轴线尽头,匠户们还第一时间划出一座庙宇的位置。

    这个时期正是道教大发展时期,因此这间庙宇中供奉的也是三清。

    除此外,在城的东面,还要留出几块地修建未来彰表军功的庙祠,如旗寿庙、显忠祠、褒忠祠等。

    另外各条街的主街街心上,还将留出地方兴建各样市坊与牌坊。

    这种规划都是汉人城池的常规布局。

    对于匠户们第一时间划出各色庙宇的修建地方,刘策也表示理解。

    新城的大体格局就是如此,为了加快建筑速度,石见把参加城池修筑的青壮分成了数十个小队。

    这些小队被他分置在不同的地方同时开工。

    如此就让工程的进度大大提高。

    好事成双,筑城工作开始没有多久,石见就在城池不远处发现了一个很不错采石之地。

    如此一来更是比原计划节省了不少财力物力和时间。

    ……

    刘策这边在进行大建设,辛弃疾那边也没有闲着。

    自从高彦等人到来之后,历城也进入了大练兵。

    如今经过一番训练历城团练已经初据战斗力。

    有了武力做支撑,辛弃疾在历城也开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当然这样的改革也触犯了当地士绅的利益。

    几家士绅甚至联合起来向知府李星告状。

    李星在权衡利弊之后还是选择了辛弃疾。

    辛弃疾在得知此事后,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几家士绅在县内的人全部一扫而空。

    对于其中闹的最凶的赵家,辛弃疾在高彦等人建议下直接来了个杀鸡儆猴。

    如此手段之下,整个历城县完全被辛弃疾控制在了手中。

    ……

    筑城之事步入正轨,刘策也把主要精力转向了别的方面。

    如今刘策手中的步兵战斗力已经颇为不俗,但骑兵却是一个极大的短板。

    上一次进行整编之时,虽然整编出了一都骑兵,但却始终没有真正形成战斗力。

    刘策在对自己手下这支骑兵进行校阅之后,也只能无奈的叹息。

    这支骑兵严格来说只能勉强称为马队。

    若是与金宋两国的骑兵对阵,怕是连还手之力都没有。

    刘策知道这不能怪任何人,负责训练骑兵的高彦等人其实已经尽力了。

    但骑术可不是那么好练的,短短一点时间能到这种程度已经不错了。

    汉人毕竟是一个农耕民族,跟草原民族相比,在骑术上天然就有着巨大的差距。

    “应该怎么才能弥补骑术的差距呢!”

    刘策开始认真思考这个问题。

    他首先想到的是通过技术和装备弥补骑术上的不足。

    汉孝武皇帝就是用这个方法来弥补汉军骑兵的不足的。

    不过他很快就否决了这个办法,如今拥有技术优势的反而是金人。

    自己实际上就是一个草头王,如何能跟一国比装备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