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玄道仙君 » 第十四章 大局

第十四章 大局

    刘家视若家宝的《羽觥论》确是一本奇书,详细记载了大玄皇朝千年以来各地美酒文化的差异与发展,进而延展出酒礼,酒德等学说。

    琳琅书院中为数不多的女老师杜杳杳爱酒如命,得此书后彻夜通读,茶饭不思。

    就此闭关三月。

    再出关时,但见一道淡白色剑气自山门而起,惊鸿掠影般冲破天际。

    那一日,书院弟子无不闻到一股浓厚淳郁的酒香味,天上竟下起一场酒雨。

    原是杜师叔坐着一只巨大的酒葫芦在山顶盘旋。

    一袭红裳,赤着玉足,擂鼓撒酒入云霄。

    恣意欢谑的大笑声自云端传来:“桀桀桀桀,本座于今日入圣,当纵情狂欢!诸位弟子听我令,都暂且放下手中的圣贤书,来得风中,与吾同饮!”

    .....

    所谓“大儒亲传”并非空穴来风,这大儒便是杜杳杳。

    原本这天大的好运已经稳稳落在刘浩头上,没成想好运过重砸破了头,一命呜呼。

    建安县衙东耳房,吴承彻夜未眠,拉着伍修远一同翻阅武院档案。

    档案中记载了建安武院往年以及现役弟子的名单,他们的姓名,年龄,修为境界以及个人经历都被详细的记载其中。

    由于清晨时林高源已提着重重的两麻袋东西前来县衙,明确表示“竖子顽固,遗憾至极。”他们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新的人选。

    吴承翻了许久,佝偻的背几乎与地面平行,最后还是合上了档案,长叹一声,无奈摇头:“不行,全都不行!”

    杜杳杳不是寻常傲竹风骨的大儒,她性格怪癖,行事极端。

    她可以在酒后随意吐言:“吴县令甚合我意,可挑一子,吾自亲传。”

    当然也可以拍拍屁股把人退回来。

    儒家重“信”,一诺千金重,到她那儿真不一定管用。

    县令大人不敢赌,所以这人选尤其重要。

    一旦事成,建安这座几乎已被遗忘的历史之都或许可以重归泱泱大玄的视野中。

    年轻的修行小辈可以获得多一些修行资源,展现足够天赋后,再被大宗门选中。

    如此良性循环。

    一城之主每天都想着如何求爷爷告奶奶,卑微嘛?

    无奈之举,谈何卑微。

    巫族布下的诅咒之雾让他们的故乡几乎成了死城,但乡土情结哪有那么容易割舍。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许多百姓都不愿离开,结果就是他们的孩子自出生起天然比别人落后。

    诅咒之雾听上去好像危害也不大,不修行不就好了。

    但这个世道,不修行等于死。

    县令还有个别称,名作父母官。

    他吴承老了,走之前要为孩子们争一个未来,多一分则是一分。

    伍修远快速翻着武院往年的档案,抬头忽然道:“大人,我倒是想起一人,许家的许霜容,今年二十有一,已至灵启境,身上似乎还有先天神通,她与杜杳杳同为女子,我看很合适。”

    吴承满脸苦涩:“你说的我早就考虑过了,许霜容确是最佳人选,可惜已被剑王阁看中,咱们的初衷就是让孩子们走出去,没必要拆东墙补西墙。”

    “吴大人真是年老糊涂了,被剑王阁看中是有多么看中,能有剑仙亲授还是咋滴,咱们这可是大儒亲传啊!”

    “更何况剑王阁远在西蜀,而琳琅书院就在苍溟洲,许霜容若当真他日有成,也可以更好地回馈咱们建安,您说是也不是。”

    伍修远拍着大腿一脸恍然地说,他其实也刚刚想明白这回事。

    这么多年,建安城总共也就出过两位真正的天才,一个是卓飞鸿,另一个便是许霜容。

    让最天才的人物获取最好的资粮,原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

    许霜容值得。

    这时,一位小差敲了敲门道:“吴大人,门外有人求见,自称许澈。”

    伍修远当即使了个眼色,悄声道:“是许霜容的亲弟弟。”

    吴承眼射精光:“速请!”

    许澈随着小差踏入东耳房内,两位大人笑脸相迎,正欲开口,少年已是急切拱手道:“吴大人,伍捕头,昨夜小民在城中遇见了一只怨影妖!”

    他将先前的经历尽数告知,包括遇见卓涯,以及怨影妖才是下毒真凶的事。

    至于金光咒,许澈只道是在山洞中发现了一具尸骨,骨架上搁置着一本法诀,偶然习之。

    吴县令与伍修远面面相觑,惊色自双目而生,眉头紧蹙,后者黑着脸怒道:“此事当真?”

    建安城外妖林布有阵法,四面八方皆有人员看护,可谓封锁得十分严实。

    妖怪进城作妖这种事极其罕见。

    “小民句句属实,还请吴大人撤回卓师兄的缉捕令。”

    许澈认真作揖道。

    吴承在屋中来回踱步,沉默良久,枯槁的脸上皱纹密布,内心很是复杂纠结。

    琳琅书院的使者不日便要来接人,然而杜杳杳钦点的刘浩已经死了。

    大儒随意收徒一事,琳琅书院内部持反对意见者颇多,吴承只能编一个舍生取义的故事,彰显价值正确,博人共情。

    也为杜先生排除一些外界的舆论压力。

    建安武院的学生,那些在场的见证者,包括刘家家属,他通通派人做了思想工作,为了大局,他们都愿意配合。

    卓涯下毒究竟是有意为之,亦或是遭人陷害,眼下其中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同门相杀”这件事情不能公之于众,至少在这几日不能。

    所以缉捕不得不执行,“卓涯为报挚友之仇,孤身前往妖林,至今下落不明。”一定得正确。

    他不能出现在建安城中,更不能为了洗清自身的冤屈把事情闹得人人皆知。

    “大人可有什么难处?”许澈见县令迟迟不肯开口,试探问道。

    作为全程参与的执行者,伍修远自然知道大人犹豫的原因,叹了口气,决定跟许澈坦白。

    最好能够获得他的支持,回头把卓涯带回衙门,暂且关押起来,等到琳琅书院的事情告一段落,再着重调查这桩案件。

    伍捕头当然知道干这种事情违背小义,可是为了大局,这已经是最好的办法。

    黑脸汉子嘴巴微张,却有一只干瘪的手伸出来拦在他的身前。

    “伍捕头,派人去通知武院众弟子和刘家的人,刘浩之死非卓涯之过,乃妖族有心陷害,如今那只妖怪正潜伏在建安城中,需集众人之力将它揪出!”

    伍修远的两只眼睁似铜铃,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大人,这.......”

    吴承扭头瞪他,厉声喝道:“这什么这!百姓们的安危高于一切,片刻不得容缓!”