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遗漏的科技树 » 三十八 改变世界

三十八 改变世界

    听到叶蒙的话后,众人又疑惑了,飞艇和新道路建设有什么关系?于是继续听叶蒙解释,

    “一直以来,修路主要是靠汽车将原材料一车一车拉到现场,然后再一点点铺设起来。但有了飞艇后,完全可以在工厂里将公路一段一段造好,然后用飞艇吊过来。现场也不用造路基,就每隔一段距离弄个坑基,然后用飞艇将桥墩放进去,再将桥身放上去,所以公路都造成桥就行了,速度比传统方法至少快了一个量级。”

    “我艹!还能这样?”

    众人听到这种方法后就惊呆了,这简直就是降维打击啊!

    虽然真要用飞艇修路还有很多工程问题要解决,但现场不缺道路桥梁专家,他们立刻就判断出来了:这种方法,有戏!

    此时又听叶蒙继续说道,

    “造隧道也是类似,只不过效率稍微会低点儿。可以造一种几千吨重的挖斗,用飞艇吊过来放下去,挖斗的接地部位截面积很小,在几千吨压自重下会陷入地下很深,然后飞艇充气上升,一次性就能将几千吨泥土挖起来,然后再将在工厂里造好的隧道管放进去。整体思路就这样。”

    众人还没来得及感慨,就听一个隧道专家连忙说道,“不用!不用挖几千吨,一次挖几十吨土就行了。几千吨造的不是隧道,是运河了。”

    “哈哈哈!”众人大笑。

    这位隧道专家又幽幽说道,“那这么说盾构机以后就没用了吧?我是不是得下岗了?”

    “哈哈。”众人继续笑道。

    叶蒙也笑了笑,“应该不至于。对于特别深的地下隧道施工以及高山里的隧道,还是得用盾构机的。”

    这种作业场景很少吧?隧道专家不由得为自己未来担心了。

    “除了修路、修隧道,飞艇的工程应用面还很广,比如山区或江面的大桥,也能直接在工厂里造好,再用飞艇吊过来,只不过得分几次。修大坝,也是如此。还有盖大楼,也能直接吊过来。以往一年才能修好的大楼,以后只要一个月甚至一个星期就能造好。”

    “这是要逆天啊!”

    众人纷纷惊叹,原本以为巨型飞艇只是一种无视地形的强力运载工具,现在看来还是超强工程工具。

    这完全是工程领域的一场革命!

    众人又兴奋地扑上来对叶蒙问这问那,像要把他吃了一样。叶蒙连忙说自己还有工作,嗓子也哑了,然后打个车就跑回宾馆。

    “哎!真是危险!”叶蒙关上门后拍着胸口说道,然后他就打开笔记本,开始查看从公司传来的新机场方案。

    叶蒙走后,还散步的众人也返回了,有的专家马上就查看飞艇用于工程领域的专利,结果刚才叶蒙说的那些应用基本都已经被巨构公司注册了,不过既然飞艇应用领域这么广,那总有没被注册的吧?

    于是有的专家就开始努力思考起来。

    ......

    第二天早上的昆城飞艇国际贸易港口建设研讨会上,刘领导说道,

    “现在看来,飞艇港口和新工业园区建设在滇池南边最合适,大家还有什么异议么?”

    有人问道,“建在这里倒是没什么问题,但飞艇特别大,港口没法与工业园区混起来,那就得建在工业园区边上吧?建在哪呢?”

    “我认为建在滇池西南角最合适,因为国外来的飞艇是从西边来的,国内的飞艇是从东南方向来的,建在这里飞艇就不会穿过工业园区了。”

    “但这里空地很小,宽度只有几公里,飞艇在这放不了几艘吧?”

    “叶总监,请问现在飞艇港口是几层的?如果多建几层的话,哪怕港口面积小点儿也没关系吧。”有人想叶蒙提问。

    叶蒙摇摇头,“一期港口只有一层,多层的还建不了,建了也没用。”

    “那一期港口需要能容纳几艘飞艇呢?”

    回答的人是刘领导,“至少要能容纳一百艘,毕竟是国际港口,太少了说不过去。”

    “那这样即便整个滇池南边空地加起来也不够吧?”

    是啊,要是这样那新工业园区就不用建了。

    会场暂时陷入沉默,过一会儿才有人开口,

    “干脆将港口建在空地以南的丘陵地带吧?”

    “那这还怎么停飞艇?每艘飞艇停靠至少要长1200,宽300米的平地,那些坑坑洼洼的丘陵地带哪有这种平地?”马上就有人反对。

    “未必要停平地啊,”提议将港口设在南部丘陵地带的专家说道,“如果讲座丘陵之间的小盆地长度超过1200米,在高100米处的最窄处宽度也超过300米,就能在盆地里放上一两万吨的水泥墩子,然后在上面搭建一百米高的钢架,将系艇环装在上面就好了。”

    “这只是固定的飞艇装置,还有防雷柱呢?和防雷主缆呢?”

    “建在两边的丘陵顶部啊,这样防雷柱就不用建三四百米高了,可能一两百米就行。”

    众人点点头,这样貌似也行,然后又有人说道,

    “只有部分盆地能满足这种条件吧,其他更小的盆地呢?”

    “可以将飞艇横过来,跨过几个小丘陵,然后将水泥墩和防雷柱建在各个丘陵顶部。甚至于可以将飞艇泊地建在某个比较长的丘陵顶部,只不过固定装置的钢架和防雷柱要建的比较高,尤其防雷柱,可能得建六七百米高,但现在的技术是可以做到的。”

    这一系列听起来是可行的,众人想了想,有人说道,“这种方案看起来是行得通的,但是工程难度和工程量都会增加不少啊,尤其在丘陵顶部的施工作业。”

    “丘陵顶部施工没那么难的。这些丘陵坡度都比较缓,也都有公路上去,我们滇省的人就经常做这种作业。”

    说话的是武领导,他以前就是干土木的,所以比较清楚这点,然后他又继续说道,

    “当然,工程量的确是大了不少,但目前应该没有更好方案了吧?”

    众人点点头,目前看来这的确是相对最好的方案了。

    过一会儿,刘领导发话,“既然如此,那飞艇港口选址就定在南部丘——”

    “等一下,刘领导。”

    一个声音打断道,众人转头看来,说话的是叶蒙。对这位提出过无数精彩技术方案的飞艇商业化发起人打断自己说话,刘领导没有介意,只是笑了笑问道,

    “叶总监,你有什么要补充的么?”

    “额,可能不算补充,而是我认为港口不适合设在滇池南边。”

    此话一出,现场就有些骚动,这算是将刚才讨论的方案完全否了。

    “哦?不在设在南边那设在哪边呢?”刘领导问道。

    “不是设在哪一边,而是就设在滇池里边。”

    ?

    原本还有些骚动的会场一下就没有声音了,大家再次被这位叶总监雷到了。

    记忆碎片会给叶蒙提供技术路线,但不会具体到给出昆城港口选址在哪这种信息,叶蒙也是后来翻看记忆碎片的一些信息才发现一些建筑其实是可以设在水里的,然后又花了些时间整理下,所以叶蒙直到刚才才提出这个建议。

    有人从震惊中回过神来,然后说道,“港口建水里也太奇葩了吧。”

    这句话在上次飞艇方案评审会上也有人说过,而叶蒙仍用同样的方式回应,“还好吧,比起建在天上的机场,这方案还不那么奇葩。”

    “哈哈哈哈。”

    在场很多专家是知道这位叶总监的故事的,一个能用塑料来做飞艇的奇人提出在水里建港口,并没有那么奇怪。

    叶蒙继续解释道,

    “滇池本来就大,容纳几百艘飞艇不成问题,还能整整齐齐排布,便于管理。而滇池平均水深只有几米,完全可以把水泥墩放下去,然后将系艇环装备在水面以上。另外防雷柱、港口的一些诸如装卸货建筑装备都可以在滇池里搭建,另外再铺建一些水上道路直通昆城市区,这样距离还更近了。”

    又有人问道,“建筑和设备在水里面容易被腐蚀啊,不会用两天就坏掉吧?”

    “这个可以放心,”回答的是一名水利专家,“现在好用的放水材料很多,而且湖水又不是海水,没那么强的腐蚀性,建在滇池里完全没问题。”

    “那材料贵么?”

    “还好,相比起刚才那个需要在丘陵顶部搭建港口设施的方案,这些材料费用真的不算什么。”

    “那水泥墩怎么运到水里呢?”

    “用船啊,没有万吨巨轮用百吨级的也行啊,如果连百吨级的船都没有,那现造也来得及,那玩意制造可简单了。”

    “这对生态的破坏不小吧?”有人问道。

    会场又安静了。

    是啊,这么多建筑设备放水里,对生态难免会有影响吧?

    叶蒙答道,“我不太懂生态问题,但是我们只是在水里建港口,并不会排放污染物,对生态影响应该远远不如那些排污水的工厂。另外,不知道在各位眼里,是滇池的生态重要,还是在昆城的发展重要?”

    众人又不说话了。这问题一直是人类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没有完美解决方案,但人类在这个问题上的选择一直都是相似的。

    这时武领导发话了,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很清楚了,也没必要遮遮掩掩,我们社会的发展一直是经济发展优先的,只要对生态的破坏不会严重到影响人们的生活就行。而在滇池里建设港口,基本不可能对昆城人民神生活造成多大影响,顶多是来年春天飞到滇池的海鸥少一些,这的确有些遗憾,但完全是可接受的。”

    滇池海鸥是昆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每年春天都有大量海鸥飞到这里,很多游客会来这里给海鸥喂面包。在海鸥多的地方,面包一扔起来还没落到水里就会被海鸥叼走。

    可惜这道风景以后可能看不见了,毕竟在大量高达三百米,长达千米,还时长会发出鸣笛的空中怪兽面前,海鸥不太可能敢靠近。

    武领导说道,“所以,我完全支持在滇池里建设港口的方案。”

    既然作为滇省高官的武领导都认为滇池里建港口对生态的破坏可接受了,那其他人也没有继续反对的理由了。

    “既然如此,那么大家看看还有没有什么要补充的。”刘领导问道。

    没人继续发言。

    “好,那我们举手表决吧,同意将昆城飞艇港口建在滇池里方案的请举手。”

    结果是全票通过。

    飞艇港口选址的问题经过不到一上午讨论就确定了,接下来就是港口和工业园区建设方案的细化讨论,叶蒙对此虽然也有所了解,但他还没有在场其他专家专业,也不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所以早上开完会后,下午他就跑出来了。

    航空专家们暂时还没到,叶蒙现在只想好好放松放松。

    “暂时没事了是吧?昆城天气很不错,要不我带你去玩玩?”邵康在旁边说道。

    叶蒙眯着眼睛半侧头看着他,也不说话。

    “别这么看着我啊,难道在你眼里我除了风流以外,没有任何其他娱乐活动?”

    叶蒙摇摇头,“不知道。”

    “偏见!”

    邵康用手指点了点他,

    “不过啊,我跟你说件正事。你以后再有什么新想法新技术,要么就别透露出去,就由咱们公司来做,要么就先申请专利,别大大咧咧就说给别人。”

    “昨晚你说的那一堆改变工业界的技术,要不是之前聊天听你说起过,赶紧让你注册了专利,不然现在这些技术已经归别人了。这世界不都是像你一样的大善人,别太天真了。”

    “知道了知道了,”叶蒙摆摆手。

    邵康继续说道,“话说回来,你提的这些技术太多了,咱们公司目前也没有足够财力和人力去做,你真打算授权别人去做?”

    “是啊,既然咱们自己做不过来,那就让做的过来的人去做呗。”

    “如果你不做这些授权,等咱们自己来做,凭你巨构公司第一大股东身份,未来成为全球首富是板上钉钉的事,而且是断档式领先那种,你就真的不心动?”

    “争那个名有什么好的?比尔盖茨每顿吃的也不比一个中产好多少,住的房子最多是一个大庄园,但还会更大么?而且那么多房间他睡得过来?钱多到一定程度后就不会让生活质量有多大改善了,反倒是容易被钱奴役,为赚钱而赚钱,这世界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点才有这么多问题的。”

    “格局!有格局!”邵康伸出大拇指,“不过我还是想不通一点,你为啥这么急着将这些技术实现呢?细水长流不好么?”

    “不是我急着实现这些技术,”叶蒙摇摇头,“而是在一个健康的世界里,如果一项技术对世界有利,那就自然很快有人去将其实现,我只是尽量让技术实现速度跟上一个健康世界的脚步。”

    “照你这么说,有很多人明明知道有哪项技术可以造福世界,却偏偏不去将其实现?”邵康反问道。

    “这种例子还少么?国内这么多资金投向金融和房产,就是不投工业和科技。国外的例子也不少啊,电动车就是一个,那些汽车大厂明明知道电动车污染更小,但就是因为油车还能赚钱,发展电动车又可能耽误赚钱,所以这么多年就一直不发展电动车,直到msk出现。”

    “好吧,你说的没错,”邵康摊开手道,“不过这其实才是世界的常态。绝大部分人,只要可以的话,都是优先满足自己的利益,哪怕这样有害于世界。”

    “其他人我不管,我管好自己就行,反正就算现在不再赚任何钱,我下辈子也衣食无忧了,所以尽快实现各种新技术就行。要不是不确定其他人拿到这些新技术后会不会一直好好发展,专利我都懒得写,太麻烦。”

    “行吧高僧,反正我就是给你打工的,你想改变世界我就帮你改变世界吧。”邵康耸耸肩道。

    叶蒙转过头来看着邵康,说道,“谢谢了。”

    结果邵康立马换一副嘴脸,“真的吗?那陪我去玩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