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向阳村的李氏家人 » 六 栽种

六 栽种

    九月份开学,李小龙上初三,李小香上小学五年级。自李小龙进入初中后,他和李小香俩就再也没一起走过,小学那会也就李小香上一年级李金材有命令让李小龙照看着,那会李小香是真的太小,李小龙不敢敷衍,一起上下学,后来到了二年级李小龙就开始放牛吃草,看着情况挺好,有没有自个也能准时回家,后面就几乎没再管接送这事了!

    “妈,你能给我买个双肩书包吗?就那种美少女战士—希瑞,粉粉的老好看了,你看我这个包都要破了。”李小香身上的书包还是她哥换下来的,每每她都成了接二茬的,自上学以来朱琴就没为李小香书包烦过神,如今李小香也有了自个审美观,朱琴想再敷衍李小香就不乐意了,他哥是男生一年四季就是军绿色的单肩包,现在都是啥年月了,小姑娘老多人背着的书包那叫一个漂亮,鲜艳,回头率是百分百,谁还背这种书包,她自个都觉着有些背不出去!

    “妈给你补补,又不是不能用,哪那么计较!这就是你成绩不好的原因!全部心思都用在别处了!”

    李小香就知道和她妈提事关钱的事,她妈就会拿她成绩说事,她现在成绩也还行,就是她妈太扣了,她们班好些女同学都背双肩包,老羡慕人了“你看我今年都不交学费了,你用那钱给我买一个呗,好像就五块钱左右,我听说的。如果你没时间帮我买,你把钱给我哥,让我哥放学回来给我带回来也行?你放心,至此后我一定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

    李小香说破了嘴,朱琴也没应李小香,李小香知道又歇菜了,她妈咋就那么小气呢?不就一个书包吗?

    清晨,小香和她的两个最要好的发小一起步行去学校,提前半小时从村里出来,此时休养了快一个月的田地终于又苏醒了,在犁地机的深耕下,田里的土被翻了个遍,经两个太阳一晒,田间有些村民开始挖沟,整地了,

    进了校门口,两扇掉了漆的大铁门早早就被门卫爷爷打开了,陆续有学生进入学校,养了一个暑期的操场,杂草长了一地,越是靠近周边杂草长得越旺,有得竟然能高出李小香的小腿!这就是没有铺水泥的坏处,每年暑期它们都会来一波!

    开学第一天,先交暑假作业,接下来千篇一律的卫生打扫,李小香今年的教室也从四年级换到五年级,还是在东边这一排老式红砖黑瓦房里,未来六年级也还会在这一排教室里,只是接着再换一间教室罢了,操场拔草区域也换了一块,整完了,老师发了新书就可以回家了。

    李小香的发小们如今是高她一个年级了(李小香四年级那年留了一级),原先她们是在一个班,上下学都一起,好的跟连体婴儿一样,因为李小香不争气这不分开了吗,下学时如赶巧碰在一起,那就继续结伴回家。(一个叫张秀丽,她妈叫章蓝的,一个叫吴馨的,她爸是下放到向阳村后因梅山钢厂招工和他二姑父一批进厂的,后面很多知青都回去了,她爸就没有再回去了。)

    “我们今天从水泥厂这块超小路回家,可好?”张秀丽说。向阳小学隔壁单位就是水泥厂,穿过水泥厂从小路回家比从主干道上走节省一半的时间,但这条小路不是人多,单单一个人,即使白天李小香也不敢前行,这条小路一边是荷叶塘,一边是向阳村的农田,夏日到了,道也是一处美景,这片塘水由于矿粉沉淀物使得水塘清澈见底,引来许多外面年青人扎堆游泳,偶会出现一两个再也上不了岸的同志。但确屡见不鲜,照样有人不怕死,下次还来。村里的顽童们几乎不会光顾这片塘,不会在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特别是到了晚间这片水塘总让人觉着像一个张大嘴巴的怪物,随时来那么一口,人就没了,村里有些老人说过这个水塘是有水鬼这个生物的存在的,他们晚间还瞧过怪物上岸找食,吓得村里的孩童一到天黑都不敢靠近这水塘半步!

    “我看行,你呢,小香”吴馨无所谓的说。

    “好呀,一起呗!”李小香一边走一边道,反正有小伙伴们一起陪着。

    水泥厂因建在马路边,所以大门也开在路口,它东面邻着石灰厂,西边临着向阳村灌溉用的河道,只是在向阳村田地处筑了一道两米多高的砖墙,等她们走到水泥厂尽头,来到围墙西边的拐角处的小斜坡,跟着就下了斜坡,趟过碎砖垫高的河岸,过了围墙,便是进入向阳村地界了,小香家的田就和这面墙就是一墙之隔。这也方便了村里在这上班的村民了。向阳村这个河道弯弯曲曲大约有六七千米长,向阳村稻田灌溉都指望这条河,即使再干旱,这条河也没枯竭过,这条河道所经过的地方几乎都有向阳村的田地。此时岸边的荷叶已经成功越过河岸,和伙伴们亲密接触着。这时的太阳已经升起来了,小香她们每人摘了一个顶在头顶上,笑闹着走在田间小路上。

    随着犁地机不懈的努力,向阳村大片田地被耕出来,稍早被犁出来的田地,有的田已分好单,档子都打好了,只等点好复合肥就可以分棵栽种油菜了。

    栽种开始了,李小香的星期天算是贡献给了她家的油菜地了,天未大亮,空着腹就去了田间,这会儿田里到处都是人,真没什么可怕的,都在忙着田间的活计,李小香只要把第一天她妈准备好的复合肥丢进打好的空档里就好,工作简单,没啥技术量,她干这活有些年头了,算是老工人了,她妈特放心。一直这么弯着才丢了半单,李小香觉着自个的小腰要架不住了,立起来,环顾一下周遭,真没几个闲着的,接着又埋下头继续干着。

    点完复合肥,李小香也不急着回家,坐着田埂间就这么闲着,到处望着,不巧她看到了她妈“妈,复合肥已经点好了。”

    朱琴此时正挑着捆好的油菜秧子,朝田间走来。“那你先回去,把中饭和猪食烧一下。剩下的我来”朱琴这几天早点进的少,卖完回来才8:00多钟,回家挑着前一晚上拔好的菜秧子直接来的田里。

    “妈,还早,我帮你把油菜秧子丢完在回家,你先栽好了。”李小香看天色还早。

    这时隔壁几家有的已经栽了一半了,李小香拎着蓝子走在田沟里两边分距离的丢下用稻䓍捆好的菜秧子。等菜秧子丢满整个菜地时,李小龙也过来了,李金材因为出差不在家,所以家里的劳动力全在这了,听说下午这块田就要放水,所以此时李小香家还是空白,所以有些急。李小香二姑家今天那块也要放水,她二姑家的田和她家的田只隔一个水渠,两家遥遥相望,她二姑家那块是一人一单,已栽了一半了,主要还是劳动力多,她二姑家除了大表姐不在,预备结婚,珍表姐,红表姐,文表哥,小佬,二姑父,二姑妈,全到了,不像她家地是不多,但人也不多呀,分完菜秧子,小香跟在她妈后面把捆好的油菜秧子打散提着篮子,分枝的丢在之前点好的空垱子里,这样朱琴就快多了。眼看要中午了,小香先回去烧饭了。

    回家的路上碰到李元海(村长家孙子)送水“你不用送了,你家要结束了。”小香和他解释道。

    “我过去看看,我都过来了!”李元海说着,李小香想着可真够闲的,要不这会儿应该烧午饭了好吧!

    “你家还早吧?我看老太太去的比较迟。”

    “是的,才到1/3,我哥也去,我先回家烧中饭,洗衣服。”

    烧完中饭,李小香跟着开始烧猪食,见猪食已经烧好,李小香拎起装了一半的猪食,费了老大劲才慢慢挪到后院,歇了好一会儿,见石槽又被那头蠢猪给拱到墙边了,气得李小香用长木棍把要饿急了的蠢猪重重地敲了半天,终于给打走,才费了神把石槽挪到猪圈门口,站在长凳上一股作气拎起猪食桶倒进了石槽里,这会儿猪也算是饿急了,也不管是不是烫嘴,一边吃着,一边甩着硕大的猪头,没一会儿食槽就见了底,李小香只好又认命地进行第二波,谁叫她人小力气单薄呢,要是她哥在家她就没这么辛苦,只要把猪食烧好就行,力气活有她老哥,这会儿就显示出她哥的好处了。

    中午吃过中饭,朱琴放下碗又赶去田间,李小龙歇了一小会儿,又认命地去了田间,在下午3:00钟开沟放水前李小香家的地算是全部栽完,这里面她二姑还去帮着栽了半单,要不还真没这么快结束。栽种这块就是在抢时间,水放早了,田间的泥巴地走不动脚,放迟了,菜秧子要死一大片,好些人家人多力量大,上午就全部栽完了,就等着水灌地了,她家算是不太给力的了。

    春播秋种,这会儿就是指的栽种,小香家有五块地,每块地都不在一处,挖沟,分单,锄田、打档子,连着近十天紧张的劳作,终于油菜全部种上了,人也累得脱了一层皮,好在后面天公作美。

    连着下了两天秋雨,绵绵的,田里的油菜原本软塌塌地,都让人以为活不成了,没曾想没两天就根根立了起来,立不起来的就补栽回去,终于可以暂时闲下来了。

    向阳村的头等大事,筑路开始了,从村中心到主干道这条路是完全用的是混凝土,并且在原基础上垫了厚厚的几层石子,把原路拔高了许多。村里原先的走道也全部铺上了一层水泥,这样下雨天再也不用担心踩得家里到处是泥了。这个工程由大队出面让本村的李万虎承包,里面的工人,大部分都是本村的村民,所以在施工上那是放了一百二十个心,这真是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切身利益,即使李万虎想偷工减料,村里的工人也不答应。终于用了小一年的时间,向阳村的水泥路全新面市了,真是太好了!这也是周边几个村庄第一家铺上水泥路的典型代表!楞是让村办那些人在队里刷了一批存在感!

    煤气站征用向阳村的田地,除了给被征迁那片田地个家好处以外,村里也是得益的,村办没有单独的户头,所有款项都要从大队走账的,更何况那么一大笔,还有近些年梅山钢厂给的补偿款那就多了,太多只能放着想要取出来,那就怎么也得有名头不是!向阳村的水泥路工程款这就是最好用的名头!羊毛出在羊身上,拔就是了。“这次煤气站征用田地,村里肯定又收了不少好处,终于用到正道上了。”朱琴恨恨地说。

    “他不拿,你也没办法,之前村里人不知道里面的门道,知道了这不闹起来了,只有这么作,才能把这事压下来,终究为村里作了点实事!”李金材说的意味深长,村民们都不是傻子,小打小闹也就算了,这么大的一笔,不是他们一手就能盖的住的,想贪下来,明面上谁也不敢,能坐上村里的村办那都不是省油的灯,心里的窍多着呢?那暗里,只要账上做的漂亮些能向下面村民有所交待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