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遗漏的科技树 » 九十 数据共享

九十 数据共享

    章少卿还是反对道,

    “但这样会让其他公司的手形机器人与咱们的差距迅速缩小啊。”

    叶蒙说道,

    “只是差距缩小而已,别人还没那么容易完全赶上,毕竟数据只是机器人研发的重要部分之一。而更重要的是,虽然每个客户的数据量都比咱们小得多,但是他们的数据加起来是远大于咱们数据库的,有了客户提供的数据后,我们的数据库将会获得数量级的提升,并且以后还能指数级增大,这对机器人研发的好处的是毋庸置疑的。

    前面也说过,我们首要关注的是自身的发展和技术本身的发展,至于相对别人的差距其实没那么重要。相对利益的损失其实不算什么损失,只要绝对利益在增加就行了。”

    “这——”

    章少卿还是有些不同意,但暂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反驳。

    这其实也正常,在很多人眼中,商场上就是你死我活的,所以他们竞争意识以及排名意识很强,如果任由其他企业缩小与自家企业差距,哪怕自己仍在快速发展,很多人也难以接受。

    章少卿想了想,又问道,“可是难道咱们就这样将全部数据免费共享出去么?这种大规模数据共享,很容易让那些原本就没怎么买过咱们产品的手形机器人厂商拿到咱们全部数据吧?这,不太合适吧?”

    叶蒙说道,“也不至于完全免费,多少也得收些费用,只不过这点我倒是没太想过,也不太擅长。你们有什么主意么?”

    邵康说,“按数据量大小来收费或许是个思路,虽然客户的数据总量比咱们大得多,但是每个客户向咱们购买的数据量应该都是远大于咱们向对方购买的数据量的,这样算下来咱们通过出售数据还能赚一大笔钱。只不过这里的问题是,如果咱们将数据卖给某个客户,它会不会转手将这些数据低价卖了?不然咱们就亏大了。”

    “这个好说,数据可以加密,并且通过专用软件输入咱们给的激活码才能访问。当然这毕竟是数据而不是软件,所以时间一长,咱们的早期数据就难免都泄露了。”太明珠说道。

    “这个也还好,到时候咱们已经遥遥领先了。”

    “哈哈。”这个梗让众人发出一阵笑声。

    然后邵康又说道,“再补充一点吧,如果购买了咱们的手形机器人,就可以和咱们等量交换一定量的数据,这个交换量正比于对方购买的产品量,如果有某一方需要更多数据,那就再花钱购买。这样那些手形机器人商想要咱们数据的话就得大量购买手形机器人,他们自己用的到这么多机器人就用,用不掉也不至于扔了,而是会转手卖给其他厂商,这样相当于扩大咱们的市场,然后哪怕他们研发出质量和咱们差不多的手形机器人,也没有多少市场了。”

    诶!

    这个法子妙啊!

    这样既能让体感时代获得大量工厂生产数据,又能阻止竞争对手扩大市场占有率,一举两得。

    众人纷纷感慨还是邵总有办法。

    邵康转头向叶蒙问道,“你看这样可以么?”

    叶蒙笑着说,“我没意见,只要咱们自己能发展起来,其他厂商是强是弱我也不关心。”

    “那好,就这么定了。”

    然后太明珠继续下一话题。

    “咱们除了人形机器人、手形机器人,还研制了多足机器人和无足机器人。而这两类机器人总类别也不少,目前进展不错,已经能复杂地形上自由移动了,只不过还没有人形机器人那么灵活。”

    原因是多足和无足机器人不能由人来进行同步操控,所以训练数据量远没有人形机器人那么多。现在这两类机器人的主要研发方式,就是通过用强化学习来控制机器人打架来进行,在元宇宙和现实中都有这种实验。

    这时邵康问道,

    “我理解无足和多足机器人在某些场景下比人形机器人更好用,但我的问题是现在人形机器人已经这么成功了,那么未来这两类机器人的用处还大么?”

    “大的。”叶蒙点点头,“从长远来看,绝大部分生产任务都是要交给自动机器人的,到时候不管哪种体型的机器人都拥有高智能,所以一种生产场景最适用于哪种结构的机器人就会用这种机器人。”

    而未来的生产任务场景又会很复杂,人形机器人这种结构没有四足机器人跑得快,也没多更多足的机器人稳定,在狭窄通道中也不如无足机器人灵活,所以到时候应该是什么结构的机器人都用得上的。

    “明白。”邵康点点头。

    太明珠继续说道,“ok,这两类机器人研发还处于初步阶段,没有更多内容介绍,接下来就是外骨骼。”

    这种东西很早就有人在研制了,而且体感仪内骨骼其实就是一种外骨骼,只不过由于位于体感仪内部才叫做内骨骼,而且运作原理和外骨骼也有区别。

    外骨骼是人穿着在现场运动,运动支点是脚步与地面接触面,而内骨骼虽然也是由人穿着,但是操作者却是远程操控机器人在远处场地运动,其运动支点则是后腰部与体感仪之间的连接杆。内骨骼的动力系统也比外骨骼强一些,续航也更强。

    “咱们由于有体感仪和远程机器人的运动数据做训练,用于外骨骼辅助控制算法也更强,所以在一个月前外骨骼刚推出的时候市场反应就很好,而且这东西成本也比机器人低一些,所以总销量也很好。现在总销量已经达到五百万,估计不久以后会追上远程机器人。好了,外骨骼介绍完了,两位有啥看法没有?”

    太明珠介绍完后就看向叶蒙和邵康。

    邵康说道,“挺好的,小蒙你觉得咋样?外骨骼和远程机器人相比,谁的前景更大?”

    叶蒙说道,“应该是远程机器人。”

    “是因为飞艇普及后,只有远程机器人才能在氢气飞艇和氢气囊相关场地工作么?”

    叶蒙摇摇头,“这个原因没那么重要,最重要的原因是以后是远程办公的时代,只有远程机器人才能满足人们在任何地方都能自由操控机器人工作,而且远程机器人的机动性、续航等性能都强过外骨骼,发展空间也更大,所以远程机器人的前景更大。”

    “你就这么肯定以后远程办公会普及?”邵康问道。

    “肯定,”叶蒙点点头,“不仅是远程机器人这个因素,还有元宇宙的因素,以后大家大部分时间都会在元宇宙中办公,这和远程办公已经没区别了,既然如此,那办公地点就没必要再做严格限制了。”

    这时太明珠问道,“那你觉得以后外骨骼技术路线改怎么走呢?”

    “和机器人类似,增加机动性、续航、舒适性就行,至于安全性,好像也没啥可改进的,毕竟外骨骼本身也没什么危险,只要别作死跑到空中重物很多的场地工作就行。哦对了,刚才忘记说了,以后重物立体作业场景是很普遍的,外骨骼这种东西在重物面前还是太脆弱了,最好用远程机器人来干活,至起码也要人进入机甲以后在去这种场地。”

    “重物立体作业场景?这还是第一次听你说,叶老师又给我们上了一课。”

    太明珠没有批评叶蒙同志之前没有和她说过这点,毕竟她知道叶蒙的记忆碎片可能是最近才将这种知识给他,而且叶蒙平时也忙,他的新点子又多,也不可能都说得完。最关键的一点是,太明珠不是那种需要男友什么都要向自己汇报的小女生,对方也没这义务。所以现在她也只是调侃一下。

    叶蒙笑着摆摆手,然后又说道,

    “不过说道外骨骼,我倒是有个新想法,但准确来说不是发展外骨骼的,而是一种个人交通工具。”

    “哦?说来听听。”

    “就是个人飞行器,穿在身上的那种。”

    啥?

    众人又惊了,叶总监这脑洞果然是一个接着一个啊。

    “研究这个是为了方便未来个人出行么?”太明珠问道。

    “没错。”

    “可你前晚不是说以后会有飞行汽车么?再加上无人驾驶,人们不也能很方便出行么?”

    听到这话,现场众高管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想原来叶总监已经在考虑飞行汽车了啊。

    叶蒙说道,“这不矛盾的,无人驾驶飞行汽车做起来更舒适安稳一些,但飞行汽车这种东西不能在任何地方都停车,人们出门可能还是得走几十米甚至上百米才能坐上车,所以还不是特别方便。而个人飞行器就没这种限制,一出门穿身上就能起飞了,并且价格也不会很贵,以后大部分都买得起。”

    “但是飞行器这种东西还是要占一定空间吧?这样的话人们穿着飞行器到达某处后怎么放置飞行器呢?”

    “就像放自行车一样放啊,以后各种建筑和建筑前的空地都很大的,不至于这点儿空地都腾不出来。”

    “可这么贵重的东西就这样放着,不怕被偷么?”太明珠怀疑道。

    “这是以老观点来看,等维度革命后个人飞行器就没那么贵重了,偷盗事件应该不多。而且这种高科技产品,可以配置的定位、远程录像、自动锁死、自动报警等防盗功能很多,也不用担心像共享单车那样会被轻易偷走。”

    “好吧,但是个人飞行器这种东西你认为该怎么控制呢?是由人自己控制,还是自动控制?”太明珠又问道。

    “都研究一下吧,只不过这里的自动控制更准确说是一种半自动化控制方案,大概就是人指定上下右左前后移动方向和速度,然后飞控系统自动控制飞行器,让其按照人的操控意向飞行。这样人想飞到什么角落里都可以。至于人为驾驶模式,则需要有专业飞行驾照才能使用,这主要给爱好者使用的。”

    太明珠想了想,点头道,“ok,都听你的,但是这玩意已经和外骨骼完全没关系了,两者唯一共同处只是都是穿在人身上的。咱们没有这方面的技术积累,只能去招相关人员或者收购这方面公司来做了,好在这种个人飞行器现在已经有人在做了。”

    但是叶蒙却摇摇头,

    “咱们要做的个人飞行器和现有那种在背上和手上绑个喷气发动机,或者脚踩一个喷气发动机不同,咱要做的是扑翼结构。”

    “又是扑翼结构?”太明珠惊讶道。

    又是?

    在场其他人心里疑惑道,难道叶总监之前还提到过扑翼结构?不过现在重点是个人飞行器做成扑翼结构,这个想法咋听起来那么不靠谱呢?不过叶总监提的想法好像都听起来不靠谱吧,结果都能实现或者正在实现。

    好吧,先听听咋回事。

    “没错,”叶蒙点点头,“现有个人飞行器和飞行汽车一样噪音太大了,在城内飞行行不通,只能换为扑翼结构,或者多泵室结构。但是多泵室结构不好折叠,而扑翼结构可以,所以暂时还是以扑翼结构为主吧。”

    “还要折叠啊!你还真会给我们增加难度。”太明珠叹了口气。

    叶蒙却笑道,

    “可能没你想象的难。扑翼飞行器最大难点在于飞行控制,但这种控制和机器人关节控制本质上是一回事,你们在机器人控制上的技术是有部分可以套用过来的。现在主要却的是在空气动力学方面的了解,而巨构公司有这方面专家,当然主要飞艇方面的,不过我可以给你请飞机制造方面的航空专家过来。另外一点是,以后等维度革命发生后,很多实验室里才有的高性能材料会走向市场,所以在做扑翼个人飞行器时有什么好材料就用什么材料。材料性能上去了,研制飞控系统或者发动机时要顾虑的因素就更少了,会更容易一些。”

    这里的原因是这样的:飞行器这种东西,在设计的时候需要着重考虑材料性能,尤其是整体结构强度,很多飞行动作或者飞行控制不能进行,不然容易损坏结构,但如果材料强度足够强,那就不用考虑这些东西了,这样飞行器设计难度就降低了不少。

    “有道理,”太明珠点点头,“那既然现在说道扑翼个人飞行器,那是不是你前晚说的扑翼飞行车也在这里谈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