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何以为师 » 第25章 爱妻再添四女儿 男女同仁无异心

第25章 爱妻再添四女儿 男女同仁无异心

    第二年,志远又被教育局直接推荐为县里面的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并且不占本校优秀教师名额。这些于志远而言,虽然很无所谓,但这份荣誉对刘洁来说,多多少少也算是个安慰。毕竟,在她眼里,志远是个值得尊敬的教书先生!她的任劳任怨里,有意无意的透露着以他为荣的骄傲!除了来自师生们对志远的尊敬和上级组织对他的认可,在周围邻里的眼里他也通识晓理。毕竟志远从小熟读祖父、曾祖父留下的民间典籍,自古沿袭的婚丧嫁娶礼仪细节早就烂熟于心,立碑架桥、过继认养、婚约日书等等民间习俗中不可或缺的礼仪方式、文书辞贴,他不敢说样样精通,但这些在民间广为流传、家家户户都要用到的把戏没有一样能难得倒他。虽然那些书籍已经全部焚毁,但古人先贤留下来的值得铭记的精髓都刻进了他的脑海、流进了他的血液、长进了他的记忆!双河一百多户人家无论哪家办红白喜事的书室礼仪几乎都会找他帮忙,甚至是方圆周边的村子,或学校旁边的百姓,家里遇到这些事情,也有很多人会找到他,客客气气的请他帮忙,而他也都会尽力而为。因为他知道,这些规矩礼仪虽然大多数当代人不清楚,但民俗中却又非常讲究,哪个环节出个小纰漏或闹出个什么笑话来,主家可能抱憾终生!这些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无从下手,但对志远来说却是举手之劳,所以,虽然他只有小学毕业,但刘洁却一直觉得他很博学。

    除此以外,县里面很多单位都喜欢找志远写标语刷横幅,一般都会按照字体大小支付一定酬劳,钱虽然不多,但也为他们的生活贴补了不少,再加上平日里代写官文、年节里售卖春联等等,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虽然依然艰苦,但也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不过感觉生活刚好能歇口气,刘洁又有身孕了,原本他们没打算再要小孩,有丹虹三姐妹,就已经心满意足了,但无意中却又有了。听说现在政府不给生那么多娃了,超生的可能要被罚款,但刘洁舍不得打掉,说这是与孩子的缘分,所以他们最后还是决定要好好迎接她的到来!

    1978年的夏天,志远终于攒够了一辆自行车的钱,赶在秋季开学前为自己添置了平生第一件贵重家私——一辆永久牌大三角自行车!当他推着这辆单车小心翼翼的穿过巷子回到家里,丹阳三姐妹一起兴奋的围了上来,丹阳和丹月争先恐后的去按它的铃铛,听它发出清脆的铃声,刚满3岁的丹虹够不着也挤不过,便蹲在地上玩踏板转车轮,一个个都新鲜得很。那时村里还没几个人有单车,其实也不是因为他们有多富余,而是因为一部单车对于志远这个每天赶路上班的人来说,实在是真正的刚需。

    在这骄阳似火的农历7月,刚巧志远的内弟柱子刘大鹏以及胞妹秀芳都凑在前后几天大喜成亲。柱子的婚期在秀芳前面一周,刘洁从百忙的双抢之中抽了两天空出来,和志远一起带着三个娃高高兴兴的骑着单车回刘家庄喝喜酒。志远把前面三角架的横杆上捆绑固定了一块长木板,让丹阳丹月姐妹俩坐在上面骑马马,怀孕差不多3个月的刘洁则抱着丹虹坐在后架上,就这样,这架永久牌自行车载着他们一家五口一路唱着歌儿回到了刘家庄。在刘家庄村口,刚好遇到也回来吃喜酒的刘蓉,腆着个大肚子,走得气喘吁吁的。

    志远带了笔墨过来写对联,下午就把家里的每一条门和堂屋两壁的柱头全部写上了相应的对联交给柱子亲自贴上。柱子虽然还是很犟,但比起以前已经懂事多了。弟媳是旁边大队王家村的人,性格很温和,刘洁作为长姐对这个未来掌管刘家的弟媳很是满意。刘洁母亲张婶的腿脚一年不如一年,现在已经正式拄上拐棍了,因为第二天正喜酒的日子家里会有十来桌客人,所以她让长生大叔提前从村里各家借了许多碗筷菜碟来。

    那天晚上,村里的好几个嫂子、大婶都过来帮忙洗涮,刘洁也和她们一起清洗。志远抱着丹虹坐在一个小桌子旁给丹阳和丹月姐妹俩讲解一本连环画小人书,村里的几个小娃娃也好奇的围在旁边,看着上面的连环图画津津有味的听志远讲着里面的故事。丹阳丹月两个只相差一岁多,又都留着顺溜的学生头,个个都说像双胞胎,文静懂事又乖巧可爱的姐妹俩惹来众人一片称赞,志远陪伴孩子的耐心更是引来嫂子们对刘洁的艳羡,都说志远性格好脾气好,又孝敬又顾家还勤俭,说刘洁有福气,刘洁不好意思的说:

    “他难得有时间在家带孩子,这有空了还不得好好陪陪她们啊?”

    “人家是吃国家粮的,每个月可都有国家工资领哪!一有空就能这样帮你带孩子,你还有什么话好说的?”

    “是啊是啊,你这生的都还是女儿呢,若是有个儿子,那还不疼上天去啊!”

    嫂子们的话让长生大叔和张婶喜不自胜也有点遗憾的小尴尬,志远却有些不乐意了:

    “你们这么说可就差了,我得纠正你们两个观念:第一,我不是帮刘洁带孩子,因为这带娃本来就是两个人的事啊!我平常带的少,有空了多带一下那是理所当然啊;第二,儿子也好女儿也罢,都是自己的娃,应该一样疼爱才对啊!养育好才是最重要的,教育得好,女儿也胜男;教得不好,儿子也枉然!以后你们在孩子们面前可千万别再这么说了!”

    志远的话音一落,在场的嫂子大婶们纷纷感叹,说吃了这么大岁数,从来没有见到哪个男人这么开明大度有气量的,都开玩笑说如果自己男人有这个气量和耐心,给她当牛做马都愿意了......大家一阵嘻嘻哈哈,刘洁父母脸上也不见了刚才的小尴尬。

    夜里,当帮忙的人都散去,志远和刘洁也准备早点休息,刘洁带着三个孩子和刘蓉睡一个房,长生大叔二老和柱子一再让志远去柱子房间睡,但因为柱子的房间已经布置成新房,他还是坚持在堂屋睡地板。这次柱子大喜,志远怕这边万一临时还需要用钱,所以除去50元封包礼银以外,另外还多带了15元钱揣口袋里。考虑到成亲大事需要用钱的地方太多,礼银他已经提前给了岳父,但这15元钱还在兜里,所以他把外衣脱下来,让刘洁拿进房间去放好。

    第二天一大早,志远在岳父的安排下和柱子他们一起去女方家接亲,刘洁听见外面的动静给他把衣服拿了出来。志远随着他们刚走出门口,下意识的伸手一摸口袋,三张折好的5元大钞不见了!志远的心里一沉,顿时觉得脊背发凉,他努力回忆昨晚半夜家里有什么声响,是不是进小偷了!却怎么也想不起来,这大喜的日子,他也不能扫大家的兴,所以还是跟着大家往王家村走,但在心里却一直惦记着这事。其实当时一发现这么大一笔钱丢了,他整个人就不好了,难过、心疼得不得了!

    志远想搞清楚到底怎么回事,所以接亲一回到家,他便悄悄问刘洁,昨晚除了刘蓉和孩子们,还有谁进过她们的房间,刘洁说没有任何人进去过。他更纳闷了,难道是刘蓉......刘洁也同时想到了刘蓉,转身就要朝外面临时搭的炉灶处去找正在烧饭的刘蓉,却被志远一把拉住,让她回头私下再问她,毕竟,这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更何况今天客人这么多。若真的是她一时糊涂,咱们自己私下说说她就算了。

    从10点多接亲到家,整个中午之前的时间,志远都和刘洁的堂哥——米哥一起在书事房接收礼银,米哥比志远大6岁,和我一样喜欢吹拉弹唱却至今还打着光棍,父母早亡,家里三兄妹,还有一个姐姐一个弟弟,弟弟潇哥这几年跟着别人去桂林讨生活,很少回家;姐姐小江就嫁在王家村隔壁的张家堡,今天也带着几个孩子回来吃喜酒了。她也是命比苦瓜,第一任丈夫英年早逝,她一个人受尽委屈拉扯几个未成人的儿子,之后又在张家堡招婿找了第二任丈夫上门,生了一个儿子后,后面的丈夫又因意外去世了,丢下她就像个笑话似的在第一任夫家遍尝世态炎凉……几个孩子倒是懂礼,一进来就一口一个“舅舅、姨父”的叫着。

    志远和米哥分工明确,米哥负责清点钱款存放礼品,志远负责登记编号,哪家来了贺礼几元、粮米几升、糕点几盒,都要一五一十记录入册,以后还要按照账册悉数还礼的。直到中午饭已经开吃,还有从田里归来的邻居陆陆续续的过来随礼,妹夫石三宝也赶在开餐的时候过来了。丹阳丹月早就和村里的其她娃娃们串来串去的玩熟络了,刘洁带着丹虹忙不迭地招呼客人,直到下午客人逐渐散去,刘洁才将刘蓉拉进房间去问了个究竟。晚些时候,刘洁跟志远说她不承认,但她从刘蓉的眼神就能肯定绝对是她拿了,作为已经出嫁的长女,原本她就特别挂念两个不懂事的弟弟妹妹,挂念辛劳的父亲和体弱的母亲,刘蓉此举更是令她疾首痛心,都快做妈妈的人了竟然还能做出这种事情!虽不能逼迫其承认,但刘洁在私下里狠狠批评数落了她一顿。父母日渐苍老,刘洁也是恨铁不成钢,希望她能尽快懂事,她嫁得近,离家就只有几公里,如果她有心,完全可以多为家里分担一些,但今天看来,真是够呛!好在柱子现在成家了,起码可以减轻一些父母的负担,也让父母从心底松了一口气。自从小妹刘艳溺水出事后,志远都很久没见岳父母笑了,他在心底默念着希望柱子和刘蓉能尽快有所长进,别再让刘洁挂心、让老人家操心了。

    从刘家庄回来,志远便着手协助增寿张罗秀芳的婚事了。秀芳的对象是兴安河对面杨梅塘村的一户贫农子弟,姓蒋,家里人口单薄,就他和一个老母亲相依为命,比秀芳大了好几岁。虽然他在村里还有个堂叔和几个堂兄弟,但听说由于上一辈老人之间矛盾很深,他们见面就像仇人似的,平常更不会有什么来往。对方家里的这个情况,增寿叶氏原本想扳着不同意,但秀芳自己喜欢,说小蒋对她很好,所以最终还是成了,现在说这些都是后话了。

    志远亲手为秀芳写了几副自己精心编好的对联,小蒋提前过来拿对联的时候他又对婚礼当天的仪式流程和注意事项一一做了交代。小伙子虽然三十出头了,但是人长得还挺精神,志远也相信他真的会对秀芳不错,毕竟,秀芳若不嫁给他,以他们家的状况,他可能得打一辈子光棍。

    成亲那天,小蒋就只有两个表兄弟和他一起过来接亲,增寿和志远专门安排了一个长长的送亲队伍,热热闹闹的送秀芳过去,像小满家志全、志尚、雨晴三兄妹以及增威三兄弟和志炳、志雄他们,增寿早早就去打了招呼让大家过来一起去送亲,就是想让秀芳以后在那边做人做事有底气一些,不至于受太多委屈。虽然这无形中增加了不少花费,但其这满满都是老人家的拳拳爱女之心。

    这个中秋节,秀芳就不在娘家过了,曾经一起长大一起玩耍而且对志远都敬重有加的两个妹妹都出嫁了!作为长兄的志远内心满怀祝福,也有些许感怀和不舍,她们和志高、志强不同,因为他们几个兄弟会一直在一起,为先祖守护着他们永远的家园!而她们要去滋养另一片土地,在那里重新建立一个新的家庭,和他们的爱人繁衍生息,让他们共同的血脉流传和继续......

    中秋过后,刘蓉生了个女儿。刘洁也怀有身孕五六个月了,按照以往的经验,她说早就胎动得很厉害了,但这次居然从来没有感觉到孩子在肚子里动过,有些不放心,怕胎儿有什么问题,所以让志远陪她去医院检查一下,顺便去看看刘蓉和外甥女。

    医生说胎儿没什么问题,只是胎位不正而已,现场教了刘洁几个动作,让她回去按照这几个姿势去做,争取把胎位调整过来。从医院出来,他们便直接去了石柱岭三宝家。刘蓉看见他们进屋,脸上还是明显有些挂不住,更印证了是她拿了那15元钱的事实。志远真不愿相信,自己的姊妹亲人之间竟能这样,只愿类似的事情以后不再发生。三宝倒是很热情,一脸堆笑的说他去做饭菜,让他们吃了饭再回去,说完便朝后面的火屋走,志远和刘洁还没答话,躺在床上搭着头巾的刘蓉倒先帮着推辞了一句:

    “你急啥?你咋知道他们有空在这里吃饭啊……”

    刘洁一听,气不打一出来,不顾刘蓉还坐着月子自己也有孕在身,直接就骂上了:

    “你就这么怕我们在这吃饭?我们能吃你多少?我和你姐夫好心好意来看你,你就这么对自己娘家人……”

    原本计划在刘蓉家吃饭的两个人,最终没在那儿吃饭,刘洁窝着一肚子火气回家了,一路上都在骂她狭隘自私愚蠢,志远怕她气坏了身子动了胎气,只得劝她看开一些,说就算骂得入骨三分,也没法让她有丝毫改变,她也还是自己的亲妹妹,因此影响心情那才是真的不值!

    志远也一直知道刘蓉有些自私,但没想到竟然过分至此!刘洁原本以为她嫁得近,还希望她能帮衬一下家里,现在看来,根本完全指望不上!

    为了把胎儿的胎位纠正过来,刘洁每天晚上睡前都要按照医生教的方法弓着身子来回做几组操。到了年底,除夕前几天,刘洁身孕已经八个月了,肚子里的胎儿还是一直都没动,他们不放心,又去医院检查了一下,医生说胎位已经纠正过来了,但是估计胎儿太大,里面的空间已经比较小,所以几乎不动,还说到时候临产前有反应了要来医院,不能自己在家里生这个娃,因为可能会难产。

    这孩子的预产月份是在年后的农历二月,算起来就还有40来天了,医生的话让人很是担心。两个人怀着忐忑的心情,去买了点猪肉,顺便把春联一起送到了刘家庄,弟媳小王和柱子正在搞房前屋后的大扫除。刘洁问柱子刘蓉回来过没有,柱子说刘蓉出嫁都两年了,除了新婚回门和上次他成亲时回来吃了喜酒之外,平日里从来没有回过家,刘洁便说等下要岔去石柱岭找刘蓉说道一顿,点醒她一下,让她平常多抽空回家看看。但柱子又说听同村一个也嫁石柱岭的姑子回来讲刘蓉又怀上了,这怀里还抱着才刚几个月的嫩娃又有喜了也是辛苦得够呛,刘洁也就打消了去石柱岭的念头,本来转念又想着即便不去教训她也要去看看她的,想着她平日里的自私与过分,自己也即将临盆,最终叹了口气还是直接回家了。

    正月里,增寿家里好不热闹,初二那天,慕莲、慕兰都拖儿带女的回来了,永元和小杨抱着那对双胞胎儿女,真是哪哪都让人喜爱,虽然感觉小杨似乎有些脾气,但也无伤大雅。国强也有一个女儿已经差不多3岁了,其爱人王小芳又有了身孕,因为害喜也怕那山路太颠簸了,所以她带着孩子在家没来。这次慕莲回来还顺便给大家发了宾琅(当地常以红纸包2颗红瓜子作为宴请上宾的请帖,俗称宾琅),请大伙下个月去吃国兴的喜酒,国兴也准备成亲了,并且也靠一双勤劳的双手盖了一座新房子,这几天正赶着整理搬家,所以也没跟着一起回来。秀丽、秀芳也都有喜了,预产期一个在夏天一个在秋天,秀芳虽然肚子还不明显,但小蒋对她却是关怀备至呵护有加!增辉和美英这几天也都带着孩子直接过来一起开伙吃饭,志高厂里面有事,晚上开着厂里的卡车拉了两筐满满的菜回来,家里就像办大喜事那样,个个笑逐颜开。倒是志远和刘洁两个人,想着肚子里的胎儿还没顺利落地所以诚惶诚恐的,整个正月心里都忐忑不安。

    进入二月,刘洁的身子越来越沉了,开学后,丹阳丹月都去上学了,志远把丹虹完全托给了母亲。自侄子振翔出生后,母亲叶氏就专心在家带孙子了,反正她带振翔一个也是带,多带一个也是带,更何况,丹虹从小就乖得很,从来不会像其她小孩那样哭闹,只要给她吃饱了睡好了,其她基本上不用管,每天自个儿玩得好好的。去年夏天艺菲又生了个女儿,志高把她送去她外婆家了,只是久不久接回来让爷爷奶奶看看。

    志远让刘洁别再干重活了,刚过完年其实生产队里也还没有什么忙,但刘洁可能想着给月子里多囤点柴草,所以稍微得空就去山上捡干柴、扫松针,还总是满满的一担一担挑回来,志远也没法时时守着她,那段时间天天提心吊胆的去上班。

    到了二月初十,已经过了预产期,刘洁却迟迟没有动静,因为不放心,又去看了医生,医生摸了一下刘洁的肚子,说还早着呢,都还没入盆,让他们回家继续观察等待。增寿和增辉他们一起去银沙喝国兴的喜酒去了,志远其实也很想去当面祝贺国兴,去现场感受一下二姑慕莲的喜悦,但他只能老老实实的呆在家,安心守护着刘洁,和她一起静静的等待着他们第四个宝贝的到来!

    那段时间,志远每天下班后都会以自己能骑的最快的速度回家。这样又过了一个礼拜,直到二月十七那天,他又急匆匆的赶到家,却没见刘洁,心想着她可能又干活儿干得没谱了,一边寻思一边去父母的屋里询问母亲,才知道她已经去医院,叶氏说她上午去扫松针的时候就感觉肚子疼了,所以赶紧回来洗了头洗了澡,捡好东西后约么下午两三点这样才自己走路去医院,让他赶紧去医院,等会丹阳她们回来她帮管着就行。

    当他踏上自行车一阵猛踩赶到医院,看见刘洁正在医院的院子里散步,他悬着的一颗心才算稍稍放下。刘洁到医院后肚子又没有什么动静了,医生说已经超过预产期近半个月,估计今天就会发动,让刘洁多走动,有反应了马上去产房。但是他们紧张兮兮的等到半夜,也没见一丝反应,志远便让刘洁安心休息,好好睡一觉,以保持体力。安静下来之后,他也趴在产科的床边迷迷糊糊的睡去了......

    但志远睡得很惊醒,不知睡了多久,半梦半醒当中感觉有人拍打他的肩背,他揉揉眼睛,抬头发现窗外已有微微晨光,刘洁正一手轻拍他,一手摸着高高隆起的肚子,说这阵子肚子很痛,而且痛得很有规律,还说原本想等天大亮了再叫醒他,但感觉已经忍不住了。志远立马起身,伸了个大大的懒腰,赶紧跑出去找医生。外面只有一个值班的护士,也趴在桌上睡着了,他一边跑一边喊的声音已经吵醒她,护士让他先回房间做好进产房的准备,说马上叫医生过来。

    十来分钟之后,医生和护士两个人一起过来了。医生让志远在门外回避一下,迅速给刘洁做了个检查,询问了一下疼痛的间隔等,然后只听医生说了一句“马上去产房”便先疾步走出房间了,护士扶着刘洁跟在后面走了出来,志远赶紧上前去扶着刘洁另一侧。

    产房就在隔壁几个房间,虽然只有十几米的距离,但志远都很担心孩子就在走这几步路的过程中出来了。到了产房门口,护士让他在门外等,焦急万分的志远只得止步。

    在外面急切的等了约么半个小时,渐渐有人起来打开水、上厕所,也有孕妇挺着大肚子起来吃力的爬楼梯、散步,想着前面几次检查时医生说的话,志远的脑海里瞬间闪过一万种可能,胸口不由得“嘭嘭”的跳了起来......

    “哇——哇——”

    一阵响亮的婴儿啼哭声把他从对各种担忧的臆想中拉回了眼前,他把眼睛凑近产房的门缝,却什么也看不见。几分钟后,产房的门终于打开。

    “刘洁家属,来,终于生出来了,你跟我过来看着孩子先。”

    护士告诉志远说是个女儿,有7斤9两,志远迫不及待的上前去看看新生的宝宝,一边问孩子妈妈怎么没出来,她说孩子个头比较大,妈妈开始时还能配合用力,到后面好像有点虚脱了,最后都完全没法用力了,幸好那时孩子头部已经出来,但大人的产道有侧裂伤口,需要在里面处理一下,也给她休息一会儿恢复一点元气,等下再送她回病房。无论如何,最担心的时刻已经过去,这也算是有惊无险,孩子已经安全落地,志远终于可以舒一口气!

    天已大亮,窗外红云密布朝霞满天,一轮红日正从远处的山峦破晓而出,就如眼前小婴儿红扑扑的脸蛋,让人感觉仿佛有一种即将光芒万丈的新生力量,会让这世界与昨天不一样......尽管已经是第四次做父亲,但志远心里仍然抑制不住激动与喜悦!小家伙胖嘟嘟的小脸庞,看起来可真像个男娃啊,病房里另外的一对待产夫妇,以为她是个大胖小子,不住的恭喜志远。志远让他们帮忙看一下小孩,便跑去那边看看刘洁怎么样了。

    他刚走到产房门口,正好碰见一个护士从里面走出来,见他过来便说:

    “刚想去叫你过来帮忙,来来来。”

    志远随着那护士走进去,刘洁汗湿的头发凌乱的披散着,脸色有些苍白。护士说她可以回病房了,但她没有力气下床,需要志远过来帮忙搀扶她下来。

    志远在护士的指导下轻轻的搀扶她坐上轮椅,慢慢的推着她回到病房,又小心翼翼的扶着她躺上床。然后拿干毛巾轻轻的给她擦了擦额头,告诉她孩子很健康,她虚弱的问:

    “是个儿子还是女儿?”

    志远以为她早就知道了,看来护士们没说,或者是她太虚弱了,虚弱到没有力气去关注到周围这些信息。志远握着她的手告诉她:

    “是个女儿!小洁,你可别因为这个有什么思想负担,四个女儿都是我们的心头肉,谁要是看不起我的女儿,那就是看不起我!那种世俗狭隘的老古板,我还不屑与之为伍呢。”

    刘洁无力的把脸别了过去,泪水顺着她的脸颊滑落,志远用手拂去她的泪痕,心疼的说:

    “儿子也好女儿也罢都是我们的骨肉,小洁,我们抚养自己的孩子不必看别人的脸色,你别因为三姑六婆那些话而给自己添堵了!你看她们四姐妹多可爱啊,她们与男孩子只是性别不同,都是一样活泼的、有思想的生命啊......”

    “我知道女娃也一样,但我还是希望能给你生个儿子......”

    “别傻了小洁,你知道我对肚子里的宝宝从来就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希望她健康!而你和她们都做到了,你将她们四个都健健康康的带到了这个世界上,你是一个那么伟大的母亲,我对你的敬佩与感激,你难道一点都感觉不到么?我真的没有遗憾!还有......”

    刘洁的失落令人心疼,她现在可是刚生产完,是一个女人生命最虚弱的时候啊!她怎么能如此神伤?志远想他应该讲得更明白,让她更彻底的摈弃那些封建的思想:

    “我希望你能答应我,以后都不要再有这么傻的想法,更不能让孩子们觉得你因此而有遗憾,这样会让她们的内心觉得受伤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好好保护她们的内心,好好教育她们!相信我,等她们长大,你会为她们感到骄傲的!”

    “我答应你!我相信,等她们长大,她们会为她们的爸爸感到骄傲!”

    老四出生这天早上,满天红云,所以志远给小女儿取名为丹云。这一年老何家出生的孩子有一大波,丹云注定有很多同龄表兄妹。永元的次女丽文只比丹云大两个月,秀丽的儿子家兴、刘蓉的儿子小勇都比丹云小三四个月,秀芳的女儿子倩和国强的次女秋萍则比丹云小半岁左右。

    这几年,和志远一起长大的邻居也都有了自己的孩子,其中有好几个娃也都是在这一年出生的,如隔壁小满在县里面工作的长子志尚的女儿欣欣;戚奶奶家增威叔的第二个儿子志胜,他前面已经有一个女儿和儿子,女儿春雨比丹虹大一点点,大儿子志清和秋霞差不多大小;志雄也三度为父,再次生下了一个女儿春娥,前面也已经有一个儿子振军和女儿秋燕,分别与丹月、丹虹差不多大。再加上志炳家的三个娃振邦、振华、秀兰,志远家旁边那几条巷子已经比从前热闹得多了。不过,除了目前只有一个孩子的志尚以外,就只有志远家全部都是女儿,这在当时的中国农村来说,真是一个很糟糕的境地,很显然,志远需要给刘洁更多的支持和勇气……

    无论如何,刘洁的父母一下又添了两个外孙,很是开心。不过刘洁这次又生了一个女儿,其母似乎还是有些遗憾,她老人家腿脚已经不怎么能走路,去哪都得搭车,只能在房前屋后拄个拐棍走走。丹云满百日后,志远和刘洁带着孩子们去看外公外婆,二老自然很高兴,虽然张婶掩饰不住心里的遗憾,但见志远和孩子们玩得融洽,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她也没说什么,但会和刘洁私下嘀咕。志远倒是希望刘洁足够强大,不再受任何外在因素的影响,和他一起好好陪伴四个女儿长大。

    刘松子听说志远他们回来了,特意拿了几个鸡蛋过来给孩子们,还用红纸封了一个红包给丹云。他也已经做爷爷了,上次他父亲去世,志远回来帮写了对联并随了礼,这位朴实的农人一直都记在心上。

    村上的大叔大婶们从门口过路,见长生大叔一家子坐在门口聊得热闹,也停下来寒暄几句,大家一听说刘洁又生了个女儿,个个都一副惊讶的神情,丝毫不会去想如此夸张的表情会对当事人造成怎样的心理负担,又或者,他们根本就是故意这样!看别人的热闹,谁会管事大事小……

    “又是个丫头啊,是不是清明挂山的时候没好好拜祖宗……”

    “明年再生一个,没事,反正还年轻!”

    “现在不给随便生了,搞计划生育了,何校长是老师会被开除的……”

    “那咋整?难道就不生了啊?”

    ……

    只有刘松子,志远知道他是真心的,无论谁拿这事开玩笑,他都会很恰当的说:

    “诶——男娃也好女娃也罢,总得教养得好,才能成个好人!”

    “要真比较起来,其实还是女娃心疼人哪!”

    ……

    志远很感激刘松子有如家人一般的体心,虽然外人这种有心无心的调侃,并不能在他心里泛起波澜,但他担心刘洁会往心里去,也怕岳父岳母面上挂不住。年近不惑的他真是深有体会,人生在世很多时候,只有善良会给正直一条生路!

    柱子说,刘蓉还是很少回家,似乎嫁出去后就把娘家忘了。张婶怕让志远听到这些不好,所以有意为她掩饰说她也一直没得闲着,在那边每天也忙,带着个嫩娃又有喜了......刘洁这个急性子一上来就忍不住要开骂,说她太不像话了,回头顺便去看她要好好说她一顿。不过志远觉得,刘蓉那是性格使然,说也好骂也罢,可能都不会太管用,很多东西,需要她自己经历过才会明白与懂得。

    果然,刘蓉丝毫没觉得自己哪里不对,只说平常她也很忙,又不是年节或酒席,又没什么事好好的干嘛要回去?姐妹俩再次不欢而散,刘洁不但没有说服刘蓉,还给自己惹了一肚子气。

    因为一口气生了四个女儿,刘洁需要足够的坚强才能在三姑六婆隔壁邻里中立足,在那个重男轻女的时代和环境里,哪哪都充斥着对没有儿子的家庭的不屑与轻视,就连志远自己的母亲,也对振翔多几分特别的心疼与怜爱,这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志远无法改变,也无从指责。

    翌年初冬,增威的小儿子志胜做对岁酒,在从前的老宅子中大摆筵席,秀丽和秀芳也收到了宾琅应邀拖家带口的回来吃喜酒,志远和刘洁自然是要赴宴吃酒的。小儿周岁宴,大家的注意力自然是集中在娃娃们身上,酒席上大家喝茶敬酒你来我往好不热闹,增威白白胖胖的小儿子志胜躺在他爱人唐婶的怀里呼呼大睡,小模样很惹人喜爱,个个都争相来抱,小家伙从这个姨娘的手里转到那个姑妈的手里,也只是伸个懒腰或者嘟嘟嘴巴而已,回头又香甜的入梦了,关键还是个大胖小子,所以亲朋好友夸赞之辞不绝于耳,其他三姑六婆大爷二舅聊天的内容也无非是“你第二个又是个儿子吧?最舒服就是你了”、“你媳妇前面两个都是女儿,幸好这下生了个儿子,不然就难搞了”、“你这才是第一个,是女儿也不要紧,下次就得生个男娃才好了”……似乎只有生个儿子,生活才能继续!似乎只要生个儿子,就取得了人生的重大胜利,甚至可以一劳永逸,坐等儿子孝敬自己……

    丹阳、丹月带着丹虹和志勇、丽华、振邦他们在人群中撒欢的串来串去,时不时传来一阵阵尖叫和小孩子的啼哭打闹以及大人的呵斥声。

    戚奶奶过来敬酒,大家都举着杯子站起来纷纷与她碰杯向她祝贺,刘洁正低头轻拍着丹云喂她吃奶,丹云其实早就可以断奶了,但因为每次尝试断奶她都哭闹不止,刘洁就算是涂上清凉油、焦炭都不管用,所以一直断不了。反正她在这种场合也不想多说话,所以这下刚好哄孩子睡觉也好,而且也有我做代表起来碰杯。但戚奶奶却没放过这得意的机会:

    “喏——刘洁怎么没举杯子呢,来来来一起来干上啊!”

    刘洁指指怀中的孩子向戚奶奶摆摆手,示意她在哄孩子不方便起来敬酒。志远也说他代表她一起敬了,可戚奶奶却不干:

    “那怎么行呢?你看我得了个这么大胖的孙子你都不起来碰个杯沾点喜气,你说你怎么能生出儿子来啊?来,快点儿啊......”

    她这话一出,连旁边席上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个个都起哄说:

    “刘洁你还不快点起来,等明年又生个女儿出来我看你怎么办?”

    好在杨春花和美英她们几个在一旁打圆场说儿子女儿都一样啥啥的,戚奶奶却完全得势不饶人:

    “这个样子我看你明年还想要个女儿,来来来她不喝咱们喝吧……”

    志远很想摔杯子走人,但也不好当众失礼,便回敬了她一句:

    “戚奶奶,你这话差劲了,生儿生女难道不是一样的么?你也有女儿有孙女,难道她们就比你儿子和孙子要低一等?还是她们要比别人低一等?”

    要强的刘洁也不甘示弱:

    “在座的女人谁不是从女儿家过来的?我就不信我养四个女儿以后会没一口饭吃!再生一个女儿又怎样?如果没搞计划生育,真的生五个女儿也无妨!”

    ……

    刘洁的强硬与倔强,都是被她们逼出来的!但实际上,重男轻女思想的毒害,并没有放过被这方水土养大的刘洁。第二年,柱子的爱人小王也准备生娃了。张婶隔了两年没有来过大女儿刘洁家了,怕等小王生了之后她就更没空过来了,所以在小王生产之前她让长生大叔送她过来小住了一段时间。在小王临产的前两周才让志远送她回去,回去之前,她交代刘洁把丹云小时候穿过的小衣裳和用过的棉尿布捡一下,给她带回去给即将出生的宝宝备用,丹云都已经两岁了,那些周岁以内的衣物早就穿不了了。刘洁迟迟不肯收拾,岳母再三催促,她才说:

    “还是不捡算了,那些尿布都是那时丹阳丹月她们一个个用过来的,你看我生的都是女儿,我怕等下给小王用了生出来的也是女儿……”

    一边说还一边向志远瞟了一眼,志远当然觉得她这纯粹是胡扯,但可见生儿还是生女这事对她来说简直就是个噩梦,一直都没有放过她。那点旧衣物也不是什么大事,张婶没说什么,他也就随她了,反正等小王生了之后再拿去也无妨。

    志远推着单车在前面先出了门,两岁的丹云正蹲在大门口看蚂蚁搬家,张婶让丹云过去让她再抱一抱:

    “小云,外婆就要回去了,你要好好听爸爸妈妈的话哦!”

    丹云听话的跑过去扑了外婆一个满怀,张婶抚摸着丹云的头发继续说道:

    “你爸妈带你们几个不容易,你要记住不能惹他们生气……”

    惹人怜爱的丹云还没等外婆说完,头点得就像是鸡啄米似的说:

    “外婆不哭,我会听话的,爸爸妈妈不会生气……”

    听见孩子这么说,志远有些惊讶的回头望过去,看见丹云正伸出一双小手帮外婆擦拭眼泪。提着个包袱从房间走出来的刘洁上前来搀扶起母亲,嘴里嗔怪着:

    “哎呀妈你今天这是怎么了?哪个父母带娃容易?你们那会儿带我们容易吗?跟孩子说这些干嘛呀?”

    张婶一边顺着刘洁的搀扶站起来一边叹了口气说:

    “你生的都是女娃,我心里想着可能走到哪儿都会让人看不起啊,如果丹云是个儿子就好了……”

    老人的爱女之心真是苍天可鉴啊!志远永远记得岳母说话时微颤的双唇,还有她泪湿的眼角,她对儿女的心疼在平常的一针一线,更在别人看不见的凡此种种的挂怀里!他虽已多次跟她们说儿女无异,还是无法改变她们深入骨髓的传统观念。他能做的,只有给刘洁和几个女儿更好的照顾与陪伴,好好保护四个女儿的周全!他要让大家知道,她们之于这个世界,就像那些男孩子一样,也是她们爸爸眼中的宝!他相信有一天,大家会和他一样认为:她们值得拥有这世间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