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庶子为帝 » 十王聚楚篇09

十王聚楚篇09

    公然刺杀王族本就嚣张,竟然还在大楚的猎林里刺杀,这丝毫没有把霸王放在眼里。

    此时的霸王很愤怒,走路的姿态比之前更有霸王之气势,在到达季桦面前时,先是看了看季桦有没有受伤,然后询问:“侄儿是否受伤?”

    “禀伯父,侄儿没有受伤,只是这刘国贵族竟然派刺客来此地,侄儿必定反击,请伯父勿干预。”

    这些刺客是楚人,幕后黑手大概就是楚国贵族,这严重影响大楚的名声,而现在季桦声称是刘国贵族所为,哪怕季桦提出要求,霸王也只好顺水推舟。

    只是在陈、汉两国太子眼中,这一切像是刻意的,他们俩人警惕着季桦,尤其汉太子,他直接走到皇太子身旁说出他的顾虑:“皇兄,这刘太子似乎刻意声称是刘国贵族所为,其目的是为了对付刘国贵族,有没有可能,这些刺客是刘太子安排的?”

    对于这说法,皇太子也认同,只是他在思考:(到底是以卖人情为方式得到父皇的支持,还是这些刺客就是季桦安排的?若是后者,这季桦也未免太可怕了!)

    “刘太子本是庶王子,前段时间才夺得太子之位,这些刺客乃大楚罪犯,拉拢罪犯还来不及,安排到这,更不可能,应该是想着以保留大楚颜面的方式让父皇放纵他对付刘国贵族。”

    对此,汉太子也只是点了点头,他也大致了这个刘太子,确实如皇太子所言的那样,季桦是庶出王子,前段时间才成为太子,连刘国内的势力都还没稳定,又怎么有实力把手伸到大楚?

    只是他们俩人都没有思考这背后有没有人在暗中支持,之所以忽略,那是因为季桦之前无权无势,自然没人愿意扶持。

    由于刺杀事件发生,围猎活动停止,大楚也开始调查刺客的来源,只是在这个时代,连刺客身份都不清不楚,又怎么找到幕后主使?

    本来霸王还想着停止剩余活动,可是各国贵族千里迢迢来到大楚,让其失望对大楚而言并非好事,于是活动继续进行,只不过刘王和季桦已经在回国的路上。

    先是经过一天休息,第二天继续赶路,直到太阳即将落山,他们才回到王城。

    在西北方向城门入口最近的驿站,那里有着一个三十余岁的男子,他穿着薄弱的麻布,看着手里的刘币,摸了摸肚子就数了数那五块刘币的数量,在叹气之后就要离开,在离开之际听到马蹄声,听起来那数量还不止一匹马,好奇心驱使他留步观望。

    随着队伍出现,那王旗和刘字国旗就映入眼帘,按他想法,刘王和太子应该明晚才会回来,为何提早?顾不上疑惑,他就兴高采烈的跑下去。

    【大楚发生的事还没传到刘国】

    在回宫的路上,看到有人挡路,禁卫停下并拔刀警戒,四处打量周边可能出现的刺客【禁卫得知季桦遇刺一事,但不知道这是自导自演的,禁卫在路途比往常要警戒】,可是周边是一片寂静,只有少量不明所以的普通百姓。

    看到不是刺杀,那禁卫队长就骑马上前大喊:“来者何人?”

    “鄙人萧傍,向刘王自荐,若无大才,愿伏死刑!”

    能说出这些话的人,是对自己何其自信?这引起了季桦的兴趣,在跟随行公公说了几句后,那随行公公就下马车跟队长说了些什么。

    随后队长骑马上前伸出右手说:“上马”,在双方握住手后,以拉扯,那萧傍就被拉上马,一同进入王宫。

    现在的刘国王城由于论道消息扩散传播,现在已经聚集了很多从各国各地的人才,当他们得知萧傍这个过程,他们悔恨自己没有想到这个想法,当他们被质问是否敢以人头担保才学之时,他们又悻悻离去…

    在王宫内,季布第一时间自然到长寿宫问安,然后前往凤鸾殿陪伴王后。

    而季桦并没有第一时间到凤鸾殿和朝天宫向王后和华贵妃告安,而是坐在大殿的王座上观看着官简【奏折】,当然还有这个令他感兴趣的萧傍。

    “太子安详,鄙人…”

    萧傍正要自我介绍,结果被季桦的话打断:“本太子回宫尚未向长辈告安,尔尽快讲述尔之才华。”

    “刘国实行官田制,必定吸引天下庶民前来,兴建城池乃强国之举,只是,今时已临近十月,同时建造城池必定无法在降雪之前完工,庶民贫困,若建城则无避寒之房,若建房则无粮充饥,寒冬未半,恐新民饿死、冷死过半!”

    这赤裸裸的讲述了当下的问题,也让季桦明白一些事:(那些贵族有夫子教导,应当常出英才,之所以治民无方,乃不知民之艰辛,忽略根本原由…)

    “那该如何?”

    “应当集新民之力,加急建数城,收回开荒之免税,以金钱作为补偿,加上建城之酬金,新民可在新城购房度过寒冬,待明年开春,新民可到合适之地春耕、建房,期间闲时又以建城之酬金养家。”

    这想法让季桦很认同,以先建造几个新城的方式,不仅可以加快建城速度,还能将暂停建造新城的资金回收国库,在买粮等其他事项就有足够的资金安排。先售卖建造好的新城,里面的房子、商铺、土地,可以很大程度分担财政压力,关键是,建一城,引新民更为容易,同时完工那么多新城,许多新城就会像无人的鬼城一般,人口不足就没有充足税收,却依然要安排相应的官员管理,总的而言,同时建造新城,财政压力不仅大,还是亏本的作为。

    “萧爱卿真乃大才,封大督造,全权负责新民、新城一事,在新城建造之时,户部、工部全程辅佐你。”

    虽然萧傍不知道这大督造这新官职官至几阶,但听到两部辅佐于该官职,这一定是个大官,因此他深受知遇之恩的跪在地上谢恩:“谢太子厚恩,臣必定为刘国赴汤蹈火。”

    季烨快步走下去扶起这个能臣,还亲自送他走出内宫,安排禁卫和马车专门护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