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遗漏的科技树 » 六十一 飞艇专用发动机

六十一 飞艇专用发动机

    第二天,叶蒙来到飞艇发动机部门找到负责人施浩然。

    “浩然,飞艇专用发动机研究进展怎么样了?”

    施浩然说道,“进展很快,目前达到最大船用柴油机五倍功率的发动机原型机已经造出来了,正在测试,不过问题应该不大,而十倍功率的发动机研制工作刚开始进行。”

    “这么快?”叶蒙惊讶道。

    施浩然笑道,“是的。咱们用吊装方式装配发动机零件效率很高,而且公司给了大量资金,现在有多个小组在同步实验,当然能做这么快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您当初说不用太考虑发动机效率,我们就没认真优化其效率。”

    “没事,优化效率的事不急,短期内飞艇专用发动机只有咱们一家公司能生产,所以只要效率别比用多个船用发动机并联效率还低,那就有的是人买。”

    叶蒙又接着说,

    “另外,十倍功率的柴油发动机研发工作先停下,柴油机只要五倍功率这款就行了。”

    “停下!为什么啊?”施浩然惊讶道。

    “不环保,这些柴油机飞艇经常往人类居住区旁边经过,用太多会被投诉的。”

    “哈哈好吧,那接下来搞电动的么?”施浩然好奇道。

    “电动可以也研究,但接下来重点研究氢燃料发动机。”叶蒙说道。

    “啊?为啥?氢燃料发动机不是更难么?而且还有专利限制?”

    “电动的如果用氢燃料电池,适用于飞艇这种体型的电池效率还不如氢燃料发动机,而且氢燃料电池本身就设计一大堆专利壁垒。而如果用锂电池的话,恐怕得用上百万个小型锂电池连起来,几乎必然经常发生火灾。”叶蒙解释道。

    “但是就算氢燃料发动机本身不受专利壁垒限制,其配套的很多技术也绕不开r国的氢能源专利吧?”施浩然问道。

    氢燃料发动机是很早以前就有的,早就过了专利有效期了,所以没有专利壁垒。

    但是除此以外的大多数氢能源技术专利都是r国的,他们授权条件严苛,收费又高,结果我国和美国两个大国就不跟他们玩了,直接搞起锂电池技术,然后r国的氢能源技术产品在市场上就被锂电池产品按着在地上摩擦。

    只是可惜锂电池不适合飞艇这种巨型载具,氢能源技术反而更适合一些,不过哪怕叶蒙开挂也没法绕过r国的那些技术专利,毕竟物理规律就是这样的。

    “专利问题后面再说,现在你们先研究着氢燃料发动机,只要不商用,专利也限制不到我们。如果要招氢能源方面的专家也由你去处理。”叶蒙说道。

    “好的,”

    施浩然欣然点头,研究这种大型氢燃料发动机是世上还没人做过的事,他有点儿迫不及待了。不过这时他又邹眉问道,

    “叶总监,这个氢燃料发动机研制难度也不小,其中氢存储这个问题,就连目前氢能源技术最先进的r国也不能很好解决。”

    氢燃料中的氢一般是液氢,液氢存储最大的难题在于氢脆问题难以解决。

    由于氢分子太小,很容易顺着存储仓材料的原子缝跑进去,随时间推移这种扩散会越来越深,然后会破坏存储材料性质,最终导致存储仓无法再有效存储液氢。

    现在有些特殊合金材料可以较好处理氢脆,但是成本极高,而且只是用于汽车储氢仓或者加氢站的,还没有能用于飞艇这种体型的储氢仓。

    这时叶蒙却说道,“没事,这问题可以用土办法解决,或者不用解决。”

    嗯?

    这是啥意思?

    原本施浩然以为叶蒙要说用储氢合金来解决这个问题,毕竟未来各种物品都会大降价,那用大量储氢合金来解决氢脆问题也不是不可行。

    但叶蒙这个回答给施浩然整迷惑了。

    叶蒙解释道,“所谓土办法,就是普通储氢材料储氢,把它加到足够厚就行,比如用钢来储氢,做一米厚的仓壁,那就可以用好一段时间才会被氢脆破坏存储能力。”

    我艹!

    简单粗暴,这还真是土办法!

    不过施浩然还是有疑问,“做一米厚的钢,那这储存仓本身就得有多重?刚才您不是还说需要考虑有效载荷吗?”

    “没事,储氢舱舱壁重量随储氢仓尺寸二次增长,但体积则是三次增长。只要飞艇吨位够大,那有效载荷比就能保证。”

    “啊?那这种飞艇重量得超十万吨了吧?咱们打算研发十万吨飞艇了?”施浩然惊讶道。

    “还不急,不过也快了,毕竟发动机研制时间比飞艇研制时间更长。”叶蒙说道。

    “那这种一米后厚的储氢舱可以用多久呢?用完就换么?”施浩然问道。

    “不确定,但几个月应该够了,用完直接换新的,反正以后也要不了多少钱。另外也不是必须用一米厚的储氢舱舱壁,你们可以实验,看看厚度多少性价比最高。只要总体性价比最高,那一个月甚至一星期换一次也是可以的。”

    “啊,好吧。叶总监您总是能给出另辟蹊径。”

    施浩然算是亲眼见识到叶蒙的创造力了,但这还不是今天的全部。

    “接下来说下螺旋桨,后面更大型号的金属叶片螺旋桨研究也可以停下来了,我们换种类型研究。”

    “换种类型?不用金属了?”施浩然好奇道。

    “没错,换复合材料,甚至碳纤维材料。金属叶片螺旋桨还是太吵了,咱们接下来换成更大叶片的螺旋桨,转速尽量降到每秒不到一圈,我会让负责高空能源的裴行舟配合你。”

    “啥?为啥高空能源和螺旋桨会扯上关系?”施浩没搞明白。

    “你不觉得风电机和螺旋桨很像么?”

    啊?

    施浩然石化了,原来叶总监是要用研究风电机叶片的思路来研究螺旋桨,还能这样?

    “不是,叶总监,这两玩意虽然都会转,但是根本不一样啊!”

    “怎么不一样了?”叶蒙笑道。

    ...

    这怎么回答?

    它俩好像就没有一样的地方,到处都不一样吧?

    不过施浩然还是举了两个例子,

    “它俩一个是靠桨叶推动空气的反推力来驱动飞艇前进,一个是靠空气推动桨叶转动来发电,用途完全相反啊。还有风电机才三个叶片,用做螺旋桨明显推力不够啊。”

    “这都不是事,”叶蒙摆摆手,“风车的大桨叶按在螺旋桨上转动,同样可以利用反推力驱动飞艇前进。至于风电机桨叶只有三个,那用作螺旋桨增加几个叶片就行了,比如增加到九个。”

    “风电机桨叶根部的轮毂直径只有十米不到吧?安装三个大桨叶就已经没有多余位置来安装其余桨叶了吧?”施浩然还是不信风电机能用作螺旋桨。

    “将轮毂直径增大就行了,比如增大到二十米应该就够了,当然主轴也得加粗,毕竟桨叶增加后主轴负载也加大了。”叶蒙说道。

    “可是这样轮毂截面仍比主轴截面大得多吧,不就增大空气阻力了么?”

    “这个简单,把主轴外部除了轮毂部分罩上一个圆锥体外壳,这样就能用流线型降低空气阻力。”叶蒙继续给出解决方案。

    “但螺旋桨所需转速还是比风电机桨叶转速快一些吧,尤其是增加到九个桨叶后,整体结构强度能够承受么?”

    “再加一个大圆环,圆环半径等于桨叶长度一半,将九个桨叶都连起来,再从二者连接点增加支撑杆连到主轴上,不用伸太长,靠近轮毂就行,这样就加固了。另外支撑杆也做成桨叶那种倾斜叶片结构,对圆环和支撑杆增大的空气阻力做补偿,虽然整体空气阻力还是会加大一点儿,但相比其增加的结构强度收益,这点代价不算什么。”

    这下施浩然没话说了。

    他又呆了一会儿,然后说道,“好吧,老大,我算是被你刷新认知了。那这个桨叶要做多大的?”

    “八十米,直接用现有最大桨叶就行,另外后面可以继续研究更大桨叶,当然也不是越大越好,主要是看做多大推进效率最高。”

    “那螺旋桨直径超过一百六十米了。天啊!这世界上还能诞生这么大的螺旋桨。”施浩然惊叹道。

    “没错,这种螺旋桨做出来后只需要两个就能推动万吨级飞艇前进了,不过这是配合十倍功率的发动机使用的。你们也可以先研究小一点儿的螺旋桨,将其装备到五倍功率发动机上。”叶蒙说道。

    “那五倍功率发动机就不用金属桨叶了?”

    “不,仍然用着,金属叶片螺旋桨发动机研制成功后可以直接装备给飞艇,只不过也同时研究着风电桨叶的发动机。”叶蒙说道。

    “好的。”

    “ok,最后再说说电动机这个事。有两个部件也需要你们部门抽出人力研究着,一个是氢燃料发电机,一个是用电驱动的发动机。这个最终研制成功的时间应该会比氢燃料发动机更晚。”

    “为啥氢燃料发动机都研制成功了,还要研制这种先发电,再用电驱动转动的发动机方案?后者效率应该更低吧?”施浩然疑惑道。

    “只是就单个发动机而言效率更低,但对整个飞艇而言效率却能提高一大截。”

    “哦?”施浩然突然想到了什么,兴奋道,“咱是要做全电推进?”

    “没错,”

    叶蒙点点头,笑道,

    “由于飞艇尺寸太大,只能有限几个发动机共用一个油箱,所以整艘飞艇上的油箱大大小小加起来有好几十个油箱,太分散了,有很多不便。另外给飞艇供电的系统还需要单独的发电机,这样就让飞艇的能源动力系统更复杂了。所以只用一个发动机,给整艘飞艇提供电能的全电推进是最高效的方式。”

    “那这个需要用到综合电力系统吧?这可是军事领域的高精尖技术,咱要自己研制?”施浩然问道。

    “先研制着,后面我会组建相应团队来做这方面工作,到时候他们再与发动机部门配合,所以暂时你们就先做氢燃料发电机和电动机研究工作就行,在发电机方面我会招人进来协助你。”

    “好的。”

    施浩然现在对叶蒙已经是完全信服了,既然叶总监说要搞全电推进,那就肯定能成功,因此叶总监说干什么他干什么就是了。

    不过这点他还真错了,叶蒙并没有把握研制出全电推进,因为记忆碎片根本没有给他提供这方面的技术,不过这不代表他没法将全电推进用到飞艇上,只是这件事暂时急不来。

    当前比较重要的事,是氢能源技术方面的一系列专利壁垒问题。

    叶蒙来到邵康办公室,阐述了这件事。

    “所以,你觉得目前最有把握的办法,是拿飞艇技术专利去和r国氢能源技术专利互相授权?”邵康问道。

    叶蒙点点头,“我感觉是的,除非你有更好的办法?”

    邵康邹眉想了会儿,然后无奈笑了笑,“我也没有更好办法,但你知道吗?飞艇技术现在已经是战略级技术了,如果直接拿去和r国交换,那会被会被骂死的,而且这事也不是咱们自己就能定的。”

    “我知道,很多人会认为将飞艇技术交给他国将会缩小对方与我们在飞艇技术上的差距,但其实这差距是没这么容易缩小的,反倒是不拿飞艇技术去交换才会缩小双方差距。”

    “嗯?为什么这么说呢?”邵康问道。

    叶蒙解释道,

    “飞艇技术的确算高科技,但门槛没有想象的高,而且主要门槛在于体感仪和远程机器人,但这两种科技的关键技术方案已经是公开的了,别人早晚能做出来。”

    “而飞艇的下一代技术就在于氢能源,如果我们不拿到氢能源技术授权,那么飞艇发展就会受限,到时候就不会再明显领先别人了。”

    “可是,如果我们不给他国飞艇技术授权,别人在飞艇上就连第一步都难以走出去了啊。”邵康说道。

    叶蒙笑了笑,“这话你自己信吗?这种开启新工业革命的技术如果不给他国授权,那对方肯定就是无视专利,然后自己研发并商用,接下来无非就是双方撕破脸皮再也不遵守什么专利法,而且还会产生很多其他方面的混乱,你希望这种事发生么?”

    “不希望啊,”邵康耸耸肩,也笑了笑,“看来你除了技术对其他方面还是挺懂的嘛。”

    “这只是一些基本道理,不需要去刻意学习。”

    “那你刚才说将技术拿出去交换反而到不会缩小对方与我们的差距,这是为何?”邵康问道。

    “理由还是和飞艇技术门槛没那么高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