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韩娱之璀璨繁星 » 第7张 兄妹

第7张 兄妹

    其实林道俊想多了,他爹并没有那么神奇。

    大学期间,林世彬就参与集团业务,展现出来的能力也让人叹服,老人们都说林家老二很像当年的林周元。

    这次林世彬更是被派回首尔,亲临第一线,操刀林家在RB的事业。林世勋则在洛杉矶本部为弟弟坐镇后方,查漏补缺,处理一些行政事务。

    要知道这次可是赌上了林氏多年发展的老本,重要性甚至不逊于当年林氏从韩国的出走。林周元就这么放手任由两兄弟施为,可见对这两个儿子的信赖和器重。

    但是,现在的RB是世界的焦点,有什么风吹草动瞒不过暗中那些大佬。各路经济学者,专家,智库随时都会有大量的分析报告发布出来。甚至有位著名作家傅作义出了本书叫做《RB第一》,RB人好像当真了……

    日元在官方的运作下不断升值,房地产一路攀升,RB的股市被称作全世界唯一没有牛顿存在的地方,只升不降,闭着眼睛投钱都会赚。

    RB市场的利好,对于投资者来说当然是好消息,他们拿着赚到的钞票叫嚷着从此RB就是世界上最好的地方。

    1983年林氏也将目光投向RB,陆续有资金输送到RB市场。可是RB野心太过膨胀,想着日元取代美元成为国际货币,称霸全球。

    1985年,美丽国希望美元贬值提升国家产品出口竞争力,增加就业,削弱财政赤字带来的压力。RB则认为一个强大的RB必须有强大的高汇率日元作为支撑。这一年,美日英德法签订了《广场协议》。

    市场进一步激化,林氏看到了机会,干脆处理掉短时间能够变现的产业股份,收拢资金,轰轰烈烈的投入到RB的房地产和股市当中,林世彬也在这一年带着妻子回到了首尔。

    RB官方脱离实际的做法注定会暴雷,《广场协议》的签订,为这个过程注入了更强的动力,烈火烹油,随之而来的是极速膨胀的市场。

    这就等同于击鼓传花,雷在谁的手中爆掉,那就只能自认倒霉。

    当某个国家经济发展不健康,可能会出现金融危机时,以索罗斯为代表的对冲基金和国际游资就会聚合在一起配合幕后冲击困境中的国家市场,卷走大量财富,甚至抄底,拿走大量优质产业的归属权。

    可是这次面对RB,那些人却不敢轻易下场,市场太过火爆,这也不在他们的业务范围。不过股市的火爆也能让那些人吃口肥肉。

    自1983年来,日元不断膨胀,从一美元兑换263日元,到1985年9月一美元兑换250日元上下浮动。《广场协议》生效后不到三个月,日元快速升值,一美元只能兑换200日元,1988年更是达到120日元。

    从1985到1988年,日元相对美元升值一倍以上,也就是说1985年拿着1美元丢到RB,换成日元,什么也不用干,到1988年可以至少换回2美元,资产翻两倍以上。

    何况在RB那不存在牛顿的股市和一路爆发的房地产市场中……

    只要你有足够的胆量,可以说一切皆有可能。

    股市风云际会,其间的暴利只展现在数字的跳动之间。

    就说相对稳定的房地产行业,从1985到1988年,三年时间迅猛增值50%。就是说如果你拿一美元投入RB市场不是换成日元存起来,而是投资房地产,三年后,至少能兑换成3美元,资产会翻三倍以上……

    真实情况大佬们肯定都清楚,可是暴利的诱惑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忍住就不得而知了。目前,日本市场仍然在快速增值,滞留时间越久,赚的肯定更多,但是面临暴雷被用来填坑的概率也会更大,就看谁才能神之一手了。

    这些信息都摆在明面上,对经济有所关注的人都了解的。林世彬讲的这些话实际上并不是重点,关键在于找准时机适时收手,使得利益最大化。真正重要的信息,也不会这么随意的拿来议论。

    林世彬在这边心惊肉跳,每多撑一秒,在庞大的基数面前也是了不得的收益。同时,也怕哪天一个意外,那就不是泼天的富贵,而是倾家荡产了,都在一念之间。

    本来还能再坚持一段时间,但是据可靠消息显示RB官方内部不和,双方态度的激烈程度让林世彬感到不安,准备提前启动撤离预案。

    目前已经进入研判阶段,通过各种渠道传来的分析报告骤然间如同雪花一样在飞舞,结果显示市场利好,不是退出的时机。

    林世彬试图从成堆的报告中找到蛛丝马迹,包括各行业股市的报表,不同区块房地产交易量、交易额,银行的动作和官方态度的变化,出台的政策。

    然而,一无所获。

    ……

    林世彬最终还是决定相信自己的直觉,提前启动撤离预案。计划从七月份就要开始陆续撤离,到1989年初就能撤走所有投资。

    第二个千年即将结束,第六感的存在被人们普遍关注。一个心理学概念墨菲定律告诉我们只要有风险就一定会发生,担心会出错就一定会出错。有时你越担心的事情越有可能发生,简单说你越怕什么就越来什么。

    冰冷的文字分文不值,总要有所感悟才算汲取到知识的财富。

    墨菲定律一方面启迪我们做事要自信,不要瞻前顾后,主观能动性能保证我们更加靠近成功。同时,某些不经意间的小细节会在我们心中留存,接受到太多的信息,这些细节会在我们思考时暗示事情会朝着不好的方向发展,但我们无法寻本溯源,找出一个合理的原因。实际上这是我们潜意识综合信息做出的判断,不单纯是毫无缘由的第六感。

    ……

    一但启动撤离计划,后面是按部就班的落实好每一步计划,就像一台精密的仪器被启动了一样。

    这是林世勋的强项。

    林道俊还在感叹老爹的眼光独到,预料到RB市场必将暴雷,已经看好了娱乐业和电子游戏业务,会在RB经济衰退后迅速崛起,虽然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投资人……

    却不知林世彬只是随口说了几句在某些人群中达成共识的消息罢了。

    只能说,觉得重新开始一段人生,就可以吊打土著,一路横推到底的想法太过可笑。

    林道俊前世也就三十六岁,学过几年声乐和吉他,是辅导班性质的。谈了一场恋爱,陷入自我感动无法自拔,差点儿引发心理疾病。开了个公司,也才刚刚站稳脚跟,想说取得了多么昭著的成就,那是几乎没有的。只能说一句人生有波折,有收获,总体还算顺遂,按着原来的轨迹发展,可能会做出点成绩。

    站的位置越高,获得的信息越多,人们对事物的本质也就看的越清楚。

    林道俊心中还在感叹,可是边上却有人等不及了。

    崔东旭表示不解:“哥,你不是说现在不适合进入韩国市场吗,怎么投资娱乐公司,还是投资一个留学生?”

    林道俊一愣,也对,自己站在上帝视角,知道韩国娱乐业会一飞冲天,这位小舅可不清楚。

    林世彬对自己妹妹的这位老公也不怎么熟悉。

    在国外,韩裔还算比较团结,经常会有同胞聚会,互通有无,相互帮助,年纪相仿看对了眼或许也能找个心仪对象?

    毕竟在国外,文化、审美和三观相差都比较悬殊,一个韩裔同胞作为结婚对象显然比欧美国家的人更容易让人亲近和接受,也能有更多的共同语言。

    偶然的一次机会,林世贤被闺蜜拉着参加一个聚会,和崔东旭就是在那次洛杉矶的韩裔交流宴会上认识的,之后不到一年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身在首尔的林世彬也是在两人结婚的时候才赶回美国和崔东旭有过短暂的接触。

    这次为了帮林家孙儿林道俊过周岁,林家老大林世勋和三妹林世贤带着家人从美国赶来,也才有了林世彬和妹夫的再次见面。

    林世彬笑着看向崔东旭:“东旭知道好莱坞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吗。”

    大哥林世勋摇了摇头:“有话直说,不要在家人面前摆弄你的小聪明。”

    林世彬拍拍额头,尴尬一笑:“哈哈,欧美的思维方式回答问题只有‘Yes’or‘No’。

    而以华夏为源头的亚洲文化圈不同,这里不喜欢那种直来直去的表达方式,讲究点到为止。话不能说的太满,太透,还要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给自己留下后路和足够腾挪的空间,言语机锋之间奥妙无穷啊。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这次回到首尔和很多来自中国的朋友打过交道,我算是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语言的艺术,甚至能通过几次对话交流,简单确定对方大概在什么层次。最近我可是痴迷于中华文化无法自拔呢。

    在这边习惯了,一时没反应过来,不好意思,东旭。”

    林世彬对于向崔东旭道歉并没有什么难为情,反而崔东旭不好意思地挠挠头,不明白怎么突然间林世勋将矛头指向了自己弟弟,林世彬也好像真犯了什么错一样解释几句,还给自己道歉,至于到这种程度吗?即便是美籍韩裔,对韩国的前后辈制度也讳莫如深,此时只能赶忙鞠躬,不好看着这位二哥给自己道歉。

    听这位林家二哥的解释,意思是和自己交流不够直白?崔旭东心中摇头不以为意。这也是个事儿?

    崔旭东的父亲在洛杉矶做点小生意,母亲是个上班族。崔家不说大富之家,至少在洛杉矶韩裔圈,也算是混的风生水起。

    当然,这些在林家面前不值一提,可是崔东旭并不认为自己低人一等。

    工作是被老板看中提拔的,不是自己的表现入了林家老爷子的眼,崔东旭也不可能靠着裙带关系攀附林家,毕竟自己本来的工作就在一家以林氏为主导的基金里面。以后去林氏本部集团发展,哪个前景更好还犹未可知。

    婚姻对象是在洛杉矶的韩裔聚会上认识的,俩人公私分的很清楚,在一起后,崔东旭甚至从不曾和没有在林氏集团任职的妻子林世贤沟通过工作的事。

    崔东旭是个有能力,有自信,甚至有点儿自负的人。家中也有产业,没有从林氏得到点儿什么的想法,心中无私,所以足够坦荡,毫不在意。

    对于林世彬貌似对自己不够坦率的言语,可能有些调侃和试探?崔东旭并没有从中感受到恶意,更没放在心上,

    看目前这情况,林世勋是不想因为一些小细节让自己弟弟和妹夫之间存在龃龉?

    当面挑明,指责林世彬,这是做给崔旭东看的,这叫坦率,也表明林家认可崔旭东是自己人。

    林世彬本来也没什么恶意,只是面对这位缺乏了解的妹夫,习惯性带上了工作的口吻,言语间也未必没有试探一番的意思。既然大哥开口挑明,林世彬自然不会纠缠,干脆回身就给妹夫解释道歉,要做就把首尾处理好。

    不过在刚才兄弟两个指责和道歉的时候,崔东旭在一边的表现同样落在兄弟俩眼里,暗自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