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在三国练神功 » 第11章 黄巾军都打不过,你挂机吧

第11章 黄巾军都打不过,你挂机吧

    谯郡,曹仁得知王景到来,高兴地将他请入家中做客。

    “元旭,别来无恙啊。”

    “子孝,几日不见,你这身子骨又壮实了不少啊。”

    两人寒暄几句后,便爽朗大笑起来。

    曹家在谯郡当地是名门大族,很有势力。

    曹操的祖父曹腾是一个宦官因策划迎立桓帝有功,迁大长秋,被封为费亭侯,加位特进。

    因为会做人,他在宫中屹立三十年而不倒,奉事四帝,从未犯过任何忌讳,以至于曹操的父亲曹嵩在继承了曹腾的爵位后,借助着养父的人脉,在官场上依旧能够官运亨通,历任司隶校尉、鸿胪卿、大司农,位列九卿,位高权重。

    中平四年,也就是上一年,曹嵩还通过贿赂中官及捐钱西园的方式,花了一亿钱,成功将自己运作到了太尉这个位置上面,得以位列三公,仕途可谓圆满。

    不过今年四月,南葛陂黄巾攻没郡县,身为太尉曹嵩作为全国名义上的最高军事统帅,也不得因此而背上了黑锅,遭到罢免,前不久才刚刚回到谯县老家。

    虽说一亿钱打了水漂,可是对曹家的影响其实不大,曹嵩多年为官疯狂敛财,哪怕现在退隐养老,曹家也依旧是富甲一方,甚至还有钱资助曹操蓄养私兵。

    只能说,曹家真的太有钱了!

    曹仁拍了拍手,一位马夫牵着一匹通体乌黑的骏马出现在王景面前。

    “这是?”

    “元旭可还记得?当日离别之时,我可是说过要送你一匹百里良驹的。”

    曹仁说完,便从马夫手里接过缰绳和马鞭,一同递给王景,随后得意地介绍道:“此马产自大宛,能日行八百里路,快如追风逐电,身影追之不及,得名绝影。”

    眼前骏马威武挺拔,姿态傲然,浑身上下包括鬃毛在内,无一处不是漆黑如墨,饱满的肌肉线条下,是狂暴的力量几乎满溢而出。

    随后只听一声马嘶长鸣,就见到绝影的鼻孔中喷出的两道白气,吹起地上大片尘土。

    王景上前握住缰绳,心情大好,他现在正缺一匹好马,因此欣然收下这份厚礼:“子孝这次真是雪中送炭啊。”

    “元旭喜欢便好。”

    曹仁今日自然是代表曹氏过来,上次王景送给了曹家一份大礼,曹家自然也要投桃报李,除了曹仁答应的百里名驹之外,曹嵩还亲自做主,送出良马百匹,肉脯千斤,显然是把王景当成了一个可以平等合作的对象。

    除开粗盐精炼之法确实价值不菲之外,更重要的自然是曹嵩有意与太原王氏交好。

    毕竟世家大族之间,只要彼此没有利益冲突,该讲人情世故的时候,还是要讲的,否则会在圈子里留下“礼数不周”的坏名声。

    安顿麾下兵士之后,王景拉着曹仁问起了具体的战况。

    曹仁也不藏私,直接告诉王景:“此战情况并不乐观,汝南郡共有三十七个县,如今已沦陷大半,贼兵四处裹挟流民,劫掠地方,如今战火正在向着颍川蔓延。”

    豫州是中原腹心之地,地方郡国兵的实力嘛,大致上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羸弱不堪。

    平日里打打山贼都很勉强,如今想靠他们来平定声势浩大的黄巾军叛乱,那纯粹是异想天开。

    王凌在一旁听得十分不解:“黄巾之乱时,张角声势何其浩大?最后不也被官军和各地的义兵联合绞杀殆尽么?如今的汝南,造乱者不过与刘辟、黄邵、何仪、何曼这四个贼人而已,为何能接连攻破郡县,成如今野火燎原之势?”

    王景冷笑:“还能为什么,玩砸了呗。”

    王凌愣了愣,更感疑惑:“玩砸了?二哥,此话怎讲?”

    “当初张角掀起黄巾之乱时,朝廷的财政就已经入不敷出,因而不断下放兵权,让各地豪强自募义兵,协助官军进剿。而黄巾之乱结束后,许多豪强忽然发现,他们赚大了。为何这么说呢?”

    “你想想看,黄巾军没乱之前,尚有一些拥有田产的农户可以勉强守住田地,挣扎着活下去。而战乱一起,最先倒霉的就是他们这些没有自保之力的升斗小民,因为大户都建有坞堡,靠着高墙深垒,勉强还是能够抵挡一二的。”

    “而等到官军平定叛乱之后,你猜猜这些农户名下的田产,会落到谁的手里?”

    王凌和曹仁闻言,都是悚然一惊:“怎会如此?”

    “为什么不会呢?人啊,都是不见棺材不落泪的,反正官军肯定是要平叛的,朝廷总不能放任反贼坐大吧?”

    王景深知人为了一己私利,是可以舍弃道德底线的。

    而东汉末年此起彼伏的黄巾之乱,世家大族和地方豪强绝对要背上最大的锅,因为他们就是问题的根源。

    一开始,有人在玩火,想要火中取栗。

    可现在,火势越来越大,快要把自家的房子给点着了,这些人就开始急了。

    四月份爆发的叛乱,现在都八月份了,汝南的豪门世家愣是一点反应都没有,完全任由刘辟、黄邵、何仪、何曼四人坐大。

    说这里面没有猫腻,谁信啊?

    王景语气讥讽道:“就算从黄巾军的贼窝里搜出汝南当地豪族与他们暗通款曲的证据,我都不会觉得奇怪。”

    曹仁表情凝重,因为他以前看不懂的一些事情,经过王景这一番点拨,瞬间就豁然开朗起来。

    而初次上战场的王凌,则是第一次明白了战争的复杂性远超他的想象。

    “二哥,如此说来,此战岂非困难重重?”

    “剿灭叛贼容易,难的是平定叛乱,不过治本之法是朝廷该考虑的,至于我们,有多大的脑袋就戴多大的帽子,还是先想想如何解决眼前的难题吧。”

    王景的目标还是很清晰的,练功变强,同时掌控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

    只有这样,才能在这乱世之中活下去,并且活得潇洒从容。

    而汝南的黄巾军,就是王景刷战绩升级的第一个关卡,同时也是一场实战测试,自己若是连黄巾军这个低级副本都刷不动,他觉得还是趁早放弃军事领域的发展,专心挂机练功为好。

    在谯郡休整了三天,王景忽然收到了来自豫州牧黄琬的邀请:“王朗,我家使君有请。”

    去到之后,黄琬开门见山便说道:“军情紧急,我便长话短说了。”

    “使君请讲。”

    “这是陈国发来的求援信函,葛陂黄巾贼已攻破项县,兵锋直逼陈国。”

    黄琬表情凝重,显然这件事情让他十分重视。

    只因陈国与别地不同,那可是宗室封地,作为豫州牧的黄琬哪敢怠慢,所以想要派兵救援。

    可他现在手里兵力捉襟见肘,哪有人手可以支援陈国?

    不得已之下,只能找到了王景头上,希望他能即刻带兵前往支援。

    对此,王景当然不乐意啊。

    “使君有所不知,我手下兵卒初来乍到,难免水土不服,恐怕难以担当如此重任。更何况谯县人杰地灵,英才无数,使君又何必舍近求远呢?”

    王景可没有要为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觉悟,毕竟他大老远的跑过来,是为了捞战功的,又不是来当义工的。

    总不能你让我上,我就傻乎乎的上吧?

    黄琬也是老狐狸,哪里看不出王景这只小狐狸心中的盘算?

    因此也没说废话,直接承诺道:“陈国不容有失,宗室封地,若是陷于贼手,朝廷威严将荡然无存。因此只要你能保下陈国,我自当奏请朝廷,为你请功,都尉之职不好说,军候我还是能为你争取一二的。”

    都尉一职,秩比两千石,相当于从五品,不算低了,眼下朝廷的官衔还是很值钱的,这个级别的职位没有足够的军功想都不要想,公孙瓒在幽州和乌桓人玩命玩得差点没命,最后也就是个骑都尉而已。

    军候在在都尉之下,按制可掌一曲之兵,也就是能合法拥有两三百人的编制,秩比六百石,王景觉得勉强可以接受。

    当即口风一转:“使君言重了,为国分忧乃吾辈本份,功劳什么的,于我如浮云。”

    黄琬也被王景的厚脸皮给气笑了,故意揶揄道:“这么说来,我为你向朝廷请功想必是多此一举了?”

    王景一脸义正言辞:“使君可曾听说过子路受牛与子贡让金之故事?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夫子见微知著,洞察人情,景固然远远不及,却也是从小接受圣人的教诲长大,因此为了不让天下有功之士心寒,这区区战功,只能忍痛愧领了。”

    黄琬抚须大笑:“好好好,王子师当真是教出了一个好儿子啊。”

    “使君的赞誉,景收下了。”

    随后,黄琬便将王景的兵力补足到了一千人,又给了他一百副铁甲,五百把长刀,还有补齐了弓弩和箭矢,这才亲自将他送出城外。

    为了战功,王景星夜疾驰,不过几天功夫,便率军抵达了陈国的治所陈县。

    此时的陈县,硝烟滚滚,战火肆虐。

    黄巾军何曼所部,聚集了两万兵马,正在围攻县城,妄图一举拿下此地,结果接连猛攻数日,连城头都摸不上去,这才知道自己碰上了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王景在城外选了一处视野良好的高坡,居高临下俯瞰战场,只见城外是一片乌泱泱的人潮人海。

    人过一万,无边无岸。

    黄巾军的队列中,士卒大多都是失去土地的流民,他们瘦骨嶙峋,形如丧尸,可为了生存,却也被激发出了强大的战斗力。

    更何况黄巾军可是真有道法的!

    只见一碗碗被稀释过的符水被端出来,排在前列的黄巾军士卒每都分到了一口,虽然不多,却也足以让他们具备了攻坚作战的实力。

    很快,就见一个个瘦得皮包骨头的“丧尸”原地化身“黄巨人”,他们肌肉鼓胀,怒气冲霄,嗷嗷叫地就扛着云梯冲向城墙。

    期间还有妖人站在后方施展法术,召唤黄沙和大风,意图干扰守军的视线,掩护攻城部队的前进。

    而此时,县城的城门上方,也出现了一位身穿盔甲,身形伟岸的将领。

    只见他不疾不徐,取出一把金色劲弩。

    咻~咻~咻~

    十声锐响,十发十中,黄巾军的后方阵地中,十位施展道法的道士应声而倒,全都是眉心中箭而死。

    “啊!是破法神箭!”

    “城中有神射手!”

    剩余的太平道道士哪里还敢冒头,一个个只能躲在人堆里,生怕自己的脑门上也挨上一发。

    而漫天的黄沙和大风随即戛然而止,城中军民顿时士气大阵,一拥而上地将登上城头的黄巾军士卒反推下去,守住了城墙。

    “百丈之外,箭无虚发?”

    王景一脸震惊,要不是城头上的人看着十分年轻,他都怀疑自己是不是遇到老将黄忠了,实在是这箭术比什么百步穿杨牛逼多了啊。

    王凌同样震惊:“陈国之内,竟有如此高手?”

    倒是随军行动的许岚,曾跟着王宏一同走南闯北,因此见识颇广,认出了守城将领的身份:“此人应当是陈王刘宠,听闻其勇猛过人,善长使用弓弩,箭法非常高超,可以十发十中,而且都是射在同一处。”

    王景大笑,面露欣喜地说道:“这么说来,就算没有我们支援,有刘宠这样的强人在,陈国大概率也不会失陷,这是白捡的功劳啊。”

    许岚闻言美眸一翻,没忍住给了王景一记白眼,觉得他实在是太没出息了。

    王景似乎看出了许岚求战心切,当即下令:“绮云听令,我命你即刻率领一百剑卫,袭扰贼军左翼,击溃即可,不得追击。”

    “岚,领命。”

    许岚抱拳之后,当即领一百骑兵,直扑敌阵。

    她所率领的这一百人,都是以昔年大秦锐士之法筛选和训练而成,一个个弓马娴熟,剑技高超,此时身披铁甲,又结阵冲锋,很快就在敌阵中撕开了一道口子。

    黄巾军方历新败,正是军心动荡之际,这个时候遭遇突袭,士气立马崩溃,不少溃兵还大喊着:“官军杀来了,大家快逃命啊!”

    何曼初时惊恐不安,可随后见到来犯之敌只有千余兵马,顿时明白自己被耍了,大怒道:“都给老子停下,官军没有杀来!谁再敢动摇军心,定斩不饶!”

    挥舞着手中的狼牙棒打杀了几个逃兵,他才勉强稳住阵脚,正打算反击时,却看见王景已经趁乱入城了。

    那大摇大摆的模样,分明没把他放在眼里。

    “真是气煞我也!”

    何曼手中狼牙棒猛地砸落在地上,双目赤红,眼眸中怒火升腾:“此子若是落入我的手中,必将他碎尸万段!”

    而在城中,王景很快就受到了陈王刘宠的接见。

    “景,见过陈王殿下。”

    “快快请起。”

    刘宠性格豪迈,得知王景出身太原王氏之后,更是有意拉拢:“昔日陈下之战,高祖得灌婴襄助,大败项羽,吾得元旭,犹高祖得灌婴也。”

    “殿下客气了。”

    王景知道刘宠在拉拢他,奈何就算要打工,他肯定也得选个有前途的老板啊。

    而很显然,刘宠不是一个靠谱的好老板。

    跟着他混,不说三天饿九顿吧,至少也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因此面对刘宠的热情,王景也只是虚应了几句,随后便聊起了当下的战局。

    刘宠久在封国,因此对于外界的消息可谓是一无所知,只能求助于王景:“元旭可知朝廷的援兵何时才会抵达?”

    看着刘宠殷殷期盼的眼神,王景选择实话实说:“朝廷已经决定由下军校尉鲍鸿领兵救援豫州,只要豫州能撑住三个月,击退贼军便有希望。”

    是的,只是有希望而已。

    如今贼军势大,人数有十万之众。

    哪怕这里面有很多都是被裹挟来的流民和百姓,可豫州遍地都是流民,何仪等人打不过还不会跑么?

    输了就地跑路,躲起来猫一段时间,随后就又能再拉起一票人马继续造反。

    这种躲猫猫的战术下,官军想要赢不难,想要歼灭黄巾军的主力,那可就是难于登天了。

    对此王景是心知肚明,当然他一点也不在意,毕竟他就是来刷战功的,其他的事情还轮不到他这个小人物来操心。

    一连数日,何曼对陈县发动猛烈进攻。

    可王景的到来,给城中的百姓和守军注入了新的活力,让他们明白到朝廷并没有放弃他们,援兵很快就会抵达!

    人有了希望和信心,斗志自然会变得昂扬起来,因此城中的抵抗也越来越坚决。

    而何曼在发现陈县是块啃不动的硬骨头之后,很快就心生退意。

    他毕竟是流寇,打仗追求的是速胜和好处,一旦滚雪球的战术玩不转,那么他距离兵败也就不远了。

    又过了两天,城外漫山遍野的贼军终于消失不见,陈县军民发出震天的欢呼声:“万胜!巾贼退了!”

    经过连日鏖战的王景,也松了一口气:“无惊无险,功劳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