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华兴传 » 第164章 终局5

第164章 终局5

    杨宽没有跟着李政返回榆林港,而是要求先行前往六罗山,毕竟上寨杨家已经警觉,若是拖延几日,让他们跑了,自己这忠心算是白表了。

    等李政返回榆林港,得到管委会首肯,再行赶往六罗山时,那边的战斗已经结束,给李政留下个令人无语的烂摊子。

    上寨杨家所有男丁,连同杨训一脉近亲家属,俱被下寨杨姓众人,加上附近黎人,收拾了个干干净净,下手之狠,行动之果决,令人叹为观止。

    人心这东西,你强的时候,大家俯首如奴,待到你落难之时,便成了众人泄愤的对象,上寨杨家数代传承,就此灰飞烟灭。

    打仗容易,后面的事就难了,面对如此广大家业,不仅下寨杨家想法颇多,连周边黎人也纷纷请愿,要不是王兴、梁勇居中主持,混乱只会继续扩大。

    分家产这种事,李政也没有经验,只得安排人返回报信,要求管委会派遣得力人员,前来解决纠纷,他能做的,仅是将动乱势头压制下去。

    实际上,李政还是做了些动作的,先是让李长林带领三排看守上寨,然后就出事了,寨中全是女人,又受过惊吓,凡事有求必应,搞得一帮年轻士兵心猿意马,李长林还算有些理智,拿着个鞭子四处抽人,最后干脆让大家退出寨子,只要守住大门即可。

    刚消停没一会儿,就有人到李政那里告状,说是李长林私藏杨家人。

    私藏杨家人?这可是件大事,不等李政开口,王兴立即起身出去,找李长林落实情况,反正上寨,下寨之间,也就不到千米距离。

    没过多久,王兴带着骂骂咧咧的李长林进来,才说出其中实情。

    当天乱局之中,一个自称王佑贤小妾的女人,怀中抱着个孩子,拼命向自己求救,说是在三亚村见过他,相关口径也能对的上,他就把那母子两个保了下来,此时就在杨宽老屋住着,是哪个多嘴的货告自己黑状?

    王佑贤丢孩子的事,王江曾在港内传扬过,李长林虽不了解其中详情,但也听过传闻,这才出手保护。

    之前在水寨时,李长林也曾跟着王江,在王佑贤家中蹭过饭,人家认出他,也属正常。

    李长林将事情交代的明明白白,那个告状的黎人青年耷拉个脑袋,无奈说出实情,怪就怪李长林他们看的太严了,几个黎人青年想偷入寨中搞事情,让士兵们打了,这才寻机找茬。

    说着话,符庆领着几个黎人青年在外边叫唤,李长林也没客气,出去把小符庆一顿臭骂,这帮家伙就是仗着你这个排长的势,才敢到首长这里告状。

    符庆护着同族,此时只能陪礼道歉,待李政等人出来,符庆又嬉皮笑脸的贴过来,说这几个家伙不错,都想跟着当兵。

    事情一件套一件,搞的李政头昏脑胀,骂了符庆两句,让他别跟着添乱。

    李长林则坐在院子里,要求和符庆或者杨宽换防,看门这差事,大家轮流干干更好。

    梁勇这时站出来,一边安抚李长林,一边说起其中利害,当下杨宽和符庆都要避嫌,也就他这个中立者,才具备看守上寨的资格。

    话说到这份上,李长林只能叹气,指了指杨宽和符庆,无奈返回驻地,惹得院中众人哄堂大笑。

    这边事情刚刚消停,下寨杨家几个老人,附近黎村的几个村长齐齐赶来,说是要请李政吃酒,然后两拨人再次争吵起来,这下轮到杨宽和符庆头疼了,干脆在院中摆酒,同时辛苦李政作陪。

    碰到这种破事,王兴、梁勇,还有几个华兴队员,居然极不厚道地起身离开,说是要去给李长林正名,留下李政应付这帮老古董。

    真正深入到燕朝内部,大家才发现事情远比想象复杂的多。

    ......

    陈觉退回崖州城下之后,郑凯便带领二连驻守镇南桥,彻底将宁远河两岸隔离开来,用曹卫国的话来说,以后的崖东地区,就是咱们的地盘了。

    对于一众穿越者来说,在榆林港憋了近半年,还没和官府谈出个子丑寅卯,就让海盗堵了门,运气可谓差到了极点。

    如今历尽艰辛,终于推进到崖州城下,曹卫国给郑凯的命令,就是在管委会没有新的指示前,不许放一个人过河。

    要说例外的话,那就是李树信的和谈团队,不仅由曹卫国亲自陪同,郑凯这边还得摆出热烈欢送的样子,一定要让李树信等人感受到友谊的温度。

    若是能和平共处,谁又愿意整天舞刀弄枪呢?

    ......

    州衙之中,张素、郭文绍听着李树信讲述崖东情况,加上前日陈觉返回汇报,心中愈发惊骇起来,六千余海贼,月余精心准备,仅战斗一天,便四散溃逃,华兴人的战力之高,远超众人想象。

    在李树信口中,华兴人不仅战力超强,其在收拢人心、组织队伍、离间海贼团队方面的所作所为,俱都可圈可点,可谓军政全才,绝非普通海商可比,若是与之为敌,没有数万、甚至十数万将士的浴血奋战,基本没有平灭的可能。

    好在华兴人一心只求返乡定居,认祖归宗,并无攻伐之意,若是能真心和谈,将其纳入我大燕朝麾下,必为得力臂助,也是当下最为可行之策。

    说到人心时,李树信直言崖东百姓得其庇护,无不感恩戴德,定居之事,哪怕没有官府背书,光是民心一项,已经让华兴扎下根来,我等何不顺应民意,上书朝廷,给华兴人弄个名分,以此化解未来隐患,让崖州再次安定下来。

    说白了,靠打仗是征服不了华兴人的,想抢人家的财宝,海贼就是例子,所付代价,无论两广官府,还是朝廷,俱都难以承受,为今之计,只有招抚一途。

    衙堂之上,李树信侃侃而谈,将数月所见所闻一一道来,让堂中众人沉默不语,就连一直主战的郭文绍,此时只能默然,拿不出更好的办法。

    陈觉、陈继统两位武将,虽然没有发言,但观其神态,显然倾向招抚,不就是个土司嘛,云南、广西那边遍地都是,崖州出上一例,有何不可?

    陈继统私下告诉陈觉,知州张素已经上书弹劾沈植、赵德恭、孙惟彦等人,罪名便是勾结海贼、图谋华兴宝物,以致崖东生灵涂炭,百姓罹难。

    崖州动乱这口锅,看来是要让府城援军背了。

    议事完毕,张素、郭文绍、李树信三人来到后院,一边品茶,一边说起下一步做法,谈及未来忧虑,张素提到教化一词,对于这些来路不明的华兴人来说,也许教而化之,才是更好的解决思路。

    李树信听后频频点头,表示自己接触华兴日久,人家对自己一行礼数周到,言谈间也颇为谦逊,交往中更是以诚相待,对我大燕文化亦是钦慕有加,若是能多加教化,引导其融入我大燕族群,将来必是一段佳话。

    对于李树信自信之语,郭文绍听的直皱眉头,无奈自己事事不成,实在没资格再和人家争论,当张素提出大家联署上书,建言招抚之策时,郭文绍也只能点头答应,表示一切为知州大人马首是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