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我,大一,他们劝我积德行善 » 第六十九章 你就是季度我的菜花

第六十九章 你就是季度我的菜花

    任老师正在整理课堂教案,把电脑屏幕上的文档上传到手机,揉了揉眼睛。

    “唉,老了老了,整理个教案眼都花了。”

    任主任笑着摇摇头,扶着办公桌缓缓起身,升了个懒腰。

    “哪有啊任老师,您现在是越来越风光,越活越年轻咯。”

    作为办公室里网媒项目组负责人,再加上老牌教师的资历,

    刚刚入职的年轻老师当然给足了任老师面子。

    “呵呵。”

    任老师对这些话很受用,但还是故作谦虚地开口道:

    “是和你们这些年轻人在一起,才有动力了啊。”

    “今年项目评审应该快下来了吧?任老师又有奖金了。”

    办公室里的年轻老师们都有些羡慕。

    “咳咳。”

    办公室的老师目光都看向了门口的赵文彬。

    “哟,稀客啊赵老师,来找我干啥,看看今年垫了多少分吗?”

    任老师和赵文彬私交很不错,两人是大学同窗,所以开玩笑格外不顾及分寸。

    “呵呵,老任啊,你真是饿了,第二名都这么这么满足了吗?”

    赵文彬说出这段话的时候,浑身毛孔都是一阵舒畅。

    爽!

    战斗,爽!

    三年之期已到,恭迎龙王!

    赵文彬忍不住解开有些束缚的上衣扣子,呼吸顺畅了起来。

    “第二?”

    任老师有些怀疑,一把抢过赵文彬手中的评分表,

    第一名赫然是新闻专业。

    一个省级立项,三个校级立项。

    “中规中矩啊。”

    不应该啊,这成绩还没我网媒好看呢?

    任老师继续往下看:

    “喜报!我校新闻专业陆妍小组项目《独居老人:赛博化时代被簇拥的“孤勇者”》成功获得国家级奖项。”

    啊?

    任老师手一抖,差点把这张薄薄的纸掉在地上。

    “这…这谁的项目?”

    深度报道这一专业赛道不止面向全国高校,其他社会从业人士也可以参与,竞争难度非常大。

    “多久没听说过了,大一学生能斩获这个赛道的国家奖了。”

    “好像这个小组上次的评审还很差呢。”

    办公室一时间窃窃私语,但大多数都是真心想见见这组学生,

    以及指导老师。

    “唉,怎么说呢,我们这组孩子啊,没啥特长,就是稍微努力了一点。”

    “上次我指点了一下,孩子们一点就通啊,悄摸着就报了个比赛,还立项了。”

    “也就…就那么回事吧。”

    赵文彬直接坐到了任老师座位上,摩挲着桌子上的“模范导师”奖杯,满眼兴奋。

    “老任啊,这个奖杯不错,好好留着吧,以后可就拿不到了。”

    任老师气得吹胡子瞪眼,但是确实没辙。

    “去去去,回你自己办公室去,一次第一就忍不住了?”

    “下次就回归倒一了,托底赵。”

    赵文彬也不恼,心里舒畅得很:

    “你呀,就是季度我的菜花,季度我的学生吧哈哈哈~”

    赵文彬手背后大步出门,走出了“仰天大笑出门去”的潇洒。

    “真让他给装到了。”

    任老师虽然拿不到第一有些失落,但还是想看看,好多年没见到的国家级奖项究竟好在哪。

    任老师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在网站上搜索那个项目。

    “赛博老人么……”

    同一楼层,新闻组办公室内,赵文彬却陷入了纠结:

    “那天说的话是不是重了?”

    “平时对林落是不是太漠不关心了?”

    “他们小组实施有什么困难?”

    都不知道。

    自从上次教室里路演之后,赵文彬再没关注过他们,现在……

    汗流浃背了。

    他们该不会觉得我要在他们项目上挂名吧?

    赵文彬犹豫着,不知道该以什么名义去见林落他们。

    “报告!”

    是赵文彬心心念念的林落。

    “老师,我想请个假。”

    林落有些不好意思地开口。

    被教育了不久,就又要请假,

    林落已经做好了承受赵文彬新一轮教育的准备。

    “行,没问题,不是生病了吧?”

    赵文彬和善地笑道,手中的笔不做停留,很快在假条上签上自己的名字。

    林落请假,

    那一定有他的道理。

    啊?

    “没…没有,老师。”

    不仅没被责罚,还嘘寒问暖?

    林落有些不确定地接过假条,

    我可拿走了嗷?

    赵文彬抬手招呼林落了,亲切地说道:

    “一会儿没课吧?来,我给你们项目接下来的工作提点意见。”

    赵文彬亲自把旁边空位的椅子搬过来,示意林落坐到旁边。

    “项目…还有修改的必要嘛?”

    林落弱弱地问道,

    林落想的是,项目已经报上去了,也没有同期或者以往的材料参考,全靠自己摸着石头过河,

    效果怎么样林落并不知道,此时还以为赵文彬要批判了。

    但这番话在赵文彬听起来就不是滋味了,

    这是在点我呢。

    嫌我学术水平不够?

    赵文彬不再低调,从官方网站上搜出林落他们组的项目,挽起袖子,想要好好指点一番。

    “你们还做了视频啊?”

    赵文彬倒是感觉挺新颖,这类采访视频显然比文章更有说服力,但调查难度也更大。

    “俺平时就刷刷视频,上上网。”

    视频里穿着环卫工人服装的大姐脸上挂着汗,对着镜头笑着开口。

    头顶的粉色米老鼠防晒帽显然有些不合适,但好在被过滤了的阳光只晒到了下半边脸。

    “俺67了,孩子外地打工,没时间照顾孙女儿,我不想给娃添负担,也干干活,少让娃花点。”

    赵文彬本来要按下快进键的手又停了下来,

    欲言又止。

    看似赘述的一幕却恰恰反应了一部分老年人的生活,

    不想给孩子添负担,与城市格格不入,

    只能在网络上贴近别人的生活,做这个城市最热闹的孤独者。

    赵文彬忽然有想看完的冲动了。

    一个十分钟的视频,

    没有一句说教,全是活生生的案例。

    赵文彬看完之后,总感觉胸口瘀结了一口气。

    想做一个点评,却开不了口。

    视频里的内容更像一部记录片,赵文彬的每一句评价都是以短片为媒介,与这个群体对话。

    “先…看看文章。”

    赵文彬点开下面的链接,跳转到林落的文章报导界面。

    刚想点评,却发现结尾已经有赛道专家组评价过了。

    这我还说什么啊?

    有点季度你的菜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