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盛世大明,从带朱元璋逛故宫开始 » 第36章 四哥比那才子,差远了!

第36章 四哥比那才子,差远了!

    “你见过?”

    朱棣眼见直接询问礼部官员行不通,看向了这名小厮。

    “这位大才子的笔墨,便是从我这儿买的。”

    小厮眼睛笑成了一条线,仿佛又看到银钱进账。

    朱棣微微皱眉,心道,今天若是不问出个所以然来,这三妹怕是真的要闹出事情。

    “过来说话。”

    朱棣招了招手,朝着旁边走去。

    此外,许多围观的书生也纷纷凑了过去。

    他们也想打听一下,这写出千古绝词的人,到底是谁。

    “你们跟过来作甚!”

    见有许多人跟过来,朱棣怒喝一声。

    这一声中气十足,加上朱棣身上的霸气,将这群文人逼退好几步,纷纷不敢对视。

    就如此。

    朱棣三人带着小厮走到旁边人少之处。

    朱棣挥挥手:“说吧。”

    小厮狡黠一笑,搓了搓手指。

    意思很明显,没钱免谈。

    朱棣便从身上掏出一小锭银子丢了过去。

    “这位公子阔气!”

    小厮喜咪咪的接了过来,手一掂量,差不多三两银子,顿时笑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朱棣问道:“这下可以说了吧?此人是何人?”

    小厮嘿嘿笑道:“爷,我就是卖笔墨的,哪知道他的名字啊....哎爷,别动手啊,我知道他的摸样...”

    朱棣这才停手:“好你个小厮,若是敢坑我,把你丢护城河里喂鱼。”

    小厮吓了一跳,急忙道来:“那公子,身高七尺挺拔,长得是剑眉星目,玉树临风,一表人才.....”

    朱棣:“......”

    徐妙云:“......”

    这小厮说的也太笼统了,说了跟没说一样。

    却见朱妙妙听得眼睛里冒起了星星...

    脑海里已经浮现画面了。

    朱妙妙从小到大,见过的男子都是入不了他的眼的。

    但这种只见其诗,不见其人的感觉。

    就非常神秘,给人无限遐想....

    “三妹,醒醒。”

    朱棣摇了摇正在犯癔症的朱妙妙,道:“这怎又犯癔症了,四哥还是第一次见你如此摸样...”

    朱妙妙脸一红,不说话了。

    朱棣很是无语。

    这三妹平日里如此刁蛮。

    今日怎么被一首词,就迷的七荤八素的?

    如果三妹真的喜欢,那父皇那边怎么交代?

    会不会大发雷霆?

    可是三妹这般喜欢,自己这个做哥哥的该不该帮她呢?

    犹豫片刻,朱棣已经下定决心。

    到时候,自己跟父皇求求情就是。

    总不能让三妹一辈子不开心。

    这般想着。

    朱棣无奈转过头,继续问道:“说说那公子有什么特别之处。”

    “特别之处....”

    小厮想了想,一拍脑袋道:“有了!”

    朱棣道:“快说。”

    小厮道:“这位公子,曾经应该是富贵之家,但如今该是家道中落,穷迫潦倒,成为了穷书生。”

    朱棣皱眉道:“为何这么说?”

    小厮道:“听口音,那公子应当是外地人,身上锦衣华服,却连二十买笔墨的钱都拿不出来,最终是用腰带换了笔墨。”

    朱棣伸手:“腰带拿来看看。”

    小厮尴尬道:“卖了。”

    朱棣皱眉:“卖了多少银两?”

    小厮如实道:“十两。”

    “十两...”

    朱棣心中琢磨,十两的腰带可不便宜。

    此人居然糊涂到用腰带换笔墨,而不是先去当铺。

    想来以前的确是富贵人家,大手大脚惯了。

    本想去让小厮把腰带赎回来看看。

    不过想了想也没必要,凭借腰带寻人,可太难了。

    “公子,该说的我都说了,没什么事情小的先走了。”

    小厮说完这些,便屁颠屁颠的走了。

    他今天血赚十几两银子,够好一年的辛苦,早已经没心思留在这里,想着去逍遥快活。

    “三妹,四哥能帮你的就这么多了。”

    朱棣分析道:“此人极可能是富贵公子家道中落,身高七尺,玉树临风。四哥猜测,应是这次来京城科举的。”

    朱棣善于推理。

    一个家道中落的外地书生,来京城。

    除了科举,找不到其他理由。

    至于这诗会,可能只是顺带为之。

    “我的好哥哥....”

    朱妙妙撒娇道:“你帮我找此人,成不成?”

    朱棣摆了摆手:“帮不了,父皇若是知道我给你找心上人,我这屁股定被打的开花。”

    朱妙妙嗔道:“朱老四!”

    朱棣没好气儿道:“用的上四哥的时候就是好哥哥,用不上的时候就是朱老四是吧?”

    “死朱棣,坏朱棣,朱老四我要你有何用。”

    朱妙妙气得哼了一声,转身朝置气背过身去离开。

    见状,徐妙云笑着几步走去将她拉了回来,道:“好啦妹妹,你就放过你四哥,此人入围的诗句都能惊艳四座,十日之后的正式诗会,必能一举夺魁,届时就见得着了。”

    朱妙妙乖巧的点了点头:“行吧,看在姐姐的面子上,就不跟你这个朱老四计较。”

    朱棣:“.......”

    朱棣很头痛的朝着礼部官员那边走去。

    朱妙妙道:“四哥,你是去帮我?”

    朱棣道:“帮个屁,我也去交诗,也要去参诗会。”

    朱妙妙眼睛一亮:“原来四哥也有作诗,拿来妹妹看看。”

    朱棣自豪一笑,从身上拿出宣纸。

    这是他通宵达旦写出来的诗词。

    朱妙妙展开一看,倒是不错。

    [满刺加镇国山诗]

    [西山钜海中国通,输天灌地亿载同。]

    [沐日浴月光景融,两崖露日草木浓。]

    [金花宝钿生青红,有国于兹民俗雍。]

    [王好善义思朝宗,愿比内郡依华风。]

    没错,朱棣也会写诗,还写的不少。

    主要是模仿他人诗句的形体写出来的。

    但其实,作诗水平不如朱元璋。

    朱妙妙笑道:“此诗,倒是不错,应当能入选。”

    朱棣正想说,能得到三妹的夸赞,可是难得!

    然而朱妙妙下一句,让他破防。

    朱妙妙:“不过....比那公子,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朱棣:“........”

    .......

    .......

    傍晚,坤宁宫。

    “给母后请安了。”

    回到皇宫后,朱妙妙便来到坤宁宫,给马皇后请安。

    朱妙妙能离开皇宫,是被马皇后亲自准予的。

    马皇后认为,此女天性活泼,不能过于压抑她。

    但前提是,是不能在外留宿。

    因此每每出宫,须在傍晚之前过来请安。

    请安后,母女两闲聊几句,朱妙妙便欲离开。

    “妙妙,你过来,母后还有句话想跟你说。”

    “母后,您说。”

    马皇后喊住朱妙妙,随后笑道:“妙妙,你的妙云嫂子也是十四岁嫁给你四哥,如今你也十四了,该为你寻得如意郎君。你父皇有意将你许配给李青峰,那孩子,母后也观察了一段时日,着实不错,你意如何?”

    听到这话,

    朱妙妙的心一下沉了下去....

    又是那个可恶的李青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