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大离镇抚司 » 第40章:镇抚司抚承使

第40章:镇抚司抚承使

    “不实言论?哼哼……在大人眼里,国运昌盛便是所谓的天下大同?”

    “当然。”

    闻言,齐悦嘴角上扬:“如果这是大人心中所想,那不知有没有兴趣听听,我认为的天下大同?”

    看着齐悦没有丝毫惧意的面容,秦厉有些好奇他是如何做到这般有恃无恐的。

    不妨就听听看他要说些什么,一旦发现是在胡言乱语,那便让他尝尝诏狱的滋味。

    “我给你一盏茶的功夫,如若讲不出个所以然来,你自己去诏狱里报道吧。”

    “多谢大人!”

    何须一盏茶的功夫那么麻烦,齐悦整理了一下思绪,继而便开始了侃侃而谈。

    “何为天下大同?在下认为,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即为天下大同。

    不过想要达成这一点,却是有不小的难度。所以,还是要从最基础的地方做起,便是要让百姓都能够食有粮居有所,仅此而已。”

    短短的几句话后,齐悦笑而不语,静静地看着秦厉的表情由愤怒,变成了讶异,最终惊得合不拢嘴。

    齐悦一番话,将男女老幼、鳏寡孤独全部概括其中,可谓是考虑得非常全面了。

    而这一切的基础,则需有柴米油盐、衣食住行。

    为此,食有粮居有所,便是最低的限度。

    若是连这么小小的要求都满足不了,谈何大同?

    “依小兄弟之见,此事该如何办到?”

    秦厉还未开口,小黑屋的房门便被推了开来,随后便有一儒雅之士走了进来。

    当看见这人时,秦厉先是一愣,继而便迅速起身,将自己的位置让了出来。

    “坐着吧,今天你才是这位小兄弟的主考官,我只是过来旁观而已,应该没有妨碍到你吧?”

    见此,儒雅男子轻轻摆了摆手。

    随着他的言语之间,似是有一股莫名的力量流露。

    “儒家第七境修士,终于有上三境的修士现身了。”

    齐悦只能隐约感觉这儒雅男子可能实力不俗,却不能彻底看穿他。

    但在初凰眼里,这都算不上什么秘密。

    一听见此人竟是如此修为,齐悦的瞳孔不禁微微一缩。

    儒家第七境名为:士人,信念坚定,守规矩,懂原则,虽不精通万事根本,却有独立性,做事虽不能周全,但有可取和称道之处,此为士人。

    达此境界者,可初步掌握言出法随的力量,以言语改变现实,一言一行皆可施以法术以成真,令人防不胜防。

    儒家体系到了后期,最根本的能力其实就是言出法随了,修为越高深,对言出法随的运用也更为熟练。

    据说儒家有着一位绝世大能,可以言语修改天地最根本的规则。

    火焰通常温暖,可若他一句火是冷的,那么在法力覆盖范围内的火焰都将变为冷火,说刀是钝的,那么刀便无法伤及任何事物,堪称相当逆天的一种能力。

    “秦厉啊,你又没能控制自己的性子了,如此毛躁,岂能成大事?”

    儒雅男子看了眼满地的碎屑,稍加思索便知晓了前因后果,当即便毫不客气地教育了秦厉一番。

    “秦厉知错,还请抚承使责罚。”

    镇抚司内部有着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

    立于镇抚司权力最顶端的,乃是名义上的镇抚司之主——大司天。

    据说他游历于世间各地,不插手镇抚司的一切事宜,平日里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连镇抚司的自己人都很难找到他。

    唯有在镇抚司出现巨大波动时,他才会恰到好处地出现,以绝对的实力及话语权,镇压一切纷乱。

    只要有他在,镇抚司便如有着一根定海神针般乱不了。

    大司天之下,为左右司命。

    左司命为北镇抚司之主,统御着麾下无数精兵强将,势力遍布大离各地,每一处衙门里都有镇抚司派遣的灵官,暗线更是不计其数。

    右司命为南镇抚司之主,南镇抚司虽然没有北镇抚司那般高手如云,但对朝堂而言,南镇抚司的威慑力可不比北镇抚司要小。

    大离王朝一切官员,上到宰辅、六部,下到各地方官吏,走马上任的最后一关便是要通过南镇抚司的审核。

    不管在此之前付出了多少心血,只要在南镇抚司这边通不过,一样白搭。

    再往下,便是十六抚承使了。

    大离九州,除离州之外的其余八州,皆是各有一处镇抚司分部,由两位抚承使共同执掌,用以守护一州之地的安宁。

    此刻出现在齐悦面前的,正是宿州镇抚司两位抚承使之一,负责执掌南镇抚司,修为高达儒家第七境的存在——孙元。

    如果不知道对方的身份那也就罢了,如今既然知道了,齐悦若是还要老神在在地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那就有些太嚣张了。

    于是乎,齐悦连忙起身,朝着孙元拱手的同时深深鞠了一躬:“见过抚承使大人!”

    “免礼。”

    “是。”

    微笑着朝齐悦点了点头后,孙元的目光扫过这满地狼藉,又看了看一旁也在行礼的秦厉,脸上露出了一抹无奈之色:“你也免了吧。”

    “是。”

    接下来,孙元便在齐悦面前露了一手,让他好好见识到了儒家言出法随的神奇。

    “此地恢复如初。”

    一言既出,只见地上那一堆碎屑开始自己汇聚在了一起,仅在眨眼间,小黑屋便恢复成了刚进来时的样子。

    随后,孙元又看了眼茶水,随即便摇了摇头:“招待贵客岂能用这种茶水?此地应有‘清心普茶’。”

    下一刻,一个铁罐便出现在了桌上。

    倒掉壶内剩余茶水,打开铁罐,虽尚未冲泡,却已有扑鼻清香袭来,闻者皆心旷神怡。

    这就是清心普茶,产自儒家祖庭周围,日夜受儒家浩然清气的熏陶,已非凡品。

    孙元小心翼翼地从中取出了屈指可数的几根茶叶,而后又是一句:“水来。”

    壶内自然而然出现了热水。

    不多时,一壶清香怡人,远胜先前的茶水便已出炉。

    从中倒出三杯,分别递给了齐悦与秦厉:“来,尝尝我的手艺如何。”

    “多谢大人!”

    接过茶水,齐悦不懂茶道,只以色香味来分别评判。

    一眼望去,茶水呈透亮之势,茶叶根根分明,无半点碎屑飘荡。

    尚未入口,已有清香袭来。

    凑到唇边轻抿一口,初入口时只觉微苦,细细品啜却有股甘冽之味,令人回味无穷。

    一口下肚,暖意瞬间遍布全身,神情舒缓的同时,浑身也是一阵轻松。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齐悦不禁有感而发道。

    “哈哈,想不到小兄弟也是爱茶之人,不算浪费了我这壶好茶啊!”

    世人大多好酒,知茶中滋味者却是无几。

    而孙元便是这少数的好茶之人,在他眼里,再香醇的美酒,也比不上一壶清茶来得更有滋味。

    瞧见齐悦竟然跟孙元聊到一起去了,秦厉假装没看见,嘴里却是嘟囔了一句:“这茶明明是赵大人的(另一位抚承使),被他发现了免不了又是一顿折腾。”

    清心普茶乃是皇室特供,一年的产量也就堪堪百斤,儒家祖庭要去了一半,剩下的一半里面,又有五成被收入了国库。余下来的,则会论功行赏分给文武百官,最终落到孙元手上的也就几两而已。

    以孙元这嗜茶如命的性子,每年的那几两茶叶没两天就会被喝得一干二净,这种时候他就只能偷偷管同僚赵西陵赵大人“借”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