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双面神医 » 26章绝技现世

26章绝技现世

    在幽门的一个安静角落,师徒二人正对坐品茗,楚吟风微眯着眼睛,品味着茶的甘醇,显得异常放松。杨逸风躬身前倾,愁眉苦脸地说:“师父,今日外头有个卖艺人,他号称会医术,实则用些巧舌如簧之词哄骗百姓。”

    楚吟风轻轻放下茶杯,古井不波的脸上出现了一丝好奇:“哦?什么绝技会让逸风你如此不满?”

    逸风皱着眉头说:“此人名叫白玖,自比华佗再世,甚至号称'活死人肉白骨',实则其'绝技'不过是些马戏团中的把戏。”

    楚吟风微笑着说:“有时民间也会有真知灼见,我们岂能以成见束缚,或许应当一探究竟。”

    逸风顿了顿,然后迟疑地说:“可是师父,去看那般的滑稽戏法,岂不是有损您的名声?”

    楚吟风轻叹一声:“我更在意的是,那些可能会因误信而延误病情的百姓。”

    于是,师徒二人深夜出发,来到白玖的表演地。

    随着白玖夸张的演出和言辞吹嘘,四周群众的情绪被一次又一次点燃,“神医,神医!”的叫喊声此起彼伏。

    楚吟风站在人群之中,静静地观察着白玖的每一次手法与动作,而逸风则时不时地皱着眉头,不屑一顾。

    表演结束后,楚吟风朝白玖走去,开口道:“阁下确实有一套,不过若要在医术上有所成就,还需下更多功夫。”

    白玖一愣,旋即笑嘻嘻地说:“哟,竟然有专家在场,您是哪一派的高人?”

    楚吟风平静回应:“在下不过是习医之人,楚吟风。”

    突然,四周一片寂静,众人诧异地望向此处,白玖更是脸色微变。

    “楚大夫?幽门的楚大夫?”白玖结巴地问道。

    楚吟风拱手一礼:“在下正是。”

    白玖心中一动,感到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连忙抢着说:“既如此,不如来个医术较量?

    楚吟风并未急于回答,而是问道:“较量医术,意欲何为?”

    白玖结结巴巴:“若是我赢了,您能否收我为徒?”

    楚吟风和杨逸风互望一眼,既惊讶又觉可笑,楚吟风摇头道:“大夫治病救人,非为较技之事。既然你有心学医,何必如此大费周章?”

    白玖突然跪倒在地,表情严肃:“楚大夫,小的确实有心学医,之前的所作所为,实是迫于生计。若能得楚大夫指点,我愿弃绝前非。”

    楚吟风看着这个曾经的江湖骗子,眼中闪过一丝了悟:“起来吧,若真心愿学,幽门自不会闭门不收。”

    白玖恭敬地站起身,眼中尽是感激之色。“楚大夫,我定当竭尽全力,不辜负您的收留之恩。”

    杨逸风虽然仍有所保留,但看在师父的面子上,也不再多言。

    一行人回到了幽门,白玖观察着幽门的一草一木,一个个病房,内心既激动又羡慕,这里的一切都透露着医者的庄重和慈悲。

    “如此良辰美景,师父,要不我们来个开门见山的直接教学?让白玖见识你的医术如何?”逸风半开玩笑地说。

    楚吟风点点头,看向白玖:“今日先从最基本的诊断开始。”

    他指向门外等候的患者,“看那位咳嗽的患者,你能判断出他的病因吗?”

    白玖慎重地走到患者面前,查看舌苔,摸了摸脉,然后有些不确定地说:“他是因为寒气入侵,肺部有痰,导致咳嗽。”

    楚吟风微微颔首:“对于初诊,你能有此判断已算不错。但医术,远不止于眼前所见,更多的是对患者的了解和对病情的深入推敲。”

    接着楚吟风详细为白玖解析了患者的所有表现,包括生活习惯、食欲、精神状态等,并引出了一个更为精确的判断。

    “现代医术关键在于精确治疗,而非泛泛之辞。”楚吟风边说边写下了医嘱,“记住,医者之道不止于治病,更在于温暖人心。”

    白玖仿佛领悟到了新世界的大门,连忙记录下每一条医嘱和每一句解析。

    接下来的日子,白玖跟随楚吟风学习医术,从诊断到开方,从理论到实践,他的医术渐渐有了长足的进步。

    一月后的一天,杨逸风找到楚吟风,有些不安地说:“师父,外面有个陌生人,自称是官府差人,说是来找您。”

    “官府差人?有何要事?”楚吟风冷静地问。

    “他说是来请您去官府一行,似乎有要事商讨。”逸风皱着眉头说。

    楚吟风深呼吸一口气,对逸风及白玖交代:“我去一趟官府,幽门的事就拜托你们了。”

    与差人一起出发后,楚吟风在内心默默揣摩官府找他有何事情,他并不惧权贵,但也不愿被卷入是非。

    来到官府后,楚吟风被引入了一个富丽堂皇的厅堂。在那里,一位官员皱着眉头焦急等待,看到楚吟风进入,连忙站起身来。

    “楚大夫,您来了,真是太好了!我们夫人患了奇异的病症,连京城的名医都束手无策。我听闻幽门医术超群,特来恳请您出手相救。”

    楚吟风立刻明白自己被找来的缘由,他平静地询问:“奇异病症?能详细说明一下吗?”

    官员急忙把夫人的病症一一描述,而楚吟风听后,眉头也微微一皱。他心中有了计划,淡然说道:“带我去见夫人。”

    随着楚吟风走出厅堂,来到夫人所在的闺房,一场关于生死、智慧和医术的较量即将展开...

    夫人躺在绣花的软榻上,脸色苍白,眼带病态的泪痕。室内熏着一丝丝淡淡的药草香,透出一股令人心神不宁的萧索。

    楚吟风缓步走近,他的目光先是落在了满屋的药材和丹瓶之上,然后又专注地看向夫人。

    接着,他便开始仔细地询问夫人的症状、病程以及之前的治疗手段,他的问题切中要害,每一问每一答,都在为其诊断添上重要的一笔。

    夫人虚弱地答道:“开始只是小恙,之后愈演愈烈,身热如炬,却又时冷时寒,夜不能寐,日益消瘦。”

    楚吟风闻言,轻轻点头,他的内心逐渐拼凑出一幅图景,但仍不急于下结论,转而拿起夫人的脉象。

    沉默片刻,楚吟风松开了手,淡淡开口:“夫人这症状非同小可,但幸遇见楚某,或许还有转机。”

    官员几乎是抓住了救命稻草,急切地问:“大夫,您是否有救治的办法?”

    楚吟风微不可察地皱了皱眉头:“我需回幽门取一些专治此病的药物,此外,我还需要几样稀有药材,不知可否获得官府的协助?”

    官员马上应允:“大夫您尽管提出,本官一定全力以赴。”

    于是,楚吟风列出了所需药材,他需要的不是市面上常见的草药,而是那些珍贵而又奇效的材料:如雪参、龙骨、珍珠粉等。

    “这些药材对于病情的稳定至关重要,也请官员速度办理。”楚吟风交代完,便告辞赶回了幽门。

    回到幽门,楚吟风立刻召集了杨逸风与白玖,布置任务。

    “逸风,你把后院的那些常用药材整理出来,颗粒无误。”

    “白玖,你跟我来,这是你学习的好机会。”

    白玖欣喜若狂,他知道此次若是能辅助楚吟风救治官员夫人,将大有助于提升他的医术水平。

    两人忙碌起来,调药、研磨、配置,凡是楚吟风指点的,白玖都细心谨记。

    官府派人送来了楚吟风所需的药材,他们见到寻常难以一见的珍贵药材竟一应俱全,不由得对楚吟风的能力刮目相看。

    楚吟风拿着药材,表情凝重:“这几味药材是治本之法,却需极精确的用量,稍有不慎,轻则无效,重则加重病情。”

    他亲自操作,白玖旁观学习,这一夜,无人敢有丝毫松懈。每一炉药物,每一粒草药,都寄托着夫人的生命与健康。

    翌日清晨,楚吟风带着药物返回了官府。夫人在众多仆人的簇拥下等待着,她的脸上带着期待和不安。

    官员见到楚吟风回来,几不能自抑,问:“大夫,药物备齐了?”

    楚吟风点了点头:“药已备妥,但此药非同寻常,需夫人有足够的意志和信任,才能发挥其效。”

    于是,在楚吟风的指导下,开始了为期数天的连续治疗。楚吟风亲自把控药物剂量,监督夫人的饮食起居,悉心调理。

    治疗过程中,夫人的症状时好时坏,但楚吟风始终保持其风度,不躁不忧。他的镇定给了夫人极大的信心,也让在场的每一个人佩服他的医术。

    终于,随着夫人体温恢复正常,病症得到明显缓解,她脸上的光彩逐渐恢复,并在一次次服药之后,渐渐能够下榻步行。

    官员看到夫人的康复,感激涕零:“楚大夫,您真是我家的大恩人,若非您,我家夫人怕是难逃一劫。”

    楚吟风收起药箱,淡淡一笑:“医者本以救人为职,官员无需如此。”

    官员坚持要给予重赏,但被楚吟风婉拒:“医者义不图报,若官员感激,不妨多为民请命,为民做些实事。”

    夫人躬身道谢:“定会铭记大夫之恩,从今往后,也当竭尽所能,回报于民。”

    官员点头,眼眸之中已是一片感激和尊敬。

    楚吟风离开官府,远去的背影洒满暮色,他的形象不仅在民间流传,在士族显贵之间也成了一个传奇。

    到了幽门,杨逸风与白玖迎了上来。

    “师父,如何了?夫人的病症能治好吗?”逸风急切地问。

    “治得好,”楚吟风轻轻回应,“这次的治疗,不单是夫人的健康得以康复,也为幽门积累了良好的口碑。”

    白玖眼中满是崇拜:“师父,您真是医术非凡,今日之举,必将流芳百世!”

    楚吟风摇头微笑:“医者仁心,所做的一切,不过是顺应内心。记住,白玖,医术是用来救人的,不是用来赚取声望的。”

    辗转间,幽门的名声越传越远,楚吟风的医术也被更多的人所知晓。而幽门,于朝夕之间,逐渐成为了一处闻名遐迩的圣地,医术的高深莫测,救苦救难的仁心广被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