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丽丽,大时代下飘零的树叶 » 第四章 又遇深坑

第四章 又遇深坑

    近乡情怯。在晃荡的火车上,文艺蜷缩在靠窗的座位,额头死死的抵住窗户玻璃,看着窗外,思绪万千。

    文艺毕业找到工作的那天,一家三口开了个短会,核心就是统一思想,把钱都交给文老太太管理,省吃俭用买套新房,搬离单位提供的简陋框架房。一年之后,一家果真抠搜存了6万块,在韶关按揭买了一套商品房。签下了合同,文老头拉不下面子,逼着文艺去伯伯、姑妈家借钱装修。一番折腾下来,新家有了,却也背上每个月1100元的按揭。

    新房弄好,文艺实在受不了父母还是当小孩一样的管控。就换了工作,离家千里。相比原工作接近2000元月收入,新工作才680元月薪,管着自己都难,更遑论交钱给家里了。祸不单行,家里没多久更是遭遇了“灭顶之灾“,文老爷子拿了区区3.7万赔偿金,变成了一个下岗在家的半大老头。

    要还按揭款,还欠着亲戚家的装修款。文老爷子思来想去,还是得出去工作!

    文老爷子作为66年重点高中毕业的老三届,30岁和文老太结婚,31岁生下文艺。有个工作,拿着微薄的薪水,平日就是看书、听音乐、吹笛子,无忧无虑清高了大半辈子。

    到了53岁找工作的时候,才发现无一技之长、又没人脉。转悠了一大圈,找到一个小破的家政中介所,负责接电话。老板不给开底薪,只承诺接到一单业务,给文老爷子10元奖励。

    中介所业务好的时候,一天也就挣个20元、30元,活儿不好的时候,一天都没收入。

    有天,有人打电话到中介所,说自家初三的女儿摔断了腿,想雇个人每天把女儿背上下楼各一次,每次愿意付30元。文老爷子一算账,每天能收入60块,还能维持个把月的稳定收入。自己就把这活儿接下来。

    前几天,在给文艺打电话聊天的空挡,文老太当一个笑话讲给文艺听,本想表扬文老爷子为了家庭责任一改性情,能受韩信之辱。

    在文艺这边,却觉得心如刀绞。想起老头在家说一不二,要求绝对的权威;在单位,但凡受了半点委屈,必定要在公开场合拍桌子骂娘找回脸面。此时此刻,老头却为了每天60元的收入,甘做最为辛苦又最没面子的活儿。禁不住悲从中来,在电话里失声痛哭开来。脑袋一热,哽咽着嗓子拍胸脯,要父母不用管房子的按揭了,每个月十号肯定弄钱给汇回家。

    文艺现在的工作,薪资由月薪、季度奖和年终奖三大块组成,进公司不久,文艺就打听了同事的收入。季度奖在三千左右,年终奖基本上还是能够拿到1万甚至更多。这样算下来,年平均月收入也能达到2600块。

    每个月要还汇钱回去就找同事同学借钱周转,到了发奖金的时候再还,省点花也能过得去。文艺暗自把能开口借钱的主儿梳理了一遍,感觉八九不离十。就放下心思,想回家见父母的心思开始迫切起来。

    家离韶关火车站并不远,出得站来。文艺叫了个摩托车,一溜烟赶回家。

    买房装修的时候,文艺就离开了韶关,到了小区门口,付了5块给一身汗臭的摩的佬,找到公用电话,打电话问清楚家里的门牌号码,按图索骥一路找了过去。

    房子在四楼,步梯上去转左,经过一户人家,自家就在走道的尽头。父母理所当然地占了走道的一大截,安装了防盗门,把鞋柜安排在防盗门后。

    文艺按了按门铃,就听到急促的脚步声,文老太高声招呼着,打开房门。脸上笑开了花。哟呵哟呵声中快步走出打开防盗门,让进文艺,又给准备了拖鞋。文艺高兴起来,一把搂着比自己矮一个头的老太太,母子俩走进家。

    进得门来,迎面就是一面雪白的墙壁,墙壁上挂着一张红艳艳的日历,视为玄关。西边是宽敞的客厅,摆上一排宽大的浅咖啡色布艺沙发,沙发的正对面就是一款纯木色的电视机柜,一台30英寸的索尼大彩电,绕过沙发,能看到北面的饭厅,以示区别,文老头特意安排在客餐厅横梁和两边墙壁上包上纯木色面板,做了一个小小小的造型,饭厅西面墙摆着纯玻璃面板的餐桌,餐桌前放了四把简易的白色铝合金靠背凳子,东面墙后是卫生间,墙角摆着一台100升的容声冰箱。在饭厅的后边,是一排淡蓝色玻璃推拉门,门外本来是一长条阳台,被文老头改成了一个厨房。

    文艺高声招呼着在厨房挥汗如雨做饭的文老头。文老头颠着菜锅,舞动着锅铲,嘴里也没闲着,嘚瑟自己的装修设计。

    小时候,文艺在文老太的学校安排的土墙房子里长大,后来又搬家到文老头单位借给他使用的框架楼。20岁人,从未住过这么宽敞明亮,功能齐全的房子,内心一阵激动,红着脸,在房子里疯了一般游走。

    饭菜很快就好了。儿子好久都没回,文老爷子做了一份啤酒鸭,蒸了一条鱼,文火炖好清补凉,再炒了一份小菜。

    闻着饭菜的香味,文艺食指大动,在老两口慈爱的目光中风卷残云,很快干下三碗大米饭。

    文老太靠着椅背,心疼地看着儿子的吃相,动了动嘴皮子,开始攻心之战:儿子啊,离家在外真不容易。虽然你爸没了工作,这段时间我们接触到一个很好的项目,要不你就回来吧,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心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把这个项目做好了,每年出国旅游几次都不在话下。

    文艺笑了:你可拉倒吧!你们能知道什么项目?

    文老太瞪圆了眼:你可别看不起我们,等下朋友们就过来!正好一起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