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重生三国靠属性加点成为最强黄巾 » 第37章:诸侯群聚

第37章:诸侯群聚

    十八万黄巾军,规模宏大至极,全军上下皆是步兵。

    原本以为自己稳居盟主之位的袁绍不由得犹豫了一下。

    “十八万步兵?”

    斥候再次做出肯定的回答。

    “回禀将军,确实是十八万大军,浩浩荡荡由南而来,全军上下,除将领之外,全是步兵。”

    袁绍不由得开始在帐内踱步起来。

    若是让这十八万步兵编入诸侯的军队中。

    必然会成为与董卓军交手的中坚力量。

    但是,这样一来。

    胜利的成果又该怎样瓜分呢?

    “速唤诸侯前来见我,若是孟德问起,就说讨论扬州侯十八万大军去留之事!”

    曹操这边自然也是有斥候前来禀报过了。

    放下手中的兵书。

    曹操皱了皱眉头。

    “十八万步兵?速速叫奉孝先生前来见我。”

    早年间,冀州派遣往扬州的细作全都由郭嘉掌控。

    在执行任务的时候,所有的细作都单独与郭嘉进行密信来往交流。

    他们的一家老小,也全部都被郭嘉掌控在手中。

    毫不夸张地说。

    郭嘉完全就是曹操的外置大脑。

    得到传令兵的话后。

    郭嘉自然是赶忙整理衣冠快步前去。

    “曹公有要是见我?”

    对于郭嘉的执行效率。

    曹操一向都是很满意的。

    比起荀彧、贾诩,程昱这些个戳一下跳一下的癞蛤蟆。

    郭嘉简直就是模范员工。

    “我记得,你先前有细作前来上报,江东之地,兵马总计不过二十万,为何今日,扬州侯一举带兵十八万前来?”

    郭嘉还以为多大事了。

    整个人的神情一下就松散了起来。

    他捋了捋自己的小胡子。

    “秦侯十八万大军不过是草芥而已,不值一提,曹公有所不知,黄巾之众,分为军民两种,其中常有操练能战善战者,仅三十万,与曹公的十三万精锐相比,孰强孰弱,尚未可知也。”

    不等曹操追问。

    郭嘉很快便再次开口。

    “黄巾军中,又有一分支,为黄巾众,其势之大,几乎遍布江东上下的全部人口,只要头系黄巾,即可成军,此黄巾众,毫无战力可言。”

    说着,郭嘉从兜里取出一叠信件。

    在里面翻来翻去后。

    拿出了一封比较古早的信件。

    “曹公有所不知,黄巾之军,作战从来依靠将领拼杀,军士往往只做对峙之用,请看此信。”

    从郭嘉的手里接过信件。

    仔细一看。

    曹操心里的疑云顿时化解。

    “哈哈哈哈,此军操练,竟然只习对峙之势而不练兵!简直是滥竽充数,果真如先生所说,草芥之军而已。”

    就在这时。

    袁绍的传令兵来了。

    “曹将军,我主唤您到账下议事。”

    还不等那传令兵离去。

    曹操赶忙将其叫住。

    “你主唤我,所议何事?”

    那传令兵记得袁绍的吩咐。

    于是屈身单膝而跪。

    “袁将军命小的传令诸侯,要议论扬州侯十八万大军去留之事。”

    袁绍和曹操两人从小在一起长大。

    他曹阿瞒什么心计。

    袁绍实在是太清楚了。

    生性多疑的他,不知道会议所论何时,绝不会亲自到场。

    曹操在心里琢么了一下。

    袁绍是懂他的。

    会提前告知传令兵所论何事。

    那就代表这件事确实非常重要。

    “可惜啊,本初英明一世,却被十八万草芥之军唬住了,我与其本就不分上下,只是幸得奉孝,令我远见略胜一筹啊。”

    这可是在袁绍面前装逼的好机会。

    从小到大,作为三公世族的袁绍总是在各个方面领先曹操一截。

    今日黄巾十八万大军虚实尽掌握在曹操之手。

    袁绍则诚惶诚恐。

    仓促召唤各路诸侯议事。

    “奉孝且回,待我前去与本初议事后,再将此信交还于你,届时我带美酒一坛,与你共饮。”

    郭嘉为人好饮,是个贪恋杯中物的人。

    曹操为人好色,是个贪恋美娇娘的人。

    两人在私底下的爱好不谋而合。

    从某种意义上,也算是他俩亲近的原因之一。

    “来人呐,且唤公台与我同去。”

    陈宫作为早期跟随曹操的谋士。

    先前曾帮助曹操多次规避性格带来的灾祸。

    若不是当初有他在身边。

    曹操险些因为多疑错杀了自己的伯父。

    如果说郭嘉是曹操的外置大脑。

    那么陈宫就是曹操的强心秘药。

    四方诸侯齐聚袁绍账下。

    曹操到达的时候。

    徐州的刘关张,凉州的马腾,荆州的黄忠和魏延,已经各自落座。

    坐在最上方的袁绍见曹操进帐赶忙吩咐赐座。

    “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诸侯开始响应我们的号召,其中河内郡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各自领兵一万而来。另有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北海太守孔融,他们各自领兵五千而来。”

    如今东拼西凑来的十八路诸侯远不及他们最初在历史上亮相时的规模。

    而且时局推移。

    内部的矛盾也非常的大。

    “诸位,我知道,在我们之间,或多或少还存在着一点矛盾,但如今,既然我们已经化整为零,大家就应该放下过往,勠力同心。”

    一番世食汉禄,世为汉臣,不思报国与猪狗何异的说辞脱口而出。

    袁绍的演讲很快得到了马腾和曹操的共鸣。

    刘备此行的目的是且只是中原勤王,他可不会被袁绍的说辞动摇。

    要知道。

    前不久,两方实力还在高密南北交战。

    当时若不是黄巾军为徐州提供着里里外外的支持。

    徐州早就被他袁绍给霸占了。

    “盟主不必多言,既然我等已经坐在这里,自然会放下昔日仇恨,齐心协力,共讨董卓。”

    刘备是嘴巴上放下了。

    关羽和张飞那是压根就没有放下。

    他俩对袁绍的不满直接是写在脸上。

    “大汉之内,非刘氏不可称王,既然我们是要中原勤王,那么盟主自然得是我大哥才对,岂能是你一个权臣之孙。”

    袁绍一直以来都是包藏祸心的。

    不管是以前几次三番地向四方诸侯派遣信使相约伐董。

    还是奇兵南下,突袭高密关口。

    种种行为都在佐证他的目的不纯。

    今日若非西凉马腾,荆州刘表皆出兵伐董。

    刘备是绝不可能参与的。

    若不是深藏江东的细作向他们背后的主人告知了黄巾军十八万北进的动向。

    其他割据一方郡县的诸侯也绝对不可能响应号召。

    说得好听是中原勤王。

    指不定击溃董卓之后,他袁绍有什么坏心思呢。

    十八路诸侯彼此之间恩怨颇多。

    尤其是袁绍,曹操,秦子豪,这三人的巨量兵马。

    天下诸侯无不颇具怨言。

    其中,对袁绍仇恨最深的当属孙策。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

    孙策是绝不可能前来与袁绍共事的。

    所以他只出兵马,不出将领,一千兵马全部由刘备带领与十八路诸侯汇合。

    袁绍本以为自己和曹操各自拥有八万兵马已经可以彻底掌控诸侯联盟。

    殊不知半道上冲出来个十八万黄巾军。

    “如关将军所言,若是我们以刘侯为盟主,那么,扬州侯十八万兵马岂会服从?”

    带兵三千,其中有一千还是别人的。

    就这点实力就敢提盟主之位。

    若不是袁绍看在他刘备高低占领着徐州大半郡县,这里座位都不该有他的。

    “若是徐州侯真的与我等勠力同心,那就应该将徐州境内五万军马不说全部,至少将一半带来,而不是今日这般,三千军士,还有一千是我青州叛党孙策兵马。”

    很显然。

    袁绍对徐州的渗透非常的深刻。

    就连刘备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尚存多少兵马。

    他袁绍却了如指掌。

    “如青州侯所言,难道我将徐州三万兵马取来,盟主之位就能拱手相让?”

    要是这么说的话。

    马腾可就不乐意了。

    他从一开始就是带着两万多骑兵响应的袁绍号召。

    为什么刘备拉来三万军马就能当盟主。

    而他不行。

    激烈的争吵再次爆发。

    如果刘备调集三万兵马前来就能当盟主,呢么,马腾就要撤军。

    如果不让刘备当盟主,十八路诸侯汇聚兵马的行为就会被群起而攻之,届时董卓吕布反而成了正义之师。

    眼下只有几位诸侯到场就开始争吵不休。

    那诸侯齐聚的那天,岂不是直接闹翻天。

    要知道。

    现在正在赶来的那几路诸侯。

    无一不是各怀鬼胎。

    他们入伙的目的,无非是分一杯羹。

    毕竟消灭董卓之后,并凉二州之地还有巨大的领土可以瓜分。

    不管他袁绍此番中原勤王是出于何种目的。

    赢了之后,成果都必然是要拿出来大家一起分的。

    他若是独吞。

    别说曹操了,秦子豪肯定会第一个跳出来表示不满。

    届时若是能凭借秦子豪的手,除掉袁绍。

    青州之地那么多的领土。

    又空了出来。

    皇权渐渐衰败。

    外戚宦官又遭到了灵帝的毁灭性打击。

    十三州诸侯无一不想趁乱打出一片自己的基业。

    天下人皆知扬州侯神勇无敌,此番又有十八万军马。

    胜利几乎是必然的事情。

    更何况,司隶董卓挟持天子,除了扬州之外,其余各地的税收高得吓人。

    此番聚义,无论目的勤王还是篡逆。

    诸侯都必然跟随扬州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