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丑师爷 » 第三十六章 万寿节

第三十六章 万寿节

    自从陈秀宁那次给送饭之后,侯平就再也不敢让她去学堂了。

    主要是学生们总是会半开玩笑的告诉他:“侯夫子,师娘好漂亮啊。”

    虽然他也不停的解释道:“那是我妹子,不是师娘,你们别乱叫。”

    但这个解释根本无人当一回事。

    陈秀宁在漷县生活的时间比侯平早,陈木匠本身在漷县也小有名气,陈家又出了那种事。

    虽然陈秀宁深居闺中见过她的人不多,但是知道她的人却是不少。

    侯平也不是什么无名之辈,破了两个奇案早就把他送上了风口浪尖。

    虽然在大人物眼中,他依旧只是个有用的工具人罢了,但是在百姓眼中,他已经是个不得了的神人了。

    ……

    府试通常在四月举行,今年由于孝定皇太后的丧期,顺天府的府试被推迟到了八月,与院试一同进行。

    林茂和两位训导分别带着九十多个考生前往参加府试和院试。

    府试的考地在通州城,院试则要前往京城。

    漷县的府试已经连续好几年都排名垫底了。

    这固然与三位夫子的教学有一定关系,但是更主要的还是学生本身的质量不过关。

    漷县离通州城实在太近,仅十多里路程,再怎么说,州学的质量也比县学强,因此周边大多数天赋好的学生,都想办法去了通州求学。

    何况通州还有一位大名顶顶的名儒李三才。

    李三才历任南京礼部郎中、山东佥事、河南参议、南京通政参议、大理少卿等职。

    万历二十七年,以右佥都御史总管漕运,巡抚凤阳各府,期间数次上疏陈明矿税之害,并裁抑矿税使。后以治理淮河有功,加官至户部尚书。

    万历三十八年,有朝臣想要引李三才入内阁,但被忌惮他的大臣们群起而攻,一年后被迫引退回乡治学。

    虽然他已经退出朝堂多年,但是在朝堂的影响力却是丝毫不减。

    实际上每年都有人为他上书,请求皇帝复起李三才,只是被万历皇帝一概留中。

    如今朝堂内因李三才而引起的争斗一日也未消停。

    一个如此重量级人物就在通州赋闲,如何能不引得众潜力学子们趋之若鹜?

    双鹤书院就是李三才建立的书院,所在地就在通州境内。

    虽然双鹤书院的主要招收的对像是举人,但是天赋特别好的幼童他们也招收。

    所以基本上通州周边的幼童都会优先送到双鹤书院测试一轮,没被选上的才会去别的地方求学。

    而漷县县学,无疑是排名最靠后的选择。

    在这样的情况下,漷县的府试成绩不理想,自然就顺理成章了。

    不过这些也不关侯平的事,他现在只是个连编制都没有的代课老师。

    连教府试生的资格都没有,三位夫子离开,对他来说,就无异于放假。

    ……

    八月对外界来说,最引人注目的自是秋试无疑。

    但是对宫里的人来说,万寿节才是最紧要的事。

    万寿节就是皇帝的生日,朱由校着急忙慌的被太子召回宫去,主要就是为了这件事。

    身为皇长孙,他必须出面给皇帝贺寿。

    今年并非大寿,不用太过耗费心思的准备精致礼物。

    根据惯例,万历皇帝历也没有大摆寿席的习惯,生日基本都是一切从简。

    只是对于太子一家来说,这种一切从简的宴席才是最可怕的。

    尤其是今年最大的靠山李太后不在了,他们只能独自面对已经独霸后宫的郑贵妃。

    就在十数日前,朱常洛又日常吃了郑贵妃的恫吓,回东宫后便了发狂,没想到就失手打死了妃子刘氏。

    由于害怕被皇帝知道,他便命人将尸体偷偷的带到西山挖了个坑草草掩埋。

    刘氏是朱常洛第五子朱由检的生母,此时的朱由检年仅三岁。

    朱由校回宫,刚好赶上这一出,因为可怜弟弟幼年丧母,所以回宫后的这几天他都一直带着弟弟一起玩耍。

    而朱由检因年岁太小,此时也并不知道丧母意味着什么。

    除了想妈妈的时候哭上一阵,其它的时间也跟哥哥一起耍的很开心。

    朱由校原本有一个同母的亲弟弟,只不过在和朱由检差不多大的年纪的时候夭折了。

    现在看着与亲弟弟临死时差不多的朱由检,就感觉到自己似乎跟他之间有种特别的缘份,因此也就特别亲近。

    ……

    九响炮响过后,宫内钟鼓其鸣,礼乐奏响,万寿节的皇帝家宴即将开始。

    朱常洛在东宫磨蹭到最后,便是再不情愿也必须动身前往赴宴。

    由于太子妃已经于去年过世,他还没来的急立新的太子妃,因此陪在他身边则是皇长子的生母王氏。

    王氏的身份不高,仅是一个五品才人。

    但是母凭子贵,因为有朱由校这个皇长孙在,他的地位也并非一般人能轻易撼动的。

    而最得朱常洛宠爱的两个李姓妃子都没能为他生下儿子,这也是他没有立太子妃的主因。

    不过朱常洛由于长期受到郑贵妃欺凌,早已经养成了懦弱阴柔的个性。

    就算是他最宠言信的妃子,于他而也只是个玩物和生育工具罢了。

    他真正在乎的只是自己还能不能享乐,并不会对那个女人投入太多感情。

    这么多年,其实他把每一天都当成是末日来临前的最后一天。

    所以能舒坦就绝不劳累,能玩,就绝不努力。

    什么媳妇、儿子,都是过眼云烟,反正末日一来,大家都要死。

    这也是朱由校被放任自流这么多年的主要原因。

    只是今天,他肯定是玩不成了的。

    每年的万寿节,对朱常洛来说,都是一场在鬼门关打个转的恐怖游戏。

    而今年这个游戏的难度还升了级,变得更为可怕。

    ……

    翊坤宫的寝宫之中

    一个内侍走到了床边,细声提醒道:“陛下、娘娘,吉辰将至,皇子们就要来贺寿了。”

    帷幔中,一个膘肥体胖的老人艰难的坐直了身子,然后大手挥了挥:“行了下去吧。”

    内侍恭敬的退去:“遵旨。”

    等内侍走后,一个风韵犹存的少妇和两个身段柔美的少女从床上坐起身来,忙碌的给老人穿起衣服。

    穿好之后,两个少女便一左一右的搀扶着老人站了起来。

    在两个少女的搀扶下,老人一瘸一拐的走下床,回头一看,少妇竟丝毫没有起身的意思,便开口问道:“爱妃这是何意?寿宴就要开始了。”

    外人很难想像,这个又胖又瘸的老人就是执掌了大明四十多的万历皇帝。

    而床上那个虽然看着年轻,但其实早已经青春不在的妇人就是他的宠妃郑贵妃。

    郑贵妃其实只比万历皇帝小了五岁,如今也是四十五六岁的人了。

    自然没法再跟年轻貌美的小姑娘们相比。

    不过能让皇帝专宠这么多年,没点手段自然也是不可能的。

    听到皇帝的问话郑贵妃非但没动,反而开始诉苦起来:“陛下自去吧,我怕待会忍不住会当众哭出来。”

    “爱妃,你这是为何?”

    “陛下何必明知故问?太子殿下定是第一个贺寿之人,你又不是不知道臣妾向来胆小,待会被他一瞪,臣妾能不哭出来吗?受到惊吓是小,扰了喜庆事大,所以臣妾还是在这寝宫之中等陛下回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