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 第374章,以野人制匈奴,危机重重的王庭

第374章,以野人制匈奴,危机重重的王庭

    大汉八年,七月二十五日,乌侯秦水,辽东都护府营地。

    在整齐营地外围三三两两聚居在胡人和野人的营地,一面秩序,一面混乱,看上去充满违和感。

    辽东都护府中军大帐,吕臣高坐主帅位。左侧坐着大汉的诸侯,右面则坐着一个个奇形怪状,脸上涂满各种颜料的胡人和野人部落首领。

    刘邦兴致勃勃介绍道:“都督,这位是濊人首领铁狼,他是辽东一等一的神箭手,当年还和匈奴人的射雕手比试过,这位是且沃人首领柯虎,这位可是一等一的好汉,单人匹马猎杀过一头猛虎,那头猛虎有一丈多长,说是我辽东第一勇士也为过。

    吕臣看向柯虎,他身高九尺有余,饱经风霜的脸上有好几道刀痕,大臂像一般人大腿那么粗,光看外表就是一等一的猛士。

    面对这样的猛士吕臣也举起手中之酒表示尊敬。

    柯虎把自己案台上的酒杯拿去一饮而尽。

    但他却没有想到这是蒸馏过的酒,度数极其高,一杯酒下去就好像有火在自己肚子里燃烧。

    “痛快!这就是你们汉人的烧刀子,果然像是被烧着一样。”

    最开始高度酒是被徐凡当做医用酒精弄出来的,用处也是在医疗上,但很快那些受伤的士兵闻着味就开始偷偷喝这些酒精,甚至还有人向徐凡提议,干脆弄出这样的美酒贩卖,既可以让他们一顿,又可以增加朝廷的收入。

    但徐凡还是拒绝了,因为当时处于战争的状态当中,粮食一直都是紧缺物资,喝蒸馏酒对粮食的消耗太大了。要不是医用酒精有杀毒作用,它是不会在战争时期弄出这东西的。

    后面天下一统,大汉的粮食越来越多,粮价也越来越低,徐凡才在大汉弄出几个蒸馏酒作坊,供应给北方,辽东漠北之地对于烧刀子的需求非常大,一瓶十斤重的烧刀,只能换一匹,马两头牛。

    刘邦道:“柯虎你想要美酒可以用匈奴人来换。”

    而后刘邦继续介绍道:“这是真番部落首领、马韩部落首领,高句丽部落首领,夫余部落首领~~~。”

    刘邦一连介绍了十几个辽东部落的首领。

    在辽东虽然汉已经主导的势力,但这片地区大部分的地盘还是被着本土的各个部落占据。

    上千年来辽东这片地区都没有一个主导的势力,这就导致这片地区中小部落汇聚,成为了一个实实在在的民族大熔炉,每隔几年就有一个部落兴起,又有一个部落衰败,即便是本地的土著,都不知道辽东到底有多少部落。

    天子和吕臣商议用辽东的野人对付匈奴人之后,吕臣就把联络辽东部落首领的任务交给了刘邦,因为整个辽东就是他交际最广泛。

    即便有了自己的诸侯国,刘邦也是个闲不住的人,他经常带着自己的亲卫在辽东这片广袤的荒原上闲逛。

    而刘邦本人待人真诚,为人又豪爽大方,经常几杯酒下肚,就可以跟当地的部落首领称兄道弟。一点也没有上国贵族的架子。

    几年下来,刘邦在辽东这片土地上,那真是三山五岳有知己,八荒朋友遍天下。

    而接到这个任务之后,刘邦还真没让吕臣失望,真拉来了十几个部落,七八万野人。

    刘邦介绍完这些人身份之后。

    吕臣道:“本都督奉天子之命,讨伐不臣的匈奴人。天子对大漠的匈奴人下了格赏令,能活捉一匈奴青壮,赏小麦十石,或者等价的布匹,牛马,美酒,糖料,茶叶,总之大汉能生产的一切货物都可以交易给你们。”

    这些野人的部落首领听到了,个个是口水直流。

    吕臣说的货物都是他们需要,而这个天下也只有大汉能拿得出来,真抓一个匈奴人就能获得十石的小麦,对这些部落首领来说,那真是赚大了。

    以前他们怕匈奴了人,但现在匈奴人都已经被汉人打成狗了。痛打落水狗这事情他们是最擅长。

    柯虎问道:“要是某抓了几千匈奴人,你们不会赖账吧?”

    几万石粮食对柯虎来说,已经是一笔天量的财富了,他担心汉人会赖账。

    结果这话刚刚说出口,大汉的诸侯们等人哈哈大笑,一副想看土包子的样子。

    吕臣忍住笑意道:“就算你们把整个大漠的匈奴人全部抓起来,我大汉也付得出这笔钱粮。”

    到现在为止,大汉为了对付匈奴,人已经花费了上百万金,要是真可以用十石粮食换一个匈奴人,大汉愿意花光敖仓的粮食。

    吕臣用手拍了两次,一队亲卫,挑着一大堆礼品走进来,里面既有柯虎想喝的美酒,也有厚实保暖的羊毛布,精美的丝绸,茶叶,香料,白糖等奢侈品。

    “这些是某送给各位首领的见面礼,接下来能获得多少钱粮,就看各位首领的本事了,只要你们抓住了匈奴人,就可以来此兑换钱粮,我们一手交钱,一手交人。”

    有了这份见面礼,这些部落首领终于对吕臣有了几分信心,纷纷带着礼物离开,准备大干一场。

    等这些部落首领走之后,吕臣对各地诸侯道:“我等率领大军跟在这些野人后面,遇到大股的匈奴人,就歼灭他们,遇到小股的匈奴人则交给这些野人。”

    陈婴问道:“对付匈奴人为何要如此麻烦,我等领兵杀进大漠也足够消灭折兰部。”

    吕臣道:“一来匈奴人是大漠的地头蛇,他们要是打起游击战,把我们拖在大漠对战事不利,而有了这些野人部落,我们就可以以游击对付游击了,匈奴人的游击战对我们起不了作用。

    二就是杀入大漠不是我军的主要任务,用匈奴人的人口调填充辽东,才是我们的主要的任务。

    天子认为现在辽东开发的进度太缓慢了,但大汉又拿不出足够的人口来填充辽东,所以天子想到了用匈奴人来填充辽东的想法。”

    刘邦点头道:“辽东太荒凉也太危险了,真要把辽东这里开发的和中原一样,那是要填进无数的尸骨,陛下是想把匈奴人填进去。”

    刘邦因为经常出游,在辽东这里经常出现意外,猛虎,黑熊,野狼等猛兽几乎出巡出现都会看到。

    辽东各国诸侯国每年都有打猎的习俗,不是因为这些诸侯王喜欢打猎,而是辽东的荒野野兽比人还要多,时不时就冒出老虎黑熊叼走人,甚至连野狼也会叼走小孩,这些野兽已经严重威胁到辽东百姓的生产安全了。定期的围猎就是为了消灭本地的猛兽,给外面种田的农夫一个安全的环境。

    而除了猛兽之外,辽东还有沼泽地,各种毒虫,各种意外死亡的事件,可谓是家常便饭,这也是这么多年下来辽东开发进度不快的原因。

    吕臣道:“总之这次漠北大战是我们扩张实力的好机会,想办法弄个50万匈奴人到辽东来,尔等不要拖后腿。”

    “诺”

    接下来时间几万野人冲进了匈奴人的领地当中,这些人看到匈奴人的小部落就抓。

    而后抓捕到后方,吕臣当即就付货物,即便是老弱的匈奴人,吕臣也不差一钱。

    几次交易之后,辽东的这些野人部落首领信心大增,汉人说话算话,这就是个好买卖。

    他们开始联合起来,围剿大漠的匈奴人。

    这些匈奴人虽然躲在大漠的角落,吕臣这些人找不到。

    但辽东的这些部落首领,个个都是野外生存的宗师,他们可以通过一块草场的成长程度,牛羊的粪便,甚至就是大漠的山势地形,就能把那些隐藏的匈奴人找出来抓住。

    这几万野人成为了辽东都护府的先锋,他们所到之处,匈奴人被抓得干干净净。

    匈奴人的游击战简直是在送死,几十上百小股骑兵当即就被这些野人抓住,直接被换成钱粮,大股匈奴人出现,野人马上点燃狼烟,吕臣带领大汉的诸侯联军杀过来,折兰部的骑兵只能逃之夭夭。

    吕臣带着5万大军,每日缓步推进,一点点吞并折兰部领地,吕臣大军所过之处再也没有一个匈奴人。诸侯联军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反而是让士兵押送这些匈奴人回辽东诸侯国当中,同时押运粮草货物作为兑换物。

    不到一个月时间,折兰部损失了5-6万部众,领地丢失了一半,而大汉诸侯联军的损失却没有超过千人,即便是野人部众的伤亡也没有超过5000人。

    大汉八年,七月二十五日,匈奴人营地

    折兰王沉重的对着自己一个部下说道:“告诉冒顿单于,我部已经难以阻挡汉人的进攻了,请单于支援,不然最多一个月时间,汉人的军队就会杀入漠北。”

    折兰王脸色极其沉重,当初他和冒顿商议要在广袤的乌侯秦水把游击战拖住大汉的一路主力,当时他还信心十足,却没有想到汉人弄了几万辽东野人到大漠来,他们的游击战对这些野人毫无用处,即便野人杀的再多,汉人也不会心痛,反而因为汉人下的高额悬赏,整个大漠其他的部落野人全部都疯了,一个个连命都不要的杀进大漠,只为了抓住他们匈奴人。

    折兰王悲痛莫名,他们匈奴人可是草原的霸主,现在却沦落到叫不出名字的部落都敢欺凌了。

    八月五日,匈奴人王庭。

    此时王庭已经气氛紧张了,汉人几十万大军扑向大漠,亡族的危机再次笼罩在他们身上,而这一次他们已经无路可退了。他们身后只剩下北海了,而北海之后,是万年不化的冰原

    现在留在王庭的人每个都忧心忡忡的看向南方,一股前所未有的危机正在扑面而来。

    匈奴人中军大帐。

    匈奴右谷蠡王呼衍兰道:“单于,折兰王向王庭求援,汉人已经占据乌侯秦水,正在准向着王庭方向进攻,汉人的这路人马有十几万人,大部分都是辽东野人,折兰王的游击战术失败,要是王庭不能支援折兰王,最多一个月大汉的辽东都护府军队就会杀入漠北。”

    冒顿沉着脸道:“让折兰王带领余下部众退向北海。”

    这一个月时间对冒顿来说,非常不好过,他当初制定的战略全部失败了。大汉从三个方向稳步的杀向漠北。

    此时对匈奴人来说,最危险的已经不是辽东地区了,而是在漠北腹地。汉人的漠南都督韩信带领5万骑兵,越过了漠北沙漠杀入漠北之地,漠南都护府的5万铁骑缓步向着匈奴人王庭前进。

    匈奴人自然不会看着漠南都护府士兵前进。

    冒顿派遣自己的左谷蠡王带领2万骑兵,越过汉人的骑兵,杀向汉人的后方。想要用这样的方向截断汉人的粮道。

    当匈奴人杀到漠南来的时候,惊愕的发现,汉人骑兵后方居然出现了一连串的坞堡,几乎每隔百里就出现一个,坞堡当中有5000汉人士兵,里面有充足的长箭,各种守城武器。

    匈奴人的左谷蠡王带领骑兵冲击过坞堡,结果被汉军的长箭暴打,在损失了上千士兵的情况下,他只能带领部下逃走。

    这些坞堡联通着漠南到漠北的粮道,让匈奴人束手无策,漠北除了草什么东西都没有,他们想要打造攻城器械都做不到。

    匈奴人只能转变进攻的方向了,他们想要杀向汉人的辎重队,结果这些辎重队会快速变成一个车城,并且马上点燃烽火。

    匈奴骑兵冲杀上去,车城里面会射出无数长箭,还有一种轰天雷射向他们,这种轰天雷一炮就能炸死炸伤几十人,让他们更比打不赢汉人的辎重队。

    而且没多久,就会有无数的骑兵杀过来,匈奴人愕然的发现,这些杀向他们的骑兵都是自己人,但他们对自己每个对匈奴人都仇恨无比,恨不得杀他们而后快。

    匈奴人万万没想到的,遇到汉人的骑兵他们还能逃的掉,遇到自己人的骑兵反而很难逃掉,这些人会追杀他们上百里,一直到彻底没有机会才会返回。

    冒顿在中线的游击战术已经彻底失败,来到漠南的匈奴人看到一个月修建的30座坞堡,还有汉人的轰天雷,愚民的匈奴人认为他们是在和天神作战,根本不可能有胜算。毕竟一个月时间能建成三十座坞堡,这是神灵才能做到的事情,能掌握雷霆也是神灵可以做到的事情。

    这两件事情对匈奴人的士气打击的极大,即便冒顿已经向自己的部下辟谣,说汉人是用麻袋堆的坞堡,这样的坞堡根本没有多大作用,风沙一吹就会散掉,轰天雷只是一种投石车,但却没有几个匈奴人部众愿意相信匈奴贵族说的话了。

    冒顿陆陆续续向漠南派遣了5万骑兵,但战死一万,被汉人俘虏2万余人,只有不到2万骑兵逃回大漠。

    匈奴右谷蠡王呼衍兰道:“娄烦王已经率领部众逃到了祁连山一带,他请求归入右贤王的麾下。”

    娄烦王明白自己不是汉军的对手,他不想要成为炮灰,但也不想投靠大汉,投靠大汉娄烦部就彻底消失了,就像现在在大汉的娄烦人,他们已经彻底变成汉人了。

    季心不同意他中立,而冒顿又没有办法给他支援,他干脆就往西北方向逃窜,他清楚的知道季心进攻的方向是漠北王庭,娄烦部这样的小角色是不值得大汉追杀的,只要他躲开了汉军北伐的前线,娄烦部就可以逃出升天。

    冒顿明白娄烦王的想法,这是想要逃。

    他问道:“汉人追杀上去了吗?”

    匈奴右谷蠡王呼衍兰道:“有一万骑兵追杀娄烦部。”

    冒顿道:“同意他的请求。”

    匈奴右大将须卜豹道:“单于,娄烦王这是想要临阵脱逃,您应该让他挡住汉人的镇北军。”

    冒顿道:“娄烦部挡不住,他们能吸引1万汉人骑兵已经是万幸了。”

    “接下来的大战就要看我们自己了,我们挡住了汉军,大漠还能属于我们匈奴人了,但要是挡不住,匈奴可能就要烟消云散了。”

    其他匈奴将领也一阵沉默,汉人十几万大军从三个方向杀过来,漠北沙漠已经没有办法帮助他们抵挡汉军了。

    匈奴右大将须卜豹道:“现在怎么办?是不是迎击汉军?”

    冒顿摇摇头,“王庭只有这10万人,这是我们最后的力量,没有这支骑兵,匈奴国就荡然无存了。”

    “而我们这10万大军并不是汉军的对手,不要说反击汉军三个方向的军队,就是眼前的漠南军,我们也未必能战胜。”

    “大汉强大的后勤供养能力,让他们有办法越过三千里的大漠还能保证军队强大的战斗力。”

    而后冒顿恶狠狠道:“本单于不相信,汉人还能供养5000里外的军队,我们撤退,立即向北海方向撤退,本单于不相信汉人去了北海还能维持战斗力。”

    听到这话,匈奴人将领的脸色很难看,须卜豹艰难说道:“这是我们匈奴人的王庭,这里还有我们辛辛苦苦建设的兵工厂,就这样让出王庭,我们的损失太大了。”

    冒顿激动道:“撤,只要能战胜汉军,再大的损失也能挽回。要是我们失败了,匈奴国都没有了,那要王庭做什么!命令大军立即放弃王庭,急速向北撤退。”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