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从种地吧走出的巨星 » 第26章 血肉苦弱,精神飞升

第26章 血肉苦弱,精神飞升

    或许是老天爷听到了时一清的歌声,第二天清晨少年们一醒来,便感受到了空气中水分的明显下降,再看那从破旧窗帘的洞中洒进来的阳光,少年们瞬间意识到——出太阳了!

    伴随着阵阵猿啸,少年们以极高的效率洗漱吃早餐穿装备,仅20分钟后,便全员集合准备出发干活。

    时一清明明只是财务总监,却总是要担起组织分工、居中协调的重任,起初他也曾声讨过大哥不作为,但姜成浩本就是比较恬淡安分的性格,只是因为年龄的原因才被迫成为大哥,承担起各种责任。

    现在有了一个除了年龄,处处都更像大哥的时弟能够代劳,再加上众人也都比较服他,那姜成浩自然是乐见其成,至于时弟的声讨,厚着脸皮也就挺过去了,完全是小问题。

    比如这会,姜成浩就和一众少年扎堆站着,心安理得地听着时弟安排今日分工。

    “等会咱们分成两组,一组4人,负责在仓库搬种子和复合肥,一组5人去到地里,把复合肥和种子拌在一起,装进无人机进行播种,还剩一个人就负责骑三轮车来回运送,嗯,这个任务就交给陈竹吧。

    等时一清安排完分工,很有后陡门最鶸觉悟的陈竹向前几步,从时一清手里接过他们唯一一辆运输工具的车钥匙,并庄严立下“车在人在”的军令状。

    随后众人便根据时一清的分工,自行组队,争分夺秒开始了今日份的工作——他们的目标是在今天之内完成全部142亩的小麦播种工作。

    等拌种小分队到达地里的时候,两架硕大的无人机已然停在田垄上等待起飞了。

    因为还要跟进无人机后续租赁的事,时一清也跟了过来。

    没等多久,陈竹便载着第一车复合肥和小麦种来到了田垄上,众人麻利地卸货拌种,很快,一架无人机便满载10公斤的复合肥小麦种开始了第一趟播种工作。

    结果只用了两分钟不到的时间,第一架无人机便已返航归来,此时的拌种小分队甚至连第二架无人机都还没装满!

    突如其来的压迫感让本还有说有笑的众人迅速认真起来,卸货拌种的效率顿时成倍增长,可即便如此,也还是经常会出现无人机等人的情况。

    好在另一组很快就搬完了仓库的种子和肥料,坐在陈竹的三轮车后斗呼啦啦就跑过来加入了战斗。

    拌种的五个人瞬间增加至十个人,可即便如此,其供给速度也才和无人机的播种效率堪堪持平!

    马不停蹄地干了一个小时,少年们终于有了点喘息的机会——无人机有些过热,需要休息一会。

    快要累坏了的少年们东倒一个西瘫一个,唯有林韵和时一清站在田边,感叹着科技之伟力。

    “还好听了你的,租了无人机过来播种,不然光靠我们手动播种,那得干到啥时候去啊。”

    亲眼见识到无人机的恐怖效率,林韵此刻已然意识到自己几天前的坚持是多么愚昧。

    几天前开会时,时一清便建议,所有地里的工作,能用机器代劳的,就别硬上人力。

    而这个提议,遭到了林韵的强烈反对。

    他的反对理由有几个。

    一是什么都用机器,那花费相比人工就太高了,才十七万的启动资金,可经不起这么大手大脚的花费。

    其二则是,过多地使用机器,会不会被观众认为他们是在偷懒,毕竟他们来到这的首要任务还是拍节目,观众的评价最重要,其次才是种地赚钱。

    时一清则这对这两条理由,逐一进行了反驳。

    种地不能光计较花费,还得注重效率,用机器一天甚至几小时就能干完的活,换成人工说不定就得要几天甚至十几天,不用机器倒是省钱了,但因此而耽误的时间成本又该怎么算呢,可别忘了,他们只有半年的时间,真要按重要性排序的话,效率反而要排在成本前面!

    其次则是他们这么一群年轻人来种地,为的不就是向观众展示,新时代新农人的种地方法吗?如果事事都用人力硬推,卖力是卖力了,但用这种几十年前的种地方式,我们这个节目的意义又在哪呢。

    况且他们也不是不干活,碰到那种时间紧或者机器没法代劳的活,他们还不是咬着牙也要顶上,如果这样还有觉得我们是在偷懒的观众,那就是观众的问题了。

    时一清的分析有理有据,林韵的担心也不能说就是错的,可最终少年们还是一致选择了支持时一清。

    虽然当时众人都有说些软话安慰林韵,林韵也表示了自己不介意,这几天开会干活什么的也没闹情绪,但时一清能感觉到,这位犟三哥明显和自己有了些隔阂。

    所以这会见林韵主动过来搭话服软,时一清还是很高兴的,因为他知道,这位林三哥只是性格比较轴,人还是不坏的,于是也顺势搭了个台阶:“我当时也只是单纯的想省些人力,提高效率而已,但我也没想到这无人机的效率能这么高,哈哈哈,钱没白花就行!”

    说罢,两人相视一笑,颇有些不吵不交心的默契。

    休息片刻,时一清又拍拍手,号召兄弟们接着干,既然工作效率比不过无人机,那就只能卷工作时长了。

    秉承着“血肉苦弱精神飞升”的信念,少年们咬着牙不停地干,终于赶在两台无人机完成播种工作前,倒出了最后一袋小麦种和复合肥。

    少年们屏息凝神,注视着体力最弱的九弟陈竹挥出最后一铲。

    下一刻,少年们骤然发出响彻田野的欢呼,这是属于后陡门少年的又一场胜利!

    “快点来填料。”

    无人机驾驶员冰冷的话语,让这场狂欢戛然而止,少年们面面相觑,却只能又抄起铲子,乖乖给无人机填料。

    面对着跟拍自己的摄像头,时一清小声吐槽道:“他们肯定是生气了,气他们的无人机输给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