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成化危局:大明掌灯人朱见深 » 第123章 一百两变三百两

第123章 一百两变三百两

    马昂回到兵部,准备和王竑交割公务。

    王竑拿着一份文卷,说:“部堂,您可回来了,兵部收到一份修造火器的计法图纸。我觉得非常好,计划试着造几件出来。”

    马昂毫无兴趣,说:“王部堂,你爱造你造,我,没兴趣!也没责任!”

    王竑还追着不放,说:“部堂,您是兵部堂官,只要你签署,试造火器我亲自督制。”

    马昂不理会,说:“来人,把我的私人物件都收拾归整了。”

    王竑不知道马昂已被皇上解职,把文卷递到马昂面前,说:“部堂,您先看一眼也罢。”

    马昂背着手,看了一眼文卷,说:“王部堂,是我说得不够清楚,还是你故意找我开涮?现在,我不再是兵部的部堂,你是部堂!等他们收拾好东西,我自会找你交割公务。”

    王竑这才明白,问:“部堂,皇上何时给的旨意?我怎么不知道?”

    “不要再叫我部堂!再说,这旨意是给我的,不用你知道!你我虽然政见不同,但你别搞人前一套、人后一套,有辱君子之风!”

    “这是何意?我王竑行事,光明磊落,你我虽然政见不同,但我也不曾有过小人之行!”

    马昂说:“我一走,你就好好做你的兵部尚书吧!爱咋咋地!”说完,拂袖而去。

    马昂以为是王竑背后捅了他,其实是陈文安排人搞的鬼。

    马昂和王竑还没交割完公务,牛玉就来传皇上口谕。

    “有皇上口谕!”

    马昂和王竑一起跪下。

    “皇上说:王竑,广西剿匪,势在必行,你这个兵部尚书要拿出成案来。朕要的是可行的全套方案,需要多少人马,需要多少钱粮,谁来带兵,何时出征,如何战法,都给朕说清来报。王部堂,皇上所说,您可听清楚?”

    “清楚!臣领旨!”马昂跟着王竑磕头领旨。

    “二位大人,请起。”

    马昂和王竑起来后,牛玉说:“马大人,交割公务呢?”

    马昂尴尬地说:“是是是,很快就好,很快就好。”

    牛玉是要试试马昂的口风,看他服不服。看马昂挺配合,牛玉就说:“那你们先忙着,咱家回去复旨了。”

    “公公慢走。”

    收到皇上的旨意后,场面更加难堪,马昂快速交割完,奔他户部去了。

    马昂这边刚一解职,内阁陈文就收到消息。

    陈文得意地去找李贤邀功。“阁老,刚得到消息,马大人去户部了?”

    李贤的笔都没停,说:“他不去户部去哪里?”

    “阁老,我是说,马大人不再兼兵部尚书,现在单是户部尚书而已。”

    李贤把笔放在砚台里抹了抹,笑着说:“这早晚的事,王竑协理兵部,那只是皇上的临时安排。现在,王竑是部堂了吧?”

    陈文说:“阁老,这不一样。”

    李贤这才停下笔来,问:“怎么不一样?”

    陈文得意地说:“天顺六年,马昂家里修祖坟,私役军士做工,被皇上逮住了,皇上才去了他兵部尚书的职。”

    李贤一下就明白,说:“天顺六年的事,皇上怎么会逮住?这事,是不是你办的?”

    陈文也毫不遮掩,说:“阁老,兵部尚书,干着私役军士的事。但凡一个有良知的官员,都会参奏吧?”

    李贤放下笔,站起来,说:“这件事,你就太过分。王竑的兵部尚书是铁板钉钉,你又何必去给马昂搞个难堪?”

    彭时说:“李阁老,陈阁老要不这么推波助澜一下,再有几天,广西的匪患万一平了,马昂那就是兼领两部尚书,给皇上办了大事。可堪称皇上即位以来,第一功臣!”

    陈文见彭时也来捧场,他就更加添油加醋,说:“阁老,要是马昂成了第一功臣,您这首辅也该挪挪位儿了。”

    李贤直摇头,说:“你们两个,不要主观臆断!广西匪患,不是换帅就能解决问题。陈大人这么一搅,这天大的功劳,就落在王竑头上了。”

    陈文算盘打得精着呢,说:“阁老,眼下这局面。王竑掌兵部,即便他想对广西用兵,马昂掌着户部,不给他钱粮,王竑也捞不着这个大功。他们二人鹬蚌相争,最后还得内阁来协调。”

    李贤说:“陈大人,都是为朝廷当差,都是为皇上分忧。何必分个你你我我,还搞一个鱼蚌相争。我也不妨告诉你,这个王竑,一点不比马昂差!你驱走了马昂这个狼,却迎来了王竑这个虎。”

    陈文问:“阁老,照你这么说,我们又该如何应对王竑?”

    李贤说:“不要老想着作对!朱骥、王竑、李秉,这些一回京就获得重用的人,都是皇上的利剑,他们要实现皇上的意图。你要是和他们作对,就是和皇上作对。”

    彭时说:“李阁老,那我们该怎么办?”

    李贤说:“四个字,按部就班!”

    陈文急切地问:“阁老,怎么个按部就班?”

    李贤说:“这不明摆着嘛?你刚才说兵部和户部必有一争,最后还得是内阁。我们内阁按部就班,等他们争完,就轮到内阁出来做事了。”

    “哈哈哈,那我们就来个按部就班。”

    来了一个小太监,站在门口说:“三位阁老,皇上命你们去礼部集合。”

    三人一愣,李贤问:“小公公,皇上让我们去礼部做什么?可是有事要议?”

    小太监说:“阁老,钦天监预报今天酉时有日食,文武百官都应去礼部行救护之礼。”

    日食救护这种事情,李贤见多了,这小太监说得就不合理。“小公公,行日食救护之礼,历来都是钦天监预报,礼部通知。今天,怎么是皇上通知我们?你是不是传错旨意了?”

    小太监却说:“阁老,不会错。阁老去了便知。小的告退。”

    陈文说:“阁老,会不会是老姚又犯糊涂了,皇上要在礼部杀一儆百?”

    李贤说:“不会。要说礼数,我朝无人能出姚大人之右。皇上要治姚大人的罪,不会在礼部。我们快换衣服,到了礼部,就会见分晓。”

    三人换了素色服饰,赶往礼部。

    李贤、陈文、彭时三人赶到礼部时,在京的文武百官都已聚在礼部,身着素服,准备行救护之礼。

    孙继宗看见李贤来了,就过来打招呼。“阁老,礼部没通知今天有日食救护之礼啊,皇上让我们都来礼部,是不是有事要说?”

    李贤说:“不会!最近没有要在礼部集体议定的事。”

    孙继宗实话实说,“阁老,皇上早上才罚了我三个月俸禄。皇上现在精明着呢,逮住谁,就处置谁。”

    李贤笑了,问:“你是说马昂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