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成化危局:大明掌灯人朱见深 » 第3章 太子文华殿摄政

第3章 太子文华殿摄政

    不知道是谁走漏了风声,钱皇后和周贵妃同时往乾清宫赶来。周贵妃远远瞧见钱皇后,就慢走几步避了,钱皇后到时,皇上又睡着了。皇上病重以来,到了乾清宫,所有礼节都自动静默。皇后低声问牛玉:“皇上醒了?”

    牛玉小声说:“回娘娘,皇上方才醒来一会儿,精神可好了,这会儿又睡下了。”钱皇后慢慢靠近龙床,坐在床沿边上,朱祁镇的胸口微微起伏。炭火烘得屋里很热,不一会儿,钱皇后的额头上渗出汗珠。

    门外一阵响动,牛玉知道是大臣们来了,就忙走出去截人。会昌侯孙继宗、内阁首辅李贤、阁臣陈文、彭时等人都穿戴整齐,奉旨来觐见。牛玉远远地就示意,“各位大人,各位大人,低声,低声。”这些人原地不动,待牛玉走近后,孙继宗就问:“皇上醒了?”

    “方才早些是醒了,让传各位大人。不过这会儿又睡了。”众人不语。

    孙继宗是个武将,急不可耐,说:“让我进去看看皇上。”牛玉拦住说:“会昌侯莫急,皇后娘娘此刻在里面伺候着。”会昌侯只能作罢,众人只好去厢房侯旨。

    “皇后……”朱祁镇睁开眼,就看见钱皇后坐在身边,用微弱的声音呼喊皇后,钱皇后紧握着皇上的手,好凉,还不如丝绸被面热。朱祁镇望着相伴二十多年的皇后钱氏,笑着说:“朕,恐怕不能陪你了。”钱皇后泪水一下子涌出来,“皇上,您又说笑了。马上就开春天暖了,您的病马上就好。”皇后用手抹着泪,泪水又从指缝流出来。

    “你跟着朕,吃尽了苦,说来都是朕的错……”皇上抬起手,想给皇后擦一下眼泪。皇后把皇上的手捂在自己脸颊上,泪水又从皇上的指缝流出来。“别哭了,跟着朕,还没哭够?扶朕起来。”皇后止住哭,和两个太监慢慢扶着朱祁镇靠起来。

    朱祁镇伸手,远远试了试火的热量,笑盈盈看着皇后,“想起在南宫的日子,能有这么一大盆火,该多好……”这么一说,钱皇后又哭起来。“皇上还是别说过去的事,现在不是都好好的吗?”

    “不说,不说了。”朱祁镇握着皇后的手,“朕有两个人放不下,一个是你。你心肠软,柔善,怕你以后有受不完的委屈,掉不完的眼泪。”钱氏是朱祁镇的嫡妻,先后两次受封为皇后。朱祁镇北狩时,是钱氏在宫里日夜祈福,祷告上天能保佑皇上平安归来。朱祁镇回来后,被幽禁在南宫,又是钱皇后陪伴在侧,相互依靠,始终不渝。由于南宫长期饮食欠缺,寒暑难避,钱皇后有严重的腿疾,行动不便。最重要的问题是,钱皇后无子,当下的太子朱见深是贵妃周氏所生。一旦皇上驾崩,钱皇后失去庇护,周氏母凭子贵,势必会欺凌她一头。

    “皇上,您要是仙去,我随后就到,到那边,还伺候你。”钱皇后伏在皇上的被子上哭,皇上抚着她的头,“朕要你好好活着,活一天,就享一天的福,受不得半点儿委屈。”

    “皇上……”钱皇后还在哭,皇上却说:“端药来,快,来一大碗。”牛玉把汤药端上来,钱皇后亲自伺候皇上进了小半碗。皇上好像舒缓了一些,对钱皇后说:“回去歇着吧!”

    “是!”皇后明白皇上还要召见其他人,就带了自己的随从,退了出去。

    朱祁镇身子虚弱,但头脑清醒的很,问:“皇后到了,周贵妃也到了吧?”牛玉点头。朱祁镇就让传贵妃周氏来见。周贵妃看皇后走远,就快步上前,不等牛玉传旨,急急忙忙跑进去,“皇上,皇上。”看皇上靠在床上,跪下就行礼,“臣妾参见皇上!”没等皇上说话,自己爬起来冲到皇上床前,伏在皇上身上哭,“皇上,您可醒来了!臣妾日盼夜盼,盼您早日龙体康健啊!”

    “又来一个哭哭啼啼的……”朱祁镇抚着她的头,笑着说。周贵妃抬起头假装问:“姐姐来过了?”皇上点头不说话,意思是默认。

    “这些天,我和姐姐轮班伺候皇上。皇上醒来这大好事儿,竟让姐姐赶上了。都说皇上偏心,一点儿都不假!”

    “朕偏心,能偏到哪里去?朕醒来,也才不到一刻钟,怎么就偏心?”

    “那,皇上进药了没有?我伺候您进药吧?”皇上摆摆手,“喝过了,喝过了,苦得很!”周贵妃问牛玉,“皇上进了多少啊?”牛玉说:“回贵妃娘娘的话,方才皇后娘娘在,皇上进了小半碗。”

    “才小半碗?怎么行?快端上来,我伺候皇上再进小半碗。”周贵妃起身,把药碗端来。

    “罢了,罢了!晚些再喝,嘴巴现在都苦着。”周氏一听皇上这么说,就把汤药碗放下,“听皇上的,晚点再喝。嘴巴苦,那就喝点糖水燕窝。”宫女又把糖水燕窝呈上来,周贵妃伺候皇上喝了两口。

    皇上舒了一口气,给牛玉挥了挥手,牛玉立即指挥所有宫女、太监退出殿外去,只留皇上和周贵妃在里面。

    “朕什么病,朕不想知道。但朕的身体,朕自己清楚。你是太子的亲娘,朕有些话要问你,你要如实回答朕!”一听皇上要问话,周贵妃立马跪在地上,头和手都贴着地面,她也知道问话的重要性,“皇上,臣妾万不敢欺瞒!”

    “他日朕归了天,你如何待皇后?”

    “回皇上,皇后待我如同亲妹,我待皇后如同亲姐。”

    “愿如你所言。昔日在南宫时,你们姐妹是何等同甘共苦。他日你若是负了皇后,就是负朕!”

    “臣妾不敢!”

    “朕当年继位时才八岁,太子今年十七岁,但太子性格柔弱,读书也多有耽搁,中间变故又太多,朕担心太子气力小,扛不起我大明江山……”

    “皇上,您给深儿还留有良将能臣,假以时日,辅佐有道,他应……”

    “朕不是想听你说这些……咳……咳……”朱祁镇一激动,咳嗽起来。周贵妃低头伏地,不敢说话。“朕是问你,继位之君,除了太子,还有谁可堪大用?”

    皇太子是周贵妃的儿子,但皇上还有另外六个皇子,其中一个也是周贵妃亲生,才八岁。所以,朱祁镇的问题就很尖锐,两个亲儿子,你喜欢谁?所有皇子,你又支持谁?周贵妃一乱,就说错了话,“回皇上,这等大事,还是跟内阁、大臣们商议吧?”

    “你是太子的亲娘,朕,现在是问你?朕之家事,问什么内阁,问什么大臣?”朱祁镇又咳起来,咳地浑身颤,周氏抬头,想起来抚慰一下,朱祁镇直接拒绝,叫她回话。

    “深儿,常被朝臣称赞,应该……”

    “朝臣称赞?当皇上是为了朝臣称赞?你是太子的亲娘,太子有什么缺点,你不知道?口吃严重,一句话都说不利索,能当皇上?”

    “皇上息怒,皇上息怒。太子要是有错,就让我这当娘的,替他受过了吧!请皇上饶恕了太子……”

    “太子有什么错?你替他受什么?朕问的是,有没有其他更优人选?你听不明白,还是朕说得不明白?”

    “皇上,就请皇上饶了我吧。这种事情,皇上还是不要为难我了!”

    “老四怎么样?也是你的儿子!”

    周贵妃一愣,抬起头望着皇上,随即又磕了一个响头,“臣妾,谢皇上!”以为皇上要让四皇子继位。

    “朕记得,你梳头梳得很好。”

    “皇上,现在要梳头吗?”

    “朕要你一直为朕梳头,愿意吗?”朱祁镇这意思是,要她殉葬。

    “皇上……皇上……”周贵妃回过神来,既不敢说不愿意,也不敢说愿意,只能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