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出人头地从兖州开始 » 第38章 此举是立功

第38章 此举是立功

    次日清晨,江苞一人一马来到白马县城。

    来到县府大门,找人进去通传了一会,王象就冲冲地赶了出来。

    王象认识江苞,前两次去韦乡时有过印象,知道他是陈盛的人,见他风尘仆仆显然是有急事,但脸上神色却不慌不忙,当下不禁暗叹此人稳重。

    “在下江苞,可是王君当面,县尊得空否?”江苞恭敬作揖问道。

    “你随我来。”王象说罢带着江苞进入县府,朝着后院走去。

    此行显然是私事,只能在后院接见。

    待江苞刚刚坐下,身着官服寄绶印的杨俊从雕木屏风后走了出来,江苞当即站起行礼,“在下江苞,陈君之人,打扰县尊。”

    杨俊虚扶了下,问道:“可是鸿举有事相告?”

    江苞整理了下措辞,照着陈盛教给他的话说道:“昨夜张家门客黄勇、黄固勾结黑山贼寇,攻打张家坞堡,陈君率领乡里民兵驰援,人死贼去,张家人不幸死绝,韦乡乡民安然无恙。”

    杨俊闻言不可察觉的楞了一下下。

    黑山贼?黑山贼若来遭殃的肯定不会先是张家。

    不幸死绝?安然无恙?

    尽管杨俊知道陈盛胆子大,可也没想到大到可以包天呀!当日让陈盛放手去做,难道还真是我给他的勇气?杨俊心里苦笑不得。

    夺取坞堡的目的别人看不出来,杨俊能看不出来吗?

    鸿举这是太想进步了呀......

    像是阵前揭榜打虎,陈述其为父为民,这种老操作士族们可熟悉的很呐!

    这既是孝义之举也是邀名之举!

    不然为什么杨俊会跟王象说,我觉得鸿举未来不可限量?都是有根据的。

    那就是陈盛不单单孝义勇武,而且懂得养望,知道当今社会规则逻辑,说明他深有见识包含野心!可不是没有脑子的莽夫。

    事已至此,杨俊也绝不是推诿之人,只见他向前顿步逼近江苞,霎时皱起剑眉,语气威厉质问道:“鸿举此言属实否!”

    杨俊久居人上,不怒自威,江苞顿时不敢抬头与他对视,稳住心神沉声道:“陈君所做所言皆都是铁一般的事实!”

    “好!”杨俊转而开怀豁然道,“鸿举此举是立功!回去告诉鸿举,我当为他请功!”

    喜怒之间气氛变幻莫测,江苞已然感受到了杨俊的意思。

    意思就是只要你陈盛做的干净,那我杨俊就能给你托底。

    “如此,在下便退下。”江苞心喜但不露于色。

    王象将江苞送出县府后,又急匆匆的跑了回来,一脸苦意地看着杨俊,说道:“县君,鸿举这不是让县君难做吗?”

    他虽然也和陈盛颇有交情,出身更是相似,但杨俊才是他的举主,必须得时时刻刻为杨俊考虑,陈盛这么做确实有点为难杨俊,要是没操作好可不就一起连累了吗?

    “竟不知道是谁在用谁呀......”杨俊感慨一声,有点生气又有点好笑。

    当初本想用陈盛打击一下张家顺带着敲打黄家,没想到陈盛直接一下打没了,弄得自己还得给他擦屁股,可不就是被陈盛给用了吗?

    但往好一点想,只要陈盛事儿做得清楚,杨俊也有好处,陈盛是他师弟也是他一手提拔,按照士族的说法这就是他的门生故吏。

    只要打上门生故吏的标签,那是跳进黄河都洗不清。

    也就是说陈盛不管怎样,都是杨俊的人,实力越强可不就对杨俊越有利吗?

    “我果然没看错人呀!”瞬间就想清楚的杨俊也不再纠结是谁在利用谁,且他甚至有些得意,为当日评价陈盛之语感到自豪。

    果然是前途不可限量呀。

    “县君?那黄家肯定还是要找鸿举麻烦的。”王象提醒道。

    “本地士族可以掣肘我,但却不能控制我,我是一县之尊,只要我不同意他们难道还能逼着我盖印发文吗?”杨俊笑了笑回道。

    ......

    周仓此行带来三百老卒相助,只有数十人死伤,这战打得是相当的顺利。

    本就是突袭,且近千人对三百多人,可不就是碾压吗?更不用说那潘璋和周仓都是猛虎一样的角色,一人可当数十人。

    此时这群黄巾老卒在周仓的带领下返回卧牛山,他们个个身背金饼,加起来总共近千块,这下黄巾军变成黄金军了。

    周仓也不多拿,当初陈盛说出十倍的价,也就是一千万钱,那就拿这个数。

    部下老卒高兴的不得了,也就是来回跑了五六天,就能拿回这么多黄金,不由得个个称赞陈盛,陈君果然是慷慨大方!

    他们走的是山路,一路向西从燕县至辉县卧牛山,此时刚走到燕县地界,在山路上便走边歇,派去前方探路的小卒突然跑了回来,神色慌张。

    “前方有敌人?”周仓连忙问道。

    小卒摇了摇头。

    “那你慌什么?”周仓呵斥道。

    “是自己人......”小卒挠头回道。

    自己人?

    懵圈的周仓当即领着小卒去山路前头看一看。

    只见裴元绍带领着马队车队辎重,以及几百老卒还有家属杂役,拖家带口行色匆匆,从山路蜿蜒成一条河流似的。

    “裴兄!”周仓惊讶地迎了上去。

    “周兄!”裴元绍立刻下马,当即拥抱一起。

    “裴兄这是做什么?带着这些人去哪?”周仓不解问道。

    “去投靠陈君。”裴元绍言简意赅回道。

    周仓皱眉更加地不解,问道:“为何这般着急,我等都还没回去呢?”

    在周仓出发前往白马县的第二天,裴元绍就叫寨里收拾行当,准备弃寨而去。

    “周兄!是真没有时间啦!”裴元绍哀叹一声,娓娓解释道:“去北边买马的兄弟回来说,那群黑山贼已经集结了好几十万的人,还有南匈奴参与!他们这次要来大动静呀!”

    “什么!”周仓大吃一惊,随即想明白裴元绍为何这么着急,连自己都不等。

    那好几十万的黑山贼和南匈奴不是去魏郡就是去东郡,且都要经过他们的卧牛山!这些人基本都是没有准备粮草辎重的。

    靠的就是就地补给,也就是抢到哪吃到哪。

    卧牛山焉有活路?

    可你这样没打招呼就带着山寨上下去投,陈君该有多为难?

    即使陈盛胆子大,不嫌弃他们是黄巾马匪出身,但带了千人其中精兵五百,这样的实力岂不是成了喧宾夺主吗?

    周仓担心地说道:“裴兄,那陈君打下的坞堡定然可以自保,但你这般事先不通气,又突然引兵相投,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去攻打坞堡的呢。”

    裴元绍何尝不知道这些忌讳,只是真的已经来不及了,这次黑山贼联合南匈奴来势汹汹,明摆着是要来波大的。

    他为了山寨上下只能这么做。

    总不可能加入黑山贼吧?

    要是加入黑山贼,寨里的粮食良马肯定要被吃光用光,然后都变成贼一起去劫掠?

    万万不行!唯有入伙陈君。

    “那周兄......陈君应该会收留我们吧?”裴元绍有点举棋不定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