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逐玄鹿 » 对阵薛淮

对阵薛淮

    薛淮在攻下武都后便一路马不停蹄的赶往了巴郡,巴郡辽阔,可惜王守扶玄心切,将兵马尽数带走,只留下一部分维护治安。

    张鹭在三人会盟前曾各发一信,大抵为劝降,并字里行间在说着大玄不行了。

    李承道聪慧,一眼看出张鹭想要攻下三郡,便提议不要前去会盟,但张王二人并未听劝。

    王守虽不相信张鹭这仁德之人会在此时进攻巴地,但他在走前还是写了封信给张鹭:

    敬慰益州牧张公,今我等为会盟而前往并州,不瞒张公,我等只留下三座空城,俱无兵马,相信张公已然知晓,近日多有锦官梓潼一带商贩来此。

    望张公垂怜,勿伤及百姓,待会盟事毕,王某前来献首,万请张公勿害兄长张嗣及李承道。

    张公仁治之名广传益州,巴地多有耳闻,若张公一意孤行,欲攻伐我等,劳张公前往巴太守府,上下臣属皆知我意,望张公勿造杀业。

    三郡中唯有武都汉中留有兵马,但武都中人疏于防护,所以薛淮很轻易的便攻下了武都,但巴地是切实的无兵。

    于是薛淮便一边赶路一边将巴地攻下并上书张鹭及时驻兵两郡。

    不知不觉间,薛淮已是来到了阆中,自阆中取道,便是汉巴督关,薛淮虽然认为郭朋已经攻下汉中,但看着加固的汉巴督关,还是让军士上前传令。

    军士上前,大声喊道:“仁武将军薛淮来此,关上守将报上名来!”

    成威昭在关上回到:“汉中成威昭在此守关,尔等休要放肆!”

    薛淮看着督关上成威昭高大的身影,感叹道:“好一个威远昭昭,壮士,不知郭朋是否攻下了武汉督关?”

    成威昭思索片刻后回道:“不知道。”

    薛淮心中明了:既未传来消息,想必未能攻下,定是遇了什么困难。

    如此想来,薛淮便也有些认真,认为汉中不好攻取。

    薛淮问道:“成将军,我率六千兵马前来,冲车也备,但我不愿伤害你等,还是献关与我吧,我等不会残害百姓的!”

    成威昭眉毛一挑,开口道:“六千兵马很多吗?”

    薛淮笑了笑,问道:“你这有多少兵马?竟连六千兵马都瞧不上了。”

    成威昭拍拍胸脯,豪气冲天,开口道:“我率精锐足一千据守此地,你不可能攻下!”

    薛淮尽量的压下了嘴角,道:“若是攻下了呢?”

    成威昭挠挠头,有些坚定的说:“汉中百姓俱仰太守张嗣,更不乏有张太守收养之孩童,你今日纵使攻破此城,亦会有万千百姓与你搏命!”

    薛淮眉头蹙起,若是这般,那确实难办,他不想违民意而行,他虽知张嗣爱民,民亦拥戴张嗣,却不想竟至如此。

    薛淮开口道:“成将军,与我一战,我若输,即刻撤兵,你若输,献关于我,帮我劝说百姓!”

    牛大勇劝说着成威昭:“成兄休去,若有埋伏,你恐身死!”

    成威昭摆摆手:“他不是仁将吗,仁将应该不会如此!”

    随后成威昭不顾牛大勇劝阻,骑上马,提起双戟便冲出关门。

    成威昭扬起双戟:“薛将军,与咱较量较量!”

    薛淮操起长戈,拍马上前:“来战!”

    两匹马相互冲去,成威昭双戟劈向薛淮长戈,薛淮虎口一震,却还是紧握着长戈。

    薛淮哪肯吃亏,回马欲挑上双戟,成威昭回马不及时,受制于人,二人搏力。

    成威昭一双虎目瞪着,最终双戟向上横起,薛淮又是失利。

    薛淮索性挥舞长戈,向成威昭肩膀挥去,成威昭一看,也知薛淮目的,左手之戟将长戈打偏,右手之戟又将长戈压下。

    薛淮奋力抬起长戈,在将成威昭右戟抬上了一些后转向,向回拉,欲将成威昭右戟拉出。

    成威昭怎能让他如意,左手戟勒住长戈,右手戟趁机拖出。

    薛淮看准时机,在成威昭右手戟拖出时奋力一挑,竟险些将成威昭右手戟挑飞。

    成威昭这下是棋逢对手,十分兴奋,重新握住右手戟,将薛淮长戈打偏了之后竟似不要命了一般持双戟本来,薛淮舞动长戈,成威昭不断挡下。

    最后在近身时,成威昭双戟交叉奋力抬动,终将薛淮长戈击落。

    薛淮笑道:“哈哈,成将军当真虎将,既然我输了自然会遵守诺言。”

    随后薛淮拾起长戈,命令大军撤离,成威昭愣神,疑惑的问:“你没攻下汉中便撤兵,州牧不会怪你吗?”

    薛淮摇摇头,回答道:“州牧大人以民为重,特别是益州的民,如今汉中之地人心为张太守所据,我等不能强求。”

    成威昭哈哈一笑,拱手道:“将来有机会再战一场!”

    薛淮亦拱手:“有机会定会再战一场,告辞!”

    “告辞!”

    随后薛淮便骑马离开了,成威昭也心满意足的回到了关中,牛大勇上前奉承道:“成兄,你好生厉害!竟能击败名声在外的仁将!”

    成威昭摇摇头,开口道:“哈哈,薛淮当真厉害,可惜咱不善马战,若是不骑马,咱更厉害。”

    所有精锐都啧啧称奇,他们也没想到,成威昭竟如此厉害。

    成威昭摘下兜鍪,放下双戟,嚷嚷道:“咱饿了!”

    牛大勇赶忙端来小米粥,成威昭两口喝完,不满道:“不够,不够!”

    牛大勇赶紧去将一桶小米粥端来,牛大勇的急切,成威昭的神态,看着这两个上级,众人笑了。

    成威昭喝下小米粥,看着笑出声的众人,疑惑道:“啊?”

    ……

    薛淮骑马在中军慢悠悠的走着,好似攻下了汉中般的坦然,一个军士忍不住问道:“薛将军,难道就这样吗?这样益州还缺一块啊!”

    薛淮摇摇头,开口道:“汉中百姓安乐一方,不比益州其他地方差,而且汉中太守也行仁政,既然都是百姓过的好的局面,那为什么又要徒增杀伐呢?若是在此情况下强攻督关,那我们所谓的仁也便成了笑话。”

    突然队伍中的一个军士冷不丁开口道:“那州牧大人陈兵在凉州,并州,荆州关口做什么。”

    薛淮回答不上来,只是说道:“州牧大人此举自然有他的主意。”

    “哦。”

    薛淮看着这个小军士,苦笑了两声。

    是啊,州牧大人,这般行事,我们所行的仁还是仁吗?

    ……

    二月一日

    青州东莱郡府黄

    姬荡身着甲胄,大马金刀的坐着,一旁的案上随意的放着他的兜鍪。

    姬荡扭了扭脖子,起身将兜鍪戴上,提起一旁的长槊,淡漠开口道:“想先帝在时,因我建功,赐我神兵,这神兵取茨山之锡而炼,刃尖刚而不折,穿铁若纱。以东南千年梧桐为柄,非英杰不得持此槊,乃槊中极品,名‘横江’,珍藏多年,今日恐怕是要沾血了。”

    堂中诸将连忙拱手道:“何须王上亲自出马,区区徐州关卡,如之草木,我等轻易破之!”

    姬荡摇摇头,开口道:“此去非是为了抢什么兵家必争之地,而是为了让天下知道,孤作为姬氏子孙,齐国作为大玄封国,是绝对不会背叛大玄的,今二十四路诸侯共举大旗侵我玄土,是真以为龙之老矣,牙之殆尽?”

    诸将见状,皆不敢再言,只是拱手道:“王上英明!”

    姬荡缓步走至门前,开口道:“点兵十万,我要自莒关而出,破埠关入徐!”

    姬荡撂下这句话后便离开了太守府,独留一众武将面面相觑,一老将唉声叹气道:“大军开拨,生灵涂炭呐。”

    其余将领也是叹了口气,青州安久矣…

    徐州与青州间共有四关,四关对望,其中蒙阴,莒两关为青州所据,高密,埠为徐州所有

    四关中间的地带虽也为玄土,但因地处特殊,无人愿居,久而久之便仅仅成为两州的缓冲带。

    在这一天,乐平会盟的消息已是传来,姬荡准备趁着徐州牧携兵会盟之时,徐州无兵驻守之际占据徐州,他迅速点兵十万自莒关出,破埠关入徐,而这,自然不简单。

    自古彭城列九州,龙争虎斗几千秋,地处青豫荆三州包围处的徐州,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自古以徐州为起点,向着三州开拓,最后发展到向十二州进发的不在少数,而如今徐州州牧却软弱无能,竟被下属给强行拉去会盟,实在是令人唏嘘。

    但作为古九州的徐州,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关卡城池坚不可摧,虽然徐州牧沐泽安与下邳太守赵奎带走了二十万兵马,却仍有十万之众留守徐州。

    徐州与三州接壤,每州都有两座关卡,所以这十万兵马不得不起码分做六股,也就是说驻守埠关的至多也就两万人。

    姬荡携十万青州兵进犯徐州,不知是徐州虽无主但据险要而守成,还是青州以绝对的优势将一座坚固的关卡踏碎。

    但毋庸置疑的是,这是一场硬仗,无论是赢是输,双方都会耗费众多的人力物力乃至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