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覆宋从边寨举义开始 » 第二十七章 绝世之机

第二十七章 绝世之机

    或许是因为有知府李星在,酒宴上众人有些小心翼翼,尤其是那杜云更是一改刚才那傲慢的神情。

    李星偶尔夸赞他一句,他脸上就满是受宠若惊的欢喜神情。

    席间,许宣连连祝酒,为刘策等人表功,他言谈儒雅风趣,竟是完全看不出来他是一个武官。

    席间郭金与有荣焉的向刘策道:“咱们都指挥使也是饱读诗书的……祖上可是出过三位进士的……”

    刘策听到郭金这一番话却是有些五味杂陈。

    好好的一名将军,竟然需要以诗书来提高身价。

    他在心中不禁暗自叹息,难怪后世许多人都把大宋叫做“大怂!”

    他看了看许宣与郭金心中暗暗想到:“若是欲使汉人重新崛起还需得重振尚武之气啊……”

    这时他不禁又想到了朱元璋的年号“洪武”。

    “看来朱元璋也是意识到了这一点啊……可惜可惜,老朱虽然意识到了这一点,最后还是被儒生们忽瘸了……”

    “或许不是这样,而是老朱没有治理地方的人才,不得不向儒生妥协……”

    “看来今后还需加强人才的培养啊,夜校或许也该建立起来了……”

    这一瞬间刘策想了许多,直到郭金叫他,他才回过神来。

    在席中,许宣毫不掩饰对刘策的好感,连连向刘策劝酒。

    知府李星同样看刘策顺眼,他如今也是万分庆幸当时听从了辛弃疾的建议收编了刘策。

    如今这刘策不但不再是一个麻烦,反而是他绥靖地方的好帮手。

    这四十余年来这山东之地就没有太平过,如今有了这骁勇善战的刘策在,或许可以过几天安稳日子了。

    李星对刘策那亲热的样子,就连郭金看了都有些眼热。

    酒至半酣,李星突然提起了屯田与征粮之事。

    李星看向许宣:“你们的屯田做的如何了,明年可能做到自给自足?”

    许宣闻言却是把目光转向了杜云,济南府军屯之事此时正是由杜云管理。

    李星对军中的情况也颇为了解,也把目光转向了杜云。

    杜云见状面露难色:“眼下田地干旱,百姓逃亡……不过明府有令,末将自当尽力而为。”

    李星看着杜云,眼中现出不满的神情。

    看着李星的脸色,杜云心中不免有些忐忑不安,不过他却是不敢答应下来。

    以李星的性情,到时自己要是无法完成任务,那就只有吃不了兜着走了。

    席内一时气氛有些沉默,只余李星手指在桌上的轻敲声。

    刘策此时心头一动,他拱手对李星与许宣道:“明府,军主,卑职倒有个不情之请,卑职愿请命屯田一地,为明府和军主分忧。”

    “哦?”

    李星,许宣以及宴席上的其余几人都是奇怪地看向刘策。

    要知道在金国各地,军屯之事一向不受待见,都是能推就推。

    各军都是缺乏关系背景之辈才会被放去管军屯,杜云也是因为手中本钱没了才不得不去管军屯。

    各地签军向来没有什么人愿意请命去管理军屯,没想到这个刘策却甘愿去受这个苦。

    李星心里原来他还想着将刘策所部调入济南,此时却是动摇了。

    李星面带微笑地询问:“刘指挥为何有此想法?”

    刘策起身道:“屯田可以收地利,抒民力,足兵食,使国有所赖,边防之计莫善于此,昔日曹操正是靠着军屯才能一统北方。”

    “下官以为,日后我大金欲灭南宋,也当大兴军屯才是。”

    “现今军屯废弛,上官有劳忧之苦,刘策不才,愿当请命,为明府与军主分忧解劳。”

    李星等人此时看向刘策的目光更为震惊,谁都没有想到刘策竟然还有如此见识。

    在旁的郭金等人也是佩服地看向刘策,心里都浮起了高深莫测的感觉。

    其实刚才刘策的话,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眼看大势将至,他必须要在大势来临前做好准备,如此才有可能实现“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那么要做到这一点关键的就是要有自己的地盘和势力。

    而这地盘势力一为土地,二为钱粮,三为人口,要获得这些,军屯便是最有效,最快捷的方法!曹操,还有后世明太祖,都是以军屯起家。

    特别是朱元璋,号称养兵百万而不费百姓一文,靠的便是卫所军屯。

    就连千年之后,军屯在华夏大地上仍然在继续使用着。

    先人珠玉在前,现在自己也是金国的一名指挥使,已经有资格管理军屯,如今有这个机会,又怎能不想办法抓住?

    别人眼中的苦差事,对他来说,反倒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了!

    做好了,他甚至可以打下一个可以依为核心的根据地。

    当然管理军屯,困难也是很大,而且也有颇大的风险。

    现今百姓逃亡不断,屯田需要大量青壮人口,开垦管理土地也需要钱粮。

    这些都是刘策将来所需要克服的问题!但困难虽大,前景同样广阔。

    李星自然不明白刘策心内所想,他只是感慨,难得有一个有见识的部下,自愿出来为上官排忧解难。

    他看了刘策良久,叹道:“刘策你有这个心思,真是难能可贵。”

    杜云此时也很高兴,刘策这样一来,成功地转移了李星先前对自己的不满。

    如果刘策真能把屯田搞好,对他来说也是很有好处的。

    若是搞不好,那就更妙了,正好可以扫除一个对手。

    杜云想到这里:“刘指挥有这样的心思,确实难能可贵,不知刘指挥欲前往何处屯田”

    刘策强忍心中喜悦,面色沉稳地道:“原有的屯田之地皆已有主,下官却是不好鸠占鹊巢。

    “不过前番下官在剿灭东山贼寇之时,发现一处巨大的山间盆地,以小官所见足可开垦数万亩田地……”

    李星闻言诧异的问道:“东山之中竟然还有如此好地?”

    郭金此时面露恍然之色道:“明府东山之中确实有如此之地,昔日下官也曾带兵到过此地!”

    “若是在此地建一堡屯驻,亦可使东山贼寇无有立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