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短篇小说集燃羽 » 批判短篇:人思三部曲之《活死人》

批判短篇:人思三部曲之《活死人》

    老杨是一个很勤奋的人,他是从外乡来到本地干活的,期间回乡过一两次,辗转反侧,还是固定在了本地做活。

    他是个不沾惹是非的人。自从他回乡过那么一两次,就更是如此了。先前还常常能见他笑,如今他不仅不交朋友,甚至连笑也不会了。还总是咿咿呀呀的说些什么“人是会变的”之类的。

    老杨是个有些文化的人,他和我们一样住在厂房里,夜里常常能看到他挑灯做日记。大伙有时羡慕他的文化;有时又让他挑灯太晚,耽误大伙睡觉;有时老板路过,劝他早点睡觉,心疼起他的电费来……总之,他有时写的快,有时写的慢。

    有一句话是怎样说的来着,叫“天妒英才”吧。许就是因为老杨是个有文化的人,他会写字、念书、做日记,灾病找到了他。他来了有好些年了。他死了,死因好像说是什么突发心脏病。我也不了解这些,也不敢了解这些,怕我也被“天妒英才”了。当个不谙世事的废物,许也是不错的!

    老杨死后,老板用他未结给老杨的工资,给他办了个葬礼。算是符合规矩,一分钱也没贪他的。想来老板也是不敢贪死人钱的。

    我本就是公司的宿管兼清洁工,自然负责整理老杨的遗物的事情就交给我了。于是乎我看到了他的那本日记,我祈祷再三,才有勇气翻开了它。因为大伙对老杨了解的太少了,全都好奇,便怂恿我翻开那本日记———这不是我的本意,这不是我的本意!

    怎么说呢后来,后来我偶遇了几个党员,他们给我带来了先进思想。我也知道世界上根本没有鬼神类的;更不必惧怕什么“天妒英才”;要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才能实现中国梦———于是乎,我受到了深深的感染和触动,就常常思索:我究竟想做些什么。最后敲定了“作家”,也便引来了这篇文章。老杨日记上的日期我也记不太清了,但是把部分内容串在一起是个不错的故事,我就用“一二三四”来代表我记住的内容。我也顾不得说什么娓娓道来了;那么就让我且说,你们且听吧……

    我凝练的老杨的日记的部分,多是叙述他和老乡的一位盲人朋友的故事:他是一位名叫“北城先生”的退休工人,后做起说书人来,因他家在北城边上,所以大家都管他叫“北城先生”。闲话少叙,且观日记正文———

    一

    我祖祖辈辈都住在青石镇,青石镇是正式生我、养我的地方,也是我的根。我老杨死也不敢忘本,这是我家唯独的祖训了;它言简意赅,我很能意会。

    今天冬日的酒席,我没有参加。而酒席里镇上人们的嘴脸,让我下定决心走出这个生我、养我的地方。我驼着喝醉酒的北城先生回家,路上我们说了很多话。

    北城先生是我的好友,现如今渐渐变成了我的旧友了,我们慢慢地不再要好。古人云:“道不合,不相为谋”;北城先生是个说书人,这句古言是从他的说书里学到的,如今用在我身上倒也合适。平日里的他,一手拄着拐杖,一手牵着条狗,为他引路。按照现世人的说法,这叫导盲犬。

    要是这条狗还在,我甚至不必背着他回家。忠实的狗子,就够能带他归家去;只不过他的犬子,前日里刚死。那几日我不在他的身边,因为我去外乡打探工作去了。

    他也没办法和我商量安排狗子的葬事。乡上的胡二某人找上了他,自告奋勇要帮他安排狗子的葬事。毕竟北辰先生只是个盲人啊,他又有什么办法自己刨个坑,再埋上狗子呢;又到底该埋在哪里呢;这些他都是不知道的,他只会说书,如今他也只能说书。

    北城先生是后天盲的,和那些先天盲的不同。照他的说法来说:看过这个世界的颜色,再成了盲人,是不甘的,令他常常想寻死。我也常常劝他,并且还买了这只导盲的狗子给他。这几个月里他其实是开心不少的。

    只是啊,那丢了心眼的胡二某人,根本没打算帮他好好安排这条狗子的葬事。他自有自的算盘,他一听到狗子死去,就马上来北城先生这拿走了狗子,况且第二天就是酒席,我也恰巧回来。我听闻了事情,我还不明白是什么吗?这缺心眼的胡二某人,必定是把狗子的大骨熬成了汤;必须把狗肉做成了火锅;必须和其他贡献些菜的人办了这个酒席———最可恶的是,他们还把北城先生邀请了过来,让他吃他的狗。他们把事情浅显的部分告诉了我,以为我是参透不出下半部分的,事实是他们错了,我不仅参透了出来,我还看清了他们的嘴脸!

    路上我背着北城先生回家。我说他老糊涂,难道没看出这一切吗?他的回答让我落泪,让我心寒,让我无可奈何。

    他说:“老杨啊!我知道你要出城去做活,我不留你,你有你的理想啊。你很快就不能再照顾、接应我了……可是啊,我依然要活啊———我可不能死啊,我还得见着你回来呢!这些人吃了我的狗子,邀请我去吃酒席、吃狗子,我不能拒绝啊!这些人以后都得帮着忙的,照顾下我,我才能活着呀;他们欠了我一条狗子的人情,平日里叫他们帮忙,许是会答应的;若我日后死了,他们也不好意思再把我熬成汤罢;他们要么就合伙把我葬了,再不济他们就请您再回来搭把手、帮个忙……人不怕死,怕的是死后没人记着,连个烧钱的人都没有啊!我不贪心,只要他们或者您能烧一次钱给我,我便满足啦……”

    “那您就任由着这些坏种胡来?”我告诉他说:“妈妈的,这些个倒霉玩意儿,把您的狗葬哪了去?吃剩的狗骨头还不是扔到了垃圾堆里,他们连骨头都不埋呀,他们怎么会埋您呢?您真是老糊涂了呀……就这么任人欺负吗?”

    最后我们不欢而散。第二天刚亮,我便马不停蹄的离开了这个晦气的地方,哪怕他生我、养我。我没有忘记祖训,我没有忘本,我大抵是在跟北城先生斗气罢辽。

    二

    我在外地找到了生计活做。论待遇什么的,比原先的镇上好上太多,我存了些钱。后来又到了冬日,不过这次待我察觉,已是深秋了;身上也不知不觉地就自个添了衣裳,这眼瞅着快过年了,老板便懂事地给我们放了假,让我们带着钱回家,等过了个快快乐乐的年,来年再来他这里讨活做。大家都高高兴兴地拜别了,只有我满面愁容,我细细思索:我早已经没有什么亲友了,老家只有一位旧友,便是北城先生。想来也没事做,我便专门去老家拜访他一遭,同他过个年罢———

    我在集市上备了些年货,多吃一些外地的特产。总体是一些吃的类的,想必这些东西赠予北城先生,能助他挺上许多时日。

    我又回到了那个生我、养我的地方。再一次见到了北城先生:我的身体因为做活,是越来越硬朗了;而北城先生的脸却愈发的憔悴,但是他变得爱笑了。他除了变瘦了,气血什么的,看着还算健康。我见到他时,他正在和胡二某人,以及其他些个地痞类的人在聊天、谈笑。

    就如他所言的,他确确实实受到了乡上的一些人的关照。不过多跟他打交道的,都是这种不算善良的人。我把他拉到一块劝诫他,想带他出城,去外地做个说书人。

    “您吉祥,我多谢您!不过现在我也不做说书了。”他一脸恭维的跟我说:“正如您所看到的,我现在过的不错,有朋友照应。我的这些个朋友们同我聊天时,便会赏我些吃的,帮我度日。我现在过的滋滋润润的,没必要再去说书啦———”

    我见他如此堕落,也不再说些什么。把采购的年货赠给了他,便打算快速离开这个污浊之地。离开前跟他握手道别,发现他的手很冰凉,才刚发觉他的衣裳很单薄,我便不情愿地在镇上买了件厚厚的衣裳赠给了他,怕他的死跟我有一些责任……他如此度日,早晚得饿死啊!我替他悲哀,但又劝不动他,我也悲哀。

    三

    后来我一直在努力做活,日复一日。

    我没有再敢交朋友,因为人是会变的。我不想看着我原先个善良的朋友,眼睁睁的再一次的堕入深渊,变成了污浊的人。现在这些看着善良的人,保不齐又像北城先生一样。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北城先生怎么会不明白这个道理呢?这句道理我也是在他的说书里听到的。

    四

    一日,胡二某人找到了我。算他还有些良心,把事情告诉了我:北城先生确确实实死了,如我所预料的那样,是饿死的……

    胡二某人说这不怪他们。他们有给北地先生食物,村长也给———北城先生是绝食死的。没想到啊没想到,北城先生还是想通了,他硬气了一回;他又没想通,为何不撑到我再回去呢?是我又让他等太久了罢……后来我跟老板请了假,结算了工资,再次回到了青石镇,又回到了这个生我、养我的地方,这一次我并没有怨恨这个地方;相反,这次我全是留恋,镇中心的广场,除了处决犯人,便是供给北城先生说书的地方。

    除了平日里捐给学校的钱,我还余裕不少。我一分没少花,留上回厂的钱,便全部风光的为北城先生办了个葬礼。我整理他遗物时发现了封信:“老杨老友,勿念!我今世活的可笑,不敢再苟活……悲伤且留,碑上且留:‘生前勿忘,死后勿念。墓中此人,甚是可笑。”这一次我没有依他的愿,我在碑上刻下了这几行字:

    此人觉醒,不再懦弱。

    人非屈原,多数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