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华兴传 » 第148章 安锦建设2

第148章 安锦建设2

    返回的路上,程龙见各处燃起篝火,留在岸上的务工人员聚在一起,说笑、放歌闹成一团,气氛十分活跃,符庆带着人四处巡逻,不时做些提醒,将整个驻地弄的尽然有序,不远处的码头上,杨宽也在执行着同样的任务。

    竹棚里,范登云将数盆饭团摆到木墩之上,同时表示条件有限,让程龙等人对付着吃上几口,自己则饶有兴致地坐到一边,等着听他们说说近日的新鲜事。

    有李政带头,秦忠、韦喜、邓春再不客气,抢着抓起饭团,塞入口中,省得一会儿首长问话,自己这边反而失态。

    能和李政这样的长官一桌用饭,韦喜、邓春多少有些不自在,气的秦忠在二人肩上连拍两下,直言手再慢点儿,你们就准备饿肚子吧。

    再看程龙,更是双手齐上,要不是范登云主动问起,甚至连个“好”字都懒得说。

    一顿简单的饭团饭,倒让棚内气氛愈发轻松起来。

    说起韦、邓二人的安排,李政让他俩先到符庆那里报到,跟着训练一段时间,不管你们有多大本事,该学的规矩还得从头学起,该吃的苦也不能省略,至于未来前途,只有受得了的人才配拥有,这里没有人上人,也没有骤然发财的捷径,有的只是艰苦创业,有的只是共同奋斗,成则共富贵,败则同赴死,摘果子、搞投机,还请另寻别家。

    从秦忠、程龙那里,韦喜、邓春对华兴人的规矩已有所了解,此时听到李政如此直白地讲述出来,分明是让他们从小兵做起,心中多少有些不适,反倒是秦忠颇为兴奋,表示在榆林港没过够瘾,这次一定把训练课补全了。

    李政并未继续询问韦、邓二人态度,而是告诉秦忠,这里条件虽然艰苦,但也是历练的机会,多和大家沟通交流,日后一同做事,才能找到背靠背的感觉。

    见李政不再多言,秦忠将韦喜、邓春拉起来,一起往篝火处走去,至于二人心中的小九九,只要训练起来,很快便能消除。

    待三人离开,魏建雄、张彪等人才笑呵呵地走过来,张彪率先上手,将程龙按在地上,然后众人一拥而上,居然玩起了叠罗汉。

    ......

    夜色下,秦贵跟着段宏来到船上,施耀已经舱中恭候,一同就坐的,还有金孟麟、焦横二位百户。

    面对如此阵仗,秦贵先是一愣,随即笑嘻嘻地进来,在施耀的示意下,于下首就坐。

    施耀将身前的点心盘子推到秦贵面前,让他先填填肚子,自己则和金、焦二人继续刚才的话题,华兴人玩的这么大,咱们该如何借机分利?

    作为离云屯地区最近的焦横,心思最为纠结,从好的方面来看,发财之路近在眼前,只有全力以赴,才能最大限度地成就富贵,但从坏的方面来看,华兴人干的事情太过匪夷所思,其中意图晦暗不明,所谓上船容易下船难,此事一旦传扬开来,后果实在难以预料。

    在焦横看来,安南毕竟是燕朝属国,无论是上边的两广总督府,还是近处的廉州府,平日均有联络,若是事情闹大了,咱们这些做生意的,肯定没好果子吃,像他这种军官身份,又会罪加一等。

    看着焦横左右为难的表情,金孟麟直接嗤之以鼻,又想吃口肥的,又不想承担责任,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再说了,你焦横可是个吃素的?还罪加一等?纯粹是无病呻吟。

    见金孟麟直接无视自己的意见,焦横不以为意地笑了笑,然后转向施耀,问起华兴图谋,真就是采矿这么简单吗?

    搞不清华兴的意图,才是焦横纠结的核心。

    施耀摇摇头,表示自己也看不懂,之前在涠洲岛种甘蔗,还好理解,如今跑到云屯挖煤,这事怎么看,都和靠谱不沾边。

    众人之中,秦贵与华兴人交往最为紧密,或许会了解一些内幕,帮众人一解疑惑。

    见大家都看向自己,秦贵颇为无奈,表示程龙在船上已作过解释,无非是更高效率的燃料,至于此物用途,炼铁、制糖,均能发挥奇效,人家说的不是挺明白的嘛。

    信与不信,才是问题的关键。

    秦贵表示华兴人或许不会轻易向咱们交底,但所说之言,必无欺瞒之意。

    如此大动干戈地干一件事,其中必有道理,若是咱们无法参透,那就选择相信即可,反正有银子垫底,其它都是多虑。

    秦贵的意见很简单,既然华兴这边诚意十足,咱们何不顺水推舟,若是将来发生变故,再寻对策,也完全来得及。

    再说了,上门的买卖你不做,等人家找了别人,到时“眼热、嫉妒”又有何用?

    待秦贵说完,座中三人俱都沉默下来,毕竟身家不同,秦贵的想法,未必就适合他们。

    最终,还是施耀提出建议,那就是别藏着掖着,直接把事情搞大,让交趾洋的大小海商都参与进来,反正咱们和华兴最近,肯定能拿到最大份额。

    焦横想想也对,与其一手遮天、吃干抹尽,还不如上下勾连,一哄而上,自家虽然损失些利益,但从长远来看,却是两全之计。

    相比施耀、焦横二人,金孟麟更关注航线问题,未来船队在安锦卸下物资,接着装载煤炭,运往涠洲岛,之后再将蔗糖送到廉州、钦州各地,一路都有生意可做,这么算都划得来。

    若能达成如此局面,仅在交趾洋内,便能实现海运业务的完美闭环。

    听金孟麟说出未来规划,舱内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四人均是海上常客,随即细细商议起来,那种“看穿”华兴底细的喜悦,顿时洋溢在众人脸上。

    密议之间,焦横很快反应过来,问起直航涠洲岛的可行性,若是无法解决这个难题,一切均为空谈。

    云屯距离涠洲岛再近,那也是数百里的距离,稍有不慎,漂到廉州、雷州、琼州的任何一处海岸,都是有可能的,其中耗费,绝对能赔个底掉。

    最后,还是施耀一锤定音,表示规划完全可行,只是当下不便提出,待到时机成熟,华兴人自会解决航线难题。

    一个能从万里之外进入燕朝的人群,一个能造出大铁船的人群,解决个航线问题,还不是小菜一碟?

    现在就“点破”华兴图谋,会不会显得咱们自作聪明?多少有些不厚道吧?

    听施耀说出心中想法,舱内众人齐齐大笑,之前顾虑随即烟消云散。

    这样的买卖,就是打破头,也要参与进来。

    船舱之内,四位“聪明至极”的燕朝人,似乎已经摸到了华兴商业的“底牌”,并对如此大手笔的玩法赞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