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遗漏的科技树 » 七十八 非常规测试

七十八 非常规测试

    镜头又是一阵晃动,观众们还听到了开盖的声音,大概是机器人正在给穿越机换电池,但为什么镜头画面没断?

    大家猜测可能是穿越机上还有备用电池的原因。接着机器人就将穿越机拿在手里,转身打开了旁边的一扇门走进去,然后另一幅天地呈现在大家眼前。

    “哇!”

    “好壮观呐!这里是飞艇间隔仓吧。”

    第一代飞艇基本设计图早就是网上公开的东西,所以很多人对飞艇内部主要结构都很清楚,包括现在所在的间隔仓,也就是飞艇相邻两节之间的舱室。

    只不过网上流传的设计图只包含各种平面剖视图或者俯视轴侧图(不带近大远小的立体图),今天这种站在飞艇底部甲板上的第一视角还从未见过。

    机器人目前位于飞艇左右后方甲板上,面向飞艇前方。它拿着穿越机镜头往左看去,在三百米远处有一条竖线般的亮光透过来,那是阳光从间隔仓右侧透明蒙皮穿进来,再穿过25米宽、300米长的间隔仓通道到达镜头的景象。镜头又往上看去,仍是在三百米高的地方有一条横线般的亮光透下来。

    总之整个间隔仓内都比较昏暗。

    此时镜头微微偏移,观众们看到在间隔仓两侧一个个整齐排列的巨型气囊柱的端面。这些巨型物体拥有巨大的浮力,是它们承载着整艘飞艇不掉下来。

    巨物,但却往上浮。

    这给了很多人一种奇怪的感受,让他们感觉像是进入到高科技文明遗迹中一样。

    镜头往前看去,那是一块一望无际的巨型甲板。甲板上每隔十米或几十米就有一根粗缆绳从甲板直接往上,或者通过滑轮拐两个弯连到地面七米高的底层气囊上。

    “这七米是你后来为了机甲而加的吧?”太明珠向叶蒙问道。

    “没错,既然机甲高六米,那么底层气囊地面高度就设计成七米好了,方便机甲在这里作业。不过也只有这部分间隔空间被改成七米,上层气囊的纵向间隙还是两米。但一般来说底层气囊才是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叶蒙说道。

    “那机甲呢?”

    “诺,这不来了么?”

    只见镜头一转,一个六米高机甲不知何时已经站在镜头面前。弹幕区因此产生一些骚乱。

    “我去!吓我一跳!机甲怎么也上飞艇来了?”

    “这有啥奇怪的,机甲干活效率可比机器人好多了,而且机甲这种大家伙与飞艇这种巨构不是很般配么?”

    “那现在机甲过来干嘛呢?”

    在观众们的期待中,机甲半蹲下来,将左手放在镜头前面的甲板上,虚握拳头,虎口朝上,然后摄影机器人的另一只手出现在镜头里,其中拿着一个像牙膏一样的东西往机甲大拇指上涂去,一种透明胶装东西被抹上去。

    “这是要干嘛啊?”

    “不会是给机甲上药吧哈哈。”

    “哎呀,黏糊糊的有点儿恶心。”

    弹幕区还在好奇,就见到镜头往胶装物体靠过去,弹幕里瞬间有人感到不妙。

    “不好!不能这样!你不要过来啊!”

    “啊啊啊!”

    只见镜头稍稍晃动一下,然后biaji一声传来,这时所有人都反应过来,这是镜头被粘在机甲大拇指上了,而那透明胶状东西就是胶水。

    “我艹!”

    “这么恶心的招数谁想出来的?”

    “完了,我不干净了...”

    太明珠邹着眉看向叶蒙,“这也是你想出来的?”

    叶蒙连忙摇头,“我可没那么恶心,都是旁边这位的主意。”

    太明珠无语地瞪了邵康一眼,“你就不能用点儿正常人类的手段么?固定在机甲就不能有其他办法?”

    邵康耸耸肩,“其他办法宣传效果哪有这个好。”

    在弹幕区还在呕吐浪潮中,镜头又晃了一下,并听见咣咣咣的响声。不用说,这是机甲转化为轮行模式了。

    “啊天哪,又是这种姿势。”太明珠扶了扶额头。

    “放心吧,现在镜头内又看不见,而且现在网上的人都以为是我设计的机甲,到时候要调侃也只是调侃我。”叶蒙说道。

    接着机甲启动,带着镜头往前行驶。

    由于间隔仓之间更加昏暗,所以气囊底部的固件上有一些荧光灯,避免光线过于不足。

    一路上,一根根荧光灯、外部固件、气囊,以及其余各类装备从镜头中出现又退去,不一会儿就到达了甲板最前方。这要是换做用脚走,不知道还要多少时间。

    甲板最前方的更前方是往上走向的固件与其下方的蒙皮,有一根根缆绳沿着固定在固件上滑轮往上延伸而去,目的地是最前面一节气囊。相应结构也是网上的设计图所包含的。

    接着一个远程机器人走过来,两镜头扣了下来,便带着镜头从一个楼梯走了下去,进入驾驶舱。

    驾驶舱布置与千吨级几乎一样,略微倒倾的挡风玻璃、位于前方的一排操作台、主驾驶位置两侧的三自由度方向盘、透明地板。

    有几名机器人分别坐在主驾驶位置和操作台上,但大多手上并没有动作,因为地面工作这可以直接远程操作飞艇,不需要经过远程机器人,二布置远程机器人再驾驶舱主要是为了以防万一。

    接着飞艇又传来一阵轰鸣,透过驾驶舱底板玻璃看去,飞艇正在不断前进,很快就加速到近两百码,沿着海岸线往东北方向飞去。

    这在做飞艇常规飞行测试,和上次千吨级飞艇测试一致。这个过程稍微无聊一些,呆在驾驶舱其实也看不了什么,但是直播间仍然热情高涨,观众人数一直不变,弹幕区也你一言我一语,永远有说不完的话题。

    一小时后,直播间主持人的声音传来,“观众朋友们,现在飞艇常规飞行测试已经完毕接下来将要展开非常规测试。”

    听到非常规测试,在手机或电视前观看的观众们就直起腰杆竖直了耳朵。

    主持人接着说道,“首先要做的非常规测试就是抗风性测试。由于台风即将登陆,现在飞艇就要开往50公里海外,预计到达时那里风力将达到六级,飞艇将在那里直接展开大风航行测试。”

    啥?

    弹幕区一片惊讶,人们原本以为飞艇今天出厂只是打算在台风登陆前赶紧做完测试,然后驶出台风区域,但结果人家要玩真的!

    “不至于吧?别这么虎啊!”

    “人家钢铁巨轮都要躲着台风有,你一个塑料做的飞艇上去逞什么能啊?”

    “那倒未必,飞艇本身就能在7级大风中逆风航行,而且这是出厂测试,试一试6级风怎么啦?”

    “问题是台风一直再往西走,你在六级风中待一会儿就升到7级甚至8级了。”

    “那又怎么样?飞艇再十级大风种都损毁不了,多大点儿事。”

    “呵呵,抗十级大风你也信?商业广告吹牛x而已。”

    “怎么不能信了?而且你好好看看巨构公司所宣称的抗十级大风,可不仅仅是在十级大风中而不毁,而是当飞艇艇首被固定住时仍能承受十级大风,这两者区别可大了去了。”

    飞艇如果在飞行中遇到十级大风,一般全身都会受到差不多的风压,受力比较均匀,所以各部位组件形变不大,所受应力也不大,一般不会出问题。

    但当飞艇艇首被固定住还承受十级大风,那整艘飞艇就会产生明显形变,组件会受到很大应力,能否抗住这种风力才能真正代表飞艇结构强度上限。

    只不过今天不可能一出厂就做这种极限测试,还是先测六七级风力测试更保险一点儿。

    弹幕区争吵期间,飞艇已经开足马力,逆风前往五十公里海外,由于此时风力还不是很大,所以时速仍然达到了一百五十码,没用多久就赶到了目的地。

    驾驶舱密封性很强,主要是为了保温,但飞艇外部的声音也能被外部音频记录并同步进来所以镜头中还是传来很强的海风声,以及飞艇本身的轰鸣声。

    此时镜头低头望去,海面波涛汹涌,已经没有任何船只。接着飞艇就开始做各种飞行测试,和常规飞行测试有点儿类似飞艇此时需要测试在六级风中朝不同方向以不同速度飞行。

    虽然从飞艇内部看来,外界参照物速度变化和之前常规测试差不多,但在这种大风大浪中做测试,人们的感受完全不同。

    “我去!还真是牛x啊!感觉很轻松的样子嘛。”

    “也不轻松啊,你没看逆风都快飞不动了嘛?”

    “这不正常吗?飞艇推力本来就没比六七级风大多少,只要还能飞就行,等实际航行时如果遇到六七级的反向风,那多半也是能绕道走或者侧着走,就像帆船航行那样。”

    虽然公布的飞艇性能中已经说明了飞行能在七级风中航行,但亲眼见到还是让大家佩服不已。

    而接下来随着测试进行,风也越来越大,飞艇飞行也越来越吃力,并且越来越多雨滴打在挡风玻璃上,很快外面就变成暴雨,驾驶员只能通过外部摄像头和雷达来观看外部情况。

    而飞艇依然没有要撤退迹象。

    “我靠,这太勇了吧!”

    “是我说巨构公司差不多得了,就凭到现在的表现已经将人类迷死一大片了,想要多少订单就有多少订单。”

    “这再扛下去飞艇就只能被风吹着走了。”

    就在众人还在劝飞艇返航时,天空中一道极其耀眼的亮光闪过,所有人顿感不妙。

    果然,两秒过后,一阵惊天泣地的雷鸣响起,

    “PIBIU!”

    众人愣了一下,然后直播间就炸了,

    “还愣着干嘛?赶紧逃啊!”

    “对啊,别再装x了,都遭雷劈啦!”

    “你万吨级飞艇再虎还能比雷公大爷虎,低调点儿吧!”

    “好兄弟,不对,好宝宝,乖啊,赶紧回家!”

    观众们的心一下子就揪起来。

    “关于抗风这方面我倒是没怀疑过,但这个暴雨天抗雷电你打算怎么抗?虽然飞艇内部基本没有金属,但蒙皮被雨一淋,不就成导体了吗?”太明珠转头对叶蒙问道。

    叶蒙答道,

    “分两方面吧。一是蒙皮表面网格固件都比蒙皮突出来一些,都是采用疏水性极强的材料,而且上面都设计了特殊回路,另外沿飞艇截面方向的固件基本都是倾斜或者竖直向下的,这样上面就很难积水,会将整艘飞艇蒙皮分割成一个个小网格,想要在上面构成大跨度导体通路的概率极低。”

    “二是蒙皮和网格固件都是阻燃的,就算被闪电击中,也顶多是局部闪一下火光,烧掉一小部分蒙皮,但接着由于没有新的能量注入,就不会发生链式反应,没法持续燃烧,并且很快被雨水浇灭。总之只要不传到雷雨云中,被闪电点燃内部气囊的概率非常低。”

    “这种情况你们仿真模拟过么?”太明珠还是有些难以相信将氢气飞艇开到暴雨中是安全的。

    “模拟过啊。但是吧,现在世上还没有很准确的闪电仿真模型,所以模拟结果也不是那么准,还是得靠实验积累数据。”

    “但也不至于一上来就做这么激烈的测试吧?失败了怎么办?”

    “也还好吧,至少比极限抗风测试更安全一些,就算失败也顶多是一两个气囊被点燃,然后放飞就行了。要是真的整艘飞艇都没了,那下一艘吸取经验教训就行,反正也马上就要造好了。”

    见叶蒙一脸无所谓的样子,太明珠不禁想起早上他说的话,只能无奈笑了笑,“好吧,还是你想得开。”

    这时邵康插话道,“是我说吧,他就不是想得开,而是压根对首艘巨型飞艇测试的意义没有概念。”

    “那些虚头巴脑的意义没有意义,只是思想负担,妨碍人们理性做决策而已。”叶蒙淡淡说道。

    邵康和太明珠对视一眼,也只能无奈道,

    “好吧,大师你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