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大乾御林卫 » 第68章 御书房谈话

第68章 御书房谈话

    御书房。

    乾元帝手握书卷坐在龙椅上,面色平静的聆听着刘公公的汇报。

    前方的书案上,摆放着一堆奏折,旁边有一套九龙尊紫砂壶。

    八个杯子一个茶壶,紫砂壶上盘绕着青釉点缀的九条巨龙。

    壶中泡的香茗从壶嘴上冒出氤氲雾气,光是闻着就让人精神一震。

    “皇上,这便是今早发生的一切。”

    刘公公将今早发生的一切,一五一十的汇报出来。

    乾元帝缓缓的放下手中书卷:《三字经》,目光不动声色的看向刘公公:“如此看来,那陈青云可为朝廷所用。”

    “皇上说的是。”刘公公低垂着头颅,顺势接腔,内心暗自揣摩着皇上的用意。

    “将太子叫进来。”

    乾元帝摆了摆手,神色之间有些许困乏。

    “奴才告退!”刘公公低着头,缓缓的退出御书房。

    对等候在书房外的李庆源弯了弯腰:“殿下,皇上唤殿下进去。”

    李庆源谨慎的走进御书房中,行了一礼:“父皇。”

    乾元帝威严的目光看过去,将手中的《三字经》放在桌子上,朗声问道:“太子对这书有何看法?”

    内心里有心想要考校考校太子。

    太子看向桌上的书,微微蹙眉,稍作思考后认真回道:“此书一共三百三十三个字,是我大乾的启蒙文化,却也记载了玄域大陆从诞生至今的历史变迁,堪称是奇妙无穷。”

    乾元帝满意的点了点头,在这点上挑不出任何毛病,随口问了一声:“你去淮亲王府了?”

    咕噜!

    李庆源听到这话,暗自咽了咽口水,吓得浑身冷汗直冒:“父皇,儿臣只是关心祥瑞郡主的安危……”

    “看看你现在的样子,可有一点太子的形象。”

    乾元帝瞪眼怒斥道,抽出书案上的三本奏折扔给他:“好好看看,这三本奏折分别是南疆的三个条件,你皇弟给出的三个应对之策,以及其中一条计策列举的详细之策。”

    “看完之后说说你的应对之策。”

    李庆源不敢怠慢,翻开仔细查看起来。

    首先是蛊族的三个条件,一为通婚见证人,二为文化农业的传播,三为通商。

    有些不可置信道:“父皇,这三个条件,无论如何看对大乾都没用,臣弟为何如此草率的答应?”

    乾元帝微微皱起了眉头,不怒自威,目光注视着李庆源:“你开口之前先看完奏章。”

    李庆源缩了缩脖子,翻开了第二个奏章,关于李萱阳的应对之策。

    一是南疆成为藩邦,纳贡称臣,民间选取女子封为公主嫁入南疆作为见证。

    二是蛊族派人到大乾学习,交出足额的借币的前提下,大乾酌情考虑文化和农业的传播。

    三是大乾和南疆互通往来,遵守各自律例条令。

    李庆源看完所有的奏章,有些不明所以:“父皇,儿臣有一个问题非常困惑,还请父皇解答。”

    “曰!”

    “为何臣弟在胜券在握的情况下,答应了南疆的求和?”

    李庆源对此,感到非常的困惑不解。

    胜利局势处在大乾一方,应该举兵长驱直下,一举踏平南疆,而不是答应蛊族的求和。

    乾元帝深深的看了他一眼,内心深处有一丝悲凉:“你可知北方巫族在虎视眈眈。

    西方佛教若不是忌惮于你皇叔的实力,早已和大乾开战。

    你当真以为,大乾如此平静不成?”

    李庆源连忙低下头去,寒蝉若禁:“父皇,儿臣愚钝!”

    他大概意思是听懂了,大乾不是没有灭掉南疆的实力,而是不能那么去做。

    否则引起西北两个大势力的同时开战,大乾在没有道家和儒家相助的情况下,直接有覆灭的危机。

    “朕不是听你说愚钝的,而是让你想出应对之策。”

    乾元帝龙颜大怒,恨铁不成钢的盯着李庆源。

    翻来覆去就会那么几句敷衍他的话语。

    李庆源顿时感受到一股窒息般的压力,大脑一片空白,战战兢兢的低着头,完全失去了方寸。

    他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被当成太子来抚养,所接受的教育,也是教他如何当好一个太子。

    遇见这种情况下,根本不知该如何应对。

    乾元帝深深的呼出一口气,语气缓和下来,耐心教导道:“倘若你还是如此模样,朕如何放心将这皇位传给你。”

    “父皇……”李庆源慌乱的抬起头来,眼神中布满了慌张和惧怕。

    那模样像极了即将要失去心爱玩具的孩子,无助而又恐慌。

    仿佛下一刻,心心念念的太子之位,将要和他失之交臂。

    乾元帝右手搭在额头上,揉捏着太阳穴:“你下去好好反思,针对蛊族的后两个条件,想出应对之策,明日早朝朕要看到。”

    堂堂一国之储君的太子,如此表现让他内心非常不喜。

    稍有一点风吹草动,更是将他惊得魂不守舍,如此沉不住气,怎么担当大任。

    “是,儿臣告退。”

    李庆源嗓子干涩的咽了咽口水,小心翼翼的退出御书房。

    每次面对乾元帝,他都有一股泰山压顶般的压力。

    仿佛一座大山般死死压在他的心头上。

    平时脑子灵活的他,一见到乾元帝,大脑彻底宕机了。

    走出御书房时,后背的衾衫已被汗水给打湿。

    “殿下,您慢些。”

    刘公公看着快步离去的太子,轻声提醒了一声。

    “父皇为何会立下如此遗照?”

    乾元帝斜倚在龙椅上,扭捏着太阳穴,呢喃自语了一声。

    若是没有淮亲王的鼎力支持,他根本无缘皇位。

    九个兄弟的殊死搏斗中才坐上的皇位,谁知接手的竟是一个烂摊子。

    为了避免同样的争斗,在皇室中发生。

    三宫六嫔十二院的妃子,仅留下皇后和德妃的子嗣传承血脉,其余一概不留。

    谁知太子竟是这般的唯唯诺诺。

    武宗留下的遗照,成为他心里面挥之不去的一颗毒瘤。

    “刘公公。”

    “奴才在。”

    刘公公连忙走了进来,主动上前为乾元帝揉捏起来。

    “蛊族献上的那件蚀王蚁穴,内阁和六部可有商讨出计策。”

    乾元帝微眯着双眼,心烦意乱的询问了一声。

    蚀王蚁穴为蛊族献上的一件礼物,内部有一百零八条通道,三百六十二通道。

    一进一出两个孔洞,若是无法用一根丝线穿透过去。

    无异于在智慧上狠狠的甩了乾元帝一巴掌。

    刘公公犹豫了一会儿,缓缓道:“回皇上,内阁和六部还在商讨之中,不曾有文书传递上来。”

    他作为一个公公同样着急,那蛊族大酋长如此做。

    无形中狠狠的甩了大乾所有大臣一个响亮的耳光。

    “使团那边有多少人报名武举了?”

    乾元帝眼中闪过一丝怒意,问出下一个问题。

    刘公公不假思索,连忙回道:“御林卫传来消息,总计两百四十八人,包爽和俞名鸾同样在名单中。”

    乾元帝沉默了半晌:“未考武举之人,四品境有几人?”

    这蛊族不仅想在智慧上打他的脸,武力上同样想打的脸,真是好的很呐!

    “整个翼州城未考武举之人,除了那陈少侠,另外还有八月初二夜晚,大闹杨府的那两人。”

    刘公公一边替皇帝揉虐着额头,一边回道。

    乾元帝听闻此话,一阵烦躁!

    宫内四品境高手,全部参加过武举。

    摆了摆手,下令道:“传朕口谕,加派人手搜查那两人的下落。

    若能找到,令他二人考取武举,大闹杨府一事,可功过相抵。”

    “诺!”

    刘公公连忙罢手,快步走出御书房去传达皇帝的口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