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舍弟诸葛亮 » 第356章 逆袭琅琊

第356章 逆袭琅琊

    由于战前被消耗得太惨、士气过于低落,临阵决战前又被关羽变着法儿额外打击了一波士气。

    再加上关羽武器更精良、部队严阵以待,用计逼着夏侯渊打冲锋、他自己打防反,还瞅准敌军预备队衔接的空档斩杀敌军先锋将领……

    那么多胜负手的因素叠加之下,夏侯渊最终被打得全面崩盘,可以说是一点不冤。

    哪怕他拥有三倍的兵力优势,也不足以扭转如此多的负面因素缠身。

    不过,朐县之败,还远远算不上此番曹刘东海战役的结束。夏侯渊惨败之后,关羽当然要趁势反攻,扩大战果。

    只可惜,关羽本人在这天最终的决战追击中,也稍微受了一丁点皮毛小伤,所以必须略微休养几天。他只好把追击和拦截的任务,交给张辽和周瑜来具体执行。

    说起来,关羽这伤也不算意外,他只是被几根弓弩箭矢射中了。如今的关羽,穿的可是最精良的冷锻灌钢鱼鳞玄甲,所以哪怕有点“吸箭体质”也没什么大碍。

    以关羽此战连斩二将、冲锋在前的姿态,稍微中几箭也是很正常的,属于大概率事件。

    那些普通弓箭都只能嵌在甲面上,根本没有穿透。偶尔一两根弩箭,也都是至少五六十步以外射的,动能衰减了一半以上,也不足以造成多大伤害,只是些浅层的皮肉伤。

    当天的正面战场厮杀,一直打到下午未时末,才渐渐消停。关羽中箭后,忍着轻伤,带兵进入朐县,先跟糜竺会合。

    然后糜竺一边紧急安排医官给关羽处理伤口,关羽一边口头交代张辽、田豫、韩当三人追击事宜:

    “今日的战场,明明是在朐县城南,但夏侯渊惨败之后,却宁可绕城而走,往北撤退,显然是担心直接往西撤退,会被我军一路死死咬住。

    到时候他要一天之内连渡沭水、沂水两条河,才能撤到安全地带。而我军追兵肯定可以趁着他分批渡河的机会,咬住他的殿后部队继续扩大战果。

    所以,他才仗着自己骑兵更多,要先往北撤退一段,与我们拉开距离,然后再折向西边。但是你们也不必担心,我自有办法料理。

    文远,你带全部的骑兵,死死咬住夏侯渊尾部,但千万不要逼太近,只是骚扰拖延即可。你不到三千骑,对面怎么说也有万余骑,你要是跟步军主力脱节了,单独跟夏侯渊厮杀,他返身杀回,你也是顶不住的。

    好在我于此战之前,已经交代了公瑾,在北侧朐县和祝其、利城之间,挑选沿海林木茂盛之地择机登陆。只要夏侯渊往北撤的路线离海岸线不远,今夜就有可能被公瑾埋伏。

    公瑾的兵力虽然也远不如夏侯渊多,但夏侯渊惨败之下,突遇大军黑夜拦路,必不知我军虚实多寡,到时候必然惊散。文远你保持距离,看到夏侯渊乱了就杀上去。若是始终不乱,公瑾没能埋伏得手,那就按兵不动,来日撤回便是。

    国让,你和义公带着步军主力,往西北偏西行军,也是朝着郯城以北的沭水三公山渡口而进。如果你们直接追着夏侯渊跑,是不可能追上的。

    但夏侯渊如果一开始往北逃、被公瑾惊吓后不敢再走沿海、不得不提前折向正西内陆、又被文远纠缠拖延,你们直奔三公山沭水渡口,还有可能在两天之后打个追敌余尾的小仗。”

    张辽和田豫、韩当立刻表示领命,这就要各自去安排部署。

    关羽看田豫转身要离去,又想到一事,连忙喊住众人:“且住!”

    田豫韩当连忙回身抱拳,静听吩咐:“不知将军还有何吩咐?”

    关羽摸了摸刚包扎好的小腿,语重心长地提醒:“对外一定要保密我受伤之事,你们带着步兵主力追击时,还是要打我的旗号,如此夏侯渊才丝毫不敢轻视。

    你们三人,总之记住一句话:扩大战果是次要的,保存实力、确保安全才是重中之重。我这伤原本倒也没那么碍事,但此间俘虏甚多,我若亲自带重兵追击,后方难免不稳,还是先歇息养伤两三日,顺便梳理俘虏。咱不必贪多嚼不烂。”

    关羽这番话,也是绝对的老成持重之见——别的不说,光今日这场决战,战场俘获迫降的敌人,就有一万大几千了。

    这么多俘虏,一个处理不好,危险也是很大的。

    这些人里,有超过一万人是臧霸、孙观、孙康手下的琅琊贼、泰山贼众,

    还有近两千人,是李典麾下的山阳李家私兵。

    剩下两千多人,是曹军的青州兵,军纪同样不太好。可以说这三部分俘虏,都是有做贼履历的危险角色。

    如果这时候关羽再不顾后方贸然全力追击,吃到嘴里的都还没消化完,万一肚子上挨一重拳,可不得都吐出来。

    两边的工作,都很重要。

    ……

    张辽等人领命后,各自分工组织追击不提。

    另一边的夏侯渊惨败后,率先带兵北逃,就是想跟敌人拉开距离,然后再向西渡河,以免渡河渡了一半被追上。

    朐县在郯城以东一百五十里,步兵不带辎重强行军,两天之内也是走得到的。

    夏侯渊的骑兵虽然可以一天就狂奔那么远,但连渡两条河拖延的时间可不短,渡河时如果后军还没上船、追兵就到了,那后军基本就是白给了。

    何况夏侯渊也不是完全放弃了麾下的步兵,他也是期望已经溃散的步兵部队能自行多逃出去一些的。

    然而这一切尝试,都随着当天半夜时分,夏侯渊抵达朐县西北三十余里、大约位于朐县和利城之间的一处荒郊野外时,被周瑜登陆拦截,而化为泡影。

    周瑜果然是提前登陆,而且是战前就观察好地形了,在一处平原低矮丘陵林区内埋伏,夏侯渊逼近时就全军举火杀出。

    而且周瑜还额外长了个心眼,他让人打出各色旗帜,集中火光把几面旗帜照亮,然后让士卒全军呐喊高顺、鲁肃带领琅琊军主力万人在此。

    夏侯渊已是惊弓之鸟,以为高顺、周瑜、鲁肃联手至此,只好放弃北上,改为往正西而行。结果大军刚刚在混乱中完成转向,后半夜又被张辽追击,混战一番,额外歼灭了一两千人,抢夺战马过千。

    一天之后,夏侯渊狂奔到沭水边,拼命设法渡河,找不到船就让会水的步兵游泳,或是赶紧伐木扎筏。过了半天才算堪堪渡过沭水。

    田豫韩当和张辽追得虽慢,但夏侯渊渡河用了半天,也足够追兵重新缩短距离。

    而最要命的是夏侯渊在渡过沭水之后,还要再渡沂水。田豫等人追到沭水边时,却有郯城守将陈宫直接派船出来接应,所以田豫张辽渡河非常快,只花了一个时辰。

    最终,夏侯渊在渡过沂水时,后军再次被追上,不得不分兵断后为友军争取时间。刘备一方各军全力围殴,又歼敌两千余人,其中斩杀六百余级,剩下的拖够了时间,眼看也对得起友军了,又多有带伤在身,纷纷跪地投降。

    至此,东海之战才算是收尾,两天后关羽在稍稍养好那轻微箭伤后,也赶到郯城前线,摸底统计情况。

    最终,东海之战,夏侯渊带来的六万多军队,被歼灭约三万七千人之众,损失超过一半,接近了六成。

    其中骑兵损失四千余人,步兵损失三万两千余人。这些损失当中,被直接斩杀的约有一万多,包括崩溃后掩杀践踏而亡的。

    俘虏投降的一共一万四千多人,还有三四千人是决战时崩溃逃散了的,后续很长时间里陆陆续续被东海本地的刘备军肃清搜剿、抓出来迫降或俘虏。剩下的都是轻重伤员,以及各处渡河时被掩杀淹死的。

    关羽一方,连番厮杀中也折损了上千骑兵,战马损失七八百匹。但战后还累计缴获了两千多匹战马,所以将来可以组建的骑兵规模,还不降反升,多了一千五百左右。只是折损的骑兵还得重新训练、或是好生治疗等养伤归队。

    步兵方面,糜竺和田豫的部队是此番大决战中损失最重的,毕竟他们扛了那么久的伤害,用朐县这个诱饵勾引夏侯渊强攻了二十多天,极大消耗了夏侯渊。

    糜竺麾下守城士卒,伤亡达到了惊人的四千人,其中六成是朐县原本的守军,四成是后来周瑜从海路帮糜竺运进去的援兵。

    另外,还有数千朐县普通百姓,在助守的过程中出现了伤亡。

    好在刘备军一方医疗条件比较好,而且是掌握战场打扫权的一方,伤兵都能得到处理。所以朐县战兵最终战死和重伤不治而亡的,也就一千八百余人,剩下都能救回来。百姓的死伤比例也差不多。

    而关羽和张辽、韩当等部野战主力,最后只打了一整天的硬仗血战,以及三天追击战,伤亡加起来还没糜竺那边多,一共就三四千人的折损。

    考虑到抓了不少俘虏迫降,那些人如果可以改造的话,关羽的兵力很快就可以回血——

    只是曹军的成分也比较复杂,那些青州兵都是家眷被曹操扣下、全族军事化管理的,应该没法快速变成自己的兵。

    倒是琅琊贼、泰山贼出身的军队,被俘后可以尽快改造。

    但这也得建立在关羽快速反攻,拿下琅琊郡的沂西部分。只有把敌人的老巢占了,这些俘虏才会彻底死心塌地为你卖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