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年代,下乡赶山的火红岁月 » 0055娘的,谁干的?

0055娘的,谁干的?

    张会计陪同李支书来到了小学,两人绕着学校转了一圈之后,重新回到了杜老师的办公室。

    杜老师夫妇,一名本屯子的初中毕业的姑娘,一名多年执教的老教员,四人都过来陪着李支书,张会计两人说话。

    四人对李支书,张会计两人不请自来,都有些犯嘀咕。

    全校一共三个班级,三个教室。

    一二年级合并一班,三四年级合一班,五年级独自一班。

    杜老师身为校长,独自带领高年级,五年级一班。

    段老师教的是语文,负责三四五年级学生的语文。

    老教员负责三四年级一班。

    初中毕业的李海燕,负责一二年级一班。

    学生有八十人之多,高年级十几人,三四年级二十多人,最多的是一群一二年级的小屁孩。

    等这批小屁孩大了几岁,能背动东西时候,很多都弃学砍柴去了。

    从低到高,一直都在减少人员,这是每个乡下小学的命运,从没有改变过,女孩子在这一点上非常显著。

    杜老师对这一现象深恶痛绝,他老调重弹,希望李支书做一些家长工作,把学习好的学生拉回学校。

    李支书连连点头,“明白!杜老师,你放心吧!这事情我亲自去说。”

    李支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尊敬读书人,当年,杜老师夫妇是他煞费苦心,从公社手中抢过来的,至始至终,他从未怠慢两人。

    杜老师或许对其他村干部有些警惕和拘束,在李支书面前,他就非常轻松了。

    杜老师笑道:“老李,你这是老将出马,一个顶俩。”

    “哈!当不得如此!”李支书笑着摆手,他目光落在杜老师屁股下面的官帽椅之上,他微微一顿,笑道:“这椅子看着不错!县内的张局长家中有这种款式,不错!不错!”

    李支书连连点头不已。

    杜老师正要说什么,他背后的段老师立即推了他一把,“杜老师,椅子让李叔看看。”

    段老师满脸笑意,连连暗示丈夫。

    杜老师恍然大悟,他急忙站起身来,闪在一旁。

    “李叔,这是咱们新来的知青做的,不错吧?”段老师笑眯眯道,一脸的显摆神态。

    李支书上下打量一番,点头道:“一模一样!太奇妙了!这种椅子很少见,咱们乡下从没有出现过。如果不是去了张局长家一趟,还不清楚这种价值呢!”

    一旁的杜老师立即接过话茬,解释道:“这是官帽椅,古代只有读书当官的人才能坐,这东西如果用上等木材打造,年代越久,价格越昂贵。”

    “是啊!”李支书点点头,抬头朝杜老师笑道:“听杜老师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哈哈!走,杜老师,咱们去木工坊看看去。”

    “好吧!段老师,你帮我代课。”杜老师丢下一句话,跟随李支书,张会计两人朝木工坊而来了。

    三人穿过长长学校操场,来到后门,进入学校家属院。

    李支书抬头朝后院望去,远远的看到后院摆了满满的石头,……下面压着的是木板。

    正中央院子地方,摆放的是刷过漆的家具部件。

    远处的木工坊很安静,静悄悄的没有一丝声音。

    这情况让李支书有些疑惑。

    人呢?……。

    就在李支书疑惑时候,民兵连长张勇从小学后门追了过来,他身后跟着王大锤,李虎两人,三人气息喘喘,面有急色。

    “洪叔,二叔,有贼,咱们山上的木材被偷了!”张勇跑上前,急声道。

    李支书,张会计两人听了,脸色有些惊讶。

    “偷了多少?”张会计急忙询问。

    “有不少大木材!”张勇道。

    “废话!到底多少?”张会计怒道。

    张广耀这也是急了。

    张勇顿了顿,急忙道:“三根大木材,三根中等木材!”

    “这……六根大概半百了!娘的,谁做的?”张会计心疼不已,脸色黑如锅底。

    张勇三人由于失责,不敢多言,大家看向李支书,等待命令。

    李支书眉头紧拧,他瞅了三人一眼,问张勇,“四周检查了吗?留下什么痕迹?”

    “脚印被树干清理了,通向深山。洪叔,我估计是深山的盲流所为。”张勇分析道。

    “哦?……你确认属实?”李支书惊讶道。

    “八九不离十,地面留下的痕迹,就是通往大山深处。除了盲流,还有谁?”张勇回答。

    李支书点点头,转头朝张会计道:“走!回大队研究一下,这事情必须上报公社,走吧!”

    在李支书招呼下,大家急忙跟随朝外面走去。

    李支书走了几步,忽然想到什么似的,他回头朝身后的杜老师交代道:“杜老师,你留下等小陆木匠回来,告诉他去大队找我们,我有事情交代。”

    杜老师急忙答应一声,停下脚步,目送大家远远去了。

    等人影没了之后,他转身先回家,泡了一杯热茶,拿起收音机,坐在院内屋檐下一块大石头上,点了一支烟,打开开关,边听节目边注意着后院的动静。

    这款第四代晶体管收音机是杜老师的手心宝贝,牌子是牡丹的,正面外壳是银色的金属拉网,闪闪发亮,非常皮实。

    十年前,这款牡丹8402曾经大量生产过,杜老师下乡插队前,父母把家中唯一一个电器给了他。

    收音机正面金属网已经被杜老师磨得发亮,背面的灰漆几乎磨掉了,外面很破了。

    杜老师拿在手中,正襟危坐,小心翼翼转动转钮,选择电台节目。

    “好你个杜守士,我替你代课,你竟然听收音机来!你……我不伺候了!你自己去教课去。”

    段老师声音骤然从背后传来,把杜老师吓了一跳,他急忙转身站了起来。

    “我在等小陆,李叔交代了,小陆回来,让我传话,你看……我也是闲着,就……。”杜老师陪着笑脸解释,满脸的尴尬神色。

    “交代什么?不会是谎言吧?”段老师段慧颖狐疑瞅着丈夫。

    “哈!这事情怎么敢开玩笑?是这样的……。”杜老师急忙讲了刚才经过。

    段老师听明白了,她立即连连摆手道:“行了!行了!你去教课,我替你传话,顺便问一下小陆凳子事情。”

    杜老师不敢不答应,他把收音机放下,径直去教室方向去了。

    段老师打开收音机,她走到阳光下,拢着双手听了片刻之后,便听到后院房门有了动静,陆长明身影走了进来,手中提了五条狍子肉。……。

    段老师见了,心中一喜,急忙关了收音机,朝后院赶去。

    陆长明正在纳闷院落房门为什么大开,段老师身影过来了,“小陆,你哪来的这么多狍子肉?”

    段老师已经把收音机塞入口袋,双手正在搓手,一对好奇的目光打量陆长明手中的狍子肉。

    “哎哟!这大概有十斤吧?”段老师越发惊奇了。

    “对!……段老师,木工坊有人过来了?”陆长明询问。

    “哈!是李支书,张会计两人来小学检查,随便顺路来你这边看看。对了,老杜让我传话,李支书要你去找他们呢!他有事情交代。”段老师笑着解释。

    陆长明听了,内心估摸着就是学徒的事情,他不敢怠慢了,立即小跑着把狍子肉挂在木棚架子上。

    “还没说呢!你哪来的这么多肉?”段老师跟在陆长明身边,帮忙挂了一条,望着一排狍子肉,她满脸的羡慕之色。

    “是从猎户家中交换的!这是白晶她们的口粮。”陆长明解释一句,他交代了段慧颖几句,转身离开朝大队部跑去了。

    目送陆长明出了大门,段老师回头,她望着一排狍子肉,目光深处有一股光芒,里面蕴含着一种服气,一种渴望。

    一种对新鲜肉味的渴望,一种对陆长明交际能力的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