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赵家孤儿 » 第一章 让你嘴欠

第一章 让你嘴欠

    “看这里”头戴小红帽的女导游挥舞着小红旗,站在台阶上伸长脖子清点着人数。嘴里不时喊着“大家跟紧我,不要掉队哦。”

    赵晏心中暗骂一声,自己真是憨批,一天天弄的这叫什么事。

    正好电话响了起来,掏出手机一看,老娘。

    赵晏接通电话,不等那边开口,率先发难,满腹牢骚的说

    “我上班的时候,您天天给人打电话,说想我了,让我多抽空回家看看。嘚,我专门请了假,回家才躺了五天,你们来就给我赶出来了,我。。。!”

    电话那后的老母亲,充分展现出了中年妇女应有的彪悍

    “我越听你说话越来气,让你回来相亲,你给我躺在床上装死,你三舅家二表妹的姑娘多好,长的又白,眼睛又大,又是独生女,家里还是拆迁户,以后成了你小子就算掉进福窝里了。胖点怎么了?自己也不撒泡尿照照,凭什么看不上人家!”

    隔着电话,也能感觉到老妈溅射的口水沫子,赵晏搓着牙花子,将听筒离开耳朵二十厘米后,犟这回道

    “你要是早说,我打死都不回来,胖一点?那姑娘我光看照片就知道少说有一百八十斤。我身子弱,这福窝谁爱去谁去。”

    “你现在不结婚,以后死在家里都没人知道”

    “知道了能怎么样,知道了能复活吗?催催催,烦死了。结婚那么好,你天天和我爸打架,我姐整天发朋友圈闹离婚,我宁愿打光棍,也不受这窝囊气。”

    一听儿子竟然口出打光棍这样的狂言,电话那头的赵母更加愤怒,扯着嗓门怒道“你就知道结婚苦,结婚累,到时候你老子,就等着一个人睡一床兰棉絮!别人。。”

    “我喜欢,我愿意”赵晏打断了老娘接下来的长篇大论,将手机又往外挪了挪。

    虽然听筒距离耳朵已经有半米之遥,但他丝毫不担心听不见母亲接下来的话。

    等了好一会,熟悉的咆哮声并没有传来,我试探着将听筒重新贴在耳朵上,怯生生的说了句“喂?”他可不想真的把老母亲气出毛病。

    “我是爸”老爹温吞吞的声音传了出来,赵晏长舒了一口气。

    问题不大,看样子老妈已经被劝服了。

    只听老爹继续说道,“你妈那急脾气,你又不是不知道,以后让着点。把我老婆气坏了,看我回来揍你。”

    赵晏翻着白眼道“以后再不回来了。”

    “说的屁话”赵父笑着道“你光看见我和妈吵架了,就没看见其他时候我们俩多好。既然你不愿意相亲,那就自己找。桂林山水甲天下!为啥让你出去旅游呢,看见旅游团里有漂亮小姑娘,你得主动一点。”

    又和父亲闲扯了几句,挂断电话,赵晏看着四周同样带着小红帽的老头老太太,陷入了沉思。

    三十年从来没有单独出门旅游过。手机上便咨询了一个旅游公司,交钱以后就跟了过来。

    让他挤破脑袋都没想到的是,为了图便宜,他参加了一个夕阳红旅行团。除了导游大姐看着年轻点,嗯,估计有四十多。其他人最年轻的也过了古稀。

    哎,本次任务还没开始,就结束了,妈妈爸爸,对不起,战斗失败了。

    “小伙子别气馁,这么帅还怕没对象?等回去了介绍我孙女和你认识,我孙女可漂亮了。”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奶奶面带揶揄的说道。

    同时将自己的双肩包塞到了赵晏怀了,感谢赵母的大嗓门,周围人全听见了。

    “我外孙女是幼师,今年刚20”

    “我侄子家姑娘。。”

    此时夕阳红秒变人民公园相亲角,儿孙的人身大事对她们来说也许比看风景更有意思。

    只剩赵晏自己,手臂上挂满的背包百无聊赖的听着导游的讲解。

    “宋时有民谣讲铜铸的重庆府,铁打的桂州城。我们脚下呢,就是750年前,南宋静江府的城墙了。”

    “宋宝祐六年,也就是1258年开始,为了抵御来势汹汹的蒙古人,桂林呢,开启了一场空前规模的建城运动,累计耗时十四年之久。前后用工近300万人。”

    我去,赵晏一听,这可不得了。古代虽然生产效率低,也不至于修个城用三百万人啊。

    他笑着问导游“大姐啊,秦始皇修建皇陵才用来70万人,您这300万多少有些浮夸啊。”语气中满是置疑。就差喊你骗人了。

    导游阿姨职业素言还是很不错的,本来带夕阳红就是混日子的,只要把人看紧别丢了就行。至于他们听不听,其实没有关系。

    今天终于有了一个实在观众愿意听自己讲了,心中还是有几分开心。

    她笑着说“我可没瞎说,这都是有史可查的。主要是铸城规模太大,再加上选址背山面水,又傍山依水,虽然利于进攻也便于防守。也增大建城难度。”

    “因为不再使用唐朝时的夯土墙,而是以巨石构筑外墙和地基,在辅以青砖构筑前墙上层。如今骝马山麓还存留者当年采石的痕迹呢。据史料记载墙体用砖1100多万块,用石30多万块,所耗石灰1400多万斤可见当时筑城成本之高。”

    赵晏听完,撇了撇嘴,这特么得花多少钱,浪费了那么多的民脂民膏。对付蒙古人城墙有个屁用。

    他不以为意的摇了摇头,和导游聊了起来,“最后这座城可否挡住了蒙古人的铁蹄?”

    导游想了想说道“元史中有说,但是并不明确,根据如今地形,我们猜测元军以精锐士兵挖掘了内外两城的排水设施。”

    “看吧。没有什么坚不可摧的城池,在天下大势面前,顺势而为是最好的选择。”

    “静江十万百姓,坚守三个月,虽死伤者众,却无降意。后城破,城中将士巷战,百姓纵火焚居,多赴水死。先祖更是以250人坚守月城继续抵抗,最后引燃火炮于城同亡。”听赵晏这么说,导游的眉毛已经竖了起来。“好一个顺势而为,你可知最后阿里海牙下令屠城?”

    “呃。。。”赵晏恨不得抽自己两个嘴巴子,感情面前这位是民族英雄的后裔。

    他其实没有其他意思,只是下意识抬杠而已。连忙漏出一个自以为阳光的笑容,岔开话题道“不好意思,大姐您别生气,我就是瞎说,您贵姓啊。”

    “我姓娄。”说完意味深长的看了赵晏一样,便去招呼老头老太太了。

    赵晏见她走了,不犹翻了翻白眼,暗自腹诽,我说的就是事实,蒙古人在那个时代本来就是无敌的,当官的不能投降,百姓为什么呢不能活着。

    尤其是南宋后期的皇帝和大臣,一个比一个蠢,一手好牌打得稀碎。若我是皇帝,分分钟收复河山一统天下。

    一想到十万军民殉国这悲壮的一幕,他也没有心情继续逛了。

    赵晏望向远处的斑驳的城墙,耳畔拂过的轻风仿佛让他置身于当年那片战场间。

    脚下横七竖八布满了尸体,鲜血浸透了地面,让他忍不住打了个冷颤。

    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这种大事件竟然都不晓得,真是汗颜。

    回到酒店开始拿手机搜索起相关信息来,看着看着困意袭来,梦中,他看见一个穿着黑衣的女人,长发盘在头上,上面包着黑手帕,脑后漏出一根长长的银簪,分外迷人和夺目。

    赵晏疑惑的走的近前,忍不住双股一紧,这尼玛不是导游大姐吗?

    “大姐闹哪样?”

    “你不是说大家都不如你吗?那你回去试吧。”

    说完手一挥,一个股强大的吸了从空间中传了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