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这个月球不太冷 » 018 初窥超导

018 初窥超导

    电脑已经将第一组数据计算完成,呈现在显示器上。

    随即森正浩将计算结果与样本数据进行对比。

    正确!

    第一组实验数据完全正确!

    初步判断模型没有问题,能够正常运行,输出的计算结果也正确。

    他再三确定第一次的计算无误后,便输入第二组实验数据。

    只要第二组实验数据也能顺利完成计算,并且最终的计算结果没有错误。

    那么这套模型算是基本完成了,也能给丁教授那边交差。

    虽然仅仅两组实验数据,可能样本偏小,不能保证所有的功能和计算全都正常

    但已经值得为其去申请一台小型超算或者服务器对其进行全方位的验证了。

    只要验证能通过,便能通过这套数据模型来全面的优化石墨烯纳米片的制造过程。

    即使不能最终解决石墨烯在铂金表面的平铺过程中,因范德华力而导致的团聚问题,但他能帮助丁辉教授优化大量的实验过程,从而节省大量的时间。

    材料学向来如此,任何材料研发一般都是不断的试错过程,利用大量实验堆砌数据。

    然后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再进行新的实验优化。

    进而不断的累积数据和积累经验。

    有捷径谁不想走,一步先步步先的道理大家都懂。

    但像这样,建立一套数学模型来辅助优化实验,大部分的实验室都想,很多时候却是做不到。

    别看森正浩三两下就搞定了建模工作,可这个基础是建立在他有科技树加持的情况下。

    没有他远超常人数倍的能力,单单将这几个月的数据整理出来都得三五天,更别提核心数学公式简化了。

    依照实际问题进行建模,哪有那么容易。

    顶尖数学教授?别闹,就算人家愿意来,又有多少人请得起呢?

    ......

    等待了五分钟左右的时间,画面跳转开来。

    森正浩收回发散的思绪,看了眼计算出来的数据,又看了下与实验数据比照,嘴角不由勾起了一个小小的幅度。

    正确!

    两次验证完成,数据都没有问题。

    随即便将这套数学模型打包,复制到U盘里。

    “这下算是基本完成了丁伯伯交代的任务。”

    做完最后部分的收尾工作,森正浩长舒一口气,身子往后一靠,倒在了椅背上。

    心里颇有些些意犹未尽,他有些喜欢上研究了。

    对了,师兄给的U盘中还有二维堆叠石墨烯的资料和实验数据。

    森正浩拍了拍脑袋,挺起上身,从资料中找出这部分的资料,便聚精会神开始阅读这部分资料。

    材料是否导电,取决于原子中的电子在原子核周围的排列模式。

    大致原理为:相邻原子的电子向外移动,形成一个互相重叠的“电子带”。

    在导电材料中,高能电子“电子带”拥有更多可容纳其他电子的空间,其本身也有更多可移动空间,一旦施加电压,就可形成电流在电极之间流动。

    而在绝缘体材料中,高能电子带和低能电子带一样,都挤满了电子,在这样的材料中,电子就像挤在拥挤房间里的人群一样,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余地。

    石墨烯是一种以sp²杂化连接的碳原子紧密堆积成单层二维蜂窝状晶格结构的新材料。

    其中碳原子由蜂巢状六边形晶格互相连接,理论上讲,其中的电子可以在晶格带中光速移动,就像根本没有任何质量一样。

    但如果两层石墨烯薄片相叠,其中一层相对于另一层以某种角度扭曲,就可以改变电子的移动方向。

    电子在两个六边形晶格中来回穿梭,形成“超晶格”,产生一种奇特的电子效应。

    当然在这种石墨烯结构中,电子行为不光受碳原子晶格的影响。

    这种超晶格效应,同时也会对电子在两层石墨烯之间的自由移动度产生影响,从而改变电子行为。

    看到这里,森正浩也明白了。

    实际上,师兄们主要就是依靠改变两层二维石墨堆叠的角度,从而降低两层二维石墨烯之间的电子移动速度,从而改变电子的行为。

    这又怎么又变成了一道数学题?

    森正浩撇撇嘴,略微有些无奈。

    这丁教授的这个课题本质上已经算是完成了。

    只是之前由于制备堆叠石墨烯的项目上出了问题,导致缺少大量的实验样本,导致在扭曲角度上的并没有一个确定的数值。

    唉,算了。就再给丁伯伯加一把火吧。

    森正浩拿出纸笔,根据实验数据先算出了临界角度。

    1.08°!

    随即准备再建个数学模型,用来反证双层石墨烯之间的扭曲角度与电子的速度的之间的关系就好。

    由于这个参数极少,比之前的数学模型简单不少。

    没花费多少时间,森正浩便将数学模型搞定。

    连续输入几组实验数据,都顺利地计算出了结果,与样本数据一致。

    这套模型,也没有出现什么问题。

    森正浩想了想,似乎这些事情变得有些简单了。

    有些心里没底,便打算求助外援来参谋参谋了。

    “爸。”森正浩朝客厅大喊,没人应。

    不应该吧,他看了下时间。这个时间点二人组应该回家了啊。

    随即起身向客厅走去,一打开房门,森正浩满脸黑线。

    这客厅沙发上大喇喇地坐着两人,可不就是二人组嘛

    “爸。你在家也不应个声。”

    森父则一脸平静的说:“应声干嘛,你在家叫我而不叫你妈,一准没好事。”

    “这回是真的好事。”森正浩走上去拉着森父胳膊就往卧室走。

    “有事说事。”森父照着他手就是一巴掌。

    “呃,爸,所以爱会消失的是嘛?小时候,你还经常叫我‘小宝贝’,还弹……”

    森父被恶心的不行,随即起身随森正浩走进卧室:“什么事?”

    “嘿嘿,是这样。爸,你帮我看下这两套模型,有没有错漏什么的。”森正浩将森父引到电脑前坐下。

    “你建的?核心公式呢?”森父有些怀疑。

    森正浩将一旁草稿纸上的公式递给他爸,臭屁的回答道:“嗯嗯嗯,厉害吧。”

    “我先看看,计算结果和实验数据对的上嘛?”森父一边检查模型,一边问道。

    森正浩立马回答:“嗯,对的上。第一个模型测试了两组数据,后一个算的比较快,就多测了几组。”

    花费十几分钟,森父将两个模型从头到尾检查了一遍。

    “没什么问题,就是界面丑了。”

    “爸,这能用就行,谁还看界面啊。”森正浩有些得意。

    “行了,别得瑟了。知道你数学好。”

    “不早了,弄完了就早点睡。”森父起身走出卧室。

    “嗯,好。”

    将这套数学模型打包,复制到U盘里,与制备模型放在一块。

    收拾好桌面后,森正浩便将自己甩进被窝。

    扭曲堆垛石墨烯材料,产生的奇特量子效应,具备奇异电子特性的“准粒子”。

    让他觉得不一定非要从金属键中寻找【库珀对】。

    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类似【库珀对】的东西,没准也能在π键或者大π键中找到,毕竟也是胶子类力。

    或者有一种固定的结构,凭借电子间的强关联能实现结构超导。

    对了,提高石墨烯载流子浓度或许会是一个解决方法。

    森正浩这样想着,渐渐睡意袭来,便睡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