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渔村一村长 » 第37章 打开大门,主动出击!

第37章 打开大门,主动出击!

    眼看着赵承成把自己打了个一败涂地,耳中又听汪银城劝自己不要逞强,陈三泰顿时有了种被愚弄的感觉。

    他让汪银城派来带话的随从,再把话带回汪银城:“赵承成公然对抗官军,已然是造反了,要退兵,不可能!”

    汪银城亲眼所见,赵家村口的官军已然士气丧尽,不堪再战,可这位扬州知府大人,却还不肯认输,简直是意气用事、不知进退!

    “这陈三泰,如此为官,如何得了?万一搞出灭顶之灾,惹出祸来,不是要把我也牵连进去?”汪银城恨恨骂道,“不行。我要亲自下去,不能再让他胡来了!”

    陈三泰就是汪银城请来的,这件事情自然应当由他解决。

    他正要前去劝说,却听身后传来沉稳的嗓音:“不要急,且静观其变。”

    这声音倒有几分熟悉,汪银城扭头望去,立即被惊得倒退半步,赶忙拱手作揖:“史……史督帅……您怎么来了?”

    来者乃是户部侍郎、提督漕运、并兼管两淮军务的史可法。

    史可法是漕运总督,盐商少不了同他打交道,汪银城同他也有数面之缘。

    但因史可法手握漕运大权,又是东林党的骨干,因此同他交往的都是淮扬盐商中老一辈话事的人物。

    汪银城虽是年轻一辈的佼佼者,但在盐商之中毕竟是小字辈,这种场面只能跟在后面充数,也不知道史可法是否认得他……

    不料史可法却是个好记性:“本官前来,是来调处镜岭(汪银城的字)和赵承成的纠纷的。你们在这里搞出好大动静,要不是本官漕运总督府压着,恐怕已经震动天下了!”

    漕运是朝廷命脉,赵承成直接切断了一半,确实可以“震动天下”了。

    这件事情,汪银城完全可以赖在赵承成身上。

    然而下一句话,却体现了这个年代难得的厚道,也就是这句话,让汪银城后半生的命运,发生了近乎逆转的大转折。

    只听汪银城说道:“赵村长固然有错,却也是我汪家处事不谨之故。还请督帅责罚。”

    “确实。镜岭和赵承成都有错,但恢复漕运是首要的。那赵承成本官知道,并非蛮不讲理之人,坐下来细谈,有什么是不能澄清的?反倒是那陈三泰,擅自引军围剿,这不是火上浇油吗?”

    “这……陈知府,也是晚生请来的……”汪银城怯怯说道。

    史可法清高自惜,最恨官商勾结,白了汪银城一眼:“好了,不要说了,这件事情且容本官慢慢……”

    话音未落,跟着史可法一道来的陈于阶提醒道:“督帅别‘慢慢’来了,快去救陈三泰吧!他已经被赵承成包围了!”

    几人闻言,慌忙向赵家村望去。

    只见说话之间,原本紧闭的赵家村大门,不知何时已被轰然打开,赵承成亲率大军出村反击,已将官军击溃,正在围攻陈三泰呢!

    战事之进展,只在眨眼之间!

    史可法是见过赵承成领军作战的,也知道他的厉害,却没想到转眼月余不见,他居然厉害到如此程度……

    汪银城更是骇然,原本以为赵承成凭借村口的防御工事,能够抵挡住官军围攻就已经很难得了,却不料他还有余力进行反击,并且以少胜多,一举获胜……

    这是小小一个村长能够做到的吗?

    在汪银城眼里天方夜谭一般的事,在赵承成眼中却是顺理成章。

    经过两天的战斗,原本就士气低落的官军,更加无心战斗。

    尤其是战斗两天,居然没有半点进展,更是对他们信心的剧烈打击,士气彻底崩溃,只在须臾之内。

    赵承成稳坐哨塔之上,将官军阵营的动态看得一清二楚。

    只见官军兵丁全无精神、垂头丧气,脑袋开了瓢的伤员都没有专人照顾,只有同伴用脏兮兮的布条给他们包扎止血。

    阵型更是散乱无比,有的甚至已经坐、卧在地上,全然不成样子……

    兵丁士气低落,军官也好不到哪里去。

    又见几个卫所的千户、百户围着陈三泰,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话。

    虽然隔开老远,但不用听,就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府尊啊!这仗没法打了,快撤了吧……”

    陈三泰嘴巴一张一合不知在说些什么,但看他一脸的茫然,就知道此人已是束手无策,处于进退失据的状态之中。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现在官军兵、将全都熊着呢,完全无法收拾。

    赵承成看到这一幕,又是高兴,又是悲哀。

    高兴的是,把官军打成这幅德行的,正是自己和自己手下赵家村的弟兄们,这场仗,无论如何是输不了了。

    悲哀的是,赵家村的军队还没有完全建设成型,官军就完全无法抵抗,将来要是遇到如狼似虎的南下的清军,下场只会更加凄惨……

    这么一片大好河山,就是让这群土鸡瓦狗一般的军队守护,根本就是在开玩笑!

    那就轮到赵承成给他们好好地上一课了,狠狠地教育他们:现在还不努力,将来全都会沦为刀下鬼、阶下囚、亡国奴!

    打开城门,主动出击!

    随着赵承成一声令下,原本在官军面前如封似闭,好像一块铁板的大门,随即轰然打开,从门内鱼贯而出五十多个赵家村年轻子弟。

    扬州知府陈三泰见状,慌忙命令官军立即列阵,准备应敌,同时派出手下一名千户前去阵前搭话。

    然而赵家村的行动没有丝毫迟缓,官军立足未稳,六个鸳鸯阵已然完成结阵。

    此刻,村中战鼓“隆隆”擂响,伴随着鼓点的节奏,鸳鸯阵步步前进,以不可阻挡之势,向官军阵中挺进。

    “对面才几个人?给我上啊!”陈三泰声嘶力竭地大喊。

    然而就是他喊破了嗓子,也没人敢上前挑战。

    转瞬之间,赵家村的鸳鸯阵就已推进到了跟前,还真有几个胆大的官军,眼睛一红,仗着手里的官刀就杀了过去。

    可他们虽然还有几分勇气,但根本就无法近身,便被鸳鸯阵的狼筅顶住,同时胳膊上、大腿上便挨了长枪,血流不止、倒伏在了地上。

    还得亏赵承成事先打过招呼,要赵家村的子弟们手下留情,能不杀死的尽量不杀——不过,真要赶着来送命的,自然也就同他们没什么好客气。

    否则,趁着他们倒地的机会,赶上去就是一刀,当场就能让他们脑袋搬家!

    这几个,都是官军之中胆气最足、武艺最高的。

    他们都没落下什么好下场,其余的官军更加无力反击,只能一边撤退、一边呐喊两声,也算是对得起自己并不充足的军饷了……

    忽然不知是谁高喊一声:“打不过啦,兄弟们跑啊!”

    官军阵中顿时大哗,所有官军四散奔逃,转眼之间,战场上就只剩下区区一百多人。

    他们要么是卫所百户、千户最亲近的家丁,要么是扬州城里衙门的衙役。

    但也成了惊弓之鸟,在赵承成的鸳鸯阵面前瑟瑟发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