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秦县长 » 第30章 投毒案发

第30章 投毒案发

    “蒙族这是怂了还是想坐山观虎斗?他们就不怕西族一家独大吗?”白族长狠厉地说。

    这时有族人站出来建议:“族长,要不咱们臣服县长,从而获取新盐,只有这样才能保住咱们的盐铺,不至于让西族蚕食。”

    族长听之却是大发雷霆:“我等身为武安君族人,岂可行此愧事,小小的县长还不配。”

    武安君白起乃大秦悍将,正是出身白族,本来郿县乃他们封地,自商鞅变法后,封地便不复存在了,只能沦落为老氏族,靠着商贾营生。

    族人不说话了,既然不想屈身于人,又无法抗下西族新盐的冲击,只有眼睁睁地看着白族没落。

    他们绝对不想看到如此结果,但时势又不允许他们拖延下去。

    “发动族人去查,看张陌的新盐是如何来的?或是怎么制出来的?”

    这才是问题关键,主要查出新盐的出处,就能伺机摧毁,新盐就不能再提供,西族就无法再占领盐市,当然,如果能弄到制新盐的方法最好,这样什么问题都可迎刃而解,甚至还能一跃三大氏族之首。

    很快就有族人去查,半天后得到的结果令他们无语,新盐竟出自张陌府中的后宅那扇门,可族人打开那扇门,见到的却是熟悉的山林,一点新盐的痕迹都没有,更别说配方了。

    “混蛋,肯定是那张陌故弄玄虚伎俩。”

    族长听到禀报后咬牙切齿。

    “有没有在其他地方?”

    出去探查的族人纷纷摇头,每个可疑的地方都找过了。

    “见鬼了,他的新盐是怎么来的?难道丘鬼送来的?”严谨如族长也不得不想到鬼神之说,实在新盐来得太诡异了。

    “找不到新盐出处,我们接下来怎么办?否则我白族将会从此没落下去。”族人丧气地问。

    族长露出狠厉,拍着案几道:“不,我白族不会没落,既然西族不仁,便怪我不客气了。”

    “既然要当县长的犬,就要付出代价。”

    ......

    新盐的售卖在齐乡和金渠红红火火,而较远的横渠乡却没有多大动静,知道新盐的并不多。

    谷的食肆就位于此,本来他的食肆经营一般,甚至到了倒闭的地步。

    可,自从从陈孔家尝试到新盐的滋味后,便立即前往金渠购买了大量新盐,并将粗盐换成了新盐,这么一来,所经营的食肆里的饭食竟然提升了一个档次,以致客人大量增加,挽救了濒临倒闭的食肆。

    这下可欢喜了谷,可今日却愁眉苦脸,还有深深的无力感,原因是客人吃了饭食后竟然口吐白沫倒地不起。

    倒下的病不止一人,而是当时在食肆里的客人都倒下了,这是食肆开张以来从未有过的事情。

    倒下的人太多,乡邑游缴和所属亭部的亭长第一时间便赶了来,经调查,竟是新盐有问题,导致众人都中了毒。

    这是投毒事件。

    这时有人站出来说,店主人谷为了增加饭食的口味,从金渠弄回了新盐才导致如此多人中毒而倒。

    罪魁祸首是新盐。

    谷有苦说不出,要说新盐真有毒,可他使用新盐那么久没有出事,偏偏今日客满为患时才出事,这分明是有人故意为之。

    有人要害他,可他又找不出证据。

    便辩驳:“游缴,肯定是有人栽赃。”

    游缴乃公正之人,将谷带到庖厨,指着旁边的新盐说:“这可是新盐。”

    谷认真地看了看,这的确是自己从金渠购置而来的新盐,兴许是经过了庖厨的忙活不小心撒进了汁液,颜色稍微深了点,但细如沙绝对没有错。

    便点头。

    “是就对了。”游缴将略微泛着淡黄的新盐舀出一部分放到饭食上,然后牵来犬,犬兴许是饿了,凑上去吃着饭食,可一刻钟后,竟发出‘嗷嗷’的惨叫声,不一会儿便倒地抽搐,接着不动了。

    “你还有什么话要说。”游缴厉瞪着谷,责问。

    谷目瞪口呆,双手颤抖着,不相信地叫嚷:“不可能,我这盐绝对没有问题,一定是那里出了问题。”

    他的目光在厨案上扫视着,却无法找出任何问题,瞬间瘫软地上。

    事实就摆在眼前,如果他找不出新盐的问题,那就是肆意谋杀,将会受到严厉的刑罚,甚至会祸连家人。

    可是,这分明就是他购置的新盐,难道是新盐本身有毒?便急切道:“游缴,绝对不是我食肆问题,是新盐,新盐有毒。”

    涉及到自身,他只得将问题推到新盐上。

    游缴深深地望着谷,见其很是慌张,却没有撒谎之态,眉头皱了皱。

    涉及到新盐,就不是他能作主的了。作为乡邑游缴,自然知道新盐的由来,便命人将谷扣下,做了常规勘查检验,并封锁了现场。

    半个时辰后,县狱掾和狱吏赶到,狱掾听了游缴的陈说后,便立刻观看了作案现场,狱吏详细地将庖厨情形用板牍记录下来,再到肆堂记录下每位倒下之人的状况。

    甚是详细和严谨。

    可看出狱掾也是认真办案之人。

    “上吏,此案证据确凿,便是商贾谷欲加害食客,在饭食里加了新盐......”游缴见记录得差不多,便拱手对狱掾说,说到‘新盐’时,特意放低了音调,却毫不隐瞒,“此新盐便是毒害食客之物。”

    话毕,便将刚才所作的封诊递了过来,所谓封诊,‘封’就是查封,‘诊’就是勘查、检验,这是办案所需的记录。

    狱掾看着封诊,眉头皱了起来。新盐乃西族贩卖,却是县长所出,要是此案了断,便是县长的新盐有毒,案件便严重了。

    他不敢武断,将所有记录保存好,便命人快马奔赴县衙,禀报此事。

    掌司法的是县丞,县丞看到爰书后大吃一惊,连忙找到了张陌,张陌觉得此事必有蹊跷,便决定亲自查办。

    他相信细盐绝对没有事儿,否则卖出那么多便是大事了,恰恰没有,那问题就出自食肆。

    “走,此案本长亲查,如是谁故意栽赃嫁祸,必依律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