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不能亡 » 第22章参加刺客的行动

第22章参加刺客的行动

    如何不被尊重?

    “你就别客气了,这次来,就是想要那本《崇祯历书》吧?”

    徐光启点头:“这倒不是。”

    “这一次,我来找你,是因为我想要一件东西,或者一个人。”

    举荐的国丈人受到了严厉的批评。

    但徐光启不同。

    朱由检脸上露出一丝恭敬之色,说道:“我没有惊动你,便是对你的完全信任。”

    “是谁举荐的?徐光启慢条斯理地说道:“陈经纶,陈振龙的儿子。”

    “还有从国外运来的红薯。”

    说完这句话,徐光启见崇祯没有任何回应,连忙道:

    她还当他是没兴趣呢。

    红薯要是能推广开来,就能挽救几百万人的生命。

    不过这一切都要经过皇上的同意才行。

    现在,红薯仅在福建地区得到推广。

    北方的农夫,从来没有见过这种植物,也不会在农田里种植这种植物。

    “这玩意我看过。”

    徐光启闻言大吃一惊,他怎么也不敢相信,皇帝竟然会看到红薯。

    朱由检不止看了一眼,还看了一眼。

    而且,他也尝到了,所以,他很清楚,这种药对于大明来说,有多么的重要。

    同时,陈振龙的后代也将红薯藤推广到了大江南北。

    拯救了中华,拯救了整个世界。”

    同时,徐光启还把上海县带来了。

    使这个贫穷的小渔村焕发出勃勃生机。

    “没有地瓜,就不会有大清王朝的人口激增。

    这个东西,曾经喂过很多人。”

    现在,也到了推广的时候了。

    “赐陈经纶为中书舍人,任其为中书舍人,主持中书省红薯种植之事。

    陈振龙为皇子,为少爷,为公子,为正妃,《救民于斯》四个大字,为皇上所书。”

    徐光启砸吧砸吧嘴:“皇上对人才这么好,我又怎么会担心我大明朝的崛起呢?”

    “当时福建总督金学曾是否还活着?”朱由检又问。

    “当年,他可是在为红薯出力。”

    “大明英雄殿,不能再让他们血流成河了。”

    “如果他还活着,就给他一个温鼎,让他成为太傅,让他的妻子成为一品大小姐。”

    “文定?”徐光启皱了皱眉。

    读书人都有自己的封号。

    “分文贞文、忠文、文青、文襄、文定等等。

    这是士大夫们的终极理想。

    他的坟墓,就是他的坟墓。”

    这么多年来,能上榜的人屈指可数。

    “能被评为文官,就是阎王见了也要客客气气的。

    正因如此,徐光启才会如此惊讶。

    若是能被选上,哪怕直接被杀,那也是值得的。

    朱由检听了,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我送你一物。”

    说完,便让人将一块牌子搬了过来。

    那本《振国济民》可是我亲手所作,等我将它涂成金色后,再悬挂在你的家中。”

    徐光奇哆哆嗦嗦的凑到招牌跟前。

    皇上亲笔。”

    将其悬挂在家中,那是何等的荣耀。

    “多,多谢皇上。”

    朱由检拦住了他:“这位大人,不用客气。”

    “我让你去办一件事情。”

    “若能成功,他死后,封你为‘大学士’。”

    你说是不是?”

    这和诸葛亮有什么区别?

    徐光启摇摇欲坠,他何德何能,配得上这样的评价?

    “不知殿下所为何事?朱由检想了想道:“军械方面,我想要一些。”

    “我们需要改进枪械和大炮。”

    说着,他从怀里掏出一张改进版的火焰图。

    徐光启环顾四周,眼睛一亮:“这是。”

    “那是一把火绳枪。”

    “事实上,这把火绳枪,是在崇祯八年被毕懋康发明出来的。

    不过,朱由检却是迫不及待。

    “这张设计图,还得经过检验,你去找一个叫做毕懋康的人,一同检验一下。”

    火绳枪最大的优势,就是速度。

    只要稍加改造,就能取代枪械。

    “即便是清朝末期,他们的枪械也能让其他国家束手无策。

    满清进入关内后,以为自己的弓和箭战胜了大明。

    其实不然。

    随便一个大明朝的军队,都足以让满清头疼。

    明朝不过是因为内战而灭亡。

    清代乾隆时,从外国进贡的大炮、火绳枪等。

    若是得到了朝廷的重视,可以改进一下。”

    这样到了清朝,就不会败得这么惨了。

    “但那时候,乾隆大帝执掌朝政,对此不屑一顾。

    怎么了?”

    因为历代的皇帝都对此感到恐惧。

    “因为担心汉民族的兴起,所以他们选择了封闭自己的国家,让其他民族沦为奴隶。

    这都是后话。

    “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一定会竭尽全力。”

    徐光启拿着设计图,兴冲冲的走了。

    东厂...暗影殿内,上百个灯火,在同一时间,被点燃...

    “满堂灯光,高台之上,魏忠贤穿着一身长衫,正襟危坐。

    而在他身下,则是他的外甥魏良卿。

    八位主刑官,将他团团围住。

    “大伯,你真的要这么做?魏忠贤依旧闭着眼睛,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魏忠贤,已不存在于世间。”

    “我的外甥,也不叫魏良卿。”

    “看在我们是一家人的份上,我就让你死得轻松一些。”

    魏良卿瞪大了眼睛:“不要,不要!”

    “舅舅,我身上的秘密,还真不少。”

    魏忠贤瞪大了眼睛:“临死前的最后一搏,还是说,他们里面的人,对这件事知道的比你少?你已经很幸福了。”

    “为什么不能给我一个痛快?”

    “不瞒你说,那血莲花,我早就打听过了,只是一个小女孩,名叫鬼月,看着有些眼熟。”

    魏忠贤闭上眼睛冥想片刻,脑海中浮现出那天黎明前,自己的女儿魏月,被人硬生生从被窝里拖出来,然后被人硬生生带走的画面。

    一想到自己父亲的惨叫,他就有种想哭的冲动。

    我当时为什么要这么做?”

    年纪大了,就会想起以前的事情,月儿,我很想念你。

    魏良卿赶紧道:“伯伯,我可以给你打听打听,我很厉害的,你知道吗?嘿嘿,要调查这些女子,易如反掌,何须你出手?”

    当年隆庆入关后,他们与福建诸位官员联手,策划了一场刺杀。

    按照历史记载,隆庆帝是因女子而亡。

    不过,她的身份,他并没有说。”

    魏忠贤目光一凝:“我听说过这个组织。

    “一个女人算什么本事?

    这些女子我都有大用,不会伤害到皇上。”

    魏良卿一脸焦急:“张九德说了一句。

    “张九德?”陈凡

    他怎么会在这里?”

    他一个忠心耿耿的大臣,怎么可能参加刺客的行动?

    “我明白了。

    魏良卿慢条斯理的说道:“张九德被送到京城,就是因为东林党的缘故。”

    他还为魏忠贤建立了一个新的词库。

    “钱龙锡这次放了他一马,也是看在大理寺司司的份上。”

    而且,他还找到了张九德。

    魏忠贤沉吟着:“这张九德虽然会拍马屁,但为人还算光明磊落,为何要投靠这魔门?舅舅,我怎么不知道,他竟然是血莲教的人?

    魏忠贤想了想,堂堂三品大员,竟然会走上了邪道。

    良卿,你不愧是舅舅的亲外甥。

    魏良卿一副可怜兮兮的模样:“伯伯,是我的不对,请伯伯允许我继续为伯伯工作。”

    “多好的小狗啊。”

    魏忠贤咧嘴一笑,脸上的皱纹很深。

    他揉了揉外甥的脑袋。

    “咔嚓…”一道清脆的响声响起。

    “脖子断裂,魏良卿双目圆睁,轰然倒地。

    “我不弄死你,怎么能让平帝生气?”

    “王爷现在最需要的,就是金钱和人力。

    “小顺子,你去告诉暗中的人,让他们带着密信去山西,将那些商人一网打尽。”

    “遵命。”

    魏忠贤叹息一声,从楼上走了下来。

    皇上,我将一切献给您。

    像我这样的混蛋,早就该被凌迟处死了。

    他的父母,他的妻子,他的儿子,他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