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没有系统回三国 » 第四十三章壮大还是壮大

第四十三章壮大还是壮大

    李显摇了摇有些晕的头,再仔细的盘算了一遍,自己只会酒精提纯,却不会酿酒,明天给义父找个好活。。

    伤口缝合最好还是要有麻沸散配合使用,否则就算没死也疼死了。

    蒸汽机还是要等有铁矿石和大量煤炭的时候才能继续执行。想想先把皮革方法卸下来吧。

    李显找了一块没有写字的区域,提起笔,慢慢的写下了皮革制造方式:皮革有肉的一面用沙子覆盖,风干后放入石灰水内,每日一换水,浸泡七天,用钝刀刮掉皮毛和残肉,浸泡在水里,将各种树皮煮几个时辰后,把煮好的汤一点一点加入浸泡皮的水中,每日一加,七日后,将皮取出,水洗净,挂好拉紧风干可制衣,若制皮甲则需放水中煮后,浸蜜蜡,上漆染色,即可制甲。

    终于写完了,李显伸了伸懒腰,嘴里嘟嘟囔囔的念叨着:“马上要入冬了,得找出自己的冬衣了。”

    李显的冬衣就是一个羊皮大衣,虽然穿的时候很暖和,但是并不耐磨,也会随着时间腐烂发臭。李显翻找出来的时候,这羊皮大衣就已经是没法再继续穿了,无奈只能准备去再要一件新的了。这也是李显想制皮衣的原因之一,当然还有原因就是因为离草原近,可以收购大量的羊皮,不但可以自己穿,还可以向外售卖。至于李显为什么会制皮革,那就自然要拜李显是个理工男的原因了。

    一夜无话,天很快亮了,牛大带着十个班的人员出发了,整整拉了二三十车的粮食,把在山寨积攒的所有的六十万钱也一起带上去了。牛十一带领的五个班则方便了许多,带了几天的干粮,骑着快马而去。其他人也在井然有序的进行。新招募来的工匠,李显也让牛十六带走了。

    李显找到田铁马跟他说让他去酿酒之后,田铁马二话没说就带了县衙的人去了。找到婉儿的时候,婉儿根本忙的脚不沾地,虽说是发放衣服,但是要一边登记造册,一边发放,而识的字的妇孺可不算多。

    李显找了一圈之后,发现除了自己都在忙,顿感无聊。回到军营不久后就有一名校尉前来报道,说是奉了杨雪之命,来统领阴馆守军,进了李显营帐之后,李显一看,嚯,居然是个熟人,原来是那天在雁门关城头上放篮子的刘庆。

    不过也算是来的正好,李显让刘庆带着军营的军士一起去烧石灰。

    至于挖石灰的矿上,已经没有人监工了。就出现了一些趁机偷懒的人,最终实在无奈,只得让预备役中的李二牛去带领了一些人去监工。。

    ————————分界线————————————

    孙洪本是这阴馆城外不远的村中村正,不久前接到阴馆县令的命令,要求全村躲进阴馆城避难,孙洪也是有些算计,看到马邑城破自然也可以料想到下一个便是阴馆城,孙洪急忙把全村的人都集中搬到了这阴馆城中。

    不过一切还好,在这里跟在村中生活并无差别,只是挤了些,大都是全家住一间房子,不过有这房子住孙洪已经是觉着不错了,至少保住了命。

    这天孙洪出门遛弯,看到妇孺在街上轰轰闹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走上前去,发现是一群人堵着门口,自己也看不到什么。见有个小娘子从人群中挤了出来,手里抱着几件羊皮袄子,虽说不漂亮,但是在这能够冻死人的天气中,活下去才是第一要务。

    “小娘子,还请留步,不知这羊皮袄子是哪里得来的?要价几何?”孙洪急忙上前拦住了小娘子问道。

    小娘子脸微微一红,估计是之前没有被人拦过路见到孙洪问了几个问题也就如实回答了:“大叔,这羊皮袄子李将军令阴馆县衙发放的,不要钱!所有阴馆城民都有哩!”

    孙洪一听顿时失去了兴趣,原来是要阴馆城民才有。转身要走的时候就听到人群中有人大喊:“先不发放了!午时了!你们先去吃饭,听说中午有肉汤,去晚了就没有了!下午再发放!”

    喊完没一会就见这人群就散了。众人纷纷朝着一个方向走去,而孙洪也想知道哪里有肉汤供应。就跟着这人群一起走动。

    不一会就到了一个类似于粥棚的地方,外边有持刀衙役维持秩序,人群顿时自己分成了三排井然有序的往粥棚里进。

    “来来来,提前把自己的符拿出来,不要跨区域吃饭,被抓到是要打板子的!提前都把自己的符拿出来,不要耽误大家的时间。一会进去的晚了,这豕肉汤没了,可别来闹事!”门口查验符的衙役一边查验符,一边对着人群大喊。

    好不容易到了孙洪了,验符的衙役一把把孙洪拽出了队伍,对着孙洪喊道:“饭是给阴馆城民吃的,临时避难的没有!要是愿意加入阴馆城,去找高县令,自然有人给你办!”

    孙洪就这样灰头土脸的被拉了出去。见周围有衙役在维持秩序,凑上去问到:“阿郎,不知道这阴馆城为何中午管饭?”

    执勤的衙役相互一看笑了笑说道:“大叔是外乡人吧?这是李将军要求的,从去年开始就一天三顿饭了。那些去上山劳作的午饭都至少有两小块豕肉!听说好像是因为劳作辛苦,每天加餐一顿给大家补补!隔不了几天,就会有豕肉汤供应。听说李将军还给阴馆城民每人准备了一件羊皮袄子!大叔要不,你也去找高县令加入我们阴馆城吧!我们阴馆城最大的好处就是管饭,不管荒年丰年,一天三顿,顿顿管饭!”

    孙洪急忙追问:“那地呢?”

    这衙役也收起了嘲笑之色,耐心解释道:“你可以认为是县衙是主家,我们是佃户,我们给县衙种地!粮食你只管种,只要是收成差不多就行了,但是收成最高的是有奖励的!今年那个周八家奖了两只活鸡哩!那个吴贵家得了四条豕腿,哥几个敲锣打鼓给送到家门的,让这周围的人家好生羡慕!大叔,想要加入就趁早吧!等之后就加入不了了!现在找高县令申请一下就可以了!”

    “阿郎,那要是荒年,这县衙没粮了,该如何是好?”孙洪并不相信有这样的好事,再次发问。

    “大叔,等你成了这阴馆城民之后,去阴馆县衙旁的仓库看看!高县令吩咐过,一仓随便看,里边的粮食,足够城内百姓吃一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