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遗漏的科技树 » 七十六 出厂

七十六 出厂

    叶蒙具体说道,

    “我们可以弄一些水泥墩放在工厂外边的海里,江海市周围海域最深不超过二十米,所以水泥墩上再连接二三十米长的大铁链连到水面上空十米高处的工厂甲板上就行。也就是泡在水里的只有水泥块和铁链而已,大型水泥块的耐腐蚀性不用说,而铁链是船锚那么粗的,也能用很久才会被腐蚀,而腐蚀后还能更换。然后就可以在甲板上建新工厂了。而甲板和新工厂自然也是气囊支撑的,结构本质上和空中机场没区别。”

    太明珠和邵康两人点点头表示同意,然后邵康说道,

    “建在海里的确是个性价比很高的办法,目前在江海市沿海海域广阔,要使用的话估计申请一下就行,而且这种海里的建筑应该暂时不用交房cs,能省下一笔钱。只不过这种海上工厂以后就不能有真人上去了吧?”

    “初期不行,连机甲里边都不能有人,等运行一段时间后如果没什么问题,可以让部分机甲载人进去。”

    “ok。”

    三人吃过午饭,就各忙各的去了。

    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叶蒙几乎忙得脚不沾地,大多数时间在各工厂窜,少部分时间被拉去开一些躲不掉的会。

    他也有试过用体感仪操控远程机器人远程办公,但他不像太明珠那样可以一边干活一边做管理工作,所以现在很少亲自做技术活,都是交给其他人干,他做的事主要是去工厂做做指挥监督,或者开会,但其中很多场合还没配备远程机器人以及对应的高速网络设施,而且就他一个人用远程机器人,其他人都是真人在现场的话,叶蒙感觉很不自在,所以他就决定等远程办公普及后他再远程办公吧。

    太明珠和邵康两人也和叶蒙差不多一样忙。

    巨构公司和体感时代公司一如既往地迅速发展与扩张,两栋办公楼也很快不够用了,暂时只能继续租办公楼以及在国内其他大城市新设分公司解决。而叶蒙也阻止了邵康直接建设新办公楼的打算,因为现在造楼只能用传统方法,耗时至少一年,还不如等飞艇出来后用吊装方式建造。

    另一边联合研究院也成立了,名字中没带上临时字样,因为zf觉得这样不好听,但是研究院的性质的确是临时的。研究院成立后就展开了各种维度科技研究,进展神速。

    而飞艇全国普及化项目也艰难启动,进程比较快的就只有第一条飞艇航线,但这本来就是不属于这一轮普及化项目的。

    时光飞逝,一个多月很快就过去了。

    ...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一阵闹铃将叶蒙吵醒,他想翻身换掉闹钟,但却感觉右手被压住了,而且特别麻。

    叶蒙睁开眼,一张绝美人脸映入眼帘,他不禁心头一阵火热。但一想到这几天晚上和太明珠各种折腾,他还是压制住了邪火。

    现在叶蒙只想将被太明珠压住的右手扯出来关掉闹钟,但这样容易将她弄醒啊,但不然怎么办呢?而且再压下去他右手快没知觉了。

    怎么就没人设计一种床垫,可以在情侣搂着睡觉时防止胳膊被压麻呢?

    叶蒙心想这种床也不难设计啊,直接在放胳膊处给床垫开个沟槽就行了。不过也可能是有卖的但他还没搜过。

    叶蒙立即决定,今天就要搜到并下订单,不然再这样睡两天他的手就要废了。

    可能是由于闹钟一直响着,这时太明珠也睁开朦胧的双眼,哼唧道,

    “怎么不关闹钟啊?”

    叶蒙亲了她额头一下,说道,

    “亲爱的,你压着我胳膊了,先起来一下。”

    “嘻嘻,你直接抽出来就行了嘛。”太明珠把头拿起来,然后又吻了叶蒙一下。

    叶蒙转身关掉闹钟,便起床穿衣,然后他将窗帘扒开一条缝看了看外面。

    是阴天。

    但叶蒙知道接下来可不止是阴天这么简单。

    这时他听到太明珠问道,“你就非得挑台风天让飞艇出厂么?”

    没错,由于机甲已经量产并大量加入组装厂建设,进度最快的组装厂只用了三个多礼拜就建设完毕,并投入万吨级飞艇的生产工作中。然后又是因为机甲,加上气囊起降系统,第一艘万吨级飞艇也只用了三个多礼拜就组装完毕。

    毕竟飞艇这种分布式受力,且艇身基本没用到钢材的载具,组装时只需要拼装,不需要焊接,原本的组装工作量就比巨轮少得多,哪怕它的体型远超任何巨轮,所以最终完工时间和叶蒙一开始预料的时间也差不多。

    另外其他七个组装厂工作进度也不慢多少,很快就会有其他飞艇陆陆续续造出来。

    而之前天气预报就预报过台风将在第一艘飞艇造好的第二天——也就是今天——的下午登陆江海市,按理说这怎么都不是飞艇出厂测试的好时候。

    “就是台风——”

    叶蒙转过身刚解释了几个字就愣住了,只见太明珠也直起身来穿衣服,春光乍泄。

    不过她并未转头看向叶蒙,只是一边穿衣一边说话,很快就将内衣穿上,这抹春光也随之消失。

    叶蒙略感失望,不过还是拉回注意力,说道,

    “就是台风天才要抓住机会测试飞艇抗风性。不过你怎么起来了?今天是周六,其实你可以不用去公司的,不然去了就得等到傍晚台风过去才能离开。”

    听到这话太明珠仍在继续穿衣,头也不回说道,“这么重要的事我当然要凑凑热闹,而且人家也想陪陪你啊。”

    这话说得让叶蒙又无奈又甜蜜,他还没回应,就听太明珠问道,

    “但飞艇刚出厂就扛着台风做测试,是不是太激进了?你是有必胜把握么?”

    叶蒙摇摇头,“哪有什么必胜把握?而且也没必要,单次成败也不重要,失败了就找原因再修改就行了。”

    “哇,说得轻巧,但哪有这么容易保持淡定的?”

    “那只是别人将成败与太多不相干东西绑定了而已,别想这么多就行。”

    太明珠不禁转过头来看了叶蒙两秒钟,随后微微笑道,

    “我现在更明白记忆碎片为什么会选中你了。好了,不多说了,咱们洗漱去吧。”

    ...

    万吨级飞艇出厂仪式和上次千吨级飞艇出厂仪式类似,全国直播、机器人列阵助威、工作人员远程操控,只是由于是台风天,zf领导没有来到巨构公司一起观看出场仪式,不过反正有没有一起观看都是远程观看,毕竟这是氢气飞艇。

    巨构公司的直播大厅就设在指挥大厅内,整体布置有点儿类似航天指挥中心大厅,前面墙上是片大屏幕,前方有几排工作人员,而更往后是更多排的球形体感仪,里面就是参加本次仪式的飞艇和机器人的驾驶员。而这里只有部分驾驶员,还有一部分位于组装厂背面的指挥楼里。

    叶蒙、邵康、太明珠三人找了三根椅子坐在指挥大厅总指挥旁边,反正没有其他单位的人在,所以怎么坐也就随便了。而总指挥另有其人,这种事还不着叶蒙亲自来做。

    现在指挥大厅里的工作人员还在做各种检查工作,仍然黑屏的节目直播间已经弹幕满天飞。

    “家人们谁懂啊?巨构公司为啥要选这种破天气让飞艇出厂?”

    “少来这种恶心声音!还能为啥?这样更有流量呗。”

    “呸!巨构公司会缺这点儿流量么?你看看直播间人数,8亿!仅靠吸引流量的手段能吸引到这么多人吗?”

    “哎!各位,回答一开始的问题啊,为啥要选今天让飞艇出厂啊?”

    “可能只是巧合吧,而且台风还要过几个小时才登陆,那只要尽快出厂,赶在台风登录前躲起来不就行了?”

    “啊?那这也太衰了吧。”

    就在弹幕区热闹的时候,屏幕上突然弹出画面,一个y视台主播出现在画面上,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各位观看人类史上第一艘万吨级飞艇出场仪式的直播节目。类似上次千吨级飞艇出厂仪式直播节目,本次直播也采用远程直播,而直播现场位于巨构公司工厂的一号组装厂正门口。现在距离飞艇出厂还有五分钟,让我们将镜头直接转到现场。”

    镜头切换,一道无比巨大的大门出现在画面上,弹幕瞬间沸腾了。

    “哇!”

    “这就是组装厂大门吧?好壮观啊,之前还从没见过它关起来的样子。”

    “诶?不对啊,这门怎么像块布一样?”

    只见组装厂大门像波浪一样不断起伏,的确像一块布,只不过布上面有一个个网格将其分割开来。

    “不是像块布,那就是块布,那些网格边框是些固件,防止布起伏太大。”

    “啥?areyousure?工厂大门用布来做?”

    听到组装厂大门是布做的之后,众多弹幕就不淡定了,纷纷发出疑问。

    “那不然呢?用铁来做么?那三百米高的铁门怕不得近万吨,到时候怎么开?”

    “用气囊吊机啊,气囊只要够大,什么重物吊不起来?”

    “那又如何呢?问题是干嘛非用铁做大门,用布就不行么?”

    “布容易着火啊。”

    “怎么还有人说这种蠢话,你怕是忘了布里面那玩意是啥了?而且这种布肯定是阻燃的。”

    “但是布会透风啊。”

    “放心吧,透不了多少风,而且组装厂内部本来就要时刻保持通风的。”

    在弹幕争吵过程中,镜头不断后退,稍微有点儿晃动,拉远与大门的距离,接着屏幕下方出现了两个机器人、六个机器人、三排机器人.....

    现在看得出来,镜头应该是由一个远程机器人拿着自拍杆架着的,并且举过头顶不断后退,从机器人队列上方穿过。

    越来越多机器人出现在镜头内,组成一个庞大的机器人队列方块,比上次千吨级飞艇出厂时的一百个机器人队列壮观得多得多。到后来若干机甲也出现在队列前方,又让整体气势提高了一截。

    “哇!”

    “我去!这也太土豪了吧?这得多少机器人?”

    “我数数啊。”

    就在观众们还在计算屏幕中有多少机器人时,直播间主持人的声音响起,

    “观众朋友们,目前出现镜头内的远程机器人总数为1万,机甲为1千,而这只是整个飞艇生产基地机器人总数的十分之一,其他机器人还在其余组装厂工作。”

    听到主持人这么一说,观众们纷纷感慨巨构公司真是土豪,造个飞艇就用了十一万机器人。不过相比现在世上机器人总数,这个数字也不是太夸张。不过一万个远程机器人和机甲组成方阵呆在一起,场面还是很壮观。

    这时主持人又说道,

    “现在飞艇出厂检查工作已经准备完毕,飞艇即将出厂,让我们欢迎!”

    弹幕又是一片欢呼,没过几秒,镜头中传来一阵响动,布做的大门便开始缓缓上升。

    “来了来了来了!”

    弹幕区也开始兴奋起来,不过弹幕数量却少了很多,因为现在观众们都在屏住呼吸观看这历史性的一刻。

    只见随着大门缓缓升起,厂房内若干轨道显现出来,那是网格轨道系统,接着一个几十米宽的船型结构逐渐显示出来,只不过这个结构的前方表面倾角很大,这是飞艇吊舱的独有设计。接下来就是几乎横跨整个组装厂截面的浅蓝色巨物开始逐渐显现。

    “对,就是这个!艇身!艇身出来啦!”

    这时弹幕数便开始增加。

    整个大门用了两分多钟才完全打开。

    此时,飞艇的头部已经完全显现在镜头面前。这是一个高两百米、宽两百米的外形圆滑的巨物,后方的艇身逐渐变宽,虽然镜头拍摄的只有前方视角,但不难看出艇身中间比头部更宽,而且高度也更高,只不过由于现在镜头位于地面上,看不见上方。加上第一代飞艇效果图早已公布,所以现在所有人都知道,飞艇的截面尺寸是300x300。

    此时飞艇尚未启动,只是静静悬浮与镜头前上方,镜头里也没有其他声音,但从镜头的仰视视角来看,这个巨物却自带一股强大的威压,哪怕隔着屏幕,也传到全国各地。

    它的沉默,震耳欲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