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伞过天寝 » 第二十九章 雾凇寺

第二十九章 雾凇寺

    彦尾国的游临风和凤西琛在得到苏息的来信后,对寻到云罗棍感叹之余,尚不知苏息就是梅洛青的师祖。

    寻找颜乔和梅九歌的消息撒出去以后,不到几日便打探到了一个众人都没有想到的事。

    原来这梅七歌是颜乔的女婿,在破穹大战中,冲进伞雾森林的颜月白就是颜乔的女儿,也是梅七歌的妻子。

    这梅七歌在破穹大战中,既失去了自己的孩子,又失去了自己的妻子,在那场让他妻离子散的大战之后,梅七歌整个人就疯疯癫癫的,后来从梅家出来后就杳无音信了。

    半年前,有人在彦尾国的雾凇寺见到过梅七歌,于是游临风、凤西琛以及贺楼温良便一起上雾凇寺寻找梅七歌。

    雾凇寺是彦尾国的十大寺庙之一,位于春回宗所在的雪山脚下,山上山下,但春回宗和雾凇寺互不来往已有百年之余。

    三人还没到雾凇寺,却先碰到了春回宗的人,这春回宗为了防备梅洛青提棍打上山,在雪山周边派了大量的弟子们日夜把守,以防梅洛青悄无声息地溜上山。

    游临风三人被几个身穿白薄纱的春回宗弟子拦在了山门外,凤西琛上前对在雾凇寺前守山门的这几人拱手行礼后说道:

    “我乃凤家凤西琛,与我同行的是我的两位朋友,我们是要去前面的雾凇寺上香,还望各位兄台行个方便。”

    其中一个春回宗弟子回道:

    “近日我们春回宗主下令,这整个灵雪山不得任何人入内,还望诸位海涵。”说完后便不再搭理凤西琛。

    游临风看了一眼共计有八名春回宗的人,便抬眼向凤西琛看去,凤西琛点了点头后,两人同时亮出各自携带的兵器。

    游临风用的是一柄金麟长剑,此剑为游青东国的国剑,当年他皇叔游万里就是用的这柄剑一剑问皇城,险些将父皇的皇座给掀翻了,他父皇后来将这柄剑送给了他,其他皇子对此一直耿耿于怀。

    凤西琛的兵器属实有点杂。小时候,每次他生辰的时候,父亲都会让他去凤家的百宝库里挑一件礼物,这些年他挑的东西,凤家向来都懒得围观惊叹。

    正如此时他手中的这把锈迹斑斑的小巧古剑,当年可是他千挑万选出来的。除了小古剑,他还有一把同样半截的刀,这刀原是一把大刀,但是半截之后就变得没那么大了。

    两人同时向这八个春回宗的弟子攻了过去,只见游临风的金麟长剑一剑下去,山脚下的几十丈开外的白雪也随着剑气飞起,好一招长剑飞雪。

    凤西琛左手持剑,右手握刀,同时刺向两个春回宗弟子,两个春回宗弟子双手握剑迎了上去,

    刺刺哧啦

    刀与剑,剑与剑划过的声音此起彼伏,春回宗的弟子们练得剑术是春回宗八十一剑谱的任意一种,变化无穷,游临风和凤西琛打得明显有些吃力。

    游临风和凤西琛没想到春回宗的人剑法这么高,看着这些守山人也只是春回宗普通的弟子,两人以前听说过彦尾国的灵雪山上有一个不入世的宗门,其它一概不知,如今一看,还是轻敌了。

    一直站在后边观战的贺楼温良看着游临风和凤西琛闯不过去,信手拈来几片雪花,然后刺向了那八个春回宗的弟子,结果这些弟子们都接二连三地应声倒下。

    还在激战中的游凤二人看着这突然倒下的春回宗弟子们,两人面面相觑不知所以然,只见贺楼温良拍了拍两只手,然后背着手不紧不慢地,两眼看都没看游凤二人慢悠悠地向雾凇寺的方向走去。

    凤西琛和游临风都不约而同地想到,这么厉害的功力,为何在那北冥府上活活受了一年的折磨。

    两人眼见障碍扫清,便赶紧也跟着贺楼温良往雾凇寺走去,凤西琛上前搭着贺楼温良的肩膀好奇地问道:

    “你们伞雾森林东边的人都这么厉害吗?”

    贺楼温良的身高要比凤西琛高出很多,此时凤西琛看上去就如同一个耍猴人身上挂着的一只猴,游临风在后边边看边笑,凤西琛不明原由只是不时地回头给游临风递眼色,这让游临风笑得更欢了。

    贺楼温良看着他这么勉强的套近乎姿势,笑着说道:

    “伞雾森林的东边有名字的,叫‘岚阳大陆’。”

    这是凤西琛和游临风第一次知道原来伞雾森林的东边有它的名称,叫作“岚阳大陆”。而且后来他们从贺楼温良的口中慢慢得知,这岚阳大陆上不光是世人听过的旦玛和原灯两个部落,这两个部落不过是岚阳大陆上两个边远草原上的云上牧场部落罢了。

    雾凇寺的寺门不高,寺门两侧写着的两幅上下联的字上全是烫金字,看来这深山古刹并非人迹罕至,而是常年香火鼎盛,可是今日这寺里没有香客,香客都被春回宗的弟子们拦在了山门外。

    进了寺里,拜见方丈之后,游临风就将来意禀明,方丈回道寺里并无梅七歌这个人,但是前些年来了一个疯疯癫癫的人,经常在寺里蹭斋饭吃,偶有一次清醒,便央求方丈替他剃度出家,此后这雾凇寺就多了一个疯癫的无乙和尚。

    方丈带着众人到了寺庙后山的算量崖,这无乙和尚常年一人在此守崖,这算量崖内藏有雾凇寺的大量经书,方丈见这无乙和尚武功极高,便派他来此守崖,只是这无乙和尚大多时候都糊涂着,但无人知道他到底什么时候糊涂什么时候清醒,反倒无人敢来这算量崖。

    在算量崖的崖下,众人远远地看见一个四十多岁,即使成了和尚,也依然能看出当年的俊朗风采的和尚正在水车旁打水,这就是无乙和尚,也是他们要找的梅七歌。

    方丈向无乙和尚介绍了游临风几人,但这无乙和尚并未搭理众人,只是坐在水车旁死死盯着贺楼温良的眼睛,方丈说了句:

    “今日看来又糊涂了,阿弥陀佛!”说完后便径直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