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渔村一村长 » 第39章 官军,终于,全军覆没

第39章 官军,终于,全军覆没

    在赵承成、史可法、汪银城等人的眼里,陈三泰表演了一出精彩的喜剧,展示了他这把老骨头的极限。

    只见这位扬州知府大人,全然顾不得什么体面,在泥地上翻滚了好几个圈,这才支撑着站了起来。

    身上、脸上,沾满了灰泥,狼狈不堪,哪有半点东林君子的风范?

    陈三泰知道自己吃了亏、丢了丑,不肯放下自己仅存的一点“尊严”,冲着赵承成就骂:“姓赵的,你少得意了!本官已经派兵出去围剿老子山了。只要他们旗开得胜……”

    这老小子是昏了头了吧?

    赵家村主战场已经败局已定,就算把老子山打下来,又能怎样?

    更何况,他们也打不下来啊……

    只见一票人马,正从西边急匆匆跑了过来,身后扬起一片烟尘。

    赵承成远远看了一眼,又把目光移到陈三泰身上:“陈知府,你看看,那边几个,是不是就是被你派去的?”

    陈三泰小时候读书读多了,是个近视眼。

    直到西边来的人走近了,他这才看清了他们的身份。

    这群人里,的确有被自己派出去的扬州卫的百户,只不过此人再回故地,却是以阶下囚的身份。

    而押送这些囚徒的,却是被赵承成派出去的赵同瑞。

    赵同瑞显然刚刚打了一场胜仗,脸上挂满笑容:“大哥,这回我没猜错,官军果然就去了老子山。瞧,这就是那领头的百户,我也给大哥带来了。”

    好个赵同瑞,临阵对敌果然有几把刷子。

    赵同瑞担忧老子山那边的战况,领了赵承成的命令,匆忙前去增援。

    而老子山上的人,也并非手无缚鸡之力。

    他们组织起村里的小伙儿,操着家伙,就堵在上山的路上。

    老子山上百姓的战斗力肯定没法跟赵家村相提并论,比起官军也略有不足。

    士气、斗志、组织能力且不去说,光是他们所用的“兵器”,就不是什么正经刀剑长矛,而尽是些农具、工具而已。

    就跟赵家村刚在洪泽湖畔立足的时候差不多……

    差不多,却还要略强一些。

    因为赵家村是渔村,而老子山上有几个带着手艺的工匠,造房子用的撬棒、打铁用的铁锤、耕田用的锄头,打在人身上,一样不好受。

    就凭着这些东西,再加上地形的优势,老子山愣是撑了小半个时辰,没让官军攻上山来。

    半个时辰以后,所有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因为,赵同瑞率领了赵家村的子弟,从山后码头登陆,翻过山头,赶来增援了。

    立足未久,赵家村现在还未到完全成军的时候,军装尚未统一、旗号也尚未齐全。

    然而这般严整的队列、冲天的杀气、嘹亮的呐喊声一出现,就让对手清晰地意识到:赵家村到了!

    不,是阎王爷到了!

    还未接触,官军便在鸳鸯阵的威压之下直接奔溃,走的走、爬的爬、滚的滚,从老子山上退了下去。

    要是余庆祥带队,说不定就放官军一马了。

    也就是这伙子来自扬州卫的官军运气不好,碰到了赵同瑞……

    赵同瑞是个执着的人,又有心在心上人莫小芹眼前表现自己的英勇,官军的瞬间退却让他感到不过瘾,瞅准了官军中一个领头的,便似猛虎下山,扑了过去……

    于是便有了这位被俘虏的扬州卫百户,被赵同瑞推推搡搡地押到了赵家村的村头。

    陈三泰见到这一幕,终于是心灰意冷。

    自己大老远带来的一千官军,终于是“全军覆没”了……

    古代战争就是这样,明末官军甚至更甚——阵亡的没有几个、受伤的人也不多,但士气崩溃,整支军队便会一哄而散。

    本来嘛,大家当兵就是为了挣军饷——军饷还往往发不足、发不及时,凭什么让我替你卖命?

    陈三泰一脸死灰。

    史可法更是铁板着脸:“陈知府,这仗打成这样,你要如何交代?”

    陈三泰脖子一拧:“交代?那也是本官向朝廷交代。史督帅虽然位高权重,却并非本官的上峰,凭什么要我交代?”

    浑身上下,也就这张嘴最硬了。

    史可法是有涵养的,被怼了这么一句,脸上肌肉不由自主地一抽,却忍住了并没有当场发作。

    而他身边的陈于阶却咽不下这口气,插话道:“府尊大人要搞弄明白了,圣上旨意,要督帅提点淮扬军务。陈知府带兵出来,却打成这幅样子,难道不需要述职交代吗?还是说圣上的旨意下错了?”

    陈于阶这话,赵承成喜欢,一顶大帽子扣下来,压得陈三泰说不出半句话。

    别说,赵承成还真得感谢陈于阶,帮自己把最难听的话说了。

    那么,就轮到赵承成当好人、圆场面了:“督帅,其实,草民也是有错的,不该打得那么狠,不给朝廷留面子。不过草民原以为陈府尊此来,是为了疏通航道、调解矛盾的,不料一上来就大兵压境。草民手下几个弟兄都是血气方刚的汉子,又不懂朝廷规矩,这才把事情闹大……”

    史可法皱着眉头听赵承成把话说完,又沉着声音,对陈三泰说道:“你听听!听听!赵承成一个没有功名的庶民,说话要比你这两榜进士中听得多!还不快向赵村长道个歉?”

    “要我向他道歉?”陈三泰瞪大了眼,还是不服气,“不可能!”

    “大家都没错,或者说,大家都错了。就犯不着道歉了。”赵承成故作大度,“疏通河道,还有调处草民和这位汪员外的一点龃龉,那才是当务之急。”

    “这话得体。”史可法满意地点点头。

    可不得体吗?

    赵承成可不是古代那些连县城、府城、省城都没去过的没见过世面的小老百姓,他可是二十一世纪受到过信息爆炸洗礼的人。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这种道理,不仅知道,而且还有过深入的实践——在网上跟别人对喷的时候……

    网上对喷,让他练就了极强的心理素质。

    听了史可法的夸赞,赵承成不动声色,先是澹然点了点头,又紧接着说道:“这里不是说话地方,要不请诸位到我村子里详谈?”

    沉默许久的汪银城一听这话,顿时来了精神:“好!好!去村子里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