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南明靖江王 » 第二百三十章 入闽(十一)

第二百三十章 入闽(十一)

    “大帅,前面就是同安城了”,郑彩殷勤地向严天凤介绍情况,他是地头蛇,这一带地形门清。

    清军北溪战败后,陈泰放弃了同安,全面收缩到泉州北部,沿蓝溪防守,泉州南部,只在金、厦二岛,留了水师,骚扰明军。

    严天凤一瞅同安城,见是座夯土城,铺有砖、石,比一般的县城高,二丈有余,不由诧异,“咦?这同安城怎么这么高,不像县城,倒像府城”。

    “大帅有所不知,此城原本只有丈余,因为沿海,要防范夷人,所以增高至两丈有余,还在城墙上筑了十座炮台”。

    “哦!”

    严天凤进了城,却只见到几个稀稀疏疏的行人,“为何这城里百姓如此之少?”

    郑彩叹了口气:“三年前鞑子攻陷此城,屠杀了四天四夜,五万人遇难,城里的百姓几乎被杀绝矣!”

    “可恶!”

    严天凤大怒:“将此事晓谕全军,告诉将士们,吾辈要为同安百姓复仇!”

    旁边的袁彭年暗暗点头,“大帅真是帅才,懂得哀兵必胜的道理”。

    ⋯⋯

    两个黄鹂鸣翠柳,无数行白鹭上青天。厦门,相传远古时即为白鹭栖息之地,故又称“鹭岛”。

    盖一鹏端着千里镜,镜头的对面,泉州府高浦所,数百艘明军战船,正在补充弹药、给养。

    “唉!明军来者不善呀!”

    “总镇,末将愿率二十艘船,去高浦所试探明军虚实”,同安副将施琅挺身而出。

    盖一鹏令副将强世爵领一万水师驻守金门,自己和副将施琅、参将黄梧率两万水师驻守厦门。

    盖一鹏点点头,“施副将,汝千万小心”。

    施琅率着十般鸟船、十艘快船,往高浦所杀去。

    高浦所其实只有闽安侯周瑞的六千水师、一百艘战船,其他数百艘所谓的战船皆是民船、木板伪装而成。

    朱成功向福建水师提督孙贵,献了声东击西之计,即以部分水师伪装成要从高浦所攻击厦门的样子,水师主力暗中从镇海卫直扑金门,拿下金门,便可以四面包围厦门。

    孙贵觉得朱成功这法子不错,欣然采纳。

    见清军派出了一队战船试探自己,周瑞出动了百艘战船迎战,伪装嘛,必须得像,一个前哨战,便是百艘战船的规模。

    见明军的前哨居然有百艘之多,施琅点点头,有点相信对岸是明军水师主力。

    “右转舵,开炮!”

    施琅挂出了令旗,二十艘清军战船转向,用侧舷炮轰击明军。自从朱亨嘉在水师中大力推广夷船的侧舷炮战术后,清军也开始装备侧舷炮。战争就是如此,谁都不敢落后,落后就要挨打。

    “轰!轰!轰!”

    清军的炮声打破了这片海的宁静。

    “左转舵,贴着清舰狠狠地射”,闽安侯周瑞的旗舰,也挂出了令旗。

    周瑞是大海盗出身,经常远航日本、琉球,航海经验一点不比施琅少。

    “轰!轰!轰!”

    明军的大炮开始轰鸣。

    施琅又点点头,对方的队列整齐有序,炮打得又狠又准,绝对是训练有素的老水手。

    对轰了半个时辰,施琅没发现什么破绽,下令,“右满舵,返回厦门”。

    ⋯⋯

    大明崇祯二十四年六月一日,大明福建水师提督孙贵,率四万人、六百艘船,猛攻金门,金门海战打响。

    清军福建水师副将强世爵,率一万人、一百五十艘船迎战,寡不敌众,又措手不及,大败而归。

    “快,上炮台防守,点燃烽火,向厦门求援”,强世爵声嘶力歇地吼叫。

    金门岛就像一个大元宝,又似一只展翅的蝴蝶,中部狭窄,东西两端宽广。

    清军在东部的太武山、西部的烈屿一带设了多处炮台,岛上还有金门城。

    其实这些都不是清军建的,炮台是老郑家所造,金门城(吴山)是大明朝廷所筑。

    熊熊烽火直贯长空,见了烽火,盖一鹏才知道中计了,急忙和施琅、黄梧,率两万人、三百艘船来救金门。

    “呯!呯!呯!”

    料罗湾码头,数百名清军火铳手,排成三列依次向明军射击。

    不断地有人跌倒,这个年代,中了火铳,基本上九死一生。

    三段射,虽然能保证火力的持续性,却架不住明军人多。有明军冲了过来,砍倒了几个铳手。

    “败了!快跑!”

    铳手们发一声喊,跑得干干净净。

    “快,控制港口,放大军登陆”,攻上来的明军千总,大声吼叫。

    郑斌率六千水师从料罗湾登陆,先后攻下烈屿和金门城,将强世爵和千余清兵围困在太武山炮台。

    太武山虽然是金门的最高峰,也不过七十多丈(253米),小丘陵耳。

    “投降免死!”

    “降者不杀!”

    明军的劝降声此起彼伏。

    山上人心浮动,几个清军偷偷想往山下溜。

    强世爵见了,连砍数人,大吼:“总镇的援兵马上就到,胆敢投降者,杀无赦!”

    见山上没动静,郑斌冷笑,“不降?那就杀光尔等!”

    “呜~呜~呜~”

    悠扬的进攻号吹响,太武山上到处都是登山的明军,不顾死伤,杀上山来。

    见实在守不住,强世爵率数百残兵,跪地请降。

    郑斌怒视强世爵,“汝刚才为何不降?”

    强世爵战战兢兢,“适才不知将军虎威,求将军宽恕”。

    “虎威?汝见过不杀人的老虎吗?”

    白光一闪,郑斌的大刀,将强世爵劈成两段。大海盗的凶性上来了,又挥刀连砍数十人。降兵们跪在地上,不敢反抗,如同待宰的羔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杀了数十人,大海盗终于息了怒,取出布帛,擦拭刀上的血迹,吩咐左右,“将这些鞑子押下去”。

    ⋯⋯

    “大帅,厦门的清军战船杀过来了”。

    孙贵大喜,“全歼敌福建水师,在此一举!”

    挂起令旗,大明忠孝伯朱成功,率二十艘大福船、八十艘哨船、海沧船,迎向清军水师,孙贵立于一艘大广船上,率两百艘战船尾随。

    清军急于救金门,施琅率一百艘鸟船、快船冲在最前面,后面跟着盖一鹏和黄梧的两百艘船。

    看到那杆大大的“朱”字旗,施琅知道,前面是朱成功,眼睛立刻就红了,“父亲、小弟,吾要为你们报仇!”

    施琅迎着朱成功杀过去,双方交战了一会,忽然风平浪静,没风了。

    施琅大喜,他的船队,多是鸟船和快船,船型小、除了帆,还装有橹,可以用人力划行;而朱成功的船队多是大船,全靠风力。

    “划过去!扔火球!”

    清军的鸟船、快船,围着明军的大船,开炮,抛射火球,点燃一艘,便不管不顾,再去寻下一艘。

    “开炮!击沉他们!”

    见形势对己不利,朱成功拼了,下令不间断射击,想利用己方炮火优势,击沉清舰。

    见施琅的船队占了上风,盖一鹏、黄梧的船队跟了上来。

    孙贵放下千里镜,终于等到了这个时刻,放出信号,“出击!”

    见了信号,隐藏在金门岛两侧的大明福建水师总兵杨朝栋、副将王胜,各率一百五十艘鸟船、快船,从东、西两翼冲向清军。

    “不好!快撤!”

    盖一鹏见明军有埋伏,急下令后撤。来不及了,此时双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绞在一起。想撤,哪那么容易?

    “轰隆!”

    朱成功战船上的重炮,击中了一艘清军的鸟船。

    “轰隆!”

    又击中了一艘快船。

    他的船是一艘大福船,很大,有四门红衣大炮、十二门佛朗机炮,船大炮猛,只要击中,必定给敌船重创。

    “轰!轰!轰!”

    三、四艘清军的快船围着朱成功的座舰开炮,很快座舰就起了火。

    施琅乘坐的鸟船赶到了,他亲手放了一炮,“轰”,击中大福船甲板。

    “将军,不好了,我们被明军包围了,快撤吧!”

    施琅一看,两侧的明军压了上来,略一犹豫。

    “轰!轰!轰!”

    对岸的朱成功座舰,四、五发炮弹射来,鸟船中了两炮,开始起火。

    “轰!轰隆!轰隆隆!”

    施琅的身旁,一艘清军快船被两侧的明军战船击中了弹药库,剧烈爆炸,迅速沉入海底。

    施琅观察了一下,四面八方,全是明舰,逃不掉了!

    他看见前方起火燃烧的朱成功座舰,依然喷洒着炮弹,像是在向自己耀武扬威。

    “奸贼,还我父、我弟命来!”

    施琅亲自掌舵,撞向朱成功座舰。

    “嘭嘭嘭!”

    两艘火船狠狠地撞在一起,天崩地裂的几声巨响,大福船断为两截,鸟船直接倾斜。

    迅速地,双双沉入海底。

    这是上天赐予的最好的安排。朱成功遂了平生之志,壮烈殉国,青史留名;施琅报了父兄之仇,化解了心中执念,不再有恨。

    国仇家恨、千秋功过,留于后人评说。

    ⋯⋯

    金门海战,清军败得极惨,盖一鹏、黄梧侥幸逃得性命,收拢败兵,仅剩万人、一百多艘船。二人不敢久留,一边向陈泰报告败况,一边撤到福州官塘山岛。

    陈泰听到水师战败的消息,大恐,他知道凭自己剩下的两万多陆师,绝对守不住蓝溪。下令泉州府、兴化府、延平府、邵武府守军,全部撤往福州府和建宁府。满蒙八旗、绿营兵、守兵、汛兵、团练⋯⋯七拼八凑,终于又凑了四万多五花八门的军队,打算依靠建江防线,死守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