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遗漏的科技树 » 十三 才一个玩笑么?

十三 才一个玩笑么?

    叶蒙在发布会上的介绍顺序和之前给邵康他们介绍时说的差不多,依次是百年前飞艇的盛况、巨型飞艇的意义、发展巨型飞艇的技术条件、飞艇的设计/建造/运营方案,最后是问答环节。

    但是由于飞艇方案太过复杂,叶蒙在介绍方案之前就表示,在介绍过程中有问题可以直接提出来。然后在叶蒙刚说出要研制千米长的巨型飞艇时,严专家就发言了,

    “你这个千米飞艇的蒙皮张力多大?内部气压多大?”

    “巨型飞艇是多气囊结构,最外表蒙皮能防风防雨就行,强度要求很低。而内部单个气囊尺寸和现代大型飞艇差不多,并且我们做了一些修改,所以气囊蒙皮张力比氦气飞艇低很多。”

    原本多气囊结构是叶蒙下一句要介绍的,只要严专家再听一句就知道他的问题不成立,当然既然对方提问了,那么叶蒙就会回答。

    “你的气囊什么结构?怎么做到比氦气飞艇张力低很多的?”

    叶蒙将ppt翻到下一页,显示出飞艇内部结构视图,一个个截面为正方形的长柱体排列在其中。

    “请看图,这些细长的方形截面的长柱体就是气囊。之所以采用这种结构——”

    “方形?开什么玩笑?这会让蒙皮张力增大多少?支撑件应力增大多少?还有你那个气囊截面这么小,气囊效率能有多少?”

    果然,严专家开启攻击模式了。不过叶蒙也挺无语的,虽说有问题可以提出来,但自己已经明显在介绍原因了,对方却完全不听就打断。不过在会议上,叶蒙也只能任其打断再回应。

    “这种结构是综合考虑气囊载荷比、结构和蒙皮强度、防火、材料价格、气密性等因素后得到的几乎最优的结构。气囊蒙皮张力不大,因为蒙皮的气密性要求其实比氦气飞艇低很多,内部气压只有——”

    “搞笑么?气密性比氦气飞艇低,你当氢气是什么?还是飞艇是一次性的?飞一次烧一艘就完了。”

    “严专家,我会把采用这种气囊结构的原因完整介绍一遍,不过请等我介绍完再提问吧。”叶蒙不得不提醒对方。

    “你先把气密性比氦气飞艇更低原因介绍清楚。”

    “氦气飞艇采用高气密性主要原因不是怕飞艇飞在天上就因为漏气掉下来,单次飞行漏不了那么多气,主要原因是氦气太贵,为了避免放几天就漏很多气,导致需要频繁充气,造成财力浪费,所以才做做成高气密性蒙皮。”

    “说重点!低气密性蒙皮泄露氢气怎么处理?”

    “让泄漏气体快速排出飞艇,保证在任意地方氢气浓度不超过1%就行,事实上1%比氢气燃烧最低浓度4%低了不少,这样就不会烧起来了。”

    “4%你确定?哪里查到的?”

    “很多的资料论文上都有介绍,当然某些极端条件下最低燃烧浓度会比这低,但这种概率很低,而且对于无人飞艇——”

    “这个概率怎么算出来的?有实验验证么?”

    “理论仿真验证我们还在做,但对于巨型飞艇这种极其庞大而复杂的结构,详细的物理建模需要超算支持才行,目前我们还不具备这种算力,所以暂时用的是简化物理模型验证。”

    “简化模型起屁用!理论和实践有多大差异你知道么?实验验证做了没?”

    “正打算建一艘同结构千吨级飞艇验证。”

    “也就是还没开始喽?那万吨级飞艇验证要等到哪一年?什么验证都没做就想将巨型飞艇商业化?你缺乏对待科学的基本素养!”

    如果是在其他场合遇到严专家这种咄咄逼人的人,叶蒙就懒得废话直接撤了,不过现在自己也不至于直接离开。

    当然叶蒙过去听人讲过,在两人争论时想要说服对方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一般来说争论不是道理之争而是立场之争,而这位严专家的立场显然是认为巨型氢气飞艇无法实现。不过说服对方也不是关键,关键在于能够争取多少第三方的支持。

    因此叶蒙还是不急不忙地做解释,不过按现在这种情况,说两句就被打断,只能以问答方式介绍飞艇,原先准备的条理清晰的介绍多半没时间再来一遍,而叶蒙不确定现在大家能否都听懂,因为在这种问答模式中可能有些概念的前置知识别人不知道,而问答内容中也没提现。

    但叶蒙不擅长争论,不清楚怎样处理现在的情况更合适,因此只能继续应答。

    “巨型飞艇造价昂贵,验证也需要耗费大量资金,我们也没钱,所以才需要融资。各种科研项目不也是这样么?”

    “能一样么?科研是严肃探索,而不是你这种毫无依据的幻想,凭什么——”

    “哎哎哎两位,”邵康跑出来救场了,“两位,你们讨论得这么激烈,各种专业名词轮番轰炸,我们这些外行听不太懂啊。要不这样,先听完方案介绍,毕竟方案介绍内容更直白,然后再讨论这些具体技术问题?”

    严专家没说话,但也没拒绝。

    然后叶蒙继续介绍,严专家倒也没打断,直到叶蒙说到气囊内部固件。

    “由于巨型飞艇是多气囊结构,整体结构支撑主要靠气囊之外、飞艇外蒙皮以内的外部固件,所以气囊内部固件强度要求很低,综合考虑下来,目前性价比最高的材料就是一种大家都常见的材料——塑料。”

    “哈哈哈哈哈!用塑料支撑飞艇!滑天下之大稽!”

    严专家果断起身作势离开,不过停顿一下后又对身边的一个zf官员说道,

    “刘局,建议你们以后考察项目之前,先把项目资料拿来看一眼,像这种民科脑洞直接过滤就行了,省得浪费时间。”

    然后他又转身问叶蒙,“你导师是谁?”

    “常坤常老师。”

    “是他以前毕业的博士么?现在这几个没见过你。”

    “我硕士毕业。”

    “那还好你没读博,不然飞艇行业只会多个笑话。”

    严专家大步离开,但还没走两步台上就传来一句话,

    “才一个笑话么?那看来比您差好几个。”

    “哈哈哈”

    台下有人忍不住笑出声来。

    叶蒙说完后微微一愣,他字典里就没什么吵架词汇储备,没想到这种台词还能从他嘴里冒出来,而且这还不是全部。

    严专家没想到这个小硕士敢还嘴,转过头来怒目而视。

    “怎么不走了?严专家是想留下来接着听么?”

    “好!好!”严专家指着叶蒙连说两个好后就离开了。

    台下不少人也觉得刚才严专家太咄咄逼人了,现在看到叶蒙反击后暗暗竖大拇指。

    反正严专家也走了,自己就没必要保持礼貌了。叶蒙就是这么想的,随后他若无其事一样向大家问道,“那我们继续?”

    没人回话。

    叶蒙就打算继续,却见邵康走上台来。

    “请大家先听我说两句,大家可能只知道叶蒙职位,却不知道他的成就。体感仪的绝大多数应用方案、远程机器人技术方案的原创者,就是叶蒙。”

    台下响起一阵轻呼。邵康又接着说,

    “到目前为止,他提的方案都取得了巨大成功,所以请大家先听听飞艇方案。而我自己,对巨型飞艇商业化也具有完全的信心,以后会全力支持这条道路。谢谢大家。”

    叶蒙在邵康下台后又说了句,“谢谢邵总的支持,那么我们继续。”

    叶蒙介绍完后,台下提了几个问题,但大多和技术无关,主要是安全和成本方面的,但总体不是很热情,也都没有投资表态。

    叶蒙知道照这样子这次融资基本是凉了,不过他最在乎的不是这个。会议结束后,叶蒙走下台来到几个zf官员升身前。

    “叶顾问,果然英雄出少年啊哈哈!”那位刘局主动笑着伸出手来。

    叶蒙和对方握握手,“过奖了,刘局,请问您知道我们提交了气囊生产厂和飞艇组装厂的建厂申请么?”

    “知道,但这个消防检查啊,得由消防局同志说了算。”说完刘局看向消防局的几位。

    一位相貌严肃的人走上前来,说道,“是这样的,按消防标准来说,在厂房的非指定燃烧区域内,如果有大型易燃物,那就不达标。这个燃烧区就是钢铁炼化池、锅炉、内燃室之类的区域,但你们这个气囊也不是专门的燃烧池,所以...”

    “这位同志,”邵康插话道,“我们的气囊厂和组装厂内都是机器人在操作,所以哪怕燃烧起来也不会出安全事故,顶多是损失些财产而已。而消防标准不就是为了保护人身安全的么?”

    消防同志摇摇头说,“不仅仅是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也是我们的保护对象。”

    “这个损失的其实都是我们自己的财产,不会影响到别人。能不能这样?我们做个书面保证,一旦气囊厂和组装厂发生火灾,一切损失由我们自己承担。”邵康给出提议。

    “这个...不合程序。”消防同志有些为难,“不行的话我们上报,看上级怎么决定。”

    上报的话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有结果了。叶蒙在努力想办法,但他实在不擅长处理这种情况。

    “这样吧小刘,你们去实地检查一下,没大问题的话就开开绿灯。”刘局说道。

    “可是——”

    “放心,市局那边我去说。”刘局打断道,然后就告辞了。

    “谢谢!谢谢!刘局慢走啊。”邵康连送对方出去。

    “刘局请等一下!”叶蒙追了上来。

    刘局一行人转过头来。

    “请问一下,这个消防检查大概什么时候?”

    刘局看着叶蒙笑了笑,“小伙子啊,为什么这么着急呢?建造氢气飞艇这种危险事物,太着急也不好啊。”

    邵康有点儿无语,大哥你着啥急,别送神助攻啊。

    叶蒙犹豫了一下,说道,“其实飞艇有个好处我之前没介绍,因为有点儿设z可能由我来说不合适,也可能你们已经意识到了,但现在还是说了吧。”

    “哎!不用那么小心,大大方方说出来就行。”刘局笑道。

    “一旦实现飞艇商用化,我们就不用依赖马六甲和苏伊士运河,航线就彻底安全了。”

    此言一出,四周瞬间就安静了。

    刘局笑容也渐渐消失,一脸严肃,然后他点点头,“只要你们准备好就可以去检查了,另外你的建议,我会反应的。”

    ...

    会议室内,只有邵康太明珠叶蒙三人留下来。

    “真有你的,最后能给出这么个理由。”

    邵康锤了叶蒙一拳,太明珠也笑道,

    “最让我想不到的他居然这么会怼人。”

    “哎,怼人那个我也没想到怎么从嘴里冒出来的,我真的不擅长吵架。”叶蒙笑了笑。

    “嘴巴趁脑子不注意就还击了是吧哈哈。”

    “是嘴巴开启自动御主模式。”

    ...

    三人说笑一阵,然后叶蒙正经说道,“不过说实话,这场融资会议算是失败了,不知道啥时候才能搞到一百亿。”

    “也不算失败,至少消防检查有戏了。对了,到时候具体怎么检查?”邵康问道。

    “先建厂,再做火灾测试。刚才你出去送人了,那个刘同志留下来和我们商量的方案,你没听到。”太明珠说道。

    “火灾测试怎么测?”邵康很好奇。

    “就是直接烧气囊,看看能有多大危害。”叶蒙解释道。

    “这么猛?”

    “这其实他们不来检查咱们也要测,不然就算烧不到人,如果随便一把火就把厂子全烧了,那飞艇也就不用建了。”

    “好,那我们尽快准备,争取一次成功。”邵康加油道,然后他宣布了一个好消息,“我们现在订单爆满,而且收到大量定金,其中大部分用于扩建产线和升级产品,另一部分可以直接用于飞艇建造。”

    “不不不,暂时不用,”叶蒙摆摆手,“现在制造千吨级飞艇的资金已经够了,而万吨级飞艇选址还没定,该用不到,当然超算可以现在开始准备,但这个得找计算机专业的人来弄,一时半会儿也搞不定。”

    “那好啊,这样把更多的钱用来分红了,现在到月初了。”邵康开心低说。

    “是不是可以先存着以后用?”叶蒙问道。

    “也就是你,分红还嫌钱多,”邵康白了他一眼,“放心吧,企业每月利润肯定大部分用于投资再生产的,分红的只占一小部分。”

    “好吧。”叶蒙耸耸肩。

    “猜猜你能分多少?”邵康问道。

    “顶多一百万吧。”

    “少个零,一千万。”

    “怎么这么多?你没挪用公款吧?”叶蒙有点儿不可思议。

    “哈哈哈,私人企业挪用公款。”太明珠感觉叶蒙具有隐藏幽默细胞,他自己都不知道,

    “不多了大哥,咱们企业现在名气越来越大,市值(没上市,评估的)超过百亿千亿时早晚的事,二是咱们仨持股比例很大,未来成为顶级富豪也不奇怪,每月分红多很正常。”邵康很兴奋。

    “哦。”

    “哦?你这是不高兴?”邵康奇怪道。

    “不是,”叶蒙摇摇头,“只是有点儿感慨,已经这么好赚钱,但推动飞艇项目还是有难度。”

    这是借口,其实他想到的是另一件事,但现在还是不提了。

    太明珠说道,“飞艇这种巨型项目只能靠集体资金,哪怕是首富,仅凭自己财产也很难做到,除非他愿意把所有股份出售。”

    “谁有这魄力啊?”邵康觉得这种事就是说说。

    “喏,”太明珠瞅瞅叶蒙,“这位高僧说不定就可以。”

    “确实啊,来,高僧,采访一下,这钱打算怎么花?不会投到飞艇上吧。”

    “嗯......干脆买套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