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遗漏的科技树 » 五十七 联合研究院

五十七 联合研究院

    专家们又问了几个问题,不过都是比较细节的,比如两个蓄水池之间的管道如何移动、水轮机在蓄水池中怎么安放等等。

    裴行舟都给出了答案。

    然后专家们相互讨论一下,一位老专家就说道,“现在看起来高空能源方案总体上没太大问题,那么现在投票吧,认为高空能源站具有可行性,值得立项研究的请举手。”

    会场百分之九十举手。

    通过!

    第一天后面的会议专家们又继续讨论高空风能方案的技术细节问题。第二天会议仍然继续,这次是所有人聚在一个大会场,会场是大礼堂模式,不过台下每个人桌前都有一个话筒,这样方便发言讨论。

    第二天的会议上先是对昨天各专题会议做个汇总,再确定没人对几个专题会议——包括自动化会议、吊装生产会议、新矿业会议和高空能源会议——的可行性判定以及立项决议有异议后,主持会议的李领导说道,

    “接下来,我们开始商讨几项新技术方案对应项目如何展开。首先请提出这几项新技术方案的巨构公司总裁,邵康先生介绍他所提议的项目开展方式。”

    邵康正凑往话筒前准备发言,就听到有人说道,

    “请等一下。”

    众人闻言转过头去,说话的是一个中年男性,他身前的身份牌写着王福。在场大部分人都知道他,因为他是国内,也是世界第一大电动车生产商总裁。

    虽然今天几个议题和电动车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它们对应的领域都是大领域,一旦接下来突破程度取得会议所评估的这种效果,那接下来就会对几乎所有领域产生巨大影响,所以作为电动车生产商总裁的王福来参加这次会议也不奇怪。

    事实上不只是他,国内很多不少知名企业的一把手都来参加了这次会议。

    王福对着话筒说道,

    “抱歉打断一下,我想问一个问题,而且我认为这个问题是新项目能否顺利展开的前提。”

    嗯?

    之前不是对几项方案的技术讨论都得到一致性结论了么?

    怎么现在又冒出来个前提问题?

    那为啥之前不提呢?

    众人很疑惑,只听王福接着说道,

    “这几项技术方案在技术上成功的可能性的确很大,如果要能取达到所期望的效果,前提是在全国甚至是全世界普遍应用,但这些技术应用都依赖于氢气囊的使用,这一方面是需要用机器人来进行相关作业,另一方面则是要在飞艇航线覆盖范围内使用,但目前国内的航线专区只有一条,距离普遍应用还很远啊。”

    是啊!

    这时候很多在场专家才反应过来,如果航线专区仍只能局限在一条航线专区附近,那么就算这几项方案在技术上都已经成功,但也没法大规模应用,这样势必反过来阻碍项目进展,至少项目获取的资金支持就会少很多。

    这本来是挺简单的道理,不过专精于技术的专家们事先没想到这点也正常,但是zf不会也如此。

    李领导闻言后笑了笑,“王福先生说得有道理,其实这个问题也是后面会议上会讨论的,大家可以放心,这个问题在不久后就会被解决的,现在我们先讨论项目开展方式就行。”

    什么?!

    这个问题在不久后就可以被解决,那岂不就是意味着要在全国大规模建设航线专区?

    天啊?

    这种规模的航线专区该怎么建立?

    众人还在惊讶中,邵康已经开始发言,

    “大家好,接下来由我代表巨构公司提出我们所建议的项目开展方案,主要有两点。”

    第一,成立一家临时联合研究院,统一研究这几项技术,大家都可以加入,不过有加入门槛,那就是至少要投资10亿,并且至少在两周内资金到账。

    第二,研究院成立后各股东也可以向研究院提供人力物力来支持研究,对应费用可以和研究院协商。这个第二点是自愿的。

    第二,在各项技术都成功应用后,当初投资超过60亿的股东可以投票决定研究院是否解散。

    如果解散,那么在成立到解散之间这段时间内,研究院研究出来的技术都申请专利,这些专利归当初投资超过60亿的企业共有。投资少于这个数的企业可以获得所有技术专利授权,但需要交专利费。

    如果没有解散,那就不解散吧,也没什么坏处。不过以后可以继续投票决定是否解散。

    这个奇葩的方案一提出来,会场马上产生一些骚乱。李领导先让大家安静,然后问道,

    “邵先生,为什么成立的联合研究院是临时的呢?”

    “大家入股研究院可不仅仅是为了等研究院赚钱然后分红,而是想等研究院开发出各项技术后自己可以用得到。另外刚才第二点提到,大家可以派人来研究院提供支持,那么这些人肯定都是想尽量获取研究院各项技术带回去给自家单位用,并且到后期他们也不会愿意出多少力支持研究院,那这样的研究院只会是个松散的机构。”

    “在初期还好,但等到以后各位股东就不会那么齐心协力了,所以与其到时候再为各种利益争吵,不如一开始就定性为临时研究院,并规定好解散后的利益分配规则。这样对大家都好。”

    邵康又进一步解释道,

    “原本这几项技术方案都没有特别高的技术门槛,再加上我们已经将技术路线以及一些关键技术方案公布了,只要是一家比较大的企业都可以将这些技术——至少部分技术——研究出来并应用,只不过要的时间比较长而已。”

    “现在我们之所以聚在这里开会讨论这几项技术,并打算立项研究,就是因为人多力量大,一起研究可以尽快让这些技术应用,这样成立一家联合研究院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但是愿意入股研究院的企业或个人都是既不会只等着研究院赚钱分红,又不会将自身全部资源投入到研究院,那么等研究院技术都应用后再进行技术升级时,难免会有股东只想少投入而多获取利益,到时候就没法好好合作了。这种事在商场上发生得实在太多了,应该不用再多解释。”

    “而这时候解散,大股东都拥有所有技术专利所有权,并且全部股东都有所有专利授权,那分开发展也没什么不好。我想大家也不会很反对这点的。”

    在场众人,除了那些只懂技术的专家,其他人都是人精,听到邵康的分析后简单一想就知道这个方案虽然未必是最好的方案,但却是能实现的方案中相对较好的一种,所以大多都比较赞同。

    只是zf方面有点儿不赞同,毕竟人多力量大,zf希望这种聚集大量人力物力的组织能够尽量长时间存在,这样对整个社会最好。

    但也没办法,这几个项目无论以什么形式展开,都会有大量企业或有钱的个体加入进来,这种组成复杂又规模庞大的组织,不管是研究院还是企业,都必然是一家松散机构。

    除非zf自己出钱成立一个机构,并且不让除了巨构公司和体感时代公司以外的所有民企加入,才能保证这家机构长期存在并发展下去,但这真要这样的话,巨构公司和体感时代公司也就不会加入了。而缺了这两家最核心的公司,这个机构也就没有成立的必要了。

    不过李领导还是有点儿疑惑,“那为什么你只提到资金入股,而没提到技术或者其他方式入股?”

    邵康说道,“因为研究院需要尽早成立,除了资金入股,其他入股方式很难快速评估其入股资源价值。”

    李领导点点头,然后又问道,“但是两周内入股至少10亿资金是不是时间太紧了?毕竟大多企业的资金一直处于繁忙的周转中,短时间内拿出这么多钱还是很难的。”

    在场很多企业家对此很赞同,现在市值超过几十亿上百亿的企业很多,但要短期内拿出这么多钱的确很难。

    而邵康却摇摇头,“只能限期两周,项目需要马上开展研究,如果有人资金到手晚了,那在他资金到账之前的技术专利如果也给他,其他人恐怕不服,这样会影响后续项目发展。”

    邵康这么一说,别人也只能无奈接受,他们只能尽量想办法快速筹集大量资金了。

    这时有人问道,“请问邵总,这两天会议上巨构公司和体感时代公司给出的的技术对应专利也会和所有大股东共有么?”

    听到这,所有人都竖起了耳朵,毕竟这些技术专利是几项方案中的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技术专利,是否与大股东们共有干系重大。

    邵康答道,“当然不会,这些是研究院成立之前就有的技术,不算研究院研究出来的。”

    听到邵康的回答,大家不免失望,不过这也正常,则换做是他们同样会拒绝,甚至一开始就不会拿出来与大家讨论。

    而提问的人则反对道,“这不公平!邵总你也说了这些技术方案没有很高门槛,但是却对世界发展意义重大,而你们只是因为比别人先发现这些技术,就将其据为己有,不认为自己太自私了么?”

    被这大帽子一扣,邵康也只是淡淡答道,

    “不要道德绑架,这些技术方案门槛不高,不代表就容易发现,不然飞艇商业化方案都开始两个月了,也不见有谁想到这些方案。”

    “事实上巨构公司完全可以一开始就不将这些技术方案拿出来分享的,我们自己研究同样可以将其实现,那样这些技术带来的几乎所有利益都是归我们的。但我们没有,原因是我们希望这些技术能尽快应用,造福世界。如果你认为我们放弃巨大利益,只收取一点儿专利费也是自私的话,那也随便。”

    那人仍然不服,“我仍不同意这点,要将专利共有那就该所有专利都共有,而且我想现场大多数人都赞同这如此。”

    听到这话后,现场很多人的确眼睛变亮了,虽然邵总说的占理,但毕竟涉及大家的利益,他们似乎可以靠人数优势逼巨构公司和体感时代将专利与大家共享啊。

    不过邵康只是冷笑道,

    “如果真要我们两家公司将这些技术专利交出来才成立研究院,那只能抱歉,那样我们就不参加了,并且专利也不会向研究院授权。你们自己选吧。”

    这?

    那个反对者没话说了,旁边的人也赶紧拉着他,避免他再激化矛盾,要是真将巨构公司和提高时代公司气的不加入研究院,那还玩个球啊?

    见对方不再说话,邵康又说道,“另外要先说明一点,我们原本只打算让巨构公司加入研究院的,体感时代就不加入了。”

    什么?

    众人一惊。在这几项技术方案中,自动化技术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但这方面技术主要都来自体感时代。如果这家公司不加入,那整个方案不就不完整了吗?

    于是马上就有人呵斥道,“邵总你开什么玩笑?没有自动化技术,这些方案还怎么取得想要的效果?而且既然体感时代公司不打算加入研究院,那还来参加这次会议干嘛?”

    邵康摊摊手说道,“体感时代不加入研究院不代表研究院不能用到自动化技术啊。购买体感时代的产品不就行了?当然我们还授权其他几家企业生产体感仪和远程机器人了,购买他们的产品也可以。”

    “至于为什么参加这次会议嘛,自然是为了证明接下来将发生自动化革命是真的,但也仅此而已,难道不参加研究院是侵犯你什么权益么?或者是欺骗了你?”

    那人怒道,“那一开始你不参加就早说啊!”

    邵康反问道,“早点儿说什么?不参加研究院吗?那时候会议还没到这个环节,我有义务提前向你解释么?”

    那人还想接着吵,就被旁边的人拉住,然后拉他的人就问道,

    “邵总,请问体感时代公司为什么不参加研究院呢?加进来对体感时代的发展不同样也有好处么?”

    邵康笑了笑,

    “体感时代现有已经有成熟的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而且我们也不缺钱不缺人,如果对方换做是我们,还会让自己的企业加入研究院,并将技术都贡献出来么?”

    提问的人不再说话,换做是他当然也不会加入研究院,更不会将体感仪、机器人、机甲等划时代的技术分享出去。而且换做在场几乎所有人也都会做同样选择。

    邵康的这些提议也在之前就和叶蒙商量过,他原本还担心这位高僧会不同意,但叶蒙只是简单问了邵康几个问题后就同意了。

    邵康还好奇对方为什么这么爽快就答应了,叶蒙的回复是,

    “我只是希望技术尽快广泛应用,只要能保证这点,其他东西并不重要。当然我也认为一个技术都尽量开源的世界会更好,但现在显然还不是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