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向阳村的李氏家人 » 四十五 高人

四十五 高人

    接连不幸的事,一直光顾着这个家,不得不让人深思,葛家英私下和自己二女儿说过让她找个大师看看,李金花是信这个的,也拖人找了,这天李金花得到消息说和县有一家大师会看,而且看的特准,人家还被福建那边请过多回。李金花也是人拖人,知道有这么个人,回家后和自己儿子商讨,倪飞绝的玄:“妈,要不我们一起先去他家看看,多带些人,万一有个什么也好脱身,毕竟现在骗子还是比较多,多个心眼也好。”倪飞秉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决定去看一看,他家这两年厄运连连,他也是真怕了。

    李金花和中间人约好,就去找自己小弟夫妻俩陪她们一家走一趟的,不想他俩那天有事,李金花只能去找自己大弟夫妻俩,李金材一口同意了。

    到了约定时间,倪飞早早叫了一辆面包车,凌晨四点就出发了,倪飞夫妻俩,主角人物李金花,陪同人物李金材夫妻俩,李金兰听说这事,也早早来了,再带上中间人,总共8人,一车装的整整的。到了和县城天已大亮,中间人先是带着他们这批人来到自家亲戚家,稍坐休息,由着亲戚开着车子领着他们去了所谓大师的村庄。

    这个村庄并不是十分富裕,总体来说还没向阳村大,村里人家盖的楼房也没向阳村的多,走进大师所在院子,你老远就能闻到寺庙里高香味,走进四合院,早早有人排队等着了,因为还要等太久,李金材和朱琴以上厕所为由,转了转,不转不知道,一转也让他们惊住了,只见有两间五十平米的房子里摆满了食用油,一桶桶地整齐排列着,朱琴望着李金材说:“这得吃到猴年马月呀?”

    “你们看到的油,都是信众来还愿送的。”跟过来的人告诉他俩。

    朱琴问:“你是这里什么人,怎么知晓这事?”

    “我早前来过,家里有点事,让大师看过,真准!这次是陪亲戚来的,她想见见她死去的儿子。”

    “你们是哪里人,怎么也过来,是有人介绍的吧,你别说这个大师还是有些本事的,老多外地人过来,你们今天来的比较巧,他很多时间不在家,被人请出山。”

    “请出山的价格可贵?”朱琴小声地问。

    “这我真不知道,我也是第二次过来,你们要是请大师出山,那也要看难易程度,听说价格不等,远些地方特别是广州,价格肯定高。那儿的人最信这个,听说家家都贡着神像。”

    朱琴见也问不出再多的,就和李金花他们会合,看了看前面的队伍,照这速度他们不看到11:00甭想回去。

    朱琴就问了其他人:“大姐你们看这一时半会也轮不到我们,要不到周边转转,磨磨时间,省的焦急!”

    李金花眼睛始终关注着大师所在屋的那边门,虽说心急,但却不想再有别的心思,只想尽快见到大师,完成今天的目的。李金兰今天过来也是想知道自家死鬼在下面有没有需要,也没有出去的想法,最后朱琴和李金材,倪飞小夫妻俩出门转了转,觉得时间差不多就走了回来,回来看到的就是李金兰和李金花两人眼睛红红的显然是哭过,看来他们还是回来迟了,这会儿都结束了。

    朱琴环顾了一下四周悄悄地问自家二姐及小姑子:”说的可准。”

    李金兰轻声说:“二姐夫那块还是有点准的,只是我家死鬼说的不大对。”

    “说啥了?”朱琴一脸地故事。

    李金花正了正脸部表情严肃地说:“回去再说。”

    在人家地盘说小话毕竟不好,回到车里李金花到底没憋住说了一件早前发生的事:“你爸火葬前一晚上鸡叫了一宿,楞是找不出原因,你爸过身说,他养给小猫的鸡都被我们祸祸完了,那是留着下鸡蛋给小猫养身体的,还怨怪了我们。这是真有这回事,他本人也没去过我们村,更没亲戚在我们村,我觉得人家真是有本事的。”

    你别说这真的有点玄幻。

    晚些吃过晚饭针对是不是要请这位大师,所有去的人全聚在李金花家里,李金花认为这个大师靠谱,但李金兰因为自己所求不准,劝自己姐姐再考虑考虑:“二姐,要不再找找,看有没有更好的大师,请个人不便宜。”

    其实过去时,李金花也和大师说过自家情况,大师的意思是必须他本人过来才能看的准,很多事情很玄,“例如一个家的主坟,门相,还有家里人的八字等都是有学问的,也或多或少影响着家人的气运。”大师是这么和李金花说的。对于一个一直处在炮灰中的人家,每天都过得胆战心惊,李金花这两年都没睡过一晚安生觉,为此还信了佛,只是佛祖也未给予他家庇护,可以说现在的她如抓到一根救命稻草,她只是想尽快解决隐藏在自家的隐患,随着自己的男人,大女婿,二女儿先后都走了,她常常作梦梦到这个家里的人都离她而去,死得只剩下她一人,那种恐慌如虫蚁一样啃噬着自己,心灵得不到一丝救赎,好不容易有一丝亮光,她只想抓住这次机会。

    最终还是决定请这位大师,倪飞联系了中间人家亲戚,得知两个月后大师有空余下来的时间,随后定下日子准备租车去请。

    请来的那天,天气晴朗,大师早前已经了解过李金花家的情况,李金花老伴六十年代逃荒过来的,家里死的只剩下他们兄弟俩人,自从扎根在这块土地后,就从没回过老家,也就不存在倪家祖坟问题,李家那就更不可能,李家一族几乎都住在一齐,其他几家这些年家宅都还安宁,家里人的八字应该没有范冲这一说,只剩下住宅一说。

    这天李家所有人都请了假陪同这位大师,人家前后来了没一小时,给出的结论是李金兰家房舍建的有问题。

    远看李金花家的屋形如棺材盖,这是大师给出的结论,可见活人住在死人所形容的屋舍,那怎么可能不出事。想要解除厄运,大师给的结论:“推了重建。”

    这事了了,确是给了大师一笔相当于一个梅山钢厂全民工当年一年的工资,现在还不清楚大师的说法准不准。但李金花还是听进去了。没两个月就把所有屋舍推了,盖起了楼房。因为盖楼房还和她自己家的大弟家闹出一些锁事。

    房子建到二楼的时候,李金花想留个晒台,以后晒谷子方便,也不担心被家里养的家禽糟蹋,就准备在二楼只盖上一间,其他空出来打个平台。这样即省钱又方便以后晾晒庄稼,不巧的是那唯一建好的屋子有一面墙角正对着她家大弟家二楼的正门,这下朱琴可就不答应了,让她二姐家再建一间屋,钱不凑手的话,朱琴愿意借。李金花想着连在一起再建一间的话,后面留下来的空间采光也不是很好,还不如全建了。这样意味着以后的年月,再养鸡鸭也就不太方便了。

    李小香这些年很不喜欢去她二姑家,就是因为她二姑家特不讲究,鸡,鸭真是随处大小便,还特喜欢收留一些猫狗的,这还不算,别人家院子都是水泥地,她二姑家还保留着六十年代泥巴地,还留有水坑,美其名曰方便家禽用水,住在他家后门的李金国那是从不和她家交叉,李金国家的这处门也就是个摆设,多年都没开过,又不好作的太绝,全部封了。不行就这么受着呗,他一直希望哪天这处墙塌了才好,可是事与愿违,一直没能实现他的初衷,时也运也。李金国也是不那么好讲话,要不也不会和他家老大僵了这么多年,之所以忍着李金花一家是因为他对于现在这一排六十年代的老土房还没有全部推了重建的权利,所以也就这样放认着,反正他又不住,就那味道闻着闻着也就习惯了,也闻了这么多年了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