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逐鹿三国,从鲤鱼王开始 » 第七十二章 棋圣

第七十二章 棋圣

    “墨舟,醒醒,下课了,元卓先生已经离开了。”在辛宪英小声的呼唤声中,上数学课上到一半就抵挡不住睡意沉沉睡去的荀清迷迷糊糊地醒来了。

    揉了揉眼睛,他看向叫醒自己的辛宪英感觉非常难为情地说道:“真抱歉,我实在是太困了,居然在不知不觉中就睡着了。”

    “若是有纸和笔的话,我肯定会把你的睡脸画下来,我觉得那会是一副相当优秀的画作。”辛宪英抿嘴笑着,开了上课睡觉的某人的玩笑。

    荀清听到辛宪英的玩笑,很是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脸颊也泛起微红,他不知道此时此刻自己应该要说些什么。

    还没有等他想出该如何回复,看起来心情不错的辛宪英就继续说道:“在你睡着后,我本来是想要叫醒你的,可元卓先生说你上一节兵法课要负责指挥整个军队已经很累了,让我先不要喊你。”

    荀清闻言心中很是感激,因为这一觉醒来,他的精神好了许多。他缓缓点头,但在内心又不禁想到自己完全不是因为指挥军队太疲劳才会睡觉的,自己会睡着主要还是由于“数学课”这个光是听到就会使人泛起睡意的词语。

    其实颍川书院并没有明确要求学生不能在上课时睡觉。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书院的几位教师当然会尽心尽力地教授给学生们各种知识,但若是哪位学生没有认真听讲,日后从书院毕业,加入了某位诸侯的阵营,却被发现对许多事情都是一知半解的状态,结果终其一生都得不到主公的重用,也都是咎由自取,颍川书院不会对此负责。

    不过自从战国时期,颍川书院被荀子建立以来,极大部分的毕业生都很快展现出自身的聪明才智,得到了重用。这也正是颍川书院被天下所有书生向往的原因。

    “一觉睡醒是不是饿了?我们去食堂吃午饭吧。”荀清总感觉辛宪英说话的语气就像是在哄小孩,但还是欣然跟着对方走到了食堂。

    一闻到食堂里那飘香的饭菜香味,本来还不是太饿的荀清的肚子立马就“咕咕”地抗议起来。

    这个时期的饭菜口味大多都还比较清淡,但毕竟荀清也在这里生活了整整十八年,而在几个月前才刚刚想起自己地球人身份的他早就习惯了味道较为清淡的菜品,对此也颇为喜爱。

    他帮自己和辛宪英盛了两大碗白米饭,然后拿了一盘清蒸鱼作为今天的主菜,其余就是一些蔬菜。

    儒家同样非常重视节俭,如果被发现盛了太多食物却没有吃完,会被惩罚清扫书院,若是屡教不改甚至会面临退学。

    因此荀清也不敢一次性拿太多食物,他知道不论是自己还是同行的辛宪英食量都不是很大。

    他和食堂的打饭阿姨,也就是荀爽的妻子,自己的叔母闲聊了片刻,然后婉拒了对方要再多给自己一盘清蒸鱼的好意,端着打好的饭菜回到了辛宪英找好的空座位。

    这盘清蒸鱼的鱼头和鱼尾都已经被去掉做成其他的菜品,只留下其中最精华的鱼腹肉,鱼腹的肉质极嫩极软,仿佛入口即化,令吃到这道菜的两人赞不绝口。

    比起荀清先前在听雨楼吃到的那盘清蒸利牙鱼,这盘不知道清蒸了什么鱼的菜品口感要更胜一筹。

    但荀清觉得这应该不是伙夫的问题,因为无论是哪一道菜,它的汤汁都是鲜香四溢,就算把鱼全部都吃完,也会忍不住要喝掉剩下的那些汤汁。

    “果然还是利牙鱼的问题,它肌肉发达,于是肉质就比现在这条鱼要硬许多……不过人各有各的喜好,估计也有不少人会喜欢吃更加有嚼劲的清蒸利牙鱼。”他在心中这样想着,但嘴却一点也没停下,很快就配着热腾腾的白米饭与辛宪英吃完了这盘清蒸鱼。当然,其他的蔬菜也都没有被两人剩下。

    吃完不算丰盛但是绝对美味的午饭,相当满足的荀清将吃得干干净净的空盘子还给打饭阿姨,然后和辛宪英一同走出了食堂。

    走出食堂的大门,他停下脚步想了想,最后决定还是先返回宿舍再好好地睡上一觉。

    辛宪英也跟着荀清回到了不大却很温馨的宿舍,手中捧着一本书坐在书桌前很安静地读起来。若是下午的预备铃响起,补眠的荀清还没有醒来,她就会把对方喊醒。

    在非常轻微的鼾声以及纸张的翻动声中,下午的预备铃如期而至地准时响起了。

    辛宪英听到青铜钟的钟声,将手中的书本合上,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随即就蹑手蹑脚地走到睡得正香,根本就没有听见预备铃的荀清身边,轻轻地推了他几下。

    即使他在数学课上就已经睡了有一会儿,精神有所恢复,但在此刻依然睡得非常熟,辛宪英由轻到重地推了他好久,终于看见荀清的眼睛缓缓睁开了一条缝。

    意识逐渐从模糊变得清醒,荀清一个“鲤鱼打挺”从床上起身。不用想也知道自己大概赖床了一段时间,他害怕上课会迟到,于是不再拖沓,三下五除二地整理好全身衣物,火急火燎地跑向教学楼。

    荀清醒得还算及时,就在他和辛宪英即将进入教室的时候,上课铃也紧随其后响起了。上课的钟声仿佛在催促着二人,不过最后好在还是在钟声停止的那一瞬间进入了马上要教授棋艺课的选修课教室。

    直到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座椅上,荀清终于如释重负般长长地松了一口气,默默期待着棋艺课的教师走进教室。

    他很好奇又会是谁在颍川书院中教导学生们下棋。

    可没想到走进教室的却是一位看起来相当年轻,似乎与荀清等人差不多年纪的翩翩少年。

    他一手握棋盘,一手拿棋盒,三者似乎融为一体,浑然天成。

    “我们的棋艺教师是不是有些太年轻了?”荀清说出这样的话,并不是瞧不起对方。恰恰相反,他震惊于对方居然这么年轻就能进入颍川书院教授棋艺,棋艺必定已经达到了令人望尘莫及的高度。

    想到此,他在脑海中检索起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非常著名的围棋高手。可惜的是,他对围棋还不太了解,虽然也有几个人选,但在他的印象里都不会如此年轻。

    就在他暗自猜测之时,站在讲台上的少年围棋高手就已经给出了答案:“在下严武,字子卿,从今天开始就是你们的围棋教师了……不过其实我也是第一次担任教师的角色,希望大家能一起进步吧。”

    听完了围棋教师严子卿的自我介绍,荀清像是马后炮般瞬间就想起了这个不知为何被自己忘记的名字。

    棋圣,严武严子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