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成化危局:大明掌灯人朱见深 » 第41章 十二团营十二监军

第41章 十二团营十二监军

    朱见深即位的安排,非常快。第二日礼部就上报了典礼流程,第三日就举行即位大典。王伦不打没有准备的仗,他有两手准备。其中之一,就是太子宠爱的万贞儿。但他想先用第一个方案。

    大行皇帝丧仪这几天,锦衣卫门达掌管各项仪仗。因为执礼频繁,一些大臣疲于应对,门达的锦衣卫对这些人吆五喝六,动辄拳打脚踢,毫无斯文可言。大臣们再次请内阁首辅李贤出面,杀一杀门达的嚣张气馅。

    昔日朱祁镇活在时,门达搞定袁彬后,极为嚣张。李贤参了门达一本,但朱祁镇病重,只是令门达“反省自检”,并没有实际处理门达。

    现在李贤再次受群臣所请,就给朱见深口头汇报了此事,“请殿下对锦衣卫稍加约束。”这几天门达的表现,朱见深偶尔也会亲见,但他尚未正式即位,并不想对锦衣卫加以干涉,随后,不了了之。

    王伦将李贤向殿下拱火的话,私下讲给了门达。“门大人,最近宫里事儿多,你们锦衣卫忙是忙,可不敢胡来,给人口舌。”门达知道,王伦还没资格评价他锦衣卫的事,肯定是有人在太子那里告状,就问:“公公,有人给殿下嚼舌根子了吧?”

    王伦说:“也不是嚼舌根子!你们锦衣卫的兵,打执礼的大臣。大庭广众,这多难看?”

    门达瞬间明白,恨恨地说:“一定是李贤!李贤这老东西,先皇在时,就奈何不了我,现在又想给我使绊子!他弄老子,费心巴力。老子弄他,信手拈来。”

    王伦说:“打人毕竟不对,门大人,多管教属下便是。”

    门达说:“锦衣卫只忠于皇上,内阁算个屁!谁不服,老子就打谁!”

    王伦成功点燃了门达和李贤的战火。

    第三天,即位大典如期举行。虽说是国家正为大行皇帝举孝,但新皇登基大典丝毫不能马虎,奉天殿御座高设,云盘、云盖等一干依仗已排列停当。除执事官员外,文武大臣已在午门广场外御道两侧等候。

    按照钦天监测定的吉时和礼部制定的仪轨流程,太阳刚露头,另一头已遣人奉旨祭告了天地、宗庙、社稷。这边新皇帝朱见深身着孝服,在大行皇帝灵前祭拜先皇。

    因为大行皇帝梓宫尚在,教坊司仅列队,不奏韶乐,由锦衣卫门达亲自鸣鞭执礼。

    吉时到,皇帝换全套正式的帝王袞服,登奉天门祭告上天。祭毕,入奉天殿,登御座。文官东行,武官西行,入殿行五拜三扣礼,山呼万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百官行礼毕,到承天门等新皇诏书!

    鸿胪寺官员请新皇颁布登基后的第一道诏令!诏令是事先写好的制式圣旨,朱见深允准用印后,由云盖仪仗送至承天门,鸿胪寺官员宣读新皇登基诏书,正式昭告天下,大明王朝有了新的皇帝——朱见深!并大赦天下!

    即位大典各个流程按部就班,但有两个细节,让有心的人,如鲠在喉。一是锦衣卫的侍卫,仍然放肆,对列队速度慢的大臣,推推搡搡,骂骂咧咧。二是王伦和牛玉,全程分站新皇帝两侧,有和牛玉分庭抗礼之势。最可气的是,牛玉为新皇诏书行印时,王伦紧紧盯着牛玉手上的皇帝玉玺,贪婪之态,觊觎之心,昭然若揭,牛玉极为不爽。

    从此之后,朱见深就不再是殿下,是皇上了。不过,朱见深仍然住在东宫,因为万贞儿在东宫。王伦刚见到万贞儿,跪下就喊:“主子!”

    王伦最近老是爱搞这一套,万贞儿躲也不是,拒也不是。“王伦!赶紧起来!谁是你主子?不要乱叫!”

    王伦追着万贞儿绕圈儿磕头,“主子,您就是我的主子,您向东我就向东,您向西我就向西!我王伦唯您马首是瞻!”

    “赶紧起来,有事儿说清楚?别让人看见!”

    王伦起来,低声说:“主子,这不眼瞅着您做皇后的日子越来越近,小的来提前给您道喜!”

    孰轻孰重,万贞儿还是能掂清,“你赶紧闭嘴吧!你这狗东西,我看你这狗脑袋是不想要了吧?我可不敢做你的主子,你赶紧走,赶紧走!”

    被万贞儿赶了出去,王伦一边走一边说:“主子,您册封了皇后,可别忘了小的啊,小的绝对为您鞍前马后!”

    “快滚!”

    王伦走后,万贞儿细想一番,凡事皆有可能,终究事在人为,如果自己真做了皇后呢!再说,自己等的不就是这一天吗?被王伦多次诱惑的万贞儿,此时已萌生了非分之想。

    当天出尽风头的王伦,夜里私自到钱溥府邸喝茶。“公公深夜造访,不知有何赐教?”

    “哎,钱师傅,赐教可不敢当。按礼,您是我的先生。”

    “公公今日,飒爽英姿,人人侧目,司礼监大珰,指日可待。”

    王伦给了钱溥一个眼色,钱溥立即喝退了下人。

    王伦呡了一口茶,不紧不慢的说:“钱师傅,我特来给你透个底,有人要动李贤,你的机会来了?到时候,参本弹劾,你可不能手软!”

    钱溥大惊,问:“公公,这是皇上的意思?”

    王伦笑着喷出茶来,说:“皇上?你想多了!不妨如实相告,锦衣卫门达,正在搜罗李贤的罪证。李贤,时日不多!”

    李贤和门达的恩怨,满朝皆知。钱溥说:“李阁老平日稳重有加,皇上刚即位,必会倚重。这树大根深,门达恐怕没有这个能耐。”

    “钱师傅,墙倒众人推!门达打先锋,你们作后援,一鼓作气,内阁非得腾出位子来!”

    钱溥说:“即便倒了李贤,还有陈文彭时,还有各部尚书侍郎、各院寺堂上官,还是从长计议吧?”

    王伦见他们这些慢腾腾的学士就急,说:“钱师傅,终究是小家子气。我替你捋一捋。后宫,我和万侍长自幼相熟,其中利害,你应该清楚!内阁,要是有四位师傅,六部大臣再加以联络……往后,那你我后半辈子的荣华富贵,可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啊!

    钱溥震惊,这个小太监竟然有这么大野心:“荣华富贵,我可是毫无兴趣。”

    “哈哈,也罢!你就安心做你的内阁首辅,荣华富贵我来!不过,眼下你得替我拟个名单,各部尚书,大理寺,督察院,潜在可用之人,你都拟上,我来走动联络。我二人,你明我暗,也好为皇上分忧!”

    钱溥捋着胡子说:“容我想想……”

    “钱师傅,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钱溥着了王伦的魔,思考了一阵,捋着胡子说:“若是我做了首辅,陈文得挪挪窝,此人阴暗至极!彭时权且可用,可不动。户部年富,礼部姚夔,兵部马昂,都是老眼昏花,回家养老……”

    王伦催促说:“你别光请人回家,拟名单,谁能用?”

    “兵部,侍郎韩雍,可用尚书……”糊涂的翰林学士钱溥,被王伦一顿迷魂汤,口头拟定了一份“新执政班底”。万伦非常满意,说:“这些人,我一一去办。往后,外庭全靠钱师傅运筹帷幄!”

    钱溥说:“互相帮衬,互相帮衬!”

    又寒暄些淡话,王伦要走,钱溥亲自送到门外。

    事有不巧,王伦入钱溥家时,正好被钱溥的邻居陈文看见。虽然不知道王伦和钱溥谈了什么内容,但内官结交外臣,已属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